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叶冬青教授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AHMUDept.ofEpidemiologyandBiostatistics,伤害流行病学,InjuryEpidemiology,第一节流行病学特征第二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预防与控制,目录,1984年12月13日印度博帕尔市死亡2500多人中毒50万人终身残疾10万人10年中死亡6954人,美资农药厂毒氯泄露,引言,伤害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卫生威胁,2011年7月23日D301次与D3115次动车发生追尾事故,40人死亡17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引言,2012年8月26日包茂高速延安双层卧铺客车追尾甲醇油罐车,36名乘客死亡,引言,9%,全球死亡人数,伤害每年夺走五百多万生命,造成许多暂时和永久性的伤残,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命质量,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990,2020,65%,840万,引言,伤害与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起构成了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其预防与控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引言,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伤害的定义凡因能量(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等)的传递或干扰超过人体的耐受性造成组织损伤,或窒息导致缺氧,影响了正常活动,需要医治或看护,称之为伤害。,我国伤害诊断标准,经医疗单位诊断为某一类损伤因损伤请假(休工、休学、休息)一日以上,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伤害分类,按照造成伤害的意图,故意伤害: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害或加害于他人所造成的伤害非故意伤害:无目的(无意)造成的伤害,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按照伤害的性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国际伤害外部原因分类:ICECI中国疾病分类:CCD,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表13-1ICD-10伤害发生部位分类表,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表13-2ICD-10伤害发生的外部原因分类表,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续表,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图13-1ICECI核心模块与附加模块的关系(ICECI,WHO2004),表13-3-1ICECI核心模块和内容总述,表13-3-2ICECI附加模块和内容总述,表13-3-3ICECI附加模块和内容总述,表13-3-4ICECI附加模块和内容总述,(ICECI,WHO2004),表13-3-5ICECI附加模块和内容总述,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致病因子,动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宿主人口学特征,年龄不同年龄伤害发生构成的差异性别男性高于女性(自杀除外)种族存在种族差异职业以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坠落和车祸为主,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心理行为特征饮酒我国车祸原因的64为驾驶员责任,而其中3为饮酒过量安全带美国车祸原因的13为司机未系安全带所致,在中国这个比例则更高心理因素导致各类伤害的重要原因,A型性格人群在心理上具事故倾向,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图13-22002年中国不同人群佩戴安全带的情况(刘娜2005),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表13-42001年重庆部分地区不同交通事故类型安全带使用情况(人),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其他因素:如疲劳、疾病等,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社会环境指是否有相应的伤害预防的法律、法规及执行情况自然环境气象条件是伤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生产环境安全防护设施、生产管理水平、劳动时间、强度及操作规范都是影响因素生活环境,环境,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WHO报告:每年全球伤害造成的死亡约500万人1500万人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800万人终生残疾2008年,全球伤害总死亡率约为76.1/10万,世界流行特征,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伤害流行特征,地区分布,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的伤害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表13-52008年部分国家的伤害标化死亡率(1/10万),(WHO2011/ghodata/#),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表13-62008年世界各地区不同种类伤害的估计死亡人数,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伤害的发生有年龄依赖性014岁伤害发生率较低,该年龄段伤害死亡率变化规律呈现反向趋势,即01岁最高,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15岁以后伤害死亡率攀升,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65岁以后伤害死亡率则再次攀升大多数伤害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图13-32003年美国分年龄性别伤害死亡率(1/10万)(美国CDC2005),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男女,表13-82008年世界部分国家分性别年龄伤害死亡人数,表13-72008年世界部分国家不同性别年龄伤害死亡人数,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时间分布在美国,1981-2003年,意外伤害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其次是他杀行为,自杀死亡率基本保持不变,图13-4美国1981-2003年年龄调整伤害死亡率变化趋势(美国CDC2005),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图13-4中国居民伤害谱模式图,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我国流行特征,地区分布,在城乡分布上,城市与农村的伤害死亡均排在死因顺位的第5位,农村高于城市城市人群伤害死亡的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坠落、中毒、他杀、溺水、火灾和烧伤农村人群伤害死亡的原因依次为:自杀、交通事故、溺水、意外坠落、中毒、他杀、火灾和烧伤,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表13-8-12005年中国城市居民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伤害死亡率(1/10万),注: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资料,表13-8-22005年中国农村居民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伤害死亡率(1/10万),图13-52004-2005年中国人群不同伤害类型粗死亡率及死因顺位城乡分布(王黎君,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0),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图13-6中国城市居民伤害原因及其变化(中国伤害预防报告2007),图13-7中国农村居民伤害原因及其变化(中国伤害预防报告2007),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除自杀外,其余死因均是男性高于女性。以交通事故致死的差别最大,农村和城市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931和2.561女性的伤害死亡率以自杀为首位,农村和城市分别达12.64/10万和11.13/10万不同年龄阶段,主要的伤害致死原因各异,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图13-81987-2006年中国人群分年龄组伤害死亡原因构成(王声湧,lancet,2008),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时间分布,1995-2008年间中国伤害死亡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以自杀率的下降比例最高中国前5位伤害死因排序为道路交通伤害、自杀、跌落、溺水和意外中毒,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图13-91987-2006年中国人群伤害死亡原因构成(王声湧,lancet,2008),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表13-91995-2008年中国主要伤害类型的死亡率(1/10万),第一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伤害流行病学的重要性,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全球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伤害威胁劳动力人口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原因具有常见、多发、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其中自杀对社会的危害比较大,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我国伤害流行病学的进展,萌芽期(1986-1998年)形成期(1999-2005年)发展期(2006至今),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伤害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特点,由个别发达国家扩展到世界各国,预防与控制正在由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建立各类各级监测系统研究呈现一般死因分析和伤害描述扩展到各类伤害研究的趋势多学科交叉开展社区伤害研究,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资料收集,死亡资料发病资料,伤害流行病学研究,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测量指标,伤害发生频率的测量指标,伤害发生率进行伤害研究与监测常用的指标,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伤害死亡率可以计算伤害的总死亡率,也可以按照伤害的种类计算分年龄别、性别等人群特征的死亡率,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伤害造成的损失程度的测量指标,潜在减寿年数指人们由于伤害未能活到该国平均期望寿命而过早死亡,失去为社会服务和生活的时间,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是指从发病(发生伤害)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生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PYLL疾病所致的伤残引起的健康生命损失年(yearsoflifelivedwithdisability,YLLD),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表13-102004年世界不同种类伤害的男女DALY,(WHO2008/ghodata/#),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伤害的监测,监测:长期不间断地收集不同人群伤害的发生、死亡、伤残和经济损失等资料监测系统,提供病因分析资料观察暴发或聚集的发生趋势提供干预成功资料确认伤害发生最危险度的人群进行预防活动的指导,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研究方法应用,病例交叉设计Meta分析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捕捉-标记-再捕捉法社会经济学研究,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病例交叉研究主要用于研究暴露的瞬间效应对罕见、急性疾病发生的作用评价伤害发生以前异常而又短暂的暴露对伤害发生的作用,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Meta分析是将许多目的相同、相互独立的研究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定量综合后得出更加精确的结论20世纪80年代开始,Meta分析被用于有关伤害危险因素探索、治疗和康复等,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将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伤害研究中用于工伤事故的危险因素研究、镇静剂使用与机动车交通事故关系研究等,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捕获标记再捕获法为估计某地有某病或某种特征人数多少的一种快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开展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调查,对第一次调查患某种疾病或某种特征的人予以登记,在以后的调查中再查出其中登记在案的人,经过统计学处理,估计患病人数及可信区间,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社会经济学研究社会经济学研究结果能够揭示伤害发生和死亡对社会、家庭和个人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为卫生政策的制定、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预防策略,三级预防主动干预与被动干预Haddon伤害预防的十大策略“5E”伤害预防综合策略,伤害的预防与控制,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全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策略健康促进策略把伤害纳入企业政策由雇员和雇主讨论建立安全工作环境岗位培训和职业教育加强伤害预防能力投资改善不合理生产环境明确雇主和雇员在职业伤害预防上的责任共同参与伤害预防活动,有效控制伤害,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二级预防例如系安全带、佩戴头盔等措施三级预防例如心脏复苏加强急救等措施,主动干预与被动干预主动干预要求宿主采取措施使干预奏效,它要求人们改变某种行为、并且必须记住在每次暴露于危险行为时要实施安全行为被动干预不需要宿主的行动,一般通过改善因子、媒介或环境来实现,是自动发生作用的措施,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Haddon伤害预防的十大策略,预防危险因素的形成减少危险因素的含量预防已有危险因素的释放或减少其释放的可能性改变危险因素的释放率及其空间分布将危险因素从时间、空间上与被保护者分开,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用屏障将危险因素与受保护者分开改变危险因素的基本性质增加人体对危险因素的抵抗力对已造成的损伤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采取有效的治疗及康复措施,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5E”伤害预防综合策略,教育预防策略(educationstrategy)包括在一般人群中开展改变态度、信念和行为的项目,同时还针对引起或受到伤害的高危个体。环境改善策略(environmentalmodificationstrategy)通过减少环境危险因素降低个体受伤害的可能性,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工程策略(engineeringstrategy)包括制造对人们更安全的产品强化执法策略(enforcementstrategy)通过法律和公安部门的措施确保在人群中维持某些行为和规范的实施评估策略(evaluationstrategy)涉及判断哪些干预措施、项目和政策对预防伤害最有效,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预防措施,四步骤公共卫生方法,搜集数据确认问题的原因及修正风险因素设计、实施、监控和评估干预措施更大规模上实施评估干预措施,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第一步:监测问题是什么,第二步:确定风险因素,第四步:实施如何完成,第三步:制定和评估干预措施,图13-10四步骤公共卫生方法示意图,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Haddon模型,表13-10Haddon伤害预防模型简表,(Haddon1979),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与控制,根据伤害发生的阶段,Haddon提出按伤害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之后三个阶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根据发生的不同阶段,针对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开展针对性的预防,Haddon模型,第二节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重阳节特色主题策划方案
- 甲状腺手术护理常规课件
- 元宵节教学课件
- 《永远的丰碑》教学课件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新闻稿
- 用iPad进行课件编辑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历2025年真题 深度解析与模拟试卷
- 2025年电气工程师考试试卷:电气工程设计规范应用专项训练
- 2025至2030中国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礼品行业发展分析及行业发展前景与战略报告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部署完整版
- TUPSW微机控制电力专用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使用说明书
- 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
- LY/T 2383-2014结构用木材强度等级
- GB/T 528-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 中日关系历史
- GB/T 15171-1994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
- 2023年江苏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奥赛)初赛试题和答案
- 信息系统运维服务方案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