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 1-3一质点在 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 x3t5, 2 1 34 2 ytt=+, 式中 t 以s计,x,y 以 m 计.(1)以时间t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2)求出 t1 s 时刻和t2 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 1s 内质点的位移;(3)计算t0 s 时刻到t4 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4)求出质点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t4 s 时质点的速度;(5)计算t 0 s 到t4 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t4 s 时质点 的加速度(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 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 解: (1)jttitr )43 2 1 ()53( 2 +=m (2)将1=t,2=t代入上式即有 jir 5 . 08 1 =m jjr 411 2 +=m jjrrr 5 . 43 12 +=m (3)jirjjr 1617,45 40 += 104 sm53 4 2012 04 += + = = =ji jirr t r v (4) 1 sm)3(3 d d +=jti t r v 则jiv 73 4 += 1 sm (5)jivjiv 73,33 40 +=+= 204 sm1 4 4 4 = = =j vv t v a (6) 2 sm1 d d =j t v a 这说明该点只有y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 1-4在离水面高hm 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船在离岸S处,如题 1-4 图所示. 当人以 1 0 v m s的速率收绳时,试求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题 1-4 图 解: 设人到船之间绳的长度为l,此时绳与水面成角,由图可知 222 shl+= 将上式对时间t求导,得 t s s t l l d d 2 d d 2= 题 1-4 图 根据速度的定义,并注意到l,s是随t减少的, t s vv t l v d d , d d 0 = 船绳 即 cosd d d d 0 0 v v s l t l s l t s v= 船 或 s vsh s lv v 0 2/122 0 )(+ = 船 将 船 v再对t求导,即得船的加速度 3 2 0 2 2 2 0 2 0 2 0 0 2 )( d d d d d d s vh s v s l s v s lvsv v s t s l t l s t v a = + = + = = 船船 1-5质点沿x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 2 26x=+,a的单位为 2 m s,x 的单位为 m.质点在x0 处,速度为 10 1 m s,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 解: x v v t x x v t v a d d d d d d d d = 分离变量:xxadxd)62(d 2 += 两边积分得 cxxv+= 32 22 2 1 由题知,0=x时,10 0 =v,50=c 13 sm252 +=xxv 1-6已知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43t 2 m s.开始运动时,x5 m,v0, 求该质点在t10 s 时的速度和位置. 解:t t v a34 d d += 分离变量,得ttvd)34(d+= 积分,得 1 2 2 3 4cttv+= 由题知,0=t,0 0 =v,0 1 =c 故 2 2 3 4ttv+= 又因为 2 2 3 4 d d tt t x v+= 分离变量,tttxd) 2 3 4(d 2 += 积分得 2 32 2 1 2cttx+= 由题知0=t,5 0 =x,5 2 =c 故5 2 1 2 32 +=ttx 所以s10=t时 m705510 2 1 102 sm19010 2 3 104 32 10 12 10 =+= =+= x v 1-7一质点沿半径为 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3 23t=+,式中以 rad 计,t以 s 计,求:(1)t2 s 时,质点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2)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 45角 时,其角位移是多少? 解:t t t t 18 d d ,9 d d 2 = (1)s2=t时, 2 sm362181 = Ra 2222 sm1296)29(1 =Ran (2)当加速度方向与半径成 45角时,有 145tan= n a a 即RR= 2 亦即tt18)9( 22 = 则解得 9 2 3 =t 于是角位移为 rad67 . 2 9 2 3232 3 =+=+=t 1-8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按 2 0 1 2 sv tbt=的规律运动,式中s为质点离圆周上某点 的弧长, 0 v,b都是常量.求:(1)t时刻质点的加速度;(2)t为何值时,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 b. 解: (1)btv t s v= 0 d d R btv R v a b t v a n 2 0 2 )( d d = = 则 2 4 0222 )( R btv baaa n +=+= 加速度与半径的夹角为 2 0 )( arctan btv Rb a a n = (2)由题意应有 2 4 02 )( R btv bba += 即0)(, )( 4 0 2 4 022 = +=btv R btv bb 当 b v t 0 =时,ba= 1-9以初速度 1 0 20vm s=抛出小球,抛出方向与水平面成60的夹角.求:(1)球轨 道最高点的曲率半径 1 R;(2)落地处的曲率半径 2 R. (提示:利用曲率半径与法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解:设小球所作抛物线轨道如题 1-9 图所示 题 1-9 图 (1)在最高点, o 01 60cosvvv x = 2 1 sm10 =gan 又 1 2 1 1 v an= m10 10 )60cos20( 22 1 1 1 = = n a v (2)在落地点, 20 02 =vv 1 sm , 而 o 60cos 2 =gan m80 60cos10 )20( 22 2 2 2 = = n a v 第二章第二章 运动定律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运动定律与力学中的守恒定律 2-2质量为 16 kg 的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受一恒力作用,力的分量为fx6 N,fy 7 N.当t0 时,xy0,vx2 ms 1,v y0.求当t2 s 时质点的位矢和速度. 解: 2 sm 8 3 16 6 = m f a x x 2 sm 16 7 = m f a y y (1) = =+= =+=+= 2 0 1 0 1 2 0 0 sm 8 7 2 16 7 sm 4 5 2 8 3 2 dtavv dtavv yyy xxx 于是质点在s2时的速度 1 sm 8 7 4 5 =jiv (2) m 8 7 4 13 4) 16 7 ( 2 1 )4 8 3 2 1 22( 2 1 ) 2 1 ( 22 0 ji ji jtaitatvr yx = += += 2-3质点在流体中作直线运动,受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kv(k为常数)作用,t0 时质点 的速度为v0.证明:(1)t时刻的速度为 () 0 k t m vv e =;(2)由 0 到t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为 () 0 () 1 k t m mv xe k = ;(3)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 0 m v k ;(4)证明当 m t k =时速度减至v0 的 1 e ,式中m为质点的质量. 答: (1) t v m kv a d d = = 分离变量,得 m tk v vdd = 即 = v v t m tk v v 0 0 dd m kt e v v =lnln 0 t m k evv = 0 (2) = t tt m k m k e k mv tevtvx 0 0 0 )1 (dd (3)质点停止运动时速度为零,即 t, 故有 = 0 0 0 d k mv tevx t m k (4)当 t= k m 时,其速度为 e v evevv k m m k 01 00 = 即速度减至 0 v的 e 1 . 后,物体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以及力给予物体的冲量;(2)为了使冲量为 200 Ns,该力应 2-5作用在质量为 10 kg 的物体上的力为(102 )Ft iN=+ ,式中t的单位是 s.(1)求 4s 在这物体上作用多久?试就一原来静止的物体和一个具有初速度6j j j jms 1 的物体,回答这 两个问题. 解:(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 itittFp t 1 0 4 0 1 smkg56d)210(d =+= ,沿x轴正向, ipI i m p v 1 11 11 1 smkg56 sm6 . 5 = = = 若物体原来具有6 1 sm 初速,则 +=+= tt tFvmt m F vmpvmp 0 0 0 000 d)d(, 于是 = t ptFppp 0 102 d , 同理, 12 vv =, 12 II = 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 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 (2)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 +=+= t ttttI 0 2 10d)210( 亦即020010 2 =+tt 解得s10=t,(s20=t舍去) 2-7设F F F F7i i i i6j j j jN.(1)当一质点从原点运动到r r r r3i i i i4j j j j16k k k km 时,求F F F F所做的功; (2)如果质点到r r r r处时需 0.6 s,试求平均功率;(3)如果质点的质量为 1 kg,试求动能的变化. 解: (1)由题知, 合 F 为恒力, )1643()67(kjijirFA += 合 J452421= (2)w75 6 . 0 45 = = t A P (3)由动能定理,J45=AEk 2-10一质量为m的质点位于(x1,y1)处,速度为jvivv yx +=,质点受到一个沿x负 方向的力f的作用,求相对于坐标原点的角动量以及作用于质点上的力的力矩. 解: 由题知,质点的位矢为 jyixr 11 += 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为 i ff = 所以,质点对原点的角动量为 vmrL = 0 )()( 11 jvivmiyix yx += kmvymvx xy )( 11 = 作用在质点上的力的力矩为 k fyi fjyixfrM 1110 )()(=+= 2-12物体质量为 3 kg,t0 时位于r r r r4i i i im,vi i i i6j j j jm/s,如一恒力f f f f5j j j jN 作用在 物体上.求 3 s 后,(1)物体动量的变化;(2)相对z轴角动量的变化. 解: (1) = 3 0 1 smkg15d5djtjtfp (2)解(一)734 00 =+=+=tvxx x jattvy y 5 .253 3 5 2 1 36 2 1 22 0 =+=+= 即ir 4 1 =,jir 5 .257 2 += 1 0 = xx vv 113 3 5 6 0 =+=+=atvv yy 即jiv 6 11 +=,jiv 11 2 += kjiivmrL 72)6(34 111 =+= kjijivmrL 5 .154)11(3)5 .257( 222 =+= 12 12 smkg5 .82 =kLLL 解(二) dt dz M= = tt tFrtML 00 d)(d =+= += 3 0 1 3 0 2 smkg5 .82d)4(5 d5) 3 5 ) 2 1 6()4( 2 ktkt tjjttit 习题 5 5-4长l15.0 cm 的直导线AB上均匀地分布着线密度 9 5.0 10C m = 的正电 荷.试求:(1)在导线的延长线上与导线B端相距 1 5.0acm= 处P点的场强;(2)在导线的 垂直平分线上与导线中点相距 2 5.0dcm= 处Q点的场强. 解:如题 5-4 图所示 题 5-4 图 (1)在带电直线上取线元xd,其上电量 qd 在P点产生场强为 2 0 )( d 4 1 d xa x EP = 2 2 2 0 )( d 4 d xa x EE l lPP = 2 1 2 1 4 0 l a l a+ = )4( 22 0 la l = 用15=lcm, 9 100 . 5 = 1 mC , 5 . 12=acm代入得 2 1074. 6= P E 1 CN 方向水平向右 (2)同理 2 2 2 0 d d 4 1 d + = x x EQ 方向如题 5-4 图所示 由于对称性 = l Qx E0d ,即Q E 只有 y 分量, 2 2 2 2 2 2 2 0d d d d 4 1 d + + = x x x EQy 2 2 4 d d = l QyQy EE + 2 2 2 3 2 2 2 )d( d l l x x 2 2 2 0 d42+ = l l 以 9 100 . 5 = 1 cmC ,15=lcm,5d2=cm代入得 2 1096.14= QyQ EE 1 CN ,方向沿 y 轴正向 5-6均匀带电球壳内半径 6 cm,外半径 10 cm,电荷体密度为 53 2 10C m . 试求距球心 5cm,8 cm 及 12 cm 的各点的场强. 解: 高斯定理 0 d = q SE s , 0 2 4 = q rE 当 5=rcm时,0=q ,0=E 8=rcm时,q 3 4 p= 3 (r) 3 内 r () 2 0 23 4 3 4 r rr E 内 = 4 1048. 3 1 CN ,方向沿半径向外 12=r cm 时, 3 4 =q 3 ( 外 r ) 内 3 r () 4 2 0 3 3 1010 . 4 4 3 4 = r rr E 内外 1 CN 沿半径向外. 5-7半径为 1 R 和 2 R (21 RR )的两无限长同轴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分别带有电 量和,试求:(1) 1 rR ;(2)12 RrR 处各点 的场强. 解: 高斯定理 0 d = q SE s 取同轴圆柱形高斯面,侧面积 rlS2= 则 rlESE S 2d= 对(1) 1 Rr0, 0= Eq (2)21 RrR0= q 0=E 5-8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都均匀带电,电荷的面密度分别为1 和2 ,试求空间 各处场强. 题 5-8 图 解:如题 5-8 图示,两带电平面均匀带电,电荷面密度分别为 1 与2 , 两面间, nE )( 2 1 21 0 = 1 面外, nE )( 2 1 21 0 += 2 面外, nE )( 2 1 21 0 += n :垂直于两平面由 1 面指为2 面 5-9如题 5-9 图所示,在A,B两点处放有电量分别为q,q的点电荷,AB间距离为 2R, 现将另一正试验点电荷0 q 从O点经过半圆弧移到C点,求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解: 如图示 0 4 1 = O U0)(= R q R q 0 4 1 C U) 3 ( R q R q R q 0 6 = R qq UUqA o CO 0 0 6 )( = 5-10如图所示的绝缘细线上均匀分布着线密度为的正电荷, 两段直导线的长度和半圆环 的半径都等于R.试求环中心O点处的场强和电势. 解:(1)由于电荷均匀分布与对称性,AB和CD段电荷在O点产生的场强 互相抵消,取 ddRl= 则 ddRq= 产生O点E d 如图,由于对称性,O点场强沿 y 轴负方向 题 5-10 图 cos 4 d d 2 2 2 0 = R R EE y R 0 4 = ) 2 sin( 2 sin R 0 2 = (2)AB电荷在O点产生电势,以 0= U = A B 2 000 1 2ln 44 d 4 d R R x x x x U 同理CD产生 2ln 4 0 2 =U 半圆环产生 00 3 44 = R R U 00 321 4 2ln 2 +=+=UUUUO 第六章第六章 稳恒磁场稳恒磁场 题 6-4 图 6-4如题 6-4 图所示,AB、CD为长直导线,BC为圆心在O点的一段圆弧形导线,其半径 为R.若通以电流I,求O点的磁感应强度. 解:如题 6-4 图所示,O点磁场由AB、CB 、CD三部分电流产生其中 AB产生0 1 =B CD产生 R I B 12 0 2 =,方向垂直向里 CD段产生) 2 3 1 ( 2 )60sin90(sin 2 4 00 3 = = R I R I B,方向向里 ) 62 3 1 ( 2 0 3210 +=+= R I BBBB,方向向里 6-5在真空中,有两根互相平行的无限长直导线L1和L2,相距 0.10 m,通有方向相反的电 流, 1 20AI=, 2 10AI=,如题 6-5 图所示.A,B两点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这两点与导线 L2的距离均为 5.0 cm.试求A,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以及磁感应强度为零的点的位置. 题 6-5 图 解:如题 6-5 图所示, A 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42010 102 . 1 05 . 0 2)05 . 0 1 . 0(2 = + = II BAT (2)设0=B 在 2 L外侧距离 2 L为r处 则0 2) 1 . 0(2 20 = +r I r I 解得1 . 0=rm 题 6-6 图 6-6如题 6-6 图所示,两根导线沿半径方向引向铁环上的A,B两点,并在很远处与电源相 连.已知圆环的粗细均匀,求环中心O的磁感应强度. 解:如题 6-6 图所示, 圆心O点磁场由直电流A和B及两段圆弧上电流 1 I与 2 I所产生, 但A和B在O点产生的磁场为零。且 = 2 1 2 2 1 R R I I 电阻 电阻 . 1 I产生 1 B 方向纸面向外 2 )2( 2 10 1 = R I B, 2 I产生 2 B 方向纸面向里 22 20 2 R I B= 1 )2( 2 1 2 1 = = I I B B 有0 210 =+=BBB 6-7设题 6-7 图中两导线中的电流均为 8A,对图示的三条闭合曲线a,b,c,分别写出安 培环路定理等式右边电流的代数和.并讨论: (1)在各条闭合曲线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是否相等? (2)在闭合曲线c上各点的B是否为零?为什么? 题 6-7 图 解: = a lB 0 8d = ba lB 0 8d = c lB0d (1)在各条闭合曲线上,各点B 的大小不相等 (2)在闭合曲线C上各点B 不为零只是B 的环路积分为零而非每点0=B 题 6-8 图 6-8一根很长的同轴电缆,由一导体圆柱(半径为a)和一同轴的导体圆管(内、外半径分别 为b,c)构成,如题 6-8 图所示.使用时,电流I从一导体流去,从另一导体流回.设电流都是 均匀地分布在导体的横截面上,求:(1)导体圆柱内(ra),(2)两导体之间(arb),(3) 导体圆筒内(brc)各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解: = L IlB 0 d (1)ar 2 2 0 2 R Ir rB= 2 0 2R Ir B = (2)braIrB 0 2= r I B 2 0 = (3)crb02=rB 0=B 6-9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平面内有一段载流弯曲导线,电 流为I,如题 6-9 图所示.求其所受的安培力. 题 6-9 图 解:在曲线上取l d 则 = b a ab BlIF d l d与B 夹角l d=B 不变,B 是均匀的 = b a b a ab BabIBlIBlIF )d(d 方向ab向上,大小BIFab=ab 题 6-10 图 6-10如题 6-10 图所示,在长直导线AB内通以电流 1 20AI=,在矩形线圈CDEF中通有 电流 2 10AI=,AB与线圈共面,且CD,EF都与AB平行.已知a9.0 cm,b20.0 cm,d 1.0 cm,求: (1)导线AB的磁场对矩形线圈每边所作用的力; (2)矩形线圈所受合力和合力矩. 解:(1) CD F 方向垂直CD向左,大小 410 2 100 . 8 2 = d I bIFCD N 同理 FE F 方向垂直FE向右,大小 510 2 100 . 8 )(2 = + = ad I bIFFE N CF F 方向垂直CF向上,大小为 + = + = = ad d CF d adII r r II F 5 210210 102 . 9ln 2 d 2 N ED F 方向垂直ED向下,大小为 5 102 . 9 = CFED FF N (2)合力 EDCFFECD FFFFF +=方向向左,大小为 4 102 . 7 =FN 合力矩BPM m = 线圈与导线共面 BPm / 0=M 第七章第七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场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7-1一半径r10 cm 的圆形回路放在B0.8 T 的均匀磁场中,回路平面与B垂直.当回路 半径以恒定速率 =80 dr dt cm/s 收缩时,求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解: 回路磁通 2 rBBS m = 感应电动势大小 40 . 0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明创建结对协议书
- 乡村房屋补偿协议书
- 施工属地管理协议书
- 物流配送员考试考务人员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油泥厂家供货合同范本
- 模具长期加工合同范本
- 2026-2031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战略预测报告
- 水务服装采购合同范本
- 文章签署版权协议书
- 楼梯保修协议书范本
- 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 bobath.技术疗法(12月8日珠江医院授课)
- 第5章 乳状液及微乳状液 -乳状液和泡沫
- 300MW机组七漏治理方案及消漏方案
- 平面构成渐变
- GB/T 5231-2001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分和产品形状
- GB/T 16714-2007连续式粮食干燥机
- 优秀QC成果-提高加热炉热效率发布
- 最新《工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1000题【完美打印版】
- 第4课 部屋に 机と いすが あります 课件【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中日语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
- 物业公司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