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谈诗歌的意境教学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在他们面前再现诗中描绘的各种艺术形象,使他们直接受到诗人感情的熏陶与感染,从而认识诗中反映的客观现实而受到教育,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点。意境,简单地说,就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言志”,“歌缘情”,诗歌往往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片断,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生活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或者说气氛;在这些画面中,有诗人创造的各种艺术形象,并包含着诗人的感情。画面或形象,情调或气氛,诗人的感情,这几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诗中的艺术境界。读诗的过程,也就是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换句话说,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可见,讲诗要扣住意境,是由诗歌的特点决定的。如何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呢首先要分析诗中的意境。意境的创造依赖于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假若我们把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艺术形象看成诗中意境的本质内容,那么分析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认识其艺术形象,则是分析意境的首要一步。例如,在青纱帐甘蔗林里,描画了两幅画2/5面一幅是过去战火纷飞的年代,北方青纱帐里八路军战士与游击健儿英勇杀敌、艰苦奋斗的画面,一幅是和平建设时期,南方甘蔗林里人民群众进行欢乐劳动、过着幸福生活的画面。在这两幅画面上,可以看见壮丽的朝阳,战斗的火光,朝雾的苍茫,节日的盛装似乎可以听见高亢的雷声,欢欣的吟唱两幅画面上的主体都是同一种人“我们”革命的老一代,接班的新一代。LOCALHOST其中有一个老战士,他牢记战争年代的艰辛,保持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充满了战斗豪情,焕发着革命斗志,向新一代倾诉革命衷肠,这便是诗人为自己勾画的形象。通过教学,学生看到这一切,便触及到诗中意境的实质了。在诗里,往往出现两方面的生活画面,即两个方面的形象一是诗中描绘的人或事物所呈现的画面,二是诗的内容所表现的诗人的形象。例如天上的街市除了美丽的天上街市那神话般的画面及牛郎织女自由往来的形象之外,还有一个青年人当时的诗人面对黑暗的旧中国,盼望自由,盼望民主,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幸福生活的形象。前者是理想世界的,后者是现实社会的,两种形象互为映衬,充分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当诗人以第一人称写自己的时候,这两个画面便合而为一。例如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中那个立志“破壁”“济世穷”的3/5青年便是诗人自己的形象。第二,意境的创造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有关。诗中抒发的感情是诗人写诗的动力,不了解这个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准诗人感情的脉搏。所以进行诗的教学要尽可能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如南京书所见是李少石同志一九三四年被捕入狱后写的诗。当时他经受着死亡的威胁,但主义理想毫不动摇。于是他在诗中抒发出“含笑上刑场”的战斗豪情,为我们树立起身在敌牢、心向胜利、宁死不屈、笑迎屠刀的英雄形象。学生了解到诗人的身世、经历,就能设身处地去领会诗人彼时彼地的思想及心情,并与诗人产生共鸣。第三,意境的构思与写诗的背景有关。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写诗的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鲁迅先生说“诗人感物,发为歌咏。”诗人抓住生活中那些动人的能启发人思考的片断,运用原有的生活积累,加工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或形象,以构成能唤起别人美感的意境。因此,讲诗的意境要分析诗的背景,从中认识诗中艺术境界的气氛或情调。例如,讲陈毅同志的梅岭三章,如不了解十年内战时期革命斗争的特点,不了解中央红军长征后江南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情景,就无法认识“断头今日”的危险,4/5无法理解诗人“投身革命”“取义成仁”的豪情。又如教学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如不了解一八四四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所受的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以及工人们的英勇起义,就体会不出诗中“三重诅咒”的愤怒之情与永不屈服的斗志。学生认识了这些背景情况,把握了诗歌的基本情调,那么就能为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奠定基础。第四,意境的创造与构思的技巧有关。构思好比选择镜头,对同一个人物或景物,拍摄时选择的角度不同,拍出的照片往往有很大的差异。讲诗的意境,必须了解诗人构思的特点。例如在回延安一诗中诗人以母子间的血肉关系比拟革命战士和延安的关系,比拟战士与党和人民的关系,从而把对过去战争年代的回忆与对未来幸福前景的展望结合在一起,以感谢母亲哺育之恩的深情贯穿全诗。故地重游,本是人之常事;激动,也是人之常情。但诗人把回延安比拟成回到母亲的怀抱,感情就浓了,气氛也不同了,画面也格外鲜艳了,形象也生动感人了。我们从儿子归见慈母的角度去理解作者的感情,就较容易引学生入意境。第五,诗中的画面与形象是由诗的语言描绘的。因此分析诗的意境首先要分析诗的语言,理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找出句子之间思想感情相互联系的因素,切忌架5/5空分析。由于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及诗句结构的特殊性,分析诗的语言,要讲清关键词语,弄懂修辞手法及诗中典故,并注意诗句语法上的特殊性等。第六,要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教者要深刻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的感情,凭借讲解、分析、描绘、朗读等手段向学生描述自己在诗中所看到的生活画面,尽可能对诗的讲解达到传神的地步。仅以朗读为例,这是引学生入意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往往可以凭借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去意会。当我们深切了解到诗的内容,并被诗人的感情所激动时,就能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读,倘若又掌握着一定的朗读技巧,那就有助于在学生面前再现诗中的形象,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总之,诗歌教学要让学生了解触发诗人抒情的那些因素(社会关系、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徽省宿州市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题(附答案)
- 旅游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讲稿
- 初中防疫知识培训课件
- 生态补偿机制在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保护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报告2025
- 2025年银行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膜结构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卫星通信设备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票务系统应用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航空客运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文物保护技师专业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品质异常检讨
- 《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3832-2018)
- 商业综合体新旧物业交接方案
- 2024年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教学实训综合应用平台需求说明
- GB/T 24633.1-202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圆柱度第1部分:词汇和参数
- (完整版)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
- 2022级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
- 外墙保温及真石漆施工方案
- 北京市《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B11T 527-2021)地方标准
- XX县中小学校食堂管理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