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年龄限制放开大叔一路读上研究生_第1页
高考年龄限制放开大叔一路读上研究生_第2页
高考年龄限制放开大叔一路读上研究生_第3页
高考年龄限制放开大叔一路读上研究生_第4页
高考年龄限制放开大叔一路读上研究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年龄限制放开大叔一路读上研究生 不苦不累,高考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下面是由出guo高考栏目“高考年龄限制放开 大叔一路读上研究生”,希望对您有用。 xx年,高考取消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高校招生年龄限制 * 放开。 今年,距离首次允许25周岁以上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已过去16年。 此次“扩限”,是中国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必要步骤,对高等教育发展影响深远。 “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 xx年4月3日, * 公布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又一项新举措,即xx年高考中报考普通高校考生的年龄、婚否不限;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且可在毕业当年参加普通高考、报考普通高校本专科。 xx年5月31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刘海峰介绍称,连续3年“大扩招”之后,推出一脉相承的“扩限”政策,在扩招的基础上,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对象由一个特定的年龄段开放给全社会,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必由趋势。 “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虑到很多老三届的毕业生,就没有限制考生年龄。两三年后,为了培养当打之年的国家干部,于是提出了限制25岁以下的年轻人才能参加高考。”刘海峰说,“到了xx年有点特别,当时高校的公费制度逐渐转向了收费,大家也开始意识到接受高等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对每个公民来说应该是平等的。” 经过广泛调研和意见征求,“扩限”政策公之于众后一批“妈妈考生”“爷爷考生”等欢欣鼓舞、跃跃欲试,甚至出现了“高考钉子户”,一心想圆“大学梦”。如果说应届高中毕业考生进入高校是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好知识和技能的储备,那么大龄考生则看淡了许多功利色彩,更多是纯粹为了求知、提升、完善自我。 据广州日报报道,xx年高考中有16265名大龄考生走进考场,占全国报名总数的0.36%,最终1900多人被录取。“原来也估计到了,即使放开限制,也不可能涌入太多的大龄考生。主要还是因为高考竞争的激烈,没有高强度的备考训练很难考得上”,刘海峰说。 xx年,距离首次允许25周岁以上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已过去16年。而淦菊保就是16年间摆脱了年龄的束缚再次走近高等教育的一员。 xx年和xx年,淦菊保分别与自己的两个儿子一同踏上高考考场。xx年,他被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录取。那年,他46岁。 父子三人同桌复习 淦菊保是江西南昌人。1983年,20多岁的他高中毕业后经过复读,考上了当时的重点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农学院学动物医学专业。 本科毕业后,他做过兽医、销售员,开过公司,之后一直坚持在当地一家民办体院兼职做围棋老师。 xx年,眼看两个儿子就要参加高考但始终对学业兴趣缺缺,淦菊保心中焦急。 “那时候,孩子没心思读书,喜欢泡在网吧,上课打瞌睡,成绩上不去。” 5月29日,淦菊保对澎湃新闻说,“正好有一个学围棋的学生家长告诉我,现在高考取消了年龄限制,可以考。后来我就下定决心高龄赴考。” “孩子没受高等教育,做家长的心里不安。”淦菊保想要重新开头,把家里的学习氛围带起来,顺便也完成自己想当医生的梦。 他说,“我想告诉孩子,读书这件事不太难也不太容易,但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成功。老爸再走一遍给你们瞧一瞧。” 于是,淦菊保在家里搭了一张大桌子,父子三人同桌复习。他还时不时激励儿子学习,交流解题思路。 小儿子淦南云本以为父亲只是玩票性质,没想到来动真格的,“一门心思求学。” 一年多,淦菊保全身心投入:先把课本弄懂,再买来课外复习资料和教师用书,学习解题思路。“每天转钟肯定是要转的,(休息)基本都要半夜12点钟以后的。” xx年,淦菊保与大儿子一起参加高考,没填志愿,分数达到专科录取线。 xx年,淦菊保再次同小儿子一起踏入考场,被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录取。“年纪大了动手能力跟不上西医的学科要求,就选了一个中西医结合,能够胜任。” 重返校园并不觉得辛苦 当年9月,带着更厚重的人生阅历,淦菊保重返高校校园,同学们喊他“淦叔”。 “年纪大了,记忆力比不上年轻人了,反应慢,学习效率、吸收能力也跟不太不上,题目老是做不完。”但淦菊保说,在这个年龄看书,跟年轻人不一样,“是会享受的,不会觉得辛苦”。 在高校校园,淦菊保依然下着苦功。寝室桌子上堆满了医学专业英语术语用书、日常临床英语口语和英语字典。晚上,他看书到凌晨,没睡下几小时又醒过来用手机灯光继续看。 “我重新读书是学习医学的基本理论,不是为了考试。基本功还是可以,虽然学得慢,但用自己的方法一点点理解,也算扎实。” 有次班上考试,有同学趴着睡了一个半小时,醒来了看到“淦叔”还有一大片题没做完,替他“急死了”。但是,淦菊保倒为这个年轻人担忧,“有这么多时间,总分就比我多了十来分,医学有很多是可以推理的,搞清楚背后的逻辑比死记硬背能走得更长远”。 虽然有着成倍的年龄差,仍有七八个年轻同学和淦菊保走得近。“肯定有些小孩子不愿意挨着我,但也有好奇的、蛮敬佩的会跟着我蛮紧。” 淦菊保向同学分享自己记忆英语词源、词根的方法,同时把自己多年丰富的人生体会以及学习态度告诉同学。“因为我们也年轻过,一些年轻人无非是想出去谋发财、走近路。我跟他们讲,你老想这个事,心思不在学业上就失去了根基了。现在知识更新太快,头脑要清楚,学会分清主次。” 而年轻的同学们电脑玩得转是淦菊保羡慕的。“我还不太会做PPT。一个研究生不会做PPT是跟不上形势的”,他笑着说。 呼吁完善配套政策 xx、xx年两年期间,淦菊保一家四口,父子三人同时在读书。“我爱人开头也反对,后来看到我态度那么坚决也就支持了。又不是干坏事。每个人都有理想,不只要赚钱。”一年下来虽没了结余,淦菊保和妻子还是顶住了经济压力。 xx年,淦菊保通过专升本考入江西中医药大学。 xx年,淦菊保第二次冲击考研,考取了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在他看来,读研能够“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8年走来,淦菊保在“扩限”的政策下一路奋进。 目前,在读研二的他正在准备研究生的开题答辩。再积蓄两三年,年过半百的淦菊保还打算继续考博。“年龄增长之后不那么着急,信奉水到渠成。读博算是我人生的最高目标,不一定达得成。” 年龄不应成为接受教育的障碍。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在线教育、远程授课正为“终身教育”营造便捷的环境,而中国也在加速拓宽公民终身学习的路径。 刘海峰表示,整体来看“扩限”政策的落实后正向功能较为明显,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 身处其中,淦菊保指出普及高等教育,还需要高校在师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等方面任重道远。刘海峰也呼吁相关部门出台有关学分制、弹性学制的政策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并且,完善“扩限”对成人教育体系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对于未来,54岁的“淦叔”表示,跟一些出类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