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个人评价有哪些.doc_第1页
关于鲁迅的个人评价有哪些.doc_第2页
关于鲁迅的个人评价有哪些.doc_第3页
关于鲁迅的个人评价有哪些.doc_第4页
关于鲁迅的个人评价有哪些.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鲁迅的个人评价有哪些 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巨匠,他的个人评价是不是又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鲁迅对他人或是别人对他的个人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关于鲁迅的个人评价1 鲁迅和郑振铎合编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在北平笺谱中选入陈师曾和齐白石的笺纸画若干。鲁迅独撰北平笺谱一书的序言,罗列包括齐白石在内的诸位画笺高手的大名。另外,在与郑振铎编书通信里几次提到过齐白石,1933年2月5日的通信里说:去年冬季回北平,在留黎厂得了一点笺纸,觉得画家与刻印之法,已比文美斋笺谱时代更佳,譬如陈师曾齐白石所作笺谱,其刻印法已在日本木刻专家之上,但此事恐不久也将销沉了。特别是在他与郑振铎共同拟写的发行北平笺谱的广告词里,又说:三十年来,诗笺之制作大盛,绘画类出名手,刻印复颇精工。民国初年,北平所出者尤多隽品,抒写性情,随笔点染,每涉前人未尝涉及之园地。虽小卡短笺,意态无穷。刻工印工,也足以副之。这些,都算作他正视和审看齐白石的明证。而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了。他评论与欣赏的视觉,始终不离从木刻艺术的主流和木刻发展的主题着眼,因为画笺在版刻艺术一脉里独具一格。周作人则不一样,他除了民间艺术、古代艺术之外,似乎没有鲁迅特别地要搜求外国画外国艺术品的兴致。他却正视国画中的文人画,由衷钦敬同时代的陈师曾和齐白石。他在陈师曾的风俗画一文里这样说:陈师曾的画世上已有定评,我们外行没有什么意见可说,在时间上他的画是上承吴昌硕,下接齐白石,却比二人似乎要高一等,因为是有书卷气,这话虽旧,我倒是同意的,或者就算是外行人的代表意见吧。手边适值有陈师曾的北京风俗图影印本二册,翻阅一过,深觉得这里有社会的意义,学问与艺术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画师所能到的。他还特地求齐白石治印,又精心保存齐白石的印章。周作人在和俞平伯的通信里表示,因为只有名家齐白石的两三方印,名印过少而深觉遗憾。 关于鲁迅的个人评价2 即使梁启超说陈师曾的意外死亡,对于中国美术界的损失无异于一场东京大地震。但鲁迅没有专门写陈师曾的文字。鲁迅对陈师曾的刻铜艺术和画笺艺术,对齐白石画笺艺术的评点,对国画传统及现状那些零星的议论和评论,并不是疏忽,而正与他的美术思想完全一致。五四时期,鲁迅的美术观,实际上承接了康有为,与陈独秀高举美术革命的旗帜一样,齐力主改造中国画。后来南下定居上海,参加左翼运动,美术观进一步变化。正因为反对提倡国粹,所以对文人画总体上倾向于否定。即使是陈师曾这样的友人,受赠其画其印章多多,陈师曾故后,也留心收藏师曾遗墨多集,但却不肯正面述及作为国画家与文人画大家的陈师曾。1920xx年,上海美专的美术杂志创刊,年底鲁迅署名庚言,在每周评论第二号上面发表小文章为之鼓与呼,对其关于中国画久臻神化的说法则不予认同。后期即晚期,1930年2月21日,他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的讲演绘画杂论,更是公开指出国画的弊病:古人作画,除山水花卉而外,绝少社会事件,他们更不需要画寓有什么社会意义。你如问画中的意义,他便笑你是俗物。这类思想很有害于艺术的发展。我们应当对这类旧思想加以解放。工人农民看画是要问意义的,文人却不然,因此每况愈下,形成今天颓唐的现象。 关于鲁迅的个人评价3 杨永德、杨宁二人编撰的鲁迅最后十二年与美术,单列有鲁迅与木刻团体一篇,记录从1931年6月,鲁迅为一八艺社举办展览会并写一八艺社习作展览小引开始,到病逝前的1936年10月8日,最后参观广州现代版画研究会组织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木刻联展,他与各地进步木刻团体有直接联系并出面指导的就多达十一个。这时团结在他周围的,是上海与各地的另一批反体制的青年。鲁迅不仅反对提倡国粹,也主张引进西方和俄国的东西进来,用以改造封建、专制、腐朽的中国。按说,以鲁迅和陈师曾的同事关系,南下之前与后来,完全可以直接接触和联系齐白石的,但没有。没有收藏齐白石的画,也没有请齐白石刻印。他当然知道美术界和国画界的事情,可是对民国画界的主流,即使是徐悲鸿和林风眠,也刻意保持了疏远的距离。政治正确的意识之外,或许也和他的名士气有关。 总之我认为,鲁迅对齐白石评价是有限定有限度的,局限于画笺高手而已。谈不上是对国画名家齐白石特意的赞美。鲁迅为着力引导木刻,而兴致勃勃地搜集民初的画笺作品包括齐白石,像他搜集南阳的汉画像砖、朱仙镇年画一样,全是为了新美术的营养。 关于鲁迅的个人评价4 自八十年代以来,要胡适,还是要鲁迅一直是中国思想界争议不休的话题。如1998年,读书杂志组织召开人间鲁迅再版研讨会,谢泳在会上提出了一个极尖锐的问题:为什么鲁迅后来被利用呢,为什么他们不利用胡适呢?20xx年,李慎之撰文回归五四学些民主,又称:鲁迅还不能代表五四的全部,能够比较全面地表达和代表五四精神的,毋宁还是胡适。这些意见,都曾引发激烈的争论。近年来,这样的争论,在民间舆论场,也已成常见之事。 确实,无论是思想还是立场,鲁、胡二人的对立,在鲁迅生前已颇明显。1920xx年的女师大风潮中,鲁迅力挺许广平等女学生,痛骂女师大校长杨荫榆、学者陈源。胡适则呼吁学校为教学的机关,不应该自己滚到政治漩涡里去,尤不应该自己滚到党派政争的漩涡里去。鲁迅遂嘲讽胡适将自己的魂灵枭首通衢,挂出了原想竭力隐瞒的丑态。丑态,我说,倒还没有什么丢人,丑态而蒙着公正的皮,这才催人呕吐。1920xx年,胡适欲北上,顾颉刚给他写信,极力劝阻,理由是这几年,周氏兄弟假公济私,加以(孙)伏园、川岛(章廷谦)们的挑拨,先生负谤亦已甚矣,在这国民革命的时候,万不可再使他们有造谣的机会,害了先生的一生。这是我和泪相劝的一件事,请先生听我罢!顾氏之言虽不免夸张,却也可见鲁迅对胡适的恶感已非一日。 关于鲁迅的个人评价5 1920xx年,胡适曾公开称赞鲁迅的水浒传研究很细密周到,我很佩服。但二人的关系已难挽回。1933年因反对带有共产国际背景的民权保障同盟把法律问题统统弄成政治问题,以至于牛兰夫妇这样的共产国际间谍亦在同盟要求当局无条件释放的名单之中,胡适再次被鲁迅痛骂成颠倒黑白、标榜仁义道德的帮忙文人。 同年,鲁迅还曾嘲笑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缘由是胡适在答记者问时说了一句日本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即悬崖勒马,彻底停止侵略中国,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胡适刚刚在独立评论上刊文日本人应该醒醒了!,告诫日本:即令日本的暴力更推进一步乃至千万步,即令日本在半年一年之内侵略到整个的华北,即令推进到全海岸线,甚至于深入到长江流域的内地,我们还可以断言:中国民族还是不会屈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