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铁路和公路1.铁路交通晚清时期: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A.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的淞沪铁路。,“淞沪铁路建成后,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决定将淞沪铁路赎回予以拆除。”,一、铁路和公路1.铁路交通晚清时期: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A.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的淞沪铁路。B.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成为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材料一、唐胥铁路建成后,老佛爷因为火车的轰天巨响震及皇帝陵园,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材料二、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而且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所以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老佛爷的两则趣事,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问题?封建制度和思想观念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一、铁路和公路1.铁路交通晚清时期: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A.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的淞沪铁路。B.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成为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C.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民国时期:发展缓慢(西北、西南基本没有铁路),一、铁路和公路1.铁路交通晚清时期: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民国时期:发展缓慢(西北、西南基本没有铁路)新中国成立后A.“一五”期间(19531957年)建成了宝成铁路、鹰厦铁路B.“二五”期间(19581962年)建成了兰新铁路C.“文革”时期:建成成昆铁路D.“九五”末期,京九铁路建成。铁路营运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E.2006年七月,青藏铁路建成。,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一、铁路和公路1.铁路交通晚清时期: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民国时期:发展缓慢(西北、西南基本没有铁路)新中国成立后火车机车制造的进步A.近代中国,主要使用进口的蒸汽机车。B.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蒸汽机车始取代进口机车;1958年试制成功第一台内燃机车和第一台电力机车。C.改革开放以来:a.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开始在广深铁路运营b.2003年,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营运c.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d.目前,我国高速列车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一位。,一、铁路和公路1.铁路交通2.公路交通近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限制A.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B.表现:a.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成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b.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发展缓慢。,2.公路交通近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限制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较快A.建立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一汽、湖北十堰“中国二汽”、上海大众等,2.公路交通近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限制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较快A.建立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一汽、湖北十堰“中国二汽”、上海大众等B.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2.公路交通近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限制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较快A.建立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一汽、湖北十堰“中国二汽”、上海大众等B.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C.在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D.偏远山区也通了公路。如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等。,3.城市交通20世纪上半期:新中国成立后: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近代:开始起步A.原因: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的发展B.表现: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的水上运输。b.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轮船招商局,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C.作用: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新中国成立后:2.航空近代:揭开序幕A.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2.航空近代:揭开序幕A.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B.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C.到1949年,中国民航有了初步发展: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近八万千米。新中国成立后A.成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B.改革开放后,民航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民航大国。思考: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特点: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国外传入的,交通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各种交通工具同时并存,交通工具地域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相对发达。起步晚,发展慢,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原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列强为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近代电讯事业的变迁电报A.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电报机房(19世纪70年代),1871年4月,英国、俄罗斯、丹麦大北公司铺设的香港至上海、长崎至上海的电报水线违反清政府不得登陆的规定,由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将经由西伯利亚的有线电报电缆,在未得到清政府允许的情况下,擅自通过海路沿扬子江、黄浦江铺设到上海市内登陆,并在南京路12号建立了第一个电报机房。6月3日开始通报。这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和在上海租界设立的电报局。,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近代电事业的变迁电报A.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电报机房(19世纪70年代)B.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1877年)C.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近代电事业的变迁电报电话A.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19世纪80年代)B.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20世纪初)2.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的发展逐渐形成全国通讯网络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互联网通讯的发展。,3.电讯事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四、问题探究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有哪些?1.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彼此距离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2.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3.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有利于吸收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小结: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进步对人民社会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越变越小;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慈禧生活俭朴B中国不需要汽车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D.,2.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ABCD,A.,3.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A公共汽车B飞机C火车D轮船,C.,4.中国近代第一家股份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上面的主要文字为:“宗旨: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业务: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从该广告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打破了我国航运业被外国垄断的局面中国近代航运业受西方影响较大轮船招商局注重制度和经营管理的创新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ABCD,A.,5.据1940年统计,中国平均每74平方千米才有1千米公路;同是国土辽阔的苏联,同年每7.8平方公里即有1千米公路。出现中国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抗日战争的破坏B近代中国民生凋敝C苏联重视公路建设D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D.,6.李鸿章曾赞叹西方的一种发明说:“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定可对百朋,隔颜色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A火车B电话C电报D飞机,B.,7.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午,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ABCD,A.,8.李鸿章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事业的开创者,被曾誉为“中国铁路元勋”,被张之洞称为“铁路总裁”。铁路建设是第二次现代化浪潮期间各国的中心任务。西方列强不断地要求中国建设铁路,并试图建设通达中国边疆地区的铁路线。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ABCD,D.,9.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上海人都说电车乘不得,偶一不慎,就要触电,电车公司即在车旁标示着“大众可座、稳快价廉”字样,以资号召,且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此后,上海市民逐渐接受了方便而价廉的电车。这段材料说明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B妇女社会地位十分低下C广告推动出行方式变化D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C.,10.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B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A.,11.下列各项最能完整地反映民国时期我国交通特点的是A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代步工具是自行车B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城乡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C人力车、电车与公共汽车成为并存的交通工具D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实现了火车、飞机的运营,C.,12.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发生了巨变,加快了现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后,依靠政府的支持,于1877年以220万两白银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产业,船只由12艘增至30余艘,实力大增。外国的轮船公司于是联合起来以削减运价来挤压招商局。李鸿章利用政治资源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外国轮船公司不得不与上海轮船招商局达成协议,协同价格。上海轮船招商局转危为安,在中国的航运业力压外国公司,第一次在对外国公司的商战中占得上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意义。原因:依靠清政府的支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意义: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交通的局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法规与技术标准)解析实战
-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考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温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浙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广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中国居民运动减重专家共识(2025)解读
- 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牛头店镇九年制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评数学试题(含简略答案)
- 第17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阳谷小麦购销合同范本
- 社区服务中心课件
- 安全防火合同范本
- 排除妨碍民事起诉状
- 深度营养(传统饮食)
- 耳石症中医护理查房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技工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原子城纪念馆
- 室内消火栓使用培训课件
- 抖音违规考试试卷
- 2015-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真题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共10套
- 2024年创业计划书篮球馆
- 内分泌科对患者糖尿病足预防知识不知晓原因分析品管圈鱼骨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