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营市港城排水系统专项规划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2 1.1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2 1.2 规划依据.2 1.3 规划范围和期限.3 1.4 规划目标.3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基本概况城市基本概况.4 2.1 自然条件.4 2.2 城市现状与规划.5 2.3 城市相关规划分析.6 第三章第三章 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8 3.1 污水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8 3.2 雨水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12 第四章第四章 排水体制与排放标准排水体制与排放标准.19 4.1 排水工程系统的体制.19 4.2 排水体制的选择.19 4.3 污水排放标准.19 第五章第五章 污水系统规划污水系统规划.21 5.1 城市污水量预测.21 5.2 污水排放标准.21 5.3 城市污水排放分区.21 5.4 污水地下管网系统布局.23 5.5 污水地上管网系统布局.24 5.6 污水泵站规划.28 5.7 污水处理厂规划.28 5.8 污水资源化利用.29 第六章第六章 雨水系统规划雨水系统规划.31 6.1 雨水排放条件分析.31 6.2 雨水排放分区.31 6.3 雨水管网系统布局.32 6.4 雨水泵站规划.37 6.5 初期雨水收集、处理与排放.38 6.6 雨水资源化利用规划.40 第七章第七章 排水管材排水管材.44 7.1 地下敷设的排水管材.44 7.2 地上敷设的排水管材.46 第八章第八章 港城排涝措施港城排涝措施.48 8.1 港城水系概况.48 8.2 港城防涝设施概况.48 8.3 港城防涝措施.48 8.3.1 管理措施.48 8.3.2 信息建设措施.48 8.3.3 排水及防汛调度.49 8.3.4 事故分析专家系统及档案管理.49 8.4 超标准洪、涝、潮灾害应对策略.50 8.4.1 管理策略.50 8.4.2 技术策略.50 第九章第九章 排水系统的管理维护排水系统的管理维护.51 9.1 管理体制.51 9.2 排水系统的运行要求.51 9.3 洪峰调蓄池的运行管理.51 9.4 管网的维护和控制.51 9.5 防灾的措施及必要准备.51 9.6 服务保障系统.51 第十章第十章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53 附图附图.54 东营市港城排水系统专项规划 2 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1.1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规划指导思想、原则 1.2.1 排水规划总体指导思想排水规划总体指导思想 1、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控制河道污染,力求通过工程措施,控制水污染,改善 港城水环境质量。 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以求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 一。 3、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4、坚持经济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方针。 5、全面规划、综合安排,结合港城特点,做到规划既要超前又要符合当地实际,节能降耗, 并且可实施性强。 6、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与城市给水工程、道路交通、防洪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7、以近期为重点,近、远期相结合,分期发展。 8、排水设施建设跟经济建设同步或合理超前发展。 1.2.2 雨水工程规划原则雨水工程规划原则 1、合理确定规模、并为将来发展适当留有余地。 2、根据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合理划分雨水分区。 3、充分利用地形,按照高水高排的原则布置雨水系统,尽可能缩小泵排范围,以减少投资、 日常运行费用和管理工作量。 4、结合地形特点布置管道和泵站,尽量减少管道埋深、减少泵站的数量和规模。 5、通过水力计算优化排水管道设计,使雨水管网布置合理;力求做到排水工程规划技术方 案上可行、经济合理。 6、充分利用现有雨水管道和排水设施,以节约投资。 7、外水尽量不接入城市排水系统,以节约投资减少维护量。 8、对新建和改扩建雨水工程的实施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 9、雨水适度综合利用。 1.2.3 污水工程规划原则污水工程规划原则 1、根据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合理划分污水分区; 2、通过水力计算优化排水管道设计,使污水管网布置合理;力求做到排水工程规划技术方 案上可行、经济合理。 3、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将主干管布设在地势较低、靠近现状(或近期)排污量较大的道路 上,以尽量降低管道埋深、方便支管接入。 4、规划远近期结合,尽量使得工程在近期以最少量的实施能带来最佳的污水收集、输送效 果。 5、对新建和改扩建污水工程的实施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 6、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综合分析,准确而又合理确定污水量指标,使污水管网规模 适当。 7、节能减排,污水资源化。 1.2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1.2.1 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法规、文件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法规、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 6、关于印发山东省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的通知,鲁建城字20127 号; 7、山东省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12年3月; 8、东营市总体规划(2005-2020); 9、东营市港城总体规划(20062020),2006年1月; 10、东营市港城总体规划(20082020),2008年8月; 11、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优化调整规划,2012年7月; 12、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22020),2012年7月; 13、东营港总体规划(报批稿),2011年8月; 14、东营市中心城防洪排涝规划,2009年11月。 东营市港城排水系统专项规划 3 15、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优化提升工程项目设计方案,2014年2月。 16、通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14年3月。 1.2.2 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资料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资料 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防洪标准(GB50201-94); 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7、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11、工艺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HG/T20570-95); 12、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 13、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6-2000 (2008年版); 14、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SH3126-2001; 1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6、山东省海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5-2007); 17、委托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18、本规划方案编制人员调查的资料。 1.3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和期限和期限 1、规划范围 东营港城位于东营港西邻,北至观海路(渤海)、南到桩埕路、西至孤北水库东边界延长 线、东到渤海,规划用地面积总面积10212.27公顷,城市建设用地8327.47公顷。 2、规划内容 规划范围内的污水、雨水管网专项规划。 3、规划期限 20152020年。 1.4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紧紧围绕保护水资源这个核心,确保水资源保护与节约用水、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化的实 现,从区域、整体上实现雨污分流,提高污水处理率和管网服务率,促进污水资源化、产业化, 实现水的良性循环。 由于规划范围内已建成管网超过50%,因此本次排水规划在结合现状管网的基础上进行。 东营市港城排水系统专项规划 4 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基本概况城市基本概况 2.1 自然自然条件条件 2.1.1 项目区位及区域范围项目区位及区域范围 东营港位于黄河三角洲的东北端,东营市东北部,渤海湾南岸,渤海湾与莱州湾交界处。 现状港区南距黄河入海口32km,距东营市中心约60km,距河口区约12km。现为山东省地 方性中小港口。 图图 2-1 地理位置图地理位置图 2.1.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东营市除小清河以南地区为山前冲积平原外,其余均为黄河冲积而成的典型的三角洲地貌。 由于历史上黄河改道和决口频繁,形成了岗、坡、洼地相间排列的复杂微地貌。在纵向上,呈 指状交错;在横向上,呈波浪状起伏。主要地貌类型有缓岗、河滩高地、微斜平地、浅平洼地 和海滩地。 规划区地势低洼,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高程约1.0m(黄海高程)。 2.1.3 地质地质 1、场地地层水平分布较均匀,但地基土质松软,固结性较差,地基承载力较低。 2、场地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地表积水补给,以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沿 线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0.500.89m,相应标高为0.550.67m。 历史最高水位埋深为0.50m, 最大变化幅度为2.00m。 3、场地基本地震裂度为7度,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涉及 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为0.08,场地的特征周期值为0.55s。 场地内饱和粉土均不发生液化。拟建场地为不液化场地。 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类,属于抗震一般地段。 4、场地累计年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为0.64m。 2.1.4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 东营港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差较大,年 降量水偏小,年平均降水量为549mm,具有明显的季风特性,冬夏风向变化,多大风天气。 1、风向 根据黄河海港气象站资料,港区海域常风为S风,频率为10.8%, 次常风向为ENE向,频率 为7.3%。强风向为NE向,全年平均风速为6.45m/s,次强风为ENE向,全年平均风速为 6.39m/s。 同时NNW向短时大风较大,该风向大于、等于6级风的频率为1.13%。 2、气温 东营市多年平均气温12.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2.8;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7。 春季升温迅速,秋季降温幅度大。年内温差为29.5。3、日照 东营市全年日照平均2728.5小时,年均日照量7.5小时,日照率62%。地理分布特点是北多 南少。 4、积温 东营市港城排水系统专项规划 5 东营市日平均气温超过0的持续日数为276280天,积温为47474777;日平均气温稳 定通过10的日数为203206天,积温为4300。 2.1.5 河道水系河道水系 规划区内水系主要为神仙沟,神仙沟原为黄河故道,从六十年代末期,胜利油田孤岛地区 开发建设以来,陆续开挖,疏浚成为排水河道,全长38km,自上游18km建成带状水库后,中上 游不再承担排水任务,仅下游承担。现状下游淤积比较严重,现雨污水都进行强排,沿河设泵 站2座,排水流量37m3/s,其中红旗沟汇入口排涝泵站设计流量25m3/s,桩埕边沟排涝泵站设计 流量12m3/s。 汇入神仙沟的地表径流,是由大气形成的,东营市属山东省少雨地区,据统计资料全市多 年地表径流深56.7mm,集中在4-11月,主要集中在6-10月份,12月至翌年3月无径流产生。每年 能汇入神仙沟的地表径流量为1984万m3。 2.2 城市现状与规划城市现状与规划 根据东营市港城总体规划(20082020),东营市港城现状与规划概述如下: 1、区域位置 东营港城位于黄河三角洲的东北端,东营市东北部,渤海湾南岸,渤海湾与莱州湾交界处。 现状港区南距黄河入海口32km,距东营市中心约60km,距河口区约12km。海上距离天津港90 海里,距离龙口港72海里,距离大连港122海里,现为山东省地方性中小港口。 2、城市性质 东营港城作为未来市域副中心的起步区,依托渤海湾南岸新兴区域性港口,重点发展临港 工业、仓储物流功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打造黄河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海上 门户,东营市出口加工制造业基地。 3、用地规模预测 充分考虑未来东营港城与周边区域的全面对接,结合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参照工业项目 建设用地指标,按照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2020年东营港城远期规划总用地规 模为10212.27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8327.47公顷,水域及其他用地1884.8公顷。 4、人口预测 目前东营港城规划用地范围内居民较少,仅有为油田、港口服务的少数人员,规划确定东 营港城远期人口规模为10万人。 5、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用地规划面积957.3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1.5%。主干路系统以东港公路为中心,以 海港路、港城路、海滨路、港西六路、港西二路、港东一路、港北二路、港南二路、桩埕路为 骨架构成。 6、水系规划 规划重点对规划用地内部水系进行整治,使其形成与内港池相通、有机完整的绿地水系网 络,并蜿蜒穿过未来港城生活区中心,形成生活区与海相连的景观纽带; 沿港城主干路开挖河道,与内部网状水网相连; 规划在用地内部开挖7处集中水面,为港区建设提供部分填土土方的同时,创造良好地生态 景观。 规划布局 规划东港路西侧水系宽度30米,北起观海路水系,南至海港路,水系长度4920米,两侧绿 地宽度50米。 规划港北二路水系宽度50米,西起东港路,东至观海路水系,水系长度2140米,两侧绿地 宽度20-30米。 规划港北三路水系宽度50米,西起港东六路,东至东港路,水系长度5390米,两侧绿地宽 度15-40米。 规划港西六路水系宽度50米,北起港北三路,南至桩埕路,水系长度9600米,两侧绿地宽 度20-25米。 规划港西二路水系宽度50米,北起观海路水系,南至桩埕路,水系长度13100米,两侧绿地 宽度40-110米。 规划港东四路水系宽度60米,北起西港池,南至港城路,水系长度820米,两侧绿地宽度 30-90米。 规划港东一路水系宽度50米,北起港城路,南至桩埕路,水系长度5410米,两侧绿地宽度 80-100米。 7、现有产业项目概况 目前,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区内已建和在建的化工项目总数已超过30个。截至2012 年4月,园区已建成投产化工项目6个,总投资约42亿元。另有已入园并启动建设的化工项目30 东营市港城排水系统专项规划 6 个,计划总投资超过500亿元,截至2011年底已投入资金近20亿元,大部分项目计划在近2-3年 内建成。 8、环境保护措施 (1)水体污染整治 根据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确定,城区饮水水源均为一级保护区,其它为二级保护 区。 (2) 噪声环境综合整治 加快疏港铁路以及外环路建设的同时搞好交通干线两侧绿化工作,逐步降低交通干线的噪 声污染; 加强对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的监督管理,加快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建设步伐。 (3) 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综合整治 加强工业废弃物和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积极推行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使其综 合治理率达到100;开展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逐步实现垃圾分类收集,提高垃圾资源化 水平。 (4)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认真执行环境影 响报告书(表)的审批制度和防止污染及其他公害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2.3 城市相关规划分析城市相关规划分析 2.3.1东营市总体规划东营市总体规划(2005-2020) 东营市总体规划中东营港城分担河口城区的区域职责。从协调市域发展、增强市域整 体实力的角度出发,规划期内必须在实施策略上明确河口城区和东营港城的增长作用,努力使 其共同成为带动黄河三角洲北部发展的重要中心,是东营市域的滨海发展轴的核心节点。 人口规模:随着临港产业的快速集聚,东营港城也将出现人口的快速增长,但城市基础设 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需要较长周期,短期内东营港城仍然表现出业强城弱的基本格局,以仙河 作为东营港城依托的服务、居住基地,预计规划期末东营港城的人口规模将达到10-12万(含仙 河镇)。 职能定位:港城作为工业主导型,是市域北部次中心,以化工、物流等临港产业为核心, 黄河三角洲重要的临港产业区。 2.3.2东营市港城总体规划东营市港城总体规划(20062020) 城市职能: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物流通道、交通枢纽和信息枢纽;东营市及黄河三角洲重 要的物流园区;东营市及黄河三角洲海上石油开发及运输基地;东营市临港工业和出口加工业 基地;东营市石油储备基地。 城市性质:黄河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海上门户,东营市出口加工制造业基地。 2.3.3东营港总体规划东营港总体规划(报批稿)(报批稿) 1、港口的性质 东营港是山东省地区性重要港口,是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 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撑,是东营市发展临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带动 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服务基地。通过不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逐步发展成以油品、液体化工品、散杂货运输为主,发展集装箱运输的综 合性港口。 2、港口的功能 根据东营港的性质、地位及发展方向,东营港应具备装卸存储和中转换装、临港开发、现 代物流、综合服务、通信和信息等功能。 2.3.4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22020) 1、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职能定位 根据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现状产业特点和远期发展需求,规划将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打造成 国家级的高效生态示范产业园,环渤海南翼重要的临港产业区,打造黄河三角洲地区物流仓储 中心和生态化工基地,作为实施港区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2、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作为未来市域副中心的起步区,依托渤海湾南岸新兴区域性港口,重点 发展临港工业、仓储物流功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临港 经济开发区。 2.3.5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优化调整规划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优化调整规划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 战略的机遇,发挥港区一体发展的突出优势,结合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的新趋势、 东营市港城排水系统专项规划 7 新要求,在已形成的产业基础之上,坚持以石油化工为主体,以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为突 出特色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的调整、优化与升级,使 现存矛盾问题得以解决,产业结构更加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更加鲜明,产业整体竞争力 进一步增强。实现产业规模领先、效益领先,确保园区化工产业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支撑东 营港经济开发区早日升级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2、发展目标 根据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整体发展战略,在已有产业基础上,通过不断优化与升级,实现园 区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东营港化工区建设成为东营市化学工业的发展重心,成为黄河三 角洲具有示范性的高效生态化工基地,成为山东省及环渤海地区最重要化工产业集群之一,促 进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早日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东营市港城排水系统专项规划 8 第三章第三章 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东营市港城建设迄今为止,已铺设雨、污水管道约 183.9km,建成及在建雨污水合建泵站 3 座,雨水泵站 2 座,4 万 m3/d 污水处理厂一座,港城排水系统已初步形成。 3.1 污水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污水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3.1.1 污水管渠现状污水管渠现状 港城污水管渠基本配套区内道路建设同期实施,结合本次规划,将现状管渠敷设划分为 6 个汇水流域,分述如下: 1、1 号污水系统: 港北二路已敷设 d400mmd15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2504m,港北二路已敷设 d400mmd5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3904m,港西三路已敷设 d300mmd500mm 钢筋混凝 土管合计约 2103m,港西一路已敷设 d300mmd1000mm 钢筋混凝土管合计约 1761m,港西一 路已敷设 DN400mm、DN1000mm 钢筋混凝土管合计约 1272m,具体如下表: 1 号排水流域既有污水管道号排水流域既有污水管道 表表 3-1 序号道路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d400mmm1275 2d500mmm338 3d600mmm830 4 港西二路 d1500mmm61 1d500mmm3179 2 港北二路 d600mmm725 1d300mmm250 2d400mmm198 3 港西三路 d500mmm1655 1d400mmm570 2d500mmm626 3 港北三路 d600mmm12 1港北一路d300mmm515 序号道路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2d400mm m 363 3 d500mmm 795 4 d800mmm 50 5 d1000mmm 41 6 DN800m m m 1231 7 DN800m m m 322 2、2 号污水系统: 港北三路已敷设 d400mmd6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1208m,港北二路已敷设 d400mmd5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3124m,港西一路已敷设 d400mmd700mm 钢筋混凝 土管合计约 3219m,港北一路已敷设 d400mmd15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2815m,海港路 已敷设 d300mmd500mm 钢筋混凝土管合计约 4081m,具体如下表: 2 号排水流域既有污水管道号排水流域既有污水管道 表表 3-2 序号道路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d400mmm557 2d500mmm651 3d600mmm719 4 d800mm m816 5 d1200mm m42 6 港北一路 d1500mm m30 1d400mmm630 2d500mmm2027 3 港西一路 d700mmm560 1d300mmm65 d400mmm5868 2 海港路 d500mmm43 1港北二路d400mmm2105 东营市港城排水系统专项规划 9 序号道路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2d500mmm1109 3、3 号污水系统: 海港路已敷设 d400mmd6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5222m,S 一号路已敷设 d400mmd600mm 钢筋混凝土管合计约 2262m,港西一路已敷设 d300mmd1650mm 钢筋混凝 土管合计约 3359m,港西三路已敷设 d400mmd6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4528m,港城路 已敷设 d300mmd7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6822m,港南二路已敷设 d400mmd500mm 钢 筋混凝土管合计约 2856m,港西二路已敷设 d400mmd500mm 钢筋混凝土管合计约 1175m, 具体如下表: 3 号排水流域既有污水管道号排水流域既有污水管道 表表 3-3 序号道路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d400mmm1114 2 港南二路 d500mmm61 1d400mmm2369 2d500mmm658 3 海港路 d600mmm2195 1d400mmm377 2 S 一号路 d600mmm951 1d500mmm122 2d1200mmm9 3d1500mmm2864 4 5 港西一路 d1650mmm364 1d400mm m 2519 2d500mm m 1407 3 港西三路 d600mm m 602 1港城路d300mm m 3286 2d400mm m 1875 3d500mm m 592 4d600mm m 47 5d700mm m 784 6d1000mm m 10 1d400mmm1559 2 港南二路 d500mmm1294 4、4 号污水系统: 港北一路已敷设 d300mmd6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3924m,海滨路已敷设 d300mmd800mm 钢筋混凝土管合计约 5317m;DN800mmPE 管合计约 1620m,E 一号路已敷 设 d4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1793m,港东五路已敷设 d4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1089m,宝钢路已敷设 d400mmd500mm 钢筋混凝土管合计约 1087m,具体如下表: 4 号排水流域既有污水管道号排水流域既有污水管道 表表 3-4 序号道路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d300mm m 856 2d400mm m 766 3d500mm m 1488 4 港北一路 d600mm m 814 1d300mm m 1094 2 d400mm m 2321 3d500mm m 1792 4 d600mm m 70 5 d800mm m 40 6 海滨路 DN800mm m 1620 1E 一号路d400mm m 1793 2d400mmm210 3 宝钢路 d500mmm877 东营市港城排水系统专项规划 10 4港东五路d400mmm1089 5、5 号污水系统: 港东四路已敷设 d4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682m,港东三路已敷设 d300mmd400mm 钢筋混凝土管合计约 1080m,人民路已敷设 d300mmd5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2360m, 港城路已 敷设 d300mmd5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3179m,具体如下表: 5 号排水流域既有污水管道号排水流域既有污水管道 表表 3-5 序号道路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港东四路d400mmm682 1d300mmm220 2 港东三路 d400mmm860 1d300mmm180 2d400mmm1571 3 港城路 d500mmm1428 1d300mmm936 2d400mmm1385 3 人民路 d500mmm39 6、6 号污水系统: 海防一路已敷设 d400mmd5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462m,人民路已敷设 d300mmd400mm 钢筋混凝土管道合计 347m,港城路已敷设 d300mmd800mm 钢筋混凝土管 道合计 3362m,具体如下表: 6 号排水流域既有污水管道号排水流域既有污水管道 表表 3-6 序号道路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d400mmm31 2 海防一路 d500mmm431 1港城路d300mmm180 序号道路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2d400mmm641 3d500mmm1319 4d600mmm1210 5d700mmm12 1d300mmm56 2 人民路 d400mmm291 3.1.2 污水泵站现状污水泵站现状 结合本次规划,港城污水泵站现状分述如下: 1、已建成 1 号系统雨污合建泵站。 本泵站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港北一路(6 号路)与港西二路交叉口西南角。设计收水范围为 南起港北三路以南 350 米,北至港北一路,西起港西六路,东至港西二路,汇水面积约 449 公 顷。污水泵站设计流量 0.68m3/s。选用 250JYWQ-600-17-55 型 5 台,进水管埋深约为 6.4m。 2、在建 3 号系统雨污水合建泵站。 本泵站位于港城路与港西二路交口东北角。设计收水范围为南起港城路以南 600 米、港南 二路,北至 S 一号路,西起东港路,东至港西六路,汇水面积约 764 公顷。污水泵站设计流量 0.39m3/s。泵房内设有 4 台潜水离心泵。进水管埋深约为 7.0m。 3、已建成 4 号系统雨污水合建泵站。 本泵站位于海滨路与港北一路交口东北角。设计收水范围为南起海港路,西起东港路,东 至港东六路、观海路,汇水面积约787公顷。泵站选用300JYWQ800-20-3800-75排污泵3台。进 水管埋深约为7.0m。 3.1.3 现状管廊现状管廊 港城区内有一条现状管廊带,沿海港路、港西三路、港北一路至港西二路,自港城路沿港 西二路至港北一路,两条现状管廊带在港北一路汇合后,沿港北一路至港东六路。 3.1.4 现有企业污排情况现有企业污排情况 企业污排调查表,包括企业污水排放量、标准排污房或排污出口、污水种类、排污指标信 息,并与企业有关人员进行交流,现将企业污排情况调查汇总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453-1:2025 EN Field device tool (FD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 Part 1: Overview and guidance
- 【正版授权】 ISO 80000-9:2019/AMD1:2025 EN Amendment 1 -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9: Physic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physics
- 新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重庆课件研发
- 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三单元检测卷《分数除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学期
- 重庆市课件大赛
- 外研版(一起)五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1~10单元达标测试卷(共10套含答案)
- 突破与量有关的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 重工作业课件
- 老年人防毒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 - 2026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销售话术培训方案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人教PEP版(一起)(2024)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铁工电〔2023〕54号国铁集团关于印发《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的通知
- 《光伏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水准仪认识
-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
- 教育学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 GB/T 5267.1-2002紧固件电镀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