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第五版章熙民_答案第一二三章_第1页
传热学第五版章熙民_答案第一二三章_第2页
传热学第五版章熙民_答案第一二三章_第3页
传热学第五版章熙民_答案第一二三章_第4页
传热学第五版章熙民_答案第一二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热学习题_建工 5 版 1 绪论 0-14 一大平板,高 3m,宽 2m,厚 0.2m,导热系数为 45W/(m.K), 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C150t 1w 及, 试求热流密度及热流量。 C285t 2w 解:根据付立叶定律热流密度为: i dx dt tgradiqx 2 12 1w2w x m/W30375 2 . 0 150285 45 xx tt dx dt q 负号表示传热方向与 x 轴的方向相反。 通过整个导热面的热流量为: )W(1822502330375Aq 0-15 空气在一根内经 50mm,长 2.5 米的管子内流动并被 加热, 已知空气的平均温度为 85, 管壁对空气的对流换热 系数 Km/W73h 2 ,热流密度, 是确定管壁 温度及热流量 2 m/W5110q 。 解:热流量 )W(7 .20055 . 205. 014. 35110)dl(qqA 1 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qAtthA)dl(hthA fw 管内壁温度为: C155 73 5110 85 A q tt fw 第一章 导热理论基础 1-1 按 20时,铜、碳钢(1.5%C) 、铝和黄铜导热系数的 大小,排列它们的顺序;隔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数值最大 为多少?列举膨胀珍珠岩散料、矿渣棉和软泡沫塑料导热系 数的数值。 解: (1)由附录 7 可知,在温度为 20的情况下, 铜=398 W/(mK),碳钢36W/(mK), 铝237W/(mK),黄铜109W/(mK). 所以,按导热系数大小排列为: 铜铝黄铜钢 (2) 隔热保温材料定义为: 温度在 350以下时,导热系数不超过 0.12 W/(mK) 的材料。 (3) 由附录 8 得,当材料的平均温度为 20时的导热系数: 2 膨胀珍珠岩散料:=0.0424+0.000137t W/(mK) =0.0424+0.00013720=0.04514 W/(mK); 矿渣棉: =0.0674+0.000215t W/(mK) =0.0674+0.00021520=0.0717 W/(mK); 聚乙烯泡沫塑料在常温下(附录 7) )Km/(W038. 0035. 0。 可见: 金属是良好的导热材料, 而其它三种是好的保温材料。 1-5 厚度为 0.1m 的无限大平壁,其材料的导热系数 m/(W100K ),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如下 两种情形下稳态导热时的温度分布,并分析 x 方向温度梯度 的分量和热流密度数值的正或负。 (1) K600t,K400t x0 x ; (2) K400t,K600t x0 x ; 解:这是一维的、无内热源的、常物性的、稳态导热问题。 平板内沿厚度方向温度分布呈线性。则 温度梯度: i tt i dx dt k z t j y t i x t tgrad 0 xx (a) 热流密度: i dx dt tgradq x0 x0 xx x tttt dx dt q (b) 3 所以: (1) K600t,K400t x0 x 时, 1A)温度分布如图 2-5(1)所示 1B)根据式(a) , 0 tt dx dt 0 xx ,为正, 图 2-5(1) 温度梯度指向 x 正方向。 1C)根据式(b) ,0 tt q x0 x x ,为负 即热量密度指向 x 的反方向。 图 2-5(2) (2) K400t,K600t x0 x 时, 2A)温度分布如图 2-5(2)所示 2B)根据式(a) , 0 tt dx dt 0 xx ,为负, 温度梯度指向 x 轴的反方向。 2C)根据式(b) ,0 tt q x0 x x ,为正 热量密度指向 x 的正方向。 图 2-5(2) 可见,热流密度的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总是相反。 1-6 一厚度为 50mm 的无限大平壁,其稳态温度分布为 2 bxat(C) ,式中C200a , m/C2000b。若平板导 热系数为 45w/(m.k),试求:(1) 平壁两侧表面处的热流密度; 4 (2)平壁中是否有内热原?为什么?如果有内热源的话, 它的强度应该是多大? 方法一 解:由题意知这是一个一维(0 z t y t ) 、稳态(0 t ) 、 常物性导热问题。导热微分方程式可简化为: 0 q dx td v 2 2 (a) 因为,所以 2 bxat bx2 dx dt (b) b2 dx td 2 2 (c) (1) 根据式(b)和付立叶定律 xb2 dx dt qx ,无热流量 0q 0 x )m/W(900005. 045)2000(2q 2 x (2) 将二阶导数代入式(a) )m/W(18000045)2000(2b2 dx td q 3 2 2 v 该导热体里存在内热源,其强度为 43 1.8 10 w / m 。 方法二 解:因为,所以是一维稳态导热问题 2 bxat 5 放热绝热放热绝热 bx2 dx dt (c) 根据付立叶定律 xb2 dx dt qx (1),无热流量 0q 0 x )m/W(900005. 045)2000(2q 2 x (2)无限大平壁一维稳态导热,导热体仅在 x=处有热交 换,由(1)的计算结果知导热体在单位时间内由导热获取 的热量为 0A9000A)90000(A)qq( x0 xin (d) 负值表示导热体通过边界散发热量。如果是稳态导热,必须 有一个内热源来平衡这部分热量来保证导热体的温度不随 时间变化即实现稳态导热。 内热源强度: 3v v m/W180000 05. 0 9000 A A9000 V q 1-7*已知物体的热物性参数是和,c,无内热源,试推导 圆柱坐标系的导热微分方程式。 解:如图所示:在柱面坐标系取微元。在 d时间内 r 面导入 热量为: dzddrqd rr 6 drr 面导出热量为: dzddrqd drrdrr 又: dr r q qq r rdrr 则沿r方向导入与导出微元体的净热量为: dzddrdr r q dd r drrr 同理,沿方向和z轴方向导入与导出微元体的净热量分别 为: dzddrd q dd d dzddrdr z q dd z dzzz 导入微元体的总净热量为 dzdrdrd z q r q r q I zr z t q; r t q; r t q zr ; dzdrdrd z tt r 1 r t I 2 2 2 2 22 2 无内热源时,内热源热 =0 d 时间内,微元体热力学能的增量为: 7 dzdrdrd t cIII 根据能量平衡 IIIIII dzdrdrd t cdzdrdrd z tt r 1 r t 2 2 2 2 22 2 整理得: t c z tt r 1 r t 2 2 2 2 22 2 1-10 从宇宙飞船伸出一根细长散热棒, 以辐射换热将热量散 发到外部空间去,已知棒的发射率(黑度)为 ,导热系数 为 ,棒的长度为 ,横截面面积为lf,截面周长为U,棒根 部温度为,外部空间是绝对零度的黑体,试写出描写棒温 度分布的导热微分方程式和相应的边界条件。 0 T 解: 导热微分方程,就是将付立叶定律结合能量守恒定 律(没有功交换时,就是热平衡原理)推出的数学关系式。 如图所示,取一个微元体长度为,从左边导入的热量 ,将一部分通过外围表面以辐射换热形式散出去 dx x 4 T b 44 b dxUTTdxU 外空外空 x d , 一部分用来使自身 储存能增加, T cdxfdEx,剩下的热量 dxx 继续传向 右边。 即: xxdxxx ddE x dx 8 dxx x 根据付立叶定律: x x x T f dxx dxx x T f 而dx x T x T x T x xdxx 2 2 所以: 4 2 2 TdxU T dxfcdx x T x T f x T f b x xx 整理得棒温度分布的导热微分方程式: 4 2 2 T f UTc x T b x (T 取热力学温标) 从微分方程的形式看,应该需要一个初始条件、两个边界条 件才能获得特解。 边界条件为:1) 0 0 0TTx x 时时 若忽略肋片端面的导热量,则: 2)0 lx x t lx 时时 第二章 稳态导热 9 2-5 已知空心球壁导热系数 为常数,内,外表面分别保持 和t,试推导空心球壁导热量计算公式和球壁的导热热阻。 1w t 2w 解: 这是个一位稳态导热问题,温度仅在半径方向,即球坐 标r方向,发生变化。 导热微分方程式为: 0 2 dr dt r dr d 球内,外表面都给出第一类边界条件,即已知 11 w ttrr时,时, 22w ttrr 时时 对直接积分得: 2 1 r C dr dt 再积分得: 2 1 C r C t 带入上述边界条件: 2 1 1 1 C r C tw, 2 2 1 2 C r C tw 解得: 21 21 12 21 1 ; 11 rr tt C rr tt C wwww 由傅里叶定律得导热量: rr tt r dr dt ww / 4*4* 2 212 即导热量: 21 21 /1/1 *4 rr tt ww 10 所以热阻: 4 /1/1 21 rr R 2-6 同上题,若已知边界条件改为第三类边界条件,即已知壁 内外流体的温度、和对流换热系数、,推导通过 空心球壁传热量的计算公式和球壁的 1f t 2f t 1 h 2 h 传热热阻. 解: 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壁内流体 1 传给内壁面的热量应 等于球壁的导热量,也等于外壁面传给壁外侧流体 2 的热量 的第三类边界条件得: 22 2 2111 2 11 21 21 4*4* /1/1 *4 fwwf ww ttrhttrh rr tt 改写成: 2 21 22 2 11 11 21 21 4* 4* 1 4 /1/1 rh tt rh tt rr tt fw wf ww 方程组的左、右边分别相加得: 2 22 21 2 11 2f1f r4*h 1 4 r/1r/1 r4*h 1 tt 传热过程是指壁内、外流体换热的总过程,它包括对流、导 热、对流的全过程。所以总热阻应为: 2 22 21 2 11 4* 1 4 /1/1 4* 1 rh rr rh R 2-9 某教室的墙壁是一层厚度为 240mm 的砖层和一层厚 11 度为 20mm 的灰泥构成。现在拟安装空调设备,并在内表 面加一层硬泡沫塑料,使导入室内的热量比原来减少 80%。 已知砖的导热系数0.7W/(mK),灰泥的 0.58W/(mK),硬泡沫塑料的0.06W/(mK),试求加贴 硬泡沫塑料层的厚度。 1 R 2 R 解: 未贴硬泡沫塑料时的热流密度: 1 1 12 t q RR w2 t t (1) w1 加硬泡沫塑料后热流密度: 1 2 112 t q 2 RRR 2 2 t (2) 1 R 2 R 3 R t w2 t w1 又由题意得, (3) 1 (1 80%)qq 墙壁内外表面温差不变 1 t ,将(1)、(2)代入(3), 12 23 20% RR RRR 12 1 + +) 12 12 3312 123 0.240.02 0.70.58 20% 0.240.02 0.70.580.06 3 =0.09056m=90.56mm 加贴硬泡沫塑料的厚度为 90.56mm. *一双层玻璃窗系由两层厚度为的玻璃组成,其间空 气隙厚度为.设面向室内的玻璃表面温度与面向室外的 玻璃表面温度分别为和 mm3 mm6 c 20c 15.已知玻璃的导热系数为 kmw*78. 0,空气的导热系数为 kmw*025. 0,玻璃窗的尺寸 ,试确定该双层玻璃窗的热损失.如果采用单层玻 璃窗,其它条件不变,其热损失是双层玻璃的多少倍? 2 440*670mm 解: 先求热流密度 wkmRR*0038. 0 78. 0 003. 0 2 1 1 3,1 , wkmR*24. 0 025. 0 006. 0 2 2 2 2, wAq mw R t q i i 67.4110*440*670*36.141* 36.141 24. 00038. 00038. 0 1520 6 2 3 1 , 13 若为单层玻璃, wkmR*0038. 0 2 1 1 Aq mw R t q * 53.9210 0038. 0 1520 2 比较两者的大小:倍倍65 q q qA Aq 2-17 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不同材料的组合保温层,两层的厚 度相等,第二层的算术平均直径两倍等于第一层的算术平均 直径,而第二层材料的导热系数为第一层材料导热系数的一 半.如果把两层材料相互调换,其它情况都不变,每米长热力管 道的热损失改变了多少?增加还是减少? 解: 依题意知 4;2 1312 dddd 123 3221 2 22 2ddd dddd 即: 111 224ddd 5; ;3; 321 ddd 设第一层材料 A 的导热系数为 a , 第二层材料的导热系数 b 则: ba 2 1)A 内 B 外,外面的保温材料性能好,每米长热力管道的 热损失: 14 3 5 ln 2 13 ln 4 1 t ln 2 1 ln 2 1 2 3 1 2 bbba ab d d d d t q 3 5 ln 2 1 3ln 4 1 t bb ab q 2)B 内 A 外,里面的保温材料性能好,每米长热力管道的 热损失: 3 5 ln 4 13 ln 2 1 t ln 2 1 ln 2 1 2 3 1 2 bbab ba d d d d t q 3 5 ln 4 1 3ln 2 1 t bb ba q 3)显然两者的大小不同 3 5 ln 4 1 3ln 2 1 3 5 ln 2 1 3ln 4 1 bbbb ba ab tt q q %2 .87872. 0 3 5 ln23ln 3 5 ln3ln2 3 5 ln 2 1 3ln 4 1 3 5 ln 4 1 3ln 2 1 b b b b ba ab q q 即对于圆柱形管道来说,包同样厚度的保温层时,好的保温 材料放在外面比放在里面的好。本题这样包,每米长热力管 道的热损失将变为调换前的 87.2%. 2-19 一外径为 100mm,内径为 85mm 的蒸汽管道,管材 的导热系数为40W/(mK),其内表面温度为 180,若 15 采用0.053W/(mK)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并要求保温层 外表面温度不高于 40,蒸汽管允许的热损失=52.3 W/m。问保温材料层厚度应为多少? l q 解:根据给出的几何尺寸得到 : 管内径=85mm=0.085m, 管外径,d2=0.1m, 1 d 管保温层外径 32 dd20.12 13 l 1 twtw q5 1d21d3 lnln 2d12d2 2.3 2 tw3=40时,保温层厚度最小,此时, 18040 52.3 10.11(0.12 ) lnln 20.08520.1 40 0.053 解得, 0.072 m 所以保温材料的厚度为 72mm. 2-25 一铝制等截面直肋,肋高为 25mm,肋厚为 3mm, 铝材的导热系数为 140w/mk,周围空气与肋表面的表面传 热系数为 75 w/m2k。已知肋基温度为 80和空气温度为 30,假定肋端的散热可以忽略不计,试计算肋片内的温度 分布和每片肋片的散热量。 16 解 1: 忽略肋端的散热, 可用教材式 (2-35) 、(2-36) 、 (2-37) 求解。 18 9 1403 -1 L hU75L0.0032 m. A0.00L () m (1) 肋片内的温度分布 )025. 09 .18(ch )x025. 0(9 .18ch 3080 )ml(ch )xl (mch o x9 .184725. 0ch96.44 (2) 肋片的散热量为 )ml(thAhU 0L 0 75 (L0.003) 2 140L 0.003th(ml) 75 2 140 0.003 L(8030)th(18.9 0.025) ? 396.9Lth(0.4725) ? 从附录 13 得,th(ml)=th(0.4725)=0.44 396.9 0.44=174.6L(W)? 单位宽度的肋片散热量 L q/ L=174.6(W/m) 解 2 1、如果肋片上各点的温度与肋基的温度相同,理想的导热 量 00 hA t=h2(L l)75 2 0.025(80-30) L 17 0 187.5L W ( ) 2、从教材图 2-17 上查肋片效率 1/2 3/2 2h 0.025 f f=0.9 1/2 3/2 2 75 l=0.4988 140 0.003 0.025 3、每片肋片的散热量 0f 187.5L 0.9168.8L(W) 单位宽度上的肋片散热量为 L q168.8(W/m) 2-27 一肋片厚度为 3mm,长度为 16mm,是计算等截面 直肋的效率。 (1)铝材料肋片,其导热系数为 140W/(m K),对流换热系数 h=80W/(mK);(2)钢材料肋片,其导 热系数为 40W/(mK), 对流换热系数 h=125W/(mK)。 解: (1)铝材料肋片 1 hU802(1 0.003) m1 A140 1 0.003 9.54m ml19.54 0.0160.3127 th(ml)=th(0.3127)0.3004 f th(ml )0.3004 96.1% ml0.3127 18 (2)钢材料肋片 1 hU125 2(1 0.003) m45.91m A40 1 0.003 ml45.91 0.0160.7344 th(ml)=th(0.734)0.6255 f th(ml )0.6255 85.2% ml0.7344 2-28 空气预热器的铸形管外带有环形肋,肋基直径, 肋端直径,肋厚 mmd77 1 mmd140 2 mm4 ,相邻两肋的间距为;铸 铁的导热系数 mm25 kmw*50 ,肋基温度,被热空气的温 度为,肋表面的传热系数为 ct 320 0 c 75k* 2 mW60,试计算每米长肋片 管的散热量。 解: mm d rmm d r70 2 140 2 , 5 . 38 2 77 2 2 2 1 1 821 . 0 10*34 . 1 *50 60*2 0335 . 0 2 10*34 . 1 10* 5 . 33*4* 72, 5 . 33 2 4 , 5 . 31 2 1 4 2 3 2 1 2 3 246 1212 f h l mlf mmlrrmmllmmrrl c c ccc 查环肋的效率图(图 2-17)得:77. 0 f 每个环肋上下两表面散热表面积为, 两肋片间管段散热表 面积为, 1 A 2 A 23 12 222 1 2 21 10*08. 5825,10*32. 22mdAmrrA c 19 WtthA f 04.341 010 单个肋片的实际散热量 W f 6 .26204.341*77. 0* 01 两肋之间的管段散热量: wthA7 .74 22 每片肋片及其所在的管段共同散发的热量: W3 .3477 .746 .262 21 每米长肋片管的散热量: Wq l 119753 .34748.34 425 1000 21 如果是没有肋片的光管,一米长管子的散热量应为: 753201770.014 . 3 60 1 tldhthAq l 光光 光光 3554.2W/m 光光l q,是加了肋片的散热量的 %30 11975 2 .3554 。 1-30 截面为矩形的冷空气通道,外形尺寸为,通道墙厚 均为,已知墙体的导热系数 2 2 . 2*3m m3 . 0 kmw*56. 0 ,内外墙体表面 温度均匀,分别为和,试求每米长冷空气通道的冷量损 失。 c 0c 30 解 1:该题可看成是一个常物性的两维稳态导热问题。可以 用“数值法”求解,也可以用“作图法”来估算。这里要做 一个作图法的练习。 1)作“等温线” 。若将各边看成无限大平壁的话,温度将会 20 是线性分布的,即在厚度方向上“等距离”的“等温线”之 间对应于“等温差” 。现将厚度分为 10 等分,每等分长度为 0.3/10=0.03m ,对应的温差是 Ct 3 10 )030( 。 2)作垂直于“等温线”的线群,这样的线群可看成是“热 流通道线” 。注意要使这些线之间的距离基本上和当地等温 线的距离相等。这样就得到许多“四边形的格子” 。 设 3m 边长指向 x 方向, 其内边大约需要分成80 03. 0 23 . 03 分, 2.2m 长那边大约需要分成3 .53 03. 0 23 . 02 . 2 分。 这样一来,每一圈的单元格数量为)(6 .166)3 .5380(2个个 3)计算单元格的热流量。根据付立叶定律, y t x 1- 单元单元 ,而yx ,所以 mWt/68. 1356. 0- 单元单元 4)冷空气通道的总散热量 mWmW/8 .447/68. 16 .1663 .133 单元单元 解 2 1)计算平壁导热 由外形尺寸和墙厚,得这种通道的形状因子为: m A sm A s 3 16 3 . 0 1*2*3 . 02 . 2 ;8 3 . 0 1*2*3 . 03 2 2 1 1 21 2)计算四个面相交构成的棱柱的形状系数为: ms54. 01*54. 0 3 则每米长冷空气通道的四周壁面散热量大约为为: wtsss3 .484 300*56. 0*54. 0*43/16*28*2 *422 321 画示意图或扫描图 2-33 两块厚的铝板,粗糙度都是mm5m 54. 2 c 80 ,用螺栓连接,接触 压力为,通过两铝板的总温度差为,已知铝的导热系 数为 MPa2 kmw*180,试计算接触面上的温度差. 解: 查表面间的接触热阻表(表 2-2)得, wkmRc*10*88. 0 24 ,wkmR*10*28. 0 24 c RRtQ 2 mm5 25 4 10*57. 5 1088. 028. 0*2 80 mwQ cQRt cc 03.4910*57. 5*10*88. 0 54 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 *计算例 3-1 被忽略掉的第二项, 并分析被省略掉的原因。 一无限大平壁厚度为 0.5m, 已知平壁的热物性参数 =0.815W/(mk), c=0.839kJ/(kg.k), =1500kg/m, 壁内 温度初始时均为一致为 18C,给定第三类边界条件:壁两 侧流体温度为 8 C,流体与壁面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 22 h=8.15w/(m.K) ,试求 6h 后平壁中心及表面的温度。教 材中以计算了第一项,忽略了后面的项。 解: 2 1 0 2 nFo n n n nnn sin( x, )x cos sincos e 1、例 3-1 中以计算出平壁的 Fo=0.22, Bi=2.5。因为 Fo0.2, 书中只计算了第一项,而忽略了后面的项。即 2 0 2 1Fo 1 1 111 sin( x, )x cos sincos e 2、现在保留前面二项,即忽略第二项以后的项 0 ( x, ) I(x,6h)II(x,6h) , 其中 2 2 1Fo 1 1 111 sinx I( x,6h)cos sincos e 2 2 2Fo 2 2 222 sinx II( x,6h)cos sincos e 3、以下计算第二项 II( x,6h) 根据 Bi=2.5 查表 3-1, 2 =3.7262, 2 sin0.5519 ; cos3.72620.8339 a)平壁中心 x=0 2 2 2Fo 2 2 222 sin0 II(0m,6h)cos sincos e 2 2 3.72620.22( 0.5519 ) II(0m,6h) 3.7262( 0.5519 ) ( 0.8239 )e II(0m,6h)0.0124 23 从例 3-1 中知第一项I(0m,6h)0.9,所以忽略第二项时 “和”的相对误差为: II(0m,6h)0.0124 1.4% I(0m,6h)II(0m,6h)0.9+(-0.0124) 0 (0,6h)I(0,6h)II(0,6h)(188 )0.90.01248.88 C f t(0m,6h)0m,6ht8.88816.88( C ) 虽说计算前两项后计算精度提高了,但 16.88 C 和例 3-1 的结果 17 C 相差很小。说明计算一项已经比较精确。 b)平壁两侧 x=0.5m 2 2 2Fo 2 2 222 sin0.5 II(0.5m,6h)cos sincos0.5 e 2 2 3.72620.2( 0.5519 ) II(0.5m,6h)( 0.8239 ) 3.7262( 0.5519 ) ( 0.8239) e II(0.5m,6h)0.01 从例 3-1 中知第一项I(0.5m,6h)0.38, 所以忽略第二项时 “和”的相对误差为: II(0.5m,6h)0.01 2.6% I(0.5m,6h)II(0.5m,6h)0.38+0.01 0 (0.5m,6h)I(0.5m,6h)II(0.5m,6h)(188 )0.380.013.9 f t(0.5m,6h)0.5m,6ht3.9811.9( C ) 虽说计算前两项后计算精度提高了, 但 11.9和例 3-1 的结 果 11.8相差很小。说明计算一项已经比较精确。 24 3-8 一钢板厚度为,面积为,初始温度均匀为,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