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 国内外的研究及发展现状11.3边坡稳定分析方法21.3.121.3.221.3.421.4 治理措施31.4.1 放坡:31.4.2 支挡设计(31.4.2.2 抗滑桩31.4.3.3 排水设计31.5设计内容:31.6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41.7技术方案:41.8 技术路线5第二章 工程概况62.1 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62.2 地层岩性62.3 岩体分类72.5水文地质条件72.6地震效应72.3 岩土物理力学特征分析与评价82.4 边坡工程治理措施分析82.5 结论与建议8第三章 稳定性计算93.1 滑坡推力计算93.1.1传力系数法计算公式93.2.1 11断面处的计算133.2.1 22 断面处的计算(圆弧法)203.2.3 22 断面处的计算(平面滑动法)27第四章 支挡结构设计344.1抗滑桩和锚杆设计344.2 剩余下滑力计算(断面2最危险滑面为第三潜在滑动面)344.3抗滑桩设计344.4 各截面桩侧应力、剪力及弯矩计算384.5桩的结构设计424.6 锚杆设计454.7 边坡排水设计474.8坡地排水沟设计48第五章 施工技术495.1 施工准备及平面布置495.3施工平面布置说明505.4 锚杆施工505.5抗滑桩施工51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546.1 结论546.2 建议54致谢55参考文献57摘要伴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在道路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边坡问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高大边坡,防治起来问题重重。在现代工程中,边坡处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边坡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破坏形式,针对边坡的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处治方式。目前稳定性分析方法有圆弧法、毕肖普法、传递系数法等,处治边坡的方式有SNS柔性防护技术、格构锚固、抗滑桩墙体系等支挡结构,以及植草植被等绿化美化边坡的手段。其中,抗滑桩支护由于具有施工简便、快速、加固效果好等特点,因而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设计是以兴现金鼎龙泉住宅小区 A区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与支挡结构设计段边坡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资料为基础,综合所学到专业知识以及导师的指导建议,根据相关书籍和规范来完成的。根据勘察报告给出的意见,本设计首先使用平面滑动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但是本设计用传力系数法、圆弧法,平面整体滑动法、判定该边坡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初步给出处理建议。然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拟定使用抗滑桩、锚杆支护以及挂网植草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并通过设计计算,得出了本工程的设计结果。本设计的最后,对本次设计进行了总结,阐述了边坡防治的总体布局,并对本次边坡防治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关键词:边坡稳定性分析,公路滑坡防治,抗滑桩,锚杆,截水沟,挂网植草Abstract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the road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lso appeared a lot of slope problems, even appeared in some places high slop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blems. In the mode -rn engineering, slope treatmen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Slope under different geolog- ical conditions will produce different damage forms, in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lo- pe, the need to adopt different methods of stability analy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There is stability analysis method of circular arc method, bishop method,transfer coefficient method and so on, way to the slope of the SNS flexible protection technology, lattice an- chor retaining wall, anti-slide pile wall system structure, such as afforestation and grass vegetation slope method. Among them, the anti-slide pile supporting because of construction is simple, rapid,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is good wait for a characteristic, therefore widely used in th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xing, A kingdom now longquan residential district area A retaining wall slope engineering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tructure design of Duan Bianpo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 data as the foundation, comprehensive learn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guidance of tutor advice,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books and spec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opin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the first to use this design plane sliding method for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but this design with power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method, the circular arc method, the whole sliding plane method, determine whether the slope is in steady state, and preliminary recommendations to deal with. Then, through access to relevant data, proposed use of anti-slide pile, bolt supporting and hanging network, grass and other measures to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through design calculation, the design of the project results are obtained. Last, the design of the design are summarized, and expound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lope in the overall layout, 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sonal opin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lope. Keywords: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highway landslide prevention, anti-slide pile, anchor rod, the intercepting ditch, hanging net plant grass 第一章 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边坡防治与维护主要研究的是岩土体,岩土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岩土体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稳定性降低甚至出现失稳破坏,可能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造成边坡失稳破坏不仅与岩土体的物理性质、内外动力改造有关,而且还与工程活动方式有关。根据边坡的失稳又可以把边坡失稳分为自然边坡失稳和人工边坡失稳,自然边坡失稳是在各种自然或认为的内、外营力作用下,斜坡的外形、内部结构以及应力状态都不断发生变化。在斜坡过程中,可以出现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变形与破坏。这种破坏主要包括(崩塌、斜坡、泥石流)。而人工边坡是在人类工程活动中,由于工程本身需要会形成各种边坡,如水利工程进口和出口高切坡,道路工程中的路埑边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其中,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发展尤其迅速。公路线性多样化,公路穿越地形的复杂化,公路等级的提高等都使得公路建设面临的边坡问题越来越严重,并成为岩土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技术难题。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在山区修建公路,很多时候需要开挖原有稳定边坡从而形成新的人工边坡,因而,人工边坡的稳定性成为我们在公路工程中经常遇到并且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不稳定的公路边坡很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形成新的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交通交通运输安全和民众财产安全。因此,深入探讨和研究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及其防治方法,分析其作用机理,找到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具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所以,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查处他失稳的原因,计算出各种压力的大小,然后进行支护,在支护选择是时我会着重考虑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1.2 国内外的研究及发展现状1.2.1 发展历史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量采用抗滑挡墙以及有些工程和支撑锚杆结合,对边坡的支撑和维护取得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滑坡推力大,致使抗滑挡墙体积过大、墙身坡缓,墙基必须置于滑面以下一定深度,施工开挖对滑外力作用对坡体的稳定性产生了影响。第二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我国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人们通过对边坡问题的深入研究,认识到边坡的演变是一个累进性变形破坏的过程,并且认识到,对于边坡的研究必须将地质分析与力学机制分析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国外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和钢桩,用群桩加承台共同受力。抗滑桩因提供的抗力大,在滑坡推力大、滑动带深的情况下,能够克服抗滑挡土墙难以克服的困难,设备简单,施工方便。但抗滑桩的受力复杂,其计算理论一计算方法随着对桩结构及土基的假定不同而不同。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边坡稳定性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实践都得到不断深入发展和完善,边坡稳定性研究仍然是工程地质界、岩石力学界的研究热点。分析方法、分析手段得到长足发展,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得到不断完善,主要有:预应力锚索地墩或地梁;预应力锚索抗滑挡墙;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板墙;预应力锚索格构。预应力锚索的应用大大地改善了抗滑结构的受力状态,降低了工程造价。 1.2.2 现状 我国是一个多山之国,除广阔的西部地区外,还包括华东、华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我国山区高速公路的快速修建导致大量高边坡的出现,就当前人们对高边坡治理的认识与技术水平来说,不仅治理费用相当昂贵,而且还发生众多的高边坡变形和破坏,在工程施工期间造成投资增大,工期延误,工程运营期耽误,甚至造成人身财产损失,因而高速公路边坡的防治工程已经引起政府科研等部门的热切关注。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大命脉,公路作为基本的交通设施在我国的普遍使用,其设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被关注。近年来,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针对高边坡病害治理问题,逐步吸收了铁道系统山区路段建设中地质病害防治的成功经验,一般根据地质条件、变形机理和影响因素采用综合治理的原则。 1.3边坡稳定分析方法1.3.1 整体圆弧法:适用范围,对于均质简单坡,假定土坡失稳破坏时滑动面为一圆柱面,将滑动面上的土体视为刚体,并以其为脱离体,分析在极限条件下其土作用的各种力,而以整个圆弧面上的平均抗剪强度与平均剪应力之比来定义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1.3.2 毕肖普条分法:适用范围,假定各土条底部滑动面上的抗安全系数相等,取单位长度土坡按平面应变问题计算。优点,毕肖普条分法考虑了土体两侧的作用, 忽略了条块间的切向力的影响,相比瑞典条分法要更合理些,因此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并且随着研究的加深,毕肖普法得到不断的改进完善。1.3.4 传力系数法亦称为不平衡力法,其基本假定 1) 滑坡体不可压缩并作为整体下滑,不考虑条块之间的挤压变形。 2) 条块之间只传递推力不传递拉力,不出现条块间的拉裂。 3) 块间作用力(即推力)以集中力表示,它的作用线平行于前一块的滑面方向,作用在分解面的中点。 4) 垂直滑坡主轴单位长度(一般为1m)宽的岩体作计算的基本断面,不考虑条块两侧的摩擦力。 1.4 治理措施1.4.1 放坡:根据坡度、土质、工期等因数,在土体下滑力较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给坡体减重,后期做好排水设计和坡面防护。1.4.2 支挡设计(挡墙和抗滑桩)1.4.2.1 挡墙:挡土墙主要承受侧向土压力的墙式建筑物,在陡坡路段或岩石风化路埑、需要降低路基高度以减少大量挖方、在河流边防止沿河路段的冲刷、不良地段边坡稳定以防止产生滑塌、保护重要用地和生态环境等情况下可以采用挡墙设计。挡墙有很多形式,按挡墙位置的不同分为(路埑挡墙、路堤挡墙、路肩挡墙和山坡挡墙)。按挡墙的材料不同分为(石砌挡墙、混凝土挡墙、钢筋混凝土挡墙、砖砌挡墙、木质挡墙和钢质挡墙等)。按挡墙结构形式不同分为(重力式、半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拱式、锚定板式、桩板式等)。挡墙的选用时应根据所支挡土体的平衡条件,考虑荷载太小和方向、地形、地质情况、基础埋置深度、与其他构造物的衔接等因数,综合比较后确定1.4.2.2 抗滑桩:抗滑桩是承受滑坡推力、土体抗力等水平作用力为主的圆柱构件,桩体采用大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用以稳定岩坡体 。抗滑桩与其它支护手段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与抗滑挡墙相比,它的抗滑力大,圬工小;设置的位置比较灵活,可集中布置支撑整个滑体,抗滑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支挡工程配合使用;桩多是人工挖孔就地灌注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或圆形截面。可间隔同时施工,工作面多,干扰少,对滑坡稳定影响小;桩的开挖对机械设备的要求不高,施工方便、安全,每根桩孔都是一个钻井,可直接校核地质情况。按桩的变形条件有刚性和弹性之分,按桩的埋置深度情况和受力状态,抗滑桩可以分为全埋式桩和悬臂式桩。全埋式桩即桩前、后均受外力作用;如果桩前滑动面以上部分岩体对桩不产生力是称为悬臂桩。随着工程的需要,桩的结构也不断改进,出现了桩板式、排架式、承台式、锚杆式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多种复合抗滑桩。1.4.3.3 排水设计:对于边坡的处理,第一步应该先治水。应该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以减少墙身额外的静水压力和膨胀力。工程上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设置排水沟,引地表面水,夯实地表松土,以减少雨水和地下水下渗。1.5设计内容:本设计为与道路工程相关的(滑)坡处治施工图设计。都源于已有的实际工程。提供的设计资料主要是边(滑)坡的地质勘察报告,边(滑)坡平面图、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和边坡岩土试验资料。本设计内容包括边(滑)坡处治国内外设计研究现状的了解,天然状态下的边(滑)坡的稳定性分析;边(滑)坡处治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支挡结构,构造设计,坡面防护设计,防、排水设计,绿化和环境设计)工程预算及施工要求及专题等。设计文件由文字、设计图纸和附录三部分组成。文字部分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图纸部分包括满足施工要求的各类图表;附录部分则有开题报告、计算机程序,外文翻译等。1.6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边坡地质情况选取典型剖面图,确定病害的产生部位,查清病害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病害的空间预测,确定病害的类型、规模及其发展趋势,进而制定科学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案。在设计边坡治理方案时,需先对可能发生的破坏失稳形式进行预测,从而采用合适的坡行坡率及相应的支挡工程设施。根据边坡的坡体结构类型及边坡的破坏失稳形式,在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条件下,选取适当的支护措施,拟定支挡结构尺寸、验算稳定性等,然后需要考虑坡面绿化方案,切实做到环保安全。1.7技术方案:1.7.1 在设计之前,首先了解了关于边坡支护的各种方案,查看资料,例如边坡工程处治技术、公路边坡稳定技术、公路边坡防护与治理等,对边坡工程进行初步了解;1.7.2 仔细阅读勘查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确定边坡岩土体参数;1.7.3 根据岩土体情况初步选取两种方案支挡方案; 1.7.4 经过方案比选之后确定支挡方案, 进行设计和验算1.7.5 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绘出施工图了解工程概况1.8 技术路线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算出滑动安全系数拟定开挖边坡支护设计计算支护方案对比最优方案描述与计算、稳定性验算提交成果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2.1.1地形地貌本场地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街道云开路1号,云开路新兴齿轮厂旁,该区原始地貌单元为低中山。坡面为近期开挖形成,向东、北东及南东倾斜,高度一般520m,坡顶标高约295.00309.50m,坡脚设计地坪标高约为290.00m,现边坡坡度5070,坡底主要拟建建筑物为7层住宅。2.1.2 气象水文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春旱、夏热、秋雨绵绵、冬暖而多雾,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的特点。据重庆气象局19572002年资料,归纳引用如下: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1109.89mm,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冬季雨量最少(12月至翌年2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2%,月平均降雨量,1月份最少,为13.8mm,7月份最多,为186.5mm。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6,极端最低气温为-4.5(1961年1月17日),极端最高气温42(1961年7月23日)。多年月平均值,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7.0;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9.6。湿度:相对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内分配以12月最大,为87%;以8月份最小,为74%。绝对湿度为7.5毫巴。霜冻期日期一般为1020天,雾日数多达2035天,日照数达1384.21542.8小时。2.1.3地质构造本场地位于北碚向斜的西翼,地质构造作用相对较弱,区内未见区域性大断裂构造。本次勘察范围内岩层倾向东南,产状1301356472,区内岩层节理裂隙较发育,主要发育有2组节理,分述如下:第一组节理:产状303330423,局部张开,充填碎石夹黄褐色粘性土,节理间距0.21.5m,连贯性好,延伸10m。第二组节理:产状0342550,近地表微张状,下部多呈闭合状,节理间距0.51.0m,连贯性较好。另外,与上述两组节理接近,产状分别为2302672684、55855577的两组节理也时有出现,一般间距约1.03.0m,连贯性较好。2.2 地层岩性根据地表调查及钻探揭露,本次勘察范围内分布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2.2.1 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dl+el)粉质粘土:褐灰、褐黄色,含少量泥岩块,粒径一般520cm。切面较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一般呈可塑状态,局部硬塑。普通分布于残丘顶部,层厚0.203.40m。2.2.2 塌滑体 分布于边坡区、区(详见综合工程地质图渝No.2007.0.02.11-3),主要由页岩、泥岩组成,已被清理。 2.3 岩体分类 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地层:在场地内以泥岩、页岩为主,局部地段夹砂岩2.3.1 泥岩:紫红、紫灰色,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和石英碎屑,局部地段砂质含量较大,偶夹薄层砂岩条带。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层理及裂隙较发育。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风化带:强风化泥岩:褐红、紫红色,大部分矿物被风化,岩芯破碎呈碎块、土夹碎块状,岩块手可折断。边坡大部分地段分布,层厚0.503.50m。中风化泥岩:紫红、紫灰色,岩芯较完整,呈柱状,岩块敲击声脆。边坡大部分地段分布,揭露层厚4.5024.30m。2.3.2 砂岩:灰、灰白色,碎屑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等,钙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层理及裂隙较发育。边坡局部地段分布,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风化带:强风化砂岩:浅灰、灰白色,大部分矿物被风化,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岩块手可折断。场地局部零星分布,层厚1.002.80m。中风化砂岩:灰、灰白色,岩芯完整呈柱状。岩质坚硬,敲击声脆。场地部分地段分布,揭露层厚2.9024.40m。2.3.3页岩:褐黄、浅黄、深灰色,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页状层理构造,裂隙较发育。分布于边坡南西侧,按其风化程度,划分为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强风化页岩:褐黄、浅黄色,局部深灰色,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叶片状,岩块手可折断。揭露厚度1.204.50中风化页岩:深灰色,局部褐黄色,岩芯呈柱状、块状、薄片状,岩质较软。揭露厚度2.105.50米。2.5水文地质条件 本边坡地段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基岩裂隙中。本次勘察时,各钻孔均未见地下水。区、区交接部位坡底附近有地下水渗出。坡底部分利用钻孔见地下水。2.6地震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有关规定,边坡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的特征周期值为0.35s。场地土为中硬土,属类建筑场地。2.3 岩土物理力学特征分析与评价2.3.1岩土测试成果统计结果为确定场地内主要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共采取8件粉质粘土、26组中风化泥岩、15组中风化砂岩及12组中风化页岩试样,按国家现行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99)进行了室内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其统计结果如下表2:边坡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切坡后边坡的安全性不能满足规范的规定要求,对坡下拟建建筑物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应在雨季来临之前及时治理,防止由暴雨等不利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2.4 边坡工程治理措施分析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结合边坡的现状,按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一次根除、不留后患”的原则,建议采用如下治理措施,且其边坡整治后的稳定系数应1.30(按平面滑动法)。(1)边坡区采用抗滑桩结合放坡、坡面喷射混凝土;边坡、区采用岩石锚喷支护或锚杆挡墙联合支护,逆作法施工,锚固段应穿过潜在滑动面一定深度。(2)在边坡顶修砌截水沟、坡脚修砌排水沟,做好地表水管理及排放工作。(3)从施工开始起,坚持进行边坡的变形观测及监测,以便掌握和预测边坡的变形情况而采取应对措施。2.5 结论与建议5.1勘察结果表明:除、区存在有塌滑现象(塌滑体已被清除),现状边坡暂时处于稳定状态,其安全系数介于1.002-1.188。5.2拟建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的特征周期值为0.35s。场地土为中硬土,类建筑场地。5.3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6.8MPa,中风化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1.4MPa,中风化页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7MPa。5.4根据本次勘察结果,结合场地岩土条件,参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等有关规程规范,场地内主要岩土层的工程性能指标建议采用表6之值:第三章 稳定性计算滑坡稳定性计算的主要内容就是滑坡推力的计算,目前,计算滑坡推力的方法比较多,应用较多的如瑞典条分法、毕肖普法、传递系数法、分块极限平衡法、詹布法等,其中传递系数法是验算山区土层沿岩面滑动最常用的边坡稳定验算方法,本设计即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边坡稳定性计算。3.1 滑坡推力计算3.1.1传力系数法计算公式 稳定系数: 传递系数: 其中,j=i第i条块滑体抗滑力(kN/m): 第i条块滑体下滑力(kN/m):第i条块单宽渗透压力(kN/m) ,作用方向倾角为 :第i条块滑体滑动面法线上的反力(kN/m):第i条块自重与建筑等地面荷载之和(kN/m):式中:稳定系数;第i块段滑体所受的重力(KN/m);作用于第i块段的抗滑力(KN/m);第i块段滑动面的法向分力(KN/m);第i块段土的内摩擦角();第i块段土的粘聚力(Kpa);第i块段滑动面的长度(m);作用于第i块段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出现与滑动方向相反的滑动分力时,应取负值;第i块段剩余下滑动力传递至i+1块段时的传递系数(j=i);剩余下滑推力计算公式:式中Pi、Pi-1分别为第i块、第i+1块滑体的剩余下滑力(kN/m);k滑坡推力计算安全系数作用于i块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作用于第i块段的抗滑力(kN/m);3.1.2 圆弧滑动法计算公式:式中 K边坡稳定性系数;ci第i 计算条块滑动面上岩土体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i第i 计算条块滑动面上岩土体的内摩擦角标准值();li第i 计算条块滑动面长度(m);ii第i 计算条块底面倾角和地下水位面倾角();Gi第i 计算条块单位宽度岩土体自重(kN/m);Gbi第i 计算条块滑体地表建筑物的单位宽度自重(kN/m);PWi第i 计算条块单位宽度的动水压力(kN/m);Ni第i 计算条块滑体在滑动面法线上的反力(kN/m);Ti第i 计算条块滑体在滑动面切线上的反力(kN/m);Ri第i 计算条块滑动面上的抗滑力(kN/m)3.1.3平面滑动法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式中 岩土体的重度(kN/m3);c结构面的粘聚力(kPa);结构面的内摩擦角();A结构面的面积(m2);V岩体的体积(m3);结构面的顷角3.2.1滑坡滑坡推力和稳定安全系数计算计算参数按下表取值: 表3-1指标地层名称天然重度(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岩体抗剪强度岩体破裂角(度)等效内摩擦角(度)挡墙基底摩擦系数单轴极限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岩石与M30砂浆粘结强度特征值frb(KPa)内摩擦角(度)凝聚力(kpa)粉质粘土19.5160916强风化泥岩24.0400中风化泥岩25.520403016260.0610.406.8(天然)140强风化砂岩22.5500中风化砂岩24.534203340061.5620.4511.4(饱和)180强风化页岩23.5400中风化页岩25.314102810059.0600.404.7(天然)140注:表中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frk,为折减系数,取0.30 ;frk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表中岩体内摩擦角按岩石标准值乘以0.85的折减系数,凝聚力按平均值乘以0.2的折减系数。表中加*的为经验值。3.2.0 综合地形计算平面图3.2.1 11断面处的计算图3-2 断面11潜在滑动面示意图图3-3 11断面第一潜在滑动面示意图1-1 第一潜在滑动面剩余下滑力计算表(工况一) 表3-2条块编号地层天然重度面积条块重量滑面长滑面倾角内聚力内摩擦角传递系数安全系 数正压力下滑力Ei实际EikN/m3(kN/m)()( )(kPa)( )(kN/m)(kN/m)(kN/m)(kN/m)1粉质粘土19.51.733.153.6656.61691.001.3018.2527.68-42.980.00强风化页岩23.50.49.456.623125.177.85=2.142.5523.4235.522粉质粘土19.51.427.33.5456.61691.001.3015.0322.79-20.850.00强风化页岩23.51.535.2556.6231219.4029.43=2.962.5534.4352.223粉质粘土19.50.010.1953.5456.61691.001.300.110.162.962.96强风化页岩23.53.786.9556.6231247.8672.59=3.7187.14547.9772.754强风化页岩23.51.228.23.5456.623121.001.3015.5223.54-51.150.00=220.4453.540.00小结: 由计算结果知道,第一潜在滑动面的下滑力为0KN/m,该滑动面处于稳定状态,可以进行简单的喷护挂网植草治理。图3-4 11断面第二潜在滑动面示意图1-1 第二潜在滑动面剩余下滑力计算表(工况一) 表3-3条块编号地层天然重度面积条块重量滑面长滑面倾角内聚力内摩擦角传递系数安全系 数抗滑力下滑力Ei实际Ei kN/m3(kN/m)()( )(kPa)( )(kN/m)(kN/m)(kN/m)(kN/m)1粉质粘土19.53.14 61.237.42 53.31691.00 1.30 36.59 115.04 -188.89 0.00 强风化页岩23.53.50 82.2553.3231249.15 =2.10 143.4885.75 2粉质粘土19.51.40 27.32.00 61690.56 1.30 27.15 11.99 -70.25 0.00 强风化页岩23.53.72 87.426231286.94 =2.90 114.72114.09 3粉质粘土19.50.01 0.1953.66 56.61690.76 1.30 0.11 77.07 -94.98 0.00 强风化页岩23.53.92 92.1256.6231250.71 =3.93 92.31550.82 4强风化页岩23.51.20 28.23.54 56.623121.00 1.30 15.52 23.54 -54.11 0.00 =378.71510.96 0.00 小结: 由计算结果知道,第二潜在滑动面的下滑力为0KN/m,该滑动面处于稳定状态,可以进行简单的喷护挂网植草治理图3-5 11断面第三潜在滑动面示意图断面1-1 第三潜在滑动面剩余下滑力计算表 表3-4条块编号地层天然重度面积条块重量滑面长滑面倾角内聚力内摩擦角传递系数安全系 数抗滑力下滑力Ei实际Ei kN/m3(kN/m)()( )(kPa)( )(kN/m)(kN/m)(kN/m)(kN/m)1粉质粘土19.50.38 7.412.18 671691.00 1.30 2.90 7.90 -50.85 0.00 强风化页岩23.50.05 1.1756723120.46 =0.43 8.585673.35 2粉质粘土19.52.41 46.9953.78 171690.52 1.30 44.94 29.75 -107.62 0.00 强风化页岩23.52.33 54.75517231252.36 =4.74 101.751797.30 3粉质粘土19.51.43 27.8853.60 591690.85 1.30 14.36 90.78 -94.39 0.00 强风化页岩23.53.32 78.0259231240.18 =4.75 105.9055954.55 4粉质粘土19.51.38 183.9252.66 61690.48 1.30 182.92 35.61 -133.19 0.00 强风化页岩23.56.67 156.74562312155.89 =8.05 340.676338.80 5强风化页岩23.53.33 78.2556.11 5723120.75 1.30 42.62 65.63 -64.27 0.00 =21.3635.1656.11 0.00 小结: 由计算结果知道,第三潜在滑动面的下滑力为0KN/m,该滑动面处于稳定状态,可以进行简单的喷护挂网植草治理。3.2.1 22 断面处的计算(圆弧法)图3-6 22断面潜在滑动面示意图图3-7 11断面第一潜在滑动面示意图断面-2 第一潜在滑动面稳定安全系数计算表 表3-5 条块编号地层天然重度面积条块重量条宽垂心至O点的水平距离滑面倾角内聚力内摩擦角滑面长抗滑力下滑力安全系数K kN/m3(kN/m)()()( )(kPa)( )() kN/ kN/1粉质粘土19.50.90 17.55420.8463.48 1691.4423.04 24.75 0.80 强风化页岩23.50.43 10.105423122.5959.57 =1.33 27.65582.61 2粉质粘土19.52.65 51.675417.3848.27 1691.4222.72 207.97 强风化页岩23.59.66 227.01423126.48149.01 =12.31 278.685171.73 3粉质粘土19.52.66 51.87414.5638.69 1691.4222.72 290.55 强风化页岩23.517.57 412.895423125.06116.32 =20.23 464.7654.64139.04 4粉质粘土23.50.30 7.055.710.0126.67 1691.4222.72 170.36 强风化页岩23.515.85 372.4755.723125.9135.63 =16.15 379.5255.97158.35 =10.61551.72 693.63 小结: 由计算结果知道,第二潜在滑动面的安全系数Ks=0.80K=1.30,该滑动面部分已经坍塌滑落了,剩余部分处于滑动状态,需要用锚索或抗滑桩等方法进行支护处理。图3-8 22断面第二潜在滑动面示意图断面-2 第二潜在滑动面稳定安全系数计算表 表3-6 条块编号地层天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