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R 中 国 铁 路 总 公 司 企 业 标准 Q/CR *- XXXXXXXX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Risk Management of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2017 年 3 月 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 2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Risk Management of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 Q/CR *-2017 主编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 施行日期:2017 年*月*日 中 国 铁 道出 版 社 3 2 0 1 7 年3 月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Risk Management of Railway Subgrade 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2017 年 3 月 4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公布的 通知 (铁总建设函20163 号)及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委托编制 2016 年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函 (经规标准函201684 号)文的要求,以中 国铁路总公司发布的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 (Q/CR 9006-2014)为指导, 在广泛调查总结我国铁路路基建设、运营中易发生的路基风险和充分吸收国内外路基 及其他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标准及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规范共分 7 章,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施工阶段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报告,另有 1 个附录。 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及 时将有关意见、建议、资料寄交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丰台区广安 路 15 号中铁咨询大厦,邮政编码:)或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市) ,并抄送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 29 号,邮政编码:) ,供今后修 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 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5 目目 录录 1 总 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5 3.1 一般规定.5 3.2 风险管理内容及流程.5 3.3 风险分级.6 3.4 风险接受准则.10 3.5 建设各方职责.10 4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 .12 4.1 一般规定.12 4.2 风险管理内容及流程.13 4.3 风险计划.14 4.4 风险评估.15 4.5 风险控制要点.16 5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 .18 5.1 一般规定.18 5.2 风险管理内容与流程.20 5.3 风险计划.22 5.4 风险评估.22 5.5 风险控制要点.25 6 施工阶段风险管理 .28 6.1 一般规定 .28 6.2 风险管理内容及流程.28 6.3 风险管理计划.29 6.4 施工阶段风险评估.30 6.5 风险管理要点.37 6.6 路基工程风险后期评估 .38 7 风险管理报告 .39 附录 A 风险管理记录表.41 6 本技术规范用词说明 .43 条文说明 .44 1 1 总总 则则 1.0.1 为规范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工作,有效控制铁路路基工程建设的风险, 统一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铁路路基工程的风险管理。 1.0.3 铁路路基工程应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应贯穿于路基设计和施工全过程, 并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动态管理、全过程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1.0.4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应包含风险计划、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 评价、风险处理、风险监测,工程竣工后应开展风险后期评估。 1.0.5 各阶段风险管理应根据路基工程技术特点,针对安全、稳定、质量、环境、 投资、工期、第三方等风险进行,以安全风险为风险管理的重点,并高度重视具 有突发性和灾难性的风险。 1.0.6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路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术语 2.0.1 路基风险 subgrade risk 路基风险是路基工程建设、运营过程中潜在的不利事件的概率及后果的组合。 2.0.2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 参与项目的各方通过风险计划、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以求减少风险影响的 管理行为。 2.0.3 风险因素 hazard factor 导致风险事件发生,促使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增大和(或)损失幅度增加的潜 在原因。 2.0.4 风险事件 hazard 工程建设和运营中发生的人员伤亡、社会稳定影响、质量缺陷、环境破坏、 经济损失、工期延误等潜在事件,也称风险事故。 2.0.5 地质风险 geological risk 由不确定的地质因素所导致的风险。 2.0.6 技术风险 technical risk 由复杂技术、新技术的使用等所带来的风险。 2.0.7 自然风险 natural risk 各种天然的或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所导致的风险。 2.0.8 稳定风险 endangering society risk 铁路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社会矛盾和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群体性或个 体极端事件的风险。 2.0.9 损失 loss 非预期的不利后果。 2.0.10 第三方 third party 不直接参与工程建设,但受到工程活动影响的人员、设施和环境。 2.0.11 控制性路基工程 heavy difficult subgrade engineering 通过不良地质发育区路基、穿越深厚软弱土层路基、深长路堑、高填或陡坡 3 路基等存在较大安全、稳定、质量、环境、投资、工期、第三方风险的路基工程。 2.0.12 风险接受准则 risk acceptance criteria 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及第三方对风险可接受的程度。 2.0.13 风险指标体系 Risk index system 按照风险产生的根源或类别等建立的体现风险因素与事件分类及层次关系的 树状或层状结构。 2.0.14 初始风险 initial risk 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前的风险。 2.0.15 残留风险 residual risk 对风险采取处理措施后遗留的风险。 2.0.16 风险计划 risk plan 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策划,其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目标、组织机构、人员配备、 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及成果形式要求等。 2.0.17 风险辨识 risk identification 对存在于工程建设、运营中的风险因素进行确认和分类,形成风险指标体系。 2.0.18 风险估计 risk estimation 对工程建设、运营中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不利后果进行估算。 2.0.19 风险评价 risk evaluation 将风险估计的结果与预先建立的控制原则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的排序及等级。 2.0.20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对风险进行辨识、估计和评价,是辨识风险不确定性及评价风险影响程度的 过程。 2.0.21 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 降低工程风险损失所采取的处置对策或措施等。 2.0.22 风险后期评估 risk post-assessment 铁路工程竣工后开展的项目风险管理效果确认、评价和总结工作。 2.0.23 风险公告 risk announcement 4 在工程实施阶段及时、准确地将风险因素、风险事件等信息采用适当的方式 向相关人员发布。 5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3.1.1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应将铁路路基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风 险降低至合理、可接受的水平,为实现铁路建设工程的安全、稳定、质量、环境、 工期、投资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3.1.2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应建立风险指标体系。风险指标体系可按项目阶段、 工程内容、目标风险、风险因素、风险事件等建立层状或树状结构,也可采用核 对表形式。 3.1.3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应按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 阶段和施工阶段等四个阶段开展。 3.1.4 铁路路基工程各阶段风险处理措施应有所侧重,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通过采取工程地质、环境、安全等方面综合选线和路桥、 路隧比选规避高度或极高路基风险。 2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应通过采取设计技术措施减轻路基工程风险等级。 3 施工阶段应落实施工图阶段风险控制措施,重点从施工方案、施工质量等 方面入手进行风险管理。 3.1.5 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应将风险管理成果纳入阶段设计文件, 施工阶段应提交风险管理报告,竣工后风险后期评估报告应随竣工文件一并交付。 3.1.6 铁路路基工程建设各方应建立风险管理沟通机制,开展动态风险评估和风 险监测。 3.1.7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应与铁路工程建设其它管理工作相结合。 3.2 风险管理内容及流程风险管理内容及流程 3.2.1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准则; 2 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 3 开展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估计和后果分析; 6 4 确定风险等级; 5 通过接受准则确定风险处理原则; 6 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险监测和检查; 7 工程竣工后开展风险后期评估。 3.2.2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流程和节点应与项目建设管理相适应,应遵循图 3.2.2 所示基本流程。 图 3.2.2 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图 3.3 风险分级风险分级 3.3.1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按风险因素的来源可分为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地质风 险和技术风险等;按风险产生的后果可分为安全风险、稳定风险、质量风险、环 境风险、投资风险、工期风险和第三方风险。 3.3.2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分级应根据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的等级、风险事件发生后 果的等级,评定相应风险的等级。 3.3.3 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等级可按定量或定性的标准进行判别,并应符合表 7 3.3.3 的规定。 表表 3.3.3 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等级标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等级标准 定量判别标准定性判别标准概率等级 0.3 频繁发生 5 0.030.3可能发生 4 0.0030.03偶然发生 3 0.00030.003很少发生 2 0.0003 极不可能发生 1 注: “”含义为包括上限值而不包括下限值,以下各表均同。 3.3.4 风险事件发生后果等级按严重程度分为五级,并应符合表 3.3.4 的规定。 表表 3.3.4 风险事件发生后果等级标准风险事件发生后果等级标准 后果等级54321 严重程度灾难性的很严重的严重的较大的轻微的 3.3.5 风险事件发生的后果可分为:人员伤亡、社会稳定影响、环境影响、经济 损失、工期延误和功能缺陷,其后果等级标准应符合表 3.3.5-13.3.5-6 的规定。 1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人员伤亡是指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依据 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表 3.3.5-1 的规定。 表表 3.3.5-1 人员伤亡等级标准人员伤亡等级标准 后果等级54321 人员伤亡数量(人) F30 或 SI100 10F30 或 50SI100 3F10 或 10SI50 F3 或 SI12612360.530.5 控制工期工程 相对延误时间 (%) 50205010205105 绝对延误时间 (月/单一事故) 241224612161 非控制工期工程 相对延误时间 (%) 100501002550102510 注:1 相对工期延误的基数为原工程的工期; 2 后果等级取绝对延误时间或相对延误时间中对应的最高等级。 3 如非控制工期工程因延误而转变为控制工期工程,应按控制工期工程进行管理。 6 功能缺陷等级标准。功能缺陷是指质量风险事件可能导致的工程预定功 能的丧失或缺失,是质量风险发生的后果,可按功能缺陷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 合表 3.3.5-6 的规定。 表表 3.3.5-6 功能缺陷等级标准功能缺陷等级标准 后果等级54321 功能缺陷程度 完全丧失 使用功能 主要功能 严重缺失 主要功能 部分缺失 辅助功能 严重缺失 辅助功能 部分缺失 注:主要功能是指工程满足安全、适用和结构耐久等方面需求的属性;辅助功能是指工程满足运营维护 等方面需求的属性。 3.3.6 第三方风险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环境影响和经济损失,其分级标准见本规 范表 3.3.5-1、3.3.5-3、3.3.5-4。 3.3.7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等级可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等级和后果等级分为极 高、高度、中度、低度四级,并可按表 3.3.7 确定。 表表 3.3.7 风险等级标准风险等级标准 后果等级灾难性的很严重的严重的较大的轻微的 10 概率等级54321 频繁发生5极高极高极高高度中度 可能发生4极高极高高度高度中度 偶然发生3极高高度高度中度中度 很少发生2高度高度中度中度低度 极不可能发生1中度中度中度低度低度 3.4 风险接受准则风险接受准则 3.4.1 铁路路基工程应根据其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分阶段制定风险接受准则和 风险控制原则。 表表 3.4.2 风险接受准则风险接受准则 风险等级接受准则风险控制原则 极高不可接受 必须高度重视并规避,否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高度不期望应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加强风险监测。 中度可接受宜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进行风险监测。 低度接受可不采取措施,但需关注,防止风险等级上升。 3.4.2 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应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接受准则。 各等级风险的接受准则与控制原则可按表 3.4.2 确定。 3.5 建设各方职责建设各方职责 3.5.1 铁路路基工程参建各方应建立风险管理机构。 3.5.2 参与风险管理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培训。 3.5.3 建设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制定项目风险管理实施办法,制定项目风险接受准则和风险控制原则; 2 组织指导监督参建各方开展风险管理; 3 组织设计单位进行风险技术交底; 4 审查风险管理报告,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5 必要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风险监测; 6 监督检查、协调处理参建各方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7 完善用工管理制度,并检查参建各单位规范用工、合法分包、文明施工 11 等情况; 8 与地方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和预案,及时处理建设过程中的稳定风险; 9 组织参建各方或委托专业机构开展风险后期评估工作。 3.5.4 设计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制定设计阶段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2 按设计阶段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防范注意事项; 3 开展综合选线和路桥、路隧方案比选,优化工程措施,重点评价并处理 导致安全风险的边坡失稳、危岩落石、地下空洞塌陷、滑坡等问题; 4 向施工单位进行有关风险的技术交底; 5 结合施工期间的风险管理,动态调整风险设计措施; 6 编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报告或成果文件; 7 参与风险后期评估工作。 3.5.5 施工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核实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结果; 2 制定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3 开展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落实施工图和施工阶段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 防范工作要求; 4 制定风险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5 动态跟踪风险变化状态,及时上报经监理单位确认的风险监测情况和风 险管理资料,及时启动风险预警或应急预案; 6 对施工人员进行风险交底和岗前培训,负责施工现场风险公告; 7 完善用工管理制度,规范分包行为,加强文明施工; 8 与地方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和预案,及时处理建设过程中的稳定风险; 9 编制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报告 10 参与风险后期评估工作。 3.5.6 监理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制定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2 参与施工阶段风险管理; 3 审核施工风险处置措施、风险监测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 12 4 监督检查用工管理、分包行为、文明施工情况; 5 监督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作好相关记录; 6 参与风险后期评估工作。 13 4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 4.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4.1.1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存在较大安全、稳定、环境、投资风险的控制性路基 工程进行风险评估。 4.1.2 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控制性路基工程应通过综合选线或路桥、路隧方案比选, 评估比较各方案风险,优选风险相对较低方案,规避高度及极高风险。 4.1.3 可能存在高度或极高风险的控制性路基工程可按表 4.1.3 确定。 表表 4.1.3 可能存在高度或极高风险路基工程可能存在高度或极高风险路基工程 控制因素规模或条件描述 斜坡变形 破坏 巨型、大型、性质复杂的滑坡; 大范围的危岩落石; 大规模的崩塌; 松散、水稳定性差、易滑动的大型岩堆; 地面横坡陡于 35(或 1:1.5?=33.7)的陡坡; 高度大于 20m 的填方边坡; 高度大于 30m 的软质岩或土质路堑边坡; 高度大于 40m 的硬质岩边坡; 高度大于 15m 的膨胀岩(土)路堑边坡; 大型取弃土工程; 其他。 流质侵蚀 或掩埋 大型或特大型的,或高于路肩且为中型以上的,或与线路小角度相交或 平行的泥石流; 洪水泛滥地区; 其他。 恶劣气候 严重雪害、雪崩; 流动沙丘; 其他。 地基变形 大面积采空; 厚度大于 30m 的软土; 区域性沉降地区的无砟轨道路基; 14 其他。 其他其他可能控制方案的路基工程。 4.1.4 可行性研究阶段路基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应与现场调查、方案比选等初测工 作相结合,并收集下列资料: 1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意见; 2 沿线的自然、地理和区域地质资料; 3 重大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等资料; 3 河流、水库、湖塘分布和生产生活用水情况; 4 地表、地下水排泄路径; 5 文化、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资料; 6 军事保护区、环境敏感区、重要基础设施现状及规划、建(构)筑物、 地下管线; 7 类似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情况、风险控制措施、风险防范经验; 8 既有路基工程病害及整治措施; 9 沿线地质灾害及治理经验等资料; 10 项目所在地土地规划,填料来源,取弃土条件等; 11 其他可能对路基方案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4.1.5 可行性研究阶段路基工程风险管理成果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控制性路基工程风险评估结论与风险控制措施; 2 下阶段风险管理建议和注意事项。 4.2 风险管理内容及流程风险管理内容及流程 4.2.1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应开展下列工作: 1 制定工作计划、进行人员培训等; 2 以线路平面、纵断面为基础,结合收集资料,系统辨识、筛选沿线路基 重大风险因素,确定高度及极高风险路基工点和段落; 3 评价重大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后果等级,并最终确定初始风险的等级; 4 针对初始风险,根据风险接受准则制定风险处理措施和对策,开展方案 设计,并进行综合比较; 15 5 确定残留风险的等级,提出下阶段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 4.2.2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宜按图 4.2.2 所示流程开展。 图 4.2.2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流程图 4.3 风险计划风险计划 4.3.1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根据工程特点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编制风险计划。 4.3.2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提出应重点识别的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地质风险、技术风险因素; 2 明确控制性路基工程的目标风险,并提出目标风险的风险接受准则。 4.4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 4.4.1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辨识可采用核对表法、头脑风暴法等,初步辨识与排 勘察设计流程勘察设计流程 可行性研究策划 现场踏勘 初选方案 地质勘察/初测 调整线路方案 工程方案研究 优化线路方案 路桥、路隧方案比选 制定工程技术方 案及措施 线路开放 风险初步辨识与估计,确定高 度及极高风险路基工点或段落 可行性研究报告 风险评估 综合比选,选取风险等级相对较低的方案 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明确残留风险,提出下阶段风险管理建议 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流程 风险计划 16 查重大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核对表可参照表 4.4.1 进行。 表表 4.4.1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因素核对表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类别风险因素 压覆矿产、征地拆迁与补偿 改路、改河、改沟 环境污染破坏 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 社会风险 其他 湖塘、水库、尾矿库溃堤 大风、风沙、风吹雪、区域沉降、地震 既有重要建(构)筑物、管线 环境敏感区 自然风险 其他 区域地形、地貌、地质对路基方案影响程度 不良地质(滑坡、泥石流、采空、崩塌落石等)对路基方案影响程 度 特殊岩土(深厚软土、多年冻土、强膨胀岩土等)对路基方案影响 程度 地质勘察的不确定性程度 地质风险 其他 控制性路基工程的方案比选 极软软土及斜坡软土路堤、高填深挖路基、陡坡路基、长大顺层边 坡等的稳定性 深厚软土路堤、无砟轨道路基变形控制 特殊、复杂结构设计 类似工程可参考程度 技术风险 其他 4.4.2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估计可采用核对表法、头脑风暴法、专家调查法、风 险矩阵法、外推法等,对多方案比选开展定性的风险概率估计和后果评估。 4.4.3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评价应根据定性的概率估计和后果分析,采用表 3.3.7 17 确定风险等级。 4.5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要点要点 4.5.1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处理应以规避风险为主,对极高、高度风险提出线路 优化调整方案或路桥、路隧比选方案。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的路基工点应开展地质 综合选线,绕避重大不良地质;高填深挖陡坡地段路基,应开展横断面选线,或 进行路桥、路隧比选。 4.5.2 社会风险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路基穿越文教区及大规模的居民住宅区进行多方案比选或采取有效的减 震降噪措施; 2 防范大型弃土场、改路、改河、改沟等征地拆迁、次生灾害引发的群体 性事件; 3 根据压矿评估成果判断压矿对线路方案的影响,必要时绕避。 4 岩石路堑应分析爆破工程对周围建筑、人群生产及生活的影响; 5 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调查分析,征询相关群众意见,查找并列出风险发生 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提出风险控制方案和措施。 4.5.3 自然风险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路基位于湖塘、水库、尾矿库下游时,应评估溃堤对路基的影响以及其 他潜在风险,必要时应绕避或走行在其上游。 2 路基应绕避严重风沙和地面沉降地段,不宜走行于大风风口和严重积雪 地段; 3 路基穿越生态环境脆弱区或敏感区应采取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取弃土 工程应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 4 评估路基工程建设及运营对重要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采取有效的 保护措施,必要时应予绕避。 4.5.4 地质风险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路基应绕避巨型、大型和性质复杂的滑坡地段或滑坡群。绕避中、小滑 坡困难时,应选择在有利于滑坡稳定和路基安全的位置通过。 2 岩溶路基宜选择岩溶发育最窄、易于处理的位置通过。 18 3 路基工程应绕避大型或难以查明的采空区和人为洞穴。 4 路基应绕避可能发生大范围的危岩、落石或大规模崩塌地段。对中小型 危岩、落石和崩塌地段,绕避困难时,路基应选择在其影响范围小、边坡较矮缓、 易于防治处理的位置。 5 对面积较大、堆积层松散、堆积床坡度较陡、补给来源丰富、地下水和 地表水对其稳定影响较大、可能产生滑动的岩堆,路基应予绕避。对于中小型岩 堆,绕避困难时,路基宜低填浅挖通过。 6 有泥石流危害地段,路基宜尽可能垂直流槽通过,通过设置疏排桥涵、 拦堵墙坝等措施控制风险。 7 路基宜避开深厚软土地段,否则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地基变形影响,必 要时以桥代路。 8 大片多年冻土带、地温低且保温条件好的岛状多年冻土带路基应采取保 护多年冻土的技术措施; 4.5.5 技术风险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极软软土路堤、斜坡软土路堤、高填深挖路基、陡坡路基、长大顺层边 坡等控制性路基工程,应分析路堤及边坡稳定性,评估潜在风险,开展横断面选 线,合理确定路基通过的位置和高程。必要时进行路桥、路隧经济技术比选,做 到宜路则路、宜桥则桥、宜隧则隧。 2 深厚软土路堤、无砟轨道路基应分析地基工后沉降控制措施的可靠性、 可实施性; 3 路基邻近既有无砟轨道线路时,应评估对其变形的影响。 19 5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 5.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5.1.1 初步设计阶段应全面开展路基工程风险评估工作;施工图阶段应对初步设 计阶段已辨识的风险进行全面核查,评估新出现的风险,风险因素及风险等级无 重大变化时,可不再进行风险管理成果文件专项审查。 5.1.2 根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对设计方案需要进行较大调整的重点路基工程, 施工图阶段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5.1.3 初步设计阶段应结合勘察资料和设计原则,对重点路基工程进行风险管理, 对一般路基提出风险控制原则。施工图阶段随着设计措施的进一步细化,风险处 理措施也更具体明确,施工方案也更完善,应整理提出各路基工点风险管理成果、 施工阶段主要的风险因素清单及建议控制措施。 5.1.4 重点路基工程可按表 5.1.1 确定。 表表 5.1.4 可能的重点路基工程可能的重点路基工程 工程类型规模或条件描述 受斜坡变 形破坏影 响的路基 滑坡、危岩落石、崩塌、岩堆地段; 地面横坡陡于 30(或 1:2?=26.6)的陡坡; 高度大于 15m 的填方边坡; 高度大于 20m 的软质岩或土质路堑边坡; 高度大于 30m 的硬质岩边坡; 高度大于 10m 的膨胀岩(土)路堑边坡; 基坑工程; 取弃土工程; 其他。 受流质侵 蚀或水文 影响的路 基 易发泥石流地段; 顺河顺沟地段; 风浪较大的滨海地段; 河、湖、库、塘浸水地段; 地下水路堑; 长度大于 800 的路堑; 20 工程类型规模或条件描述 其他。 受恶劣气 候影响的 路基 雪害、雪崩地段; 风沙、风蚀地区及台风影响地区; 严寒冻胀地区; 易受暴雨影响地区; 其他。 路基地基 变形 采空区及人为坑洞; 软土地段; 多年或季节性冻土地区; 区域性沉降地区; 岩溶地区; 其他。 特殊岩土 地区路基 湿陷性黄土地区; 膨胀岩土地段; 盐渍土地段; 人工弃填土地段; 其他。 受地质构 造或地层 结构影响 路基 地震烈度度以上地区; 岩质路堑边坡顺层; 断层破碎带; 其他。 受自然、 社会环境 限制或影 响路基 并行既有公路、铁路以及其他交通工程; 临近既有重要建(构)筑物; 临近军事敏感点; 临近或穿越环境敏感区; 对粉尘、噪声、振动、光等污染敏感或限制地段; 土地及环保、水保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影响; 其他。 其他 路基与其他专业接口工程、四新应用路基工程; 其他需要特殊设计的路基工程。 5.1.5 初步设计阶段路基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应与现场勘测、线路方案优化等勘测 工作相结合,并收集下列资料: 21 1 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文件及其批复意见; 2 可行性研究阶段风险管理成果及其审查意见; 3 环境影响、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 矿产资源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防洪影响评价、土地预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等单项报告及其审批(批复)意见; 4 勘测资料; 5 其他。 5.1.6 施工图阶段路基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应与现场补充勘测、线路局部方案优化 等补定测工作相结合,除初步设计阶段收集的资料外,还应收集下列资料: 1 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文件及其批复意见; 2 初步设计阶段风险管理成果及其审查意见; 3 补定测资料; 4 其他。 5.1.7 初步设计阶段路基工程风险管理成果应包含下列内容: 1 重点路基工程风险管理报告。 2 一般路基工程风险控制原则。 5.1.8 施工图阶段路基工程风险管理成果应包含以下内容: 1 重点路基工程风险管理补充报告。 2 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建议书。 5.2 风险管理内容与流程风险管理内容与流程 5.2.1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应开展下列风险管理工作: 1 根据勘测资料及技术方案对重点路基工程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初始风险 等级,提出相应的设计措施; 2 根据设计措施进行再评估,确定残留风险; 3 残留风险宜控制在中度及以下; 4 对一般路基工程提出风险控制原则; 22 5 提出下阶段风险管理建议。 5.2.2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宜按图 5.2.2 所示流程开展。 图 5.2.2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流程图 5.3 风险计划风险计划 5.3.1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应根据工程特点、上阶段风险评估成果等编制风险 计划。 5.3.2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提出需识别的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地质风险、技术风险因素; 勘察设计流程 设计策划 稳定线路方案 编制设计原则 地质勘察/定测 线路平纵面设计 工程方案设计 专业资料开放 确认已知风险 设计文件明确残留风险,提出下阶段风险管理建议 风险管理流程 线路开放 提出各类风险应对原则 辨识新出现的风险,收集用于判断风险概 率、后果的资料,深化完善风险评价所需 资料 确定风险类别,预测风险发生位置 风险等级评定 确定风险处理措施及动态监测方法 风险计划 23 2 明确路基工程需评估的典型风险;施工图阶段还应开展施工组织设计、 临时工程、专业接口等方面的风险核实、管理工作; 3 提出风险控制原则,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4 提出减轻风险的措施建议,确定残留风险; 5 施工图阶段应提出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建议。 5.4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 5.4.1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因素辨识可采用核对表法、专家调查法、层次 分析法等,全面辨识与排查风险因素,风险因素辨识可参照表 5.4.1-1表 5.4.1-4 进行。 表表 5.4.1-1 社会风险因素核对表社会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后果 风险因素 安全稳定环境投资工期其他 军事保护 区 限制施工 文化、生活方式 宗教信仰 人类活动 压矿、征地拆迁、 改路、改河、改沟 其他 注:其中打“”表示该风险源中主要风险因素可能对应的风险后果,以下表同。 表表 5.4.1-2 自然风险因素核对表自然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事件 风险因素 路基 滑移 路基 坍陷 路基 变形 边坡 滑塌 支挡 破坏 第三方 损失 其他 限制取弃土 环境敏感 区限制排水 洪水 水文 地下水 24 海、江、河、湖、 水库、池塘 气象 暴雨、强风、极 寒 自然灾害 风沙、积雪或雪 崩、冻胀、地面 沉降 地形 坡高、坡率、植 被、汇水 既有建 (构)筑 物 既有铁路、管线 等 其他 表表 5.4.1-3 地质风险因素核对表地质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事件 风险因素 路基 滑移 路基 坍陷 路基 变形 边坡 滑塌 支挡 破坏 第三方 损失 其他 滑坡 顺层 岩堆 泥石流 危岩落石 采空区及人为坑 洞 不良地质 岩溶 膨胀土(岩) 软土 湿陷性黄土 特殊岩土 冻土 构造活动断裂 水文地表、地下水 勘察不确定性 其他 25 表表 5.4.1-4 技术风险因素核对表技术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事件 风险因素 路基 滑移 路基 坍陷 路基 变形 边坡 滑塌 支挡 破坏 第三方 损失 其他 夯击或冲击 打入桩 排水固结 复合地基 采空区、岩溶注浆 新技术、新材料 邻近既有线 地基处理 其他 填料及改良 陡坡路基 高边坡 过渡段 邻近既有线 路堤 其他 石方爆破 高边坡 分级开挖、预加固 路堑 其他 挖孔桩 土层锚索 U 型槽 复杂支挡结构 排水 支挡及排 水 其他 取弃土场取弃土 声屏障、接触网杆 等设备基础 工程接口 其他 监测高边坡 26 风险事件 风险因素 路基 滑移 路基 坍陷 路基 变形 边坡 滑塌 支挡 破坏 第三方 损失 其他 软弱地基 过渡段 无砟轨道路基 其他 其他 5.4.2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估计可采用核对表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 法、蒙特卡罗法和风险矩阵法等,开展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概率估计 和后果评估。 5.4.3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价应根据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概率估 计和后果分析,采用表 3.3.7 确定风险等级。 5.5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要点要点 5.5.1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应对上一阶段所确定的风险和新识别的风险进行评 估,优化设计方案,确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法,为施工阶 段风险管理创造条件。 5.5.2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应对地质勘察方法及精度进行评估,控制因勘察遗 漏或失误、环境调查不准、参数错误等引起的工程设计与施工风险。 5.5.3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主要通过工程措施降低路基工程风险, 重点针对可能影响线路安全的路基滑移或塌陷、边坡滑塌、危岩落石、沙埋、雪 害等风险以及影响线路正常运营的路基变形风险进行控制。 5.5.4 一般路基风险控制以边坡滑塌风险控制为主,主要内容应包括: 1 评价地层岩性、岩层节理产状、自然边坡状态、地表地下水等因素对边坡 滑塌的影响。 2 评估设计填料、边坡坡率、支挡防护措施和防排水措施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5.5.5 与既有铁路相关的路基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 征求运营部门意见,充分调查线路等级标准、轨道结构、线上设备、填料 类别、防护形式、路基病害、施工窗口等情况,以判断其对路基工程的影响,合 27 理确定设计措施,改善施工中人、机、料的不安全状态。 2 重视新旧工程衔接过渡措施的设计,采取永久或临时加固措施保证既有线 路基稳定。 3 邻近既有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时,应采取措施防范新建路基荷载、地基施工 扰动挤土效应、冲击振动和路基填筑碾压振动等对无砟轨道变形的影响。 5.5.6 高寒、季节性冻胀、区域地面沉降、沙害、雪害等特殊地区路基风险管理 主要内容应包括: 1 分析并借鉴当地防灾抗灾的成功经验及措施,必要时设计试验段进行应用 性试验。 2 充分调查成灾条件、影响程度及范围,分析路基工程建设与成灾条件的关 系,结合设计措施,会同线路、地质专业优化线路方案。 3 季节性冻胀、区域地面沉降地区应防范路基变形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影 响。 5.5.7 滑坡、顺层、岩堆、泥石流、崩塌落石等不良地质区域路基风险管理主要 内容应包括: 1 充分调查灾害发生的历史情况,包括时点、频率、规模、趋势、时况等, 以判断其对路基工程的影响; 2 充分调查现状的地形地物特征、岩土性质、水文情况、成灾条件、成灾范 围、灾害发展趋势,通过测绘横断面、测绘纵断面、推演计算等手段,确定整治 措施; 3 对滑坡、顺层、岩堆、崩塌落石等的整治,防范由于设计参数、滑动面不 确定性和设计理论不完善等因素所产生的技术风险。 4 可通过远程监控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5.5.8 深厚软土路基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 分析地层资料的精度或可靠度,进而分析沉降、稳定等对地层物理力学参 数的敏感性; 2 分析地区软土地基处理的经验教训,通过现场工艺性试验或现场填筑试验, 确定技术可行、质量可控的地基处理方案。 3 针对极软淤泥软土地基处理困难、桩网或桩板结构易产生桩土差异变形造 28 成网板下部脱空等影响路基稳定的情况,采取真空预压加刚性桩二次处理或柔性 刚性桩组合处理,确保路基稳定。 4 站场范围地基处理应考虑不同工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方法和施工顺序等 对路基稳定或变形的影响。 5 地基处理新技术和新材料应通过试验,取得成熟经验后再全面推广应用。 6 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应充分评估工后沉降控制风险,开展路桥比选。风险 控制困难时,以桥代路。 7 加强变形监测。 5.5.9 高陡边坡、长大路堑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 分析地层岩性、岩层节理产状、地质构造、岩石力学参数等因素对边坡稳 定的影响; 2 挖方地段通过分级开挖稳定、预加固等措施加强支护防范边坡垮塌风险; 3 高、陡填方地段通过改善地基条件,加筋,设置侧向约束桩、桩基挡墙、 桩板墙等措施防范边坡垮塌、路基失稳风险; 4 桥头、隧口处陡坡路基通过横断面优化线路方案,做好路桥、路隧工程比 选,合理确定分界里程; 5 施工开挖中,核对地质条件,动态调整风险设计措施; 6 完善排水系统性设计; 7 提出变形监测措施。 5.5.10 基坑开挖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应包括: 1 分析预测涌水量大小、坑底标高与地下水位线的关系、地层的渗透条件、 地下水补给情况等因素对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2 评估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要时采用注浆止水帷幕、止水墙等堵水措 施; 3 基坑较深时采用土钉墙、支护桩等措施加强支护,控制坑顶堆载。 4 膨胀岩(土) 、地下水丰富地段挖孔桩应加强护壁设计,经评估残留风险 在高度及以上时,应采取钻孔桩等替代方案。 5 加强基坑变形监测,做好应急预案。 29 6 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施工阶段风险管理 6.16.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6.1.1 路基施工阶段应在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施工调查结果 开展风险评估,进行安全、质量、工期、环水保等风险管理。 6.1.2 参建单位应结合工程特点编制施工阶段风险管理计划及风险控制措施。 6.1.3 高风险路基应制定风险应急预案。 6.1.4 路基施工阶段应全面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险控制与动态管理。 6.1.5 路基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前应收集下列资料: 1 路基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技术交底资料; 2 路基施工图阶段风险管理报告及其审查意见; 3 路基施工调查资料; 4 其它相关文件及协议。 6.1.6 路基施工阶段风险管理应分别编制以下报告: 1 路基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2 路基风险后期评估报告。 6.1.7 路基施工阶段宜采用自动监测预警等信息化手段进行风险管理。 6.26.2 风险管理内容及流程风险管理内容及流程 6.2.1 施工阶段应开展以下风险管理工作: 1 编制风险计划; 2 核对施工图阶段风险,评估施工阶段风险; 3 制定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离婚诉讼债务清偿协议书及财产分割执行方案
- 影视作品音乐版权授权与版权保护及合作开发及收益分成及广告合作合同
- 智能家居房产优先购买权共享协议
- 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防控补充协议
- 影视化妆间租赁与化妆道具定制服务合同
- 国际学生行李快递保险补充协议
- 激光切割机器人租赁及维护服务合同
- 商住两用房售后返租投资协议
- 网络购物平台商家加盟管理合同范本
- 游戏直播平台主播招募与培训合同
- 医学教材 产褥感染护理查房
- 小学生五年级汉字听写大赛题库
- 2024年北京客运驾驶员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买床合同范本
- 社区获得性肺炎(1)护理病历临床病案
- 新《建筑节能》考试复习题库(浓缩500题)
- 2024年7月中央电大本科《法律文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练习100题及答案
- GB/T 15597.2-2024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 JT-T-1180.1-2018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
- 国能辽宁北票200MW 风力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