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复习之,表达技巧,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4.结构手法,知识结构,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答题步骤,一、点手法。准确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二、析手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手法。三、明效果。分析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鉴赏诗歌描写方式,考点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角度一描写方式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方式一般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白描等。,1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动。动静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互映衬。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以动衬静是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答案:乌云翻滚、大雨倾盆,水花四溅、狂风席卷,动感十足;远处的山峦、雨过天晴后风平浪静的西湖湖面,静美如画。动静结合,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2虚实结合“实”指的是眼前的、现实的景、物、人、事;“虚”指的是不在眼前的景、物、人、事,不是事实,为心中所想,梦中所见。虚和实之间或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或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是回忆中的景物。姜夔的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春风十里”,实景是“尽荠麦青青”,通过描写昔盛更显出今衰。,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解析:词中的“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可以通过各种感官捕捉到的部分。词中的“虚”: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像,是词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词人主观想象或回忆得到的。例如词中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写词人看到的和感到的,是写实;最后两句是词人想象的,属于写虚。答案: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美好祝愿。,1、动静关系,概念:古代诗人常常用恰当的动态来衬托渲染,把动和静对立统一的情态摄入诗歌,使得诗中的人、事、景的动与静有机地结合,构成或动中有静,或静中有动,或动静相衬的和谐画面。,分类:,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例子:1.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2.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3.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4.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挂”字化动为静,以静写动。,以动衬静。,以声写静,以动衬静。,以动写静。,题例12005年全国卷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又是一对相对的概念,(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4)客观为实,主观为虚,(5)正面为实,侧面为虚,2、虚实结合,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人激赏这首诗说:短短四句,凄美之极,令人怅惘不已。请从虚实相生这一角度,说说这首诗是怎样把读者带入凄美意境的。,3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看似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诗人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首诗歌,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借助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2008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捻(nin):持取,捻弄(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答案】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了凭栏捻花、放花无语两个细节。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到伤春的感情变化。,4正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2015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表达技巧的能力。描写方法,它包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感官角度等,答题要素是手法和运用分析以及效果。分别找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本诗中描写塞外景物的句子,比较鉴赏,分析本诗的手法及效果。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是侧面描写。(点明技巧)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阐释运用),5白描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实地勾勒出描写对象的情态面貌,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解析:本诗四句写了四个场面,似乎不见作者的情感态度,但作者的情感态度又充满字里行间,显示了高超的表达艺术。回答本题只要抓住题干中“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的提示语,自然就会联想到白描的手法。答案:本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出父子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诗人运用白描写法,简洁明了,层次分明,写景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思维升华,1明确常见题型(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2掌握答题方法“指”“释”“析”(1)“指”: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2)“释”:结合诗句阐释怎么运用这种表现的手法。(3)“析”:分析此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3掌握答题范式点明表达方式结合诗歌阐释其具体运用分析使用效果。,答案:这首诗选取侧面描写的角度描写桃花,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暗写桃花之香。,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4.结构手法,修辞手法小结,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对比,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4.结构手法,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诗歌中没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相生正侧面描写白描、细描(不常用),一、描写方式,(一般用于乐景),二、抒情方式,南园、马诗南园是直抒胸臆,“男儿何不带吴钩”等语言直白,痛快淋漓;马诗是托物言志,借骏马的志向含蓄地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抒情委婉,耐人寻味。,咏怀(七十九)阮籍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以凤凰自喻,写立身高洁、志向远大的凤凰只能身处非位,实际上借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二、抒情方式,“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辨析,借景抒情:(1)景:整体的图景;情:心情、感情托物言志:(咏物诗)(1)物:某个物象;志:志向,抱负,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词的上片,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幽怨之情,水阔云低,使作者心情黯淡,飞远的燕子让作者想起自己也漂泊在外,一枝梨花带雨,更让作者感到自己的孤独。借“玉笛”、“水”、“云”、“燕子”、“梨花”等景物,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孤寂落寞之情。,二、抒情方式,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问:前六句与后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具体说说前六句的抒情特点。,答: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接抒情。前六句是借景抒情。(第一步)通过“竹凉”“野月”“重露”“稀星”“飞萤”“宿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凄清、幽冷的秋夜图,(第二步)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时、报国无门悲凉心情。(第三步),仿真测试1:,特别提醒:此题如果问“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还应答出多角度写景:触觉,视觉;静景,动景。拟人等。,景与情的关系(1)以乐景写乐情: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2)以哀景写哀情: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3)以乐景衬哀情:如“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浑谢亭送别)(4)以哀景写乐情:如“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问: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仿真测试2:,答案:三、四句用了反衬(以乐景写哀情),(第一步)以“庭树”还如旧时一样开出灿烂的花朵,衬托梁园的萧条,(第二步)含蓄地抒写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第三步),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4.结构手法,知识结构,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衬托烘托、渲染、象征、悬念、对比、用典、照应、抑扬、动静相衬、虚实结合、对写法、托物言志、赋比兴等等。,绝句二首(杜甫)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比较阅读这两首诗: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上有什么不同。,抒情手法思想感情,其一:借景抒情其二:反衬,以乐景写哀情,其一:结束奔波生活后的闲适愉悦其二:美景引起思乡的感伤,绝句二首(杜甫)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运用象征的手法,流莺的“漂荡”、“不自持”,象征诗人自身漂泊无依、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境遇,流莺“巧啭”而“未必有佳期”,象征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流莺唐李商隐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李商隐的诗歌善用象征,结合这首诗简要分析。,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对比)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狭义)衬托(主要是反衬)、象征、用典4.结构手法,知识结构,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描写动静、虚实、正侧面、白描,广义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即包含所有手法),反衬主要有:以乐景写哀情、以动衬静,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构思立意,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暴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杜牧仅摄取“妃子笑”入诗,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千里迢迢,快马飞驰,完全为了博得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烟花买卖安全合同
- 农产品收购合同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2章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 第3节 第2课时 被动运输不需要细胞供能 主动运输需要细胞供能 细胞的胞吞和胞吐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1
- 第26课《诗词五首:春望》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劳动技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浙教版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第2框 携手促发展说课稿+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 武汉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招聘高中教师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辅警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模拟试卷标准卷
- 重难点突破03 直线与圆的综合应用(七大题型)( )
- 安全主体责任培训讲义课件
- 升降机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 中医治未病健康宣教
- 食堂员工服务培训
- 提升心理抗压能力的技巧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多年实践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申请表
- 低空飞行器设计
- 《穴位埋线疗法》课件
- 【大型集装箱船舶港口断缆事故预防应急处理及案例探析7500字(论文)】
- 脑梗塞并出血护理查房
- 三对三篮球赛记录表
-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与五脏六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