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_第1页
2014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_第2页
2014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_第3页
2014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_第4页
2014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达高中高三地理组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2013-2014学年度宏达高级中学9月考卷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一、选择题图A示意我国西南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1形成图所在区域地形最主要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地壳水平运动 D地壳垂直运动2图中古城所在地的表层岩石属于图6中的A B C D恩施大峡谷,是清江大峡谷的一部分,峡谷全长108公里,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峡谷里几乎能找到喀斯特地貌的各种形态。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恩施大峡谷的岩石类型属于A甲 B乙 C丙 D丁4下列有关恩施大峡谷的形成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海陆变迁地壳上升水平挤压流水侵蚀B海陆变迁地壳上升断裂下陷C地壳水平挤压地壳上升断裂下陷D地壳断裂下陷流水侵蚀5恩施大峡谷的合理开发与保护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技术手段是ARS和GPS BGIS 和GPRS CGPS和GIS DRS、GPS和GIS 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题。6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7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地壳张裂作用 B.地层沉陷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作用2011国庆黄金周,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南省武陵源风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逾63万人次,读“武陵源风光邮票图”,回答问题。8武陵源石英砂岩(由95%以上的石英碎屑组成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成因是 地壳上升运动 地壳下沉运动 流水沉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A B C D9该地区的岩石类型(按照成因分类)、气候类型、典型植被类型依次是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A B C D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问题。10该地地质构造属于( )A断层 B山岭 C背斜 D向斜11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最合理的是A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侵蚀作用五、综合题12读“某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图中M、P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M_,P_;从地形上看,M处为_,其形成原因是_。(5分)(2)图中a、b、c、d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环节b为_,环节d为_;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a、b、c、d各环节共同构成了_循环;如图中森林被砍伐,则水循环各环节中水量增多的环节是_(填字母)。(4分)(3)处岩石的形成是_(地质作用)作用的结果;在图中水循环参与下,处的岩石可转化为处的_(岩石类型)岩石。(2分)(4)N处是否适合建水库?其理由是_。(4分)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图中地质构造_,其中A为_斜,B为_斜。(2)甲、乙两处山地的成因是(3)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含沙量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等地质灾害。(4)图示地区欲建一东西向的隧道,A,B两处中,应选建在_处,理由是(5)图中A、B两处,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_处;原因是目前勘探油气主要是利用_的方法;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处,原因是(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14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及其地面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1.按照岩石成因划分,煤层产于岩中。若在B处采煤,要注意的事故是。2.若在A、C、D处找到花岗岩、大理岩和石灰岩,则A处的岩石可能是,C处的岩石可能是,D处的岩石可能是。3图中A、B、D所在岩层年龄由新到老的正确排列是 。若A处找到恐龙化石,则B、D两处中可能发现三叶虫化石的是,理由是。4据图判断乙地的地质构造是 ,该地的地形是 ,该地形的成因是。试卷第3页,总4页宏达高中高三地理组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参考答案1D2A3D 4A5D6A7D8C9D 10C11D12(1)向斜(1分) 背斜(1分) 山岭(1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受侵蚀而形成山岭(2分)(2)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径流) 海陆间 d(4分)(3)岩浆活动(内力作用) 沉积岩 (2分)(4)不适合(1分) 此处为断层(1分),为地质构造不稳定区、影响水库坝址安全(1分),且N处于断层线的部位,地下水容易从断层线下渗(1分)。13(1)褶皱背向 (2)向斜槽部由于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3)增加滑坡、泥石流(4)AA为背斜,岩层拱起,不易塌陷,不积存地下水,工程安全可靠,B处反之(5)A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地震波B向斜利于地下水的汇聚 (6)D141沉积岩(1分) 透水事故(1分)2石灰岩(1分)大理岩(1分)花岗岩(1分)3D-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