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标签贴在机读卡的相应位置;1-40个问题,每个问题1分,41-50个问题,每个问题20分,总共60分)1.下列不属于内部环境的物质是A.尿素抗体血红蛋白二氧化碳2.对人体内部环境的描述是正确的组织液的渗透压增加,导致细胞吸收水分厌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部环境中C.血浆中H2CO3/NaHCO3参与维持血浆ph值的稳定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定状态的主要机制。3.下面对动物内部环境和体内平衡的描述是错误的葡萄糖、生长激素和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如果体内平衡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将受到威胁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酸碱度显著下降4.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立即会发生什么A.红细胞水吸收增加b .胰岛素分泌减少c .肝糖原分解增加d .血浆渗透压迅速增加5.该图为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 分别代表不同的体液。从图中判断,下面的陈述是正确的A.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等物质人体内部环境由 组成C.3.4构成肝细胞存活的内部环境D.肝糖原的分解在步骤2中进行6.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下丘脑功能的描述有什么错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导致尿量增加下丘脑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丙、下丘脑由神经发出的体温调节中枢可以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体热产生增加7.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中合成,并分泌到血液循环中,分布在全身。下面对白蛋白的描述是正确的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白蛋白越多,就会引起组织水肿。C.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d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白蛋白减少,尿减少。8.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误差是A.热环境中的散热比冷环境中的散热更快更快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生热器官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生热量的重要途径下丘脑有一个体温调节中心和感知温度变化的功能。9.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稳定和调节的陈述是错误的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素通过体液定向转运到甲状腺当人体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参与调节体热的产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和神经的调节。D.饮水不足会导致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再吸收10.手缩回是人体的一种神经反射。当手指意外接触到非常热的物体时,手会缩回(现象一);当有人口头上拒绝用手拿别人的东西时,他也会缩手(现象二)。关于这两种现象的分析和价格比较,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现象一的反射弧是不完全的,现象二的反射弧是完全的B.现象不能涉及大脑皮层,而现象必须涉及大脑皮层。现象一涉及的神经元比现象二涉及的多D mo12.神经细胞在休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当受到适当刺激时可以迅速产生传导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以用仪器测量。a、B、C和D是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示意图。这是正确的13.以下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陈述是错误的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可以提高插条的成活率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可以提高芹菜的产量。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菠萝可以使菠萝提前上市。14.以下关于神经兴奋的陈述是正确的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储存在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被释放出来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个神经元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15.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错的是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体温由神经和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素受下丘脑调节16.以下关于体液调节的陈述是正确的A.激素在使用后可以保持活性下丘脑属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缩二脲试剂可以检测各种激素胰岛素制剂、性激素只能通过注射使用17.对免疫细胞的描述是错误的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吞噬细胞和b细胞是免疫细胞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18.将抗原甲、抗原甲和抗原乙依次注射到小鼠体内,获得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右图所示。图表显示A.老鼠对抗原a更敏感。B.抗原a更具破坏性C.次级反应比第一次反应更强烈、更迅速D.小鼠对抗原b反应缓慢。19.关于人类非特异性免疫的描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可遗传的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身体可以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效20.有些人吃了某种海鲜后会腹痛、腹泻、呕吐,有些人吸入某种花粉后会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以下对过敏反应的描述是正确的A.t细胞和b细胞都参与过敏反应。过敏性疾病是由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中浆细胞产生的组胺对毛细血管壁细胞通透性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发生迅速,第一次过敏原进入身体,过敏症状可能发生在身体。21.人体对致病菌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以下陈述是错误的唾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致病菌口腔粘膜对致病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对各种致病菌有吞噬作用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22.以下关于人类淋巴细胞的说法是错误的。A.胸腺中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以参与细胞免疫B.效应t淋巴细胞可以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C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来的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增殖抗原刺激的B细胞23.以下对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描述是不正确的A.群落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B.群落中的动物有垂直分层群落中动物的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乔木层的密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24.如图所示,A、B、C和D是胚芽鞘不同处理的实验。d是一种固定的植物,被一个纸箱覆盖着。纸盒的一侧是打开的,并在单侧照明下以恒定的速度旋转。在A、B、C和D中,它显示为垂直增长。25.以下关于动物群落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是正确的A.土壤动物丰度调查:取样法和标记再捕获法B.肉眼难以辨认的小动物的观察:高倍显微镜下的观察土壤动物丰度统计:登记法和目测法D.调查水中小动物群落的丰富度:在生态箱中培养26.某种植物病毒通过从稻飞虱那里吸取水稻汁液在水稻植株间传播。增加稻田中青蛙的数量可以减少病毒在水稻植株间的传播。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青蛙和稻飞虱是食肉动物B.大米和青蛙很有竞争力C.病毒v寄生在水稻上D.大米和v型病毒是互利共生的27.在池塘中,成鱼生活在底层,以各种底栖动物为食,而鱼的幼虫生活在水体的上层,滤除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以下相关叙述错误是这种鱼的幼虫与浮游动物竞争并捕食。由于不同的发育阶段,鱼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水平。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的分层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这种成鱼及其幼虫在水中的分布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8.以下陈述与人口密度的概念一致A.每年某一地区新增加的灰仓鼠个体数量B.每亩水稻年产量C.每平方米草地的杂草数量D.湖中每平方米水面的鲫鱼数量29.右图显示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陈述是错误的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是绿色植物B.b是消费者,c是第二消费者。碳碳是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控制中心不属于食物链,但在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30.右图显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乙、丙、丁和戊代表不同的生物体。以下相关陈述是真实的图片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群落固定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e和c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从图中可以看出,e有三个营养级。31.右图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水平,E1和E2代表能量的形式。以下陈述是正确的一、四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要素图中所示的食物网只有一个食物链:I ii iii ivC.E1代表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能量D.能量可以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32.右图显示了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在图中,A、B和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部分,箭头代表生理过程。以下相关陈述不正确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图中所示的营养水平占据了食物链中最多的碳元素C.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a、b和c之间转移D.碳可以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重复使用33.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与碳循环失衡有关。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倡导的低碳生活得到普遍认可。根据正确的数字,判断是不正确的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B.大气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数量的增加有关。C.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和所有异养生物形成一个生物群落D.该图可以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但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34.以下对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描述是正确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蓝藻水华现象可以解释能量流的特征生态系统中最初的能量来源仅仅是太阳能C.分解者将利用食物链每个营养级的10%20%的能量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35.用某一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和数量建造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在一片橡树林中,第一个tr3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的两种主要害虫,而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以下陈述是错误的A.控制稻田害虫可以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B.害虫和狼蛛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精准稻田和废弃稻田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存在差异。D.用性信息素专门诱捕烟粉虱,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会在短时间内下降。37.以下关于生长素的陈述是错误的植物幼叶中的色氨酸可以转化为生长素成熟茎韧皮部的生长素可以非极性运输。年轻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同样敏感D.生长素浓度影响豌豆幼苗切段的乙烯合成38.下面对人口、社区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是正确的A.五点抽样法适用于调查灌木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鸟类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的数量。变色龙改变身体颜色,主要是将行为信息传递给同类。39.下图显示了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过程。图A、B和C可以按顺序显示。一、能量流动、碳循环、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循环碳循环、能量流、信息传递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循环40.右图显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种理解的错误在于a是阻力稳定性,B是弹性稳定性B.a是弹性稳定性,B是阻力稳定性C.弹性稳定性与营养结构有相反的关系D.阻力稳定性与弹性稳定性的关系相反41.根据研究,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2只大熊猫的36种蛋白质进行了比较,发现其中只有一种蛋白质具有多态性,这表明大熊猫的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大熊猫的蛋白质功能相对单一大熊猫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相对较低42.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来看,以下相关说法是正确的A.在图 中,应该有用双箭头表示的 和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都是内部环境成分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如图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的含量和组成相同43.如图所示,一个人的温度变化曲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B和BC段的温度变化时间A.发烧和发冷提高环境温度和寒战寒战和出汗减少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44.-银环蛇毒液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功能是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