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处于中心地位,历来倍受学者关注,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黄河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对于研究华夏文明的形成和特征有重要的作用。2004年国家教育部在我校设立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给我们中心两个重大研究课题:一个是关中、中原、齐鲁城市群比较研究,另一个是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今将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论证、研究情况向与会的代表、专家学者汇报一下,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一、关于黄河文明研究的形势黄河文明自古以来就是学术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20世纪以来,现代考古学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学者研究文明起源问题的兴趣。国内外学者对中华文明的研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如瑞典学者安特生著有中国原始文化、中国史前史研究等书,国内有夏鼐的中国文明的起源,李学勤的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国家形成研究、东周与秦代文明,王震中的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叶林生的古帝传说与华夏文明等著作,此外还有众多考古报告及其论文集、散发论文等,对早期文明的标志及文明产生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化热兴起,黄河文明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黄河流域的文化也成为研究热点。如侯仁之主编的黄河文化,把黄河文化看作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探讨了黄河文化得以产生的自然环境及其不同历史阶段经济文化发展的突出成就。2003年,李学勤主编的3卷本黄河文化史出版,更加系统地论述了不同历史时期黄河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以上二书共同的特点是把明清时期的京津地区归入黄河文化圈,从而改变了以往对明清时期黄河流域文化衰败的传统看法。前人对黄河文明已有很多研究,但这些研究或因篇幅太短,或因侧重点不同,皆未对黄河文明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专题研究也不是太多,另外,制度变迁对文明进程的影响也论述得不够。本课题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黄河文明产生的要素和特质进行专题研究,并对各历史阶段黄河文明的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阐释。学术界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开始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黄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当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学术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前人对黄河文明研究的不足,并力图把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互动关系、特点、利弊揭示出来,阐明其间的相互的影响和作用。探讨比较黄河文明与世界其他古代文明,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的关系与区别等诸问题也是研究黄河文明的重要问题。二、关于黄河文明的形成问题关于文明的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建立和按地区划分它的国民,标志着早期国家的形成。英国学者丹尼尔认为:文字、城市、礼仪性建筑是文明产生的三要素,并说一个社会只要具备其中两项,即可判定为文明。中国学者夏鼐认为金属、文字、城堡是文明产生的标志。本课题将根据以上马列主义经典和专家们提出的关于文明产生的要素和标志,论述黄河文明的形成、变迁与发展。首先,我们在充分吸收和利用现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黄河早期文明形成的标志及特征作专题深入的研究,全面准确地研究黄河文明产生、发展、鼎盛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内涵和发展演变的规律,概括黄河文明的本质特征,继承其精华,批判不合理的成分,并对其历史地位与影响做出科学的、定性的评价。其次,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军事、宗教、城市、建筑、民俗、教育、科技、文学艺术、文字、哲学等诸方面对黄河文明作深入地纵向的专题研究。把黄河文明与我国境内长江文明、草原游牧文明以及国外印度文明、尼罗河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出其特征,为其定位奠定基础。黄河文明的形成研究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主导,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去研究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还应当充分地运用文献典籍资料、考古学资料、民族学资料,并充分地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注意采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取长补短,密切结合。对形成黄河文明的各个要素进行专题研究,注意使用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密切结合,从比较研究中找出问题的异同。(一)黄河文明的形成华夏民族自远古时期就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文明。本课题拟对黄河早期文明的主要内涵:农耕文化、青铜文化、聚落与城堡、古史传说的英雄时代、古代的陶文、甲骨文和金文进行研究,并把黄河文明与世界古文明进行比较研究。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是以农业为主的文明史,本书拟对农业的产生、农作物的品种、农耕技术和经验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工具从石制、铜制到铁制的发展,以及农业思想等方面进行研究。黄河流域的青铜文化。青铜是文明产生的要素之一。黄河流域青铜和青铜器的出现,青铜工具的使用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青铜礼器、乐器等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使用中的等级制;青铜技术和经验的总结等都应作为研究对象。黄河流域的聚落和城堡。城堡亦是文明产生的要素之一。黄河流域最早出现的居住遗址,如磁山文化、半坡、姜寨居住遗址,并注意研究到聚落发展到城堡的条件、形势,城堡出现的意义等,论述古代的高台文化和城堡的性质。黄河流域的古文字。文字是文明产生的重要表征。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的骨文,半坡遗址和凌阳河发现的陶文,研究这些远古“符号”或“文字”与殷、周甲骨文和金文的源渊关系及其对殷、周甲骨文和金文形成的的意义。黄河流域古史传说的英雄时代。对古史传说的英雄人物,如“三皇五帝”的传说,公共权力形成的表现形式,如号令征伐的权力,收取贡赋的权力,征发劳役的权力,以及地域关系的形成等问题进行研究。(二)黄河流域的古国研究夏商周三代是黄河文明的成熟时期。是时,农耕文化和城市都获得很大的发展,以世袭王权为中心的“家天下”政治体制形成。黄河流域号称“天下之中”。夏商周王朝在这里分封了许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文化皆有浓郁的黄河流域的地方特色。夏商周三代文明及诸侯国文明是形成黄河文明和文化的渊源和基础。本课题拟对夏商周三代在黄河流域的封国进行研究。宋国史研究。宋是殷人后裔的封国,拟写宋文化与殷裔文化渊源关系和文化特质等。陈国史研究。陈是大舜后裔的封国,本书拟写陈与尧舜文化的关系,以及对后代的影响。卫国史研究。卫国是西周初最大的封在殷裔故地的封国。其文化兼承商周,工商业最为发达,研究卫国历史文化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郑国史研究。郑国在春秋初年建国,地处“天下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商业繁荣,出现中国最早的法律,对中国后世有重要影响。黄河流域的秦、鲁、齐、韩、魏等诸侯国历史的研究。(三)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秦汉至明清,是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统治时期。历代王朝的都城皆建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国家的统一极大地扩展了黄河文明的影响,国家的管理体制日趋缜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理论,对历代王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文化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黄河文明迅速的发展。本课题拟对中国历史各阶段黄河文明的变迁发展以及有关的专题进行研究。秦汉时期黄河文明的发展。拟论述大一统封建帝国的形成,政治、文化、经济的相互作用。西汉武帝时期,儒家独尊,对封建国家的统一起了巨大作用;并吸取西域文化,促进黄河文明的发展;本课题还拟探讨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差别与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文明与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时,中国处于分裂割据局面,特别是南北朝时期,边境少数民族入主黄河流域。本课题拟论述黄河流域民族的融合,以及胡文化对黄河文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文明的辉煌发展,也铸成了隋唐时期黄河文明的鼎盛和辉煌。宋辽金元时期黄河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北宋时期,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形成了宋明理学,建构了完整的儒学体系。但北宋时期,北方草原民族兴起,与中原频繁斗争与交流。黄河文明更广泛地吸收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内容,形成了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黄河文明增加了游牧文明的特色。明清时期黄河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冲撞与吸收。是时,西方文明传入中国,黄河文明出现了新的特色和内涵。儒学与中国政治。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基础理论,对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变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在于总结黄河文明的值得继承的精华,关注在黄河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历史人物的贡献,探讨黄河文明作为一个大的文化系统表现出的特点:如突出的农耕文明特色;大一统思想及文明的长期延续;专制主义王权无限膨胀;较强的包容性、融合性;浓厚的伦理思想特色等。本课题拟探讨黄河文明的历史局限性,批判扬弃黄河文明不合理的成分,如高度集中的专制王权,对民主思想的限制,不重法制;轻视商业和科技等。黄河文明在几千年发展变迁中,地形地貌气候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对黄河文明的演变都起着重要作用,阐明历史时期黄河流域自然环境变迁与文明变迁的关系是本课题预计突破的难题。黄河文明在各个阶段发展中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及其走向亦是本课题预计突破的难题。黄河文明与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希腊、印度等古文明的比较研究是本课题预计突破的又一个难题。三、研究黄河文明问题的实际意义: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核心。黄河文明历史变迁的研究,对研究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历史上黄河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农耕文明,研究黄河早期文明的形成及特征,以及黄河文明的变迁发展历史,能够深入了解环境变迁与历史发展、文明进程、文化兴衰的关系,了解这种文明系统中农民的精神世界等,对于认识和指导当今农村的社会变革和稳定发展等有现实意义。对传统伦理思想中重诚信、讲仁义等优秀品德的研究,对于重农重民思想和民本思想的研究,积极的参与意识、忧患意识以及爱国思想的研究等,可以为当代中国加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对古代政治制度及其运作中一些合理因素的研究:如开放仕途,公平考选,考核升黜,监察制度,回避制度,荐举制度等,可以为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提供历史借鉴。研究历史上黄河流域文明的变迁史,能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测量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年福建泉州出口加工区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东方电气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粮食收储购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内江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临夏州蓝河水利水电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土地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军区宣传合同范例
- 2025年浙江余姚市金瑞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家长会安全教育课件小学
- 0720小罐茶品牌介绍
- 汽车设计-汽车热成型零部件设计规范模板
- 美国南北战争 详细版课件
- 神经介入患者围术期管理
- 企业组织机构架构图
- 房地产集团公共区域标准化装修教学课件
- 吉林省办学基本标准手册
- 闽教版(2020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整册教案
- 光电倍增管PPT
- 1-2会员代表选票
- 沪科七年级数学下册 实数单元综合测试卷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