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知道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2) 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措施、性质和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看日本明治维新背景的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2)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概述能力;(3) 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件。(4) 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重点难点】一、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意义。二、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具(媒体)】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师导)中国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提出要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为此,他写了日本变政记,希望光绪皇帝能像明治天皇那样维新变法。本课将介绍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的改革措施,以及改革的成效和历史意义。(出示课题,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师导)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课件显示: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教师过渡)日本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日本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一、明治维新的背景(播放明治维新背景视频,学生观看后说出明治维新的背景是内忧外患)幕府统治的危机(课件显示)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课件显示)依据:(1)幕府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即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课件显示)(强调: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依据: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等也沿例炮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3、思想: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教师过渡)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为了摆脱民族危机,首先就要推翻幕府统治,因此就有了1868年日本历史上的倒幕运动。(二)明治维新前提:1868年 推翻幕府统治 明治政府成立师: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二、明治维新(课件显示)1、明治维新的时间、目标、性质和主要内容(课件显示)(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时间:1868年目标:富国强兵性质: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师:“富国强兵”就是要国家独立,“殖产兴业”就是要经济工业化,“文明开化”就是要文化、生活西方化。在这样的口号下,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课件显示)出示表格:项 目内 容作 用政 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 济殖产兴业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社会文化文明开化培养建设人才军事富国强兵增强日本的军事力量内容一栏由学生阅读教材后自己完成,课件将以下内容依次展示到相应表格内: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作用一栏由师生共同分析后得出:政治上废藩置县。废除藩制,剥夺藩主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将全国划分为府和县,由中央统一任命府县知事,所以其作用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日本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经济上的措施,实质上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扶持和保护资本主义企业,所以其作用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社会文化上的措施,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风尚以至于生活方式。明治政府发展了近代教育、培养了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1877年,日本第一所东京大学建立。军事上的措施就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并导致了对外侵略扩张。(师导:明治维新的措施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你又是怎样看待日本明治维新的?接下来我们学习日本明治维新。)三、对明治维新的评价(课件显示)1、积极意义:对内,是近代亚洲国家工业化的一次成功尝试,使日本逐步由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主义社会。;对外,使日本避免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命运,成为亚洲强国。2、消极影响(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影响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进而逐渐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如,日本对中国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四、小结延伸:师: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再一次飞跃,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在明治维新30年后,中国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结果以失败告终。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旳异同。(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小结、补充:【相同点】(1)背景上,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2)性质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3)内容上,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采取了重大措施。(4)作用上,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点】1、从国际环境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尚不深入,而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从改革阻力上:日本阻碍改革的幕府统治在改革前已被推翻;而中国顽固派掌握着国家实权,力量强大。3、从群众基础上:日本重视、利用人民力量,社会基础坚实;而中国维新派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脱离了群众,社会基础薄弱。4、从领导力量上:日本倒幕实力派领袖进入了政权核心,握有实权;而中国维新派则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限皇帝身上。一、背景:内忧外患【板书设计】二、主要政策(时间、内容)日本明治维新三、评价(性质、意义、局限性)【练习设计】夯实基础典型题1、日本明治维新前,掌握国家实权的是()A天皇B幕府 C大名 D武士2、日本明治维新前,与下列哪个国家的处境相似()A印度B中国C美国D英国3、鸦片战争,英国打开了侵略中国的大门,首先打开日本侵略大门的是()A英国B法国C中国D美国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禽俸禄。摘自初中世界历史教学用书资料材料二:(右图)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根据两则材料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答案】事件: 日本的明治维新;内容: 材料一是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二是实行义务教育。(2)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从促进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码头改造项目技术方案
- 校园安全教育奖项证书
- 排水沟渠整治方案
- 土建工程管廊工程施工方案
- 校园防袭击安全教育
- 水库防汛应急工程建设方案
- 市政管网节点改造工程实施计划
- 政工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 城市垃圾处理厂建设方案
- 网上课间活动方案策划
- 工业废水处理工初级复习题+答案
- 监狱防病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英语试题及答案
- 医院购置设备论证报告格式
- 2025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目
- GB/T 32151.27-2024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27部分:陆上交通运输企业
- 教学教学(以往培训课件)农村集体经济审计问题
- 医疗建筑施工要点
- 对新员工保密基本培训
-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总承包招标文件示范文本
- 低压电工培训课件-电工常用工具、仪表的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