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施行细则(精)_第1页
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施行细则(精)_第2页
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施行细则(精)_第3页
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施行细则(精)_第4页
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施行细则(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教职工退休条例实施细则1.民国52年7月26日行政院第5021号令(52)批准民国52年7月31日教育部第9519号令(52)2.中华民国行政院(54)第8851号法令于54年12月14日批准中华民国教育部(54)第31047号法令之修正案3.民国62年7月30日教育部令(第62号)第42条经修正后公布4.教育部(70)1970年1月5日台湾参议院第0269号令修订并发布第45条5.教育部(71)中华民国台湾参议院令第26521号于71年8月3日修正并公布第11条6.中华民国教育部(78)台湾参议院令第55177号于78年11月10日修正并公布第二条、第六条及第二十六条7.教育部(85)1985年1月30日台湾参议院第85008618号令修订并发布全文第55条8.教育部(85)、台湾人民(3)1985年3月8日第85503909号函修改并发布附表29.教育部(88)台参令第8803233号1988年4月3日修订并颁布第16条10.1998年10月27日教育部(88)台湾参院令第88132403号修订并颁布了第26、33和37条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0920089403A号于1992年6月19日修订并公布了第四条。并将于1992年5月23日生效12.1996年1月19日教育部第0960006389号命令,修订了第30条和第53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学校教职工退休条例(以下简称本条例)第二十二条,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条例第二条所称各级公立学校,是指国家、省(市)、县(市)学校。同一条所称教师,是指依照教育工作人员任用条例取得资格并被聘任的校长、教师和助教。教育人员任用条例实施前,不需要变更公务员或者技术人员的任用,其职称列入其所服务的学校或者其附属机构的编制,并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前款所称教学人员,限于企业中有专职人员的人员。第3条本法第三条第二项所称身体受限者,系指退休后实际担任运动及歌唱教师连续三年以上者。教育部批准的其他有身体限制的职位也是如此。第四条学校教职工的退休年龄和自愿退休年龄应当根据户籍记录确定。根据本条例第四条第一款、第一款的规定,1月至6月出生的学校职工退休的生效日期最迟为7月16日。7月至12月出生的,退休生效日期最迟为次年1月16日。但是,如果年龄限制是从本细则修改实施之日起至1992年6月30日止,则最迟应在1993年1月16日退休。第五条本条例第四条第一款第二项所称精神损失或者身体残疾的认定标准,是指公共服务保险残疾给付标准中规定的完全残疾或者半残疾。“不称职”是指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没有其他工作需要调动或者有其他工作需要调动、不能担任职务的人员。第六条本条例第四条第二款所称服务学校,仍需服务。自愿继续任职的,除大专以上教授、副教授的续聘外,其他教职人员的续聘条件和续聘期限按国家公务员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七条本条例所称基本工资,是指按照规定支付给教职工的实际基本工资或者年薪。如果每月养老金领取者的工资临时增加,每月养老金也可以增加第九条本条例第五条第(四)项所称“有劳动能力”,是指申请退休时不具备下列不胜任工作条件,并经服务学校证明合格的人员:1.公共服务保险残疾支付标准表格中规定的完全残疾或半残疾,并由公共医疗机构证明。二。残疾人手册。3.公立医院证明精神消费疲软。四、因生病或受伤,连续请假超过六个月而无法请假上班的。第10条本法第五条第四项所称在教学及研究上有突出学术声誉之高等学校教授,系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并依公立高等学校教授延聘相关规定,经核准延聘者:1.中国科学院院士。二、曾获教育部学术奖。3.获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杰出研究奖三次以上者。四、在过去三年中有个人作品发表,并确实对学术有所贡献。第十一条本条例第六条所称教师职务,是指公立学校的专职教师或者主要职务。同一条所称连续担任教师或者校长五年以上,是指在公立学校连续担任专职教师或者校长而没有中断的人员。然而,不同公立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的资历可以合并。同一条所称优秀绩效,是指在过去五年内,按照公立学校教师和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或公立学校校长绩效考核办法的结果,获得加薪或奖金的人员。如果以前的绩效评估方法不适用,最终服务学校应列出申请退休人员优秀绩效的具体事实,并提交主管教育行政机关审批。前项最近五年之检查结果,因病患病重逾限期请假而保留一年者,由请假机关学校出具之证明,视为成绩优异。如果过去五年的评估结果显示,原工资已保留两年,而原因是病假超过规定的限额,则在剩余的35年服务期间,养恤金基数或百分比仍可增加,但第二次保留的原工资和随后的服务年数不得视为业绩突出的增加养恤金的基数或百分比。然而,这仅限于那些在最初评估原工资时申请退休的人,但主管当局由于财政困难未能批准。第十二条本条例第七条所称工伤,是指下列情形之一:1.因履行职责而产生的风险导致的伤害和伤害。二、因公出差或在学校范围内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的。三、在非常时期的任职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危险和伤害。4.由于努力工作而过度劳累造成的伤害。因工负伤的,应当提交服务学校证明和公立医院证明。第十三条本条例第五条第(二)项所称教师年满55周岁自愿提前退休,是指任职25年以上,并自年满55周岁之日起一年内申请自愿提前退休的人员。本条例第八条第五项所称教师年满35周岁或者45周岁自愿辞职,是指自年满35周岁或者45周岁之日起一年内申请自愿辞职生效的人员。第十四条根据本条例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政府和教职工共同出资设立养老基金(以下简称养老基金)。对于政府的贡献,各级政府、部门或服务器本条例修正施行后,曾担任政府官员、公共教育人员或军事人员之公立学校校长、教师及教学助理,其未收之基金费用,其本金及利息应于移转时转入退休金帐户,其服务年数亦应计算在内。本条例修正实施后,公立学校校长、教师、助教在其他公职或事业单位任职,依规定应累算者,于转拨时,应由服务学校转拨至基金管理机关,依其服务年数及职系,将复利终值金额,依教职员工之给付标准折算,并通知服务学校于其服务年数可累算前,整笔转入退休基金帐户。本条例修订实施后,曾在侨务委员会注册的华侨学校担任特殊教职人员,且未核准退休金或遣散费,并经原服务学校核证及侨务委员会核印的公立学校校长、教师及教学助理,在转任时, 由服务学校转到基金管理机构根据其服务年限和学历进行工资等级核定,复利按教职工工资标准折算。在服务学校计算服务年限之前,应通知服务学校将最终价值的总和一次性转入退休基金账户。教师退休将于1987年6月5日在中华民国生效。服过义务兵役的人员,未经批准退休的,可以提交国防部颁发的退休令或者其他退休文件进行合并计算。但是,在本条例修正和实施后服义务兵役的军事人员的年资,只有在服务学校和教职人员按照本条例第八条第三款的规定,按照他们第一次加入学校时规定的薪级表缴纳了基金费用之后,才能计算。第十七条本条例施行前已经退休并领取年薪制的人员,仍适用原条例。但是,在调整教师待遇时,可以参照调整后的待遇调整年退休金额。第18条依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申请退休金之时效期间,自当期每月应给付退休金之日起计算。第十九条退休(职、岗、岗)受赠人或者受赠人的再就业年限,应当与再就业或者转岗月份分开计算。前项人员再度退休时,其退休金基础或比例,连同其先前退休基础或比例或离职金,应合并计算,不得超过本条例第五条及第二十一条之一第一项所定之最高标准。如果他们以前的退休(就业、离职金)或离职金已达到最高限额,则不得增加。如果没有达到最高限额,他们将补足差额。退休人员不得同时担任原服务学校的教职工。第20条本条例第十四条之一第一项所称遗属之范围及顺序,依民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之规定。本条例第14-1条和第21-1条规定,在本条例第12条规定的任何情况下,领取抚慰金的遗属应丧失领取抚慰金的权利。从被剥夺公共权利之日起,领取每月慰问金的遗属应停止领取每月慰问金,并在重新获得权利时给予答复。第二十一条学校工作人员退休时,其缴纳的基金费用不计入退休年限。除本条例第八条第四款规定外,学校工作人员缴纳的基金费用的本金和利息,由基金管理机构按照其任职年限的比例一次性退还。如果退休的基数或百分比第二十三条本条例第十八条所称社会公共教育和学术机构的服务人员,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准予退休,由主管机关审查处理。如同一条的但书所述,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是指根据各机关组织法和条例的规定,根据公务员任命法被要求任命的人,并且在公务员队伍中有案例。第24条本条例第二十一条之一第五项所定之一次性补偿金或月补偿金及第六项所定之一次性补偿金,依表二之规定计算之。领取一次性抚恤金和月抚恤金的,按照前款规定增加的补偿标准,按照两者的比例计算。第25条私立国民中小学,由政府依公立国民中小学划分学区,学生入学、免学费、学校人员及办公经费由政府预算拨款者,其教职员之退休,依本条例之规定办理。第二章退休程序第二十六条国家(省级)学校教职工退休由教育部审批,市属学校由市政府教育局审批,县(市)学校由县(市)政府审批。第27条申请或应立即退休者,应于退休前三个月,填具退休概况表二份,检附本人最近一寸半身照四张,并于本条例修正生效前,检附就业证及相关证明文件,送服务学校汇交主管行政机关核定。退休人员不符合前款规定的,服务学校应当代退休人员填写退休事实表,核对相关证明文件,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如果一个人因精神损失或身体残疾而立即退休,服务学校应证明他不适合其工作,并应附上医院残疾证明。第二十八条退休情况说明书、就业证明及相关证明文件由原服务学校人事主管审核。如与事实不符,程序或证明不充分,应分别予以拒绝或通知其改正。第二十九条需要立即退休的退休人员和未向服务学校申请退休或延期服务的退休人员,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后,应当通知服务学校依法办理。对不依法处理的,应当通知审计机关,不得核销已发放的工资。第三十条退休教职工或者遗属申请抚恤优待,对退休或者抚恤优待案件的审批结果不服的,可以依照申诉法或者公务员保护法的规定给予救济。前款规定的审批,有重新启动程序的理由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的有关规定进行。第三章养老金的支付第31条退休人员或遗属依本条例领取退休金、慰问金及补偿金之种类,应于办理过程中审慎决定。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领取退休补助金后,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变更。第三十二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发给退休人员养老金证书,并送服务学校发放给退休人员,同时抄送审计机关、支持机关和资金管理机关。第三十三条养老金、抚慰金和各种附加养老金按照预算支付第三十四条退休案件经审查批准后,第一笔养老金和第一个月养老金应通知分支机构实际开具支票,并附养老金计算表和收据,送原服务学校转发。退休人员收到支票后,应核对支票,并在养老金收据签字手续完成后立即退回分支机构。每月的养老金首先由分支机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