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消渴汤_第1页
名医名方---消渴汤_第2页
名医名方---消渴汤_第3页
名医名方---消渴汤_第4页
名医名方---消渴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医名方-消渴汤 黄中柱,男,1937年生,江西省萍乡市人,主任中医师,江西省第一批名中医,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60年,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儿科各种疑难、急危怪病,出版医学著作9部,在国内外发表医学学术科研论文近90余篇,发表医学科普文章110余篇。 组 成:黄芪30克,天花粉20克,干地黄30克,怀山药20克,女贞子20克,枸杞10克,三七6克,丹参6克,陈皮6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功 能:补肾健脾、益气生津、滋阴清热。 主 治:消渴病。 用 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服150200毫升。 方 解:现代医学将消渴病(糖尿病)分为两大类,但均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糖尿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机为中老年人肺脾肾虚衰,尤其阴虚乃本病之根本。本方以黄芪、干地黄补肾填精,养肝益血,淮山药健脾补肺,固肾涩小便,为治消渴之主药;女贞子、白术协助主药增强益肾敛阴作用。以上几药配伍,滋阴治其本,清热治其标,促其阴平阳秘,疾病乃愈。 加 减:口干舌燥、面赤身热、大渴引饮,属脾胃燥热者,加生石膏40克,知母20克,天花粉30克;消谷善饥,少气乏力,属气阴两虚者,加人参15克,麦冬20克;体胖身重、胸闷、纳呆、便溏,属脾虚湿盛者,加薏苡仁30克,苍术20克;面色紫暗、肌肤甲错者,加丹参15克,田七10克。 典型病案:李某某,男,1960年6月初诊。患者形瘦,平时食欲较差,常感腹胀,近4个月来,知饥欲食,口干渴饮,小便增多,软弱无力,大便微溏,舌淡红而嫩,苔光,脉沉濡短细无力。查尿糖(+),空腹血糖8.8mmol/L。 辨证:消渴病气阴两虚证。治宜温肾健脾,滋阴清热,生精降糖。 用自拟经验方消渴汤,服用2个月,诸症消失,空腹血糖5.3mmol/L,尿糖阴性,嘱咐本人和家属注意劳逸、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控制情绪。随访3年,未见复发。(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名老中医工作室 黄科锋 黄卫华整理) 名医名方专栏 仲安妙治糖尿病陆仲安是民国初年北京著名中医 ,因其善用黄芪,故当时有“陆黄芪”之美称,并以此与中医史上明代医学家“张熟地”(即张景岳)相媲美。孙中山先生在病危之际,亦曾请他诊治过。 1920年秋,著名学者胡适突然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症状,身体逐渐消瘦,经北京协和医院检查诊断为晚期糖尿病,并认为已无药可治,嘱其回家休养。胡适得知自己患的是糖尿病后,忧虑万分,陷于绝望之中。这时,好多亲友、同事前来探望,有人提议:既然西医已束手无策,无能为力,何不去请中医诊治,总不能坐以待毙啊! 当时,胡适崇尚西方文化,主张全面西化,在医学上也力主普及西方医学,对中医学持否定态度,认为中医不科学。然而,在绝症困扰、无药可治的情况下,加上亲友的好心劝说,他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看中医。 于是,由冯幼安介绍,胡适前往陆仲安医寓处就诊。陆仲安诊查后,发觉胡适的糖尿病已累及心肾,治疗非常棘手,用药顾此失彼,难度很大。经过再三思考后,陆仲安以大剂量黄芪,配伍党参、石斛、黄精、山药、地黄等药,其药量甚大,需用大砂锅煎熬。胡适服几剂药后,病情得到好转,遂安下心来继续服药。 经过陆仲安多次的精心诊察用药,一段时间后,胡适竟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大病初愈的胡适去协和医院复查,结果是各项检查结果全部正常。这使大夫们大为惊讶,甚至难以置信,但事实如此,不可不信。他们提出要把胡适所服的中药进行化学分析研究,以此来探索中药治好糖尿病的奥秘。 事实使胡适转变了对中医的偏见,他终于提出“必须使世界医药界了解中国医药的真正价值”。 名中医陆仲安治好胡适重病的消息不胫而走,中医界更是奔走相告。这对当时国民政府停止执行废除中医的法令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作者:卫史 谢觉哉与名方玉泉散 谢觉哉(生前曾任内务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60多岁时患了糖尿病,除接受药物台疗外,他还遵照医嘱限食,每餐只吃75克主食,口中含参片以求止渴。但效果并不理想。谢老在口干欲裂之时翻开辞海,找到了糖尿病一词。原来中医所说的消渴病,也就是糖尿病。 中医治疗消渴病的良方应属清代名医叶天士的玉泉散。按照玉泉散处方服药百余剂,果真疗效如神。于是,他写下了喜渴病愈一诗记录了此事,并特意写了一条注释。详细介绍了秘方的来历及分量。这首题为喜渴病愈的诗作于1959年7月,系“住北戴河杂诗”四首之三:“文曰病渴几经年,久旱求泉竞及泉。辟谷尝参都试过。一九遇到不妨千。” 谢老自注的全文是:糖尿病旧称消渴病,我病消渴有年,喝水多,小便也多;夜间睡醒。口干欲裂。有时肚子是饱的,但仍要吃,不吃就头昏眼花。西医要我限制吃米麦,每顿只能二两左右,中医要我睡时含参片,可免口渴,但收效都不大。偶于叶天士手集秘方中得一方名玉泉散:白粉葛三钱,天花粉三钱,麦冬三钱,生地三钱五味子一钱,甘草一钱,糯米三钱(分量是北京医院中医大夫定的)。服之,病若失。谚云:“吃药一千,遇药一丸。”其然乎! 黄芪能治消渴证 消渴证,系指渴而饮多,食多而反消瘦,尿多或出现尿糖的一类病证,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但不一定是糖尿病)。其病常是嗜酒和恣食甘肥,中焦积热,郁而化为火所致。也常因纵欲过度,虚火妄动,煎耗肾阴所引起。消渴证多有肺、肾阴虚、津液不足之表现,如口干舌燥、多饮多尿、多食反而消瘦等症状。 黄芪味甘,性微温,有益气固表、利水、排脓生肌等功效,被誉为补气之要药,可广泛用于一切气衰血虚之证。但用黄芪治疗消渴证少有报道。近代医家张锡钝则首先提出“黄芪滋阴”之说。张锡钝认为:“盖虚劳者多损肾,黄芪能大补肺气以益肾水之上源,使气旺自能生水,能作适当配伍,则滋阴生水之功益著也”。京城名医陆仲安用黄芪汤治消渴证(或糖尿病),就是针对此证肺、肾阴伤之本质,以黄芪益气以助“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