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III第 1 章 前言11.1 任务由来11.2 建设项目的主要特点21.3 评价工作程序41.4 相关情况判定41.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51.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第 2 章 总则92.1 编制依据92.2 评价目的及原则152.3 环境功能区划152.4 评价标准252.5 评价工作等级322.6 评价范围372.7 环境保护目标382.8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452.9 评价内容及重点46第 3 章 现有项目回顾性分析483.1 建设历程回顾483.2 现有项目概况483.3 现有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消耗情况543.4 现有项目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543.5 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及污染治理措施573.6 现有项目环评批复及验收意见执行情况623.7 现有项目环境投诉情况653.8 现有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65第 4 章 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664.1 改扩建项目工程概况664.2 工艺流程及产污分析814.3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1024.4 改扩建后污染物排放情况“三本账”1244.5 营运期项目拟采取的环保措施1264.6 清洁生产1274.7 污染物总量控制1324.8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33第 5 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365.1 自然环境概况调查136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415.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475.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545.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555.6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62第 6 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76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766.2 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816.3 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1856.4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396.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2416.6 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456.7 营运期土壤环境影响分析2766.8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278第 7 章 环境风险评价2807.1 风险调查2807.2 环境风险潜势初判2827.3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2907.4 环境风险识别2917.5 风险事故情形分析2977.6 环境风险评价3047.7 现有工程环境风险排查3347.8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3357.9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要求3417.10 环境风险分析结论341第 8 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3448.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3448.2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3468.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3478.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3488.5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3518.6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355第 9 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3579.1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3579.2 环保费用估算3589.3 环境损益分析3599.4 小结360第 10 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36110.1 环境管理目的36110.2 环境管理36110.3 监测计划36510.4 排污口规范化36710.5 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管理要求36810.6 环保设施“三同时”竣工验收汇总372第 11 章 产业政策与选址合理合法性分析37411.1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37411.2 与行业规范相符性分析37411.3 与环保规划、政策相符性分析37811.4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384第 12 章 结论38612.1 项目概况38612.2 环境质量现状结论38612.3 环境影响预测与风险评价结论38712.4 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39012.5 总量控制分析39212.6 项目合法合理性分析39312.7 公众参与结论39312.8 综合结论394第1章前言1.1 任务由来废矿物油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中HW08废矿物油及含矿物油废物,废矿物油包括各种废润滑油、废内燃机油、废齿轮油、废液压油等,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有C15-C36的烷烃、多环芳烃(PAHs)、烯烃、苯系物、酚类等,其中的各种成分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危害作用。因此一旦大量进入外环境, 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的出台加强了我国对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行业的重视,废矿物油综合利用不仅是体现环境保护,更是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废矿物油产生量逐年增加以及政策的不断加码,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市场将迎来可观的增长。目前,广东省部分废矿物油回收厂家采用简单的沉降、蒸馏分离以及传统的硫酸、白土精制工艺,这些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风险且回收的润滑油品质较低,不符合国家废矿物油综合利用的长期规划。中山市阜沙镇伟富废矿物油回收处理厂位于中山市阜沙镇阜港西路罗松工业区(E: 1132034.30 ,N:22414.01 ),占地面积约 8000m2,核准经营方式及处理规模为收集、贮存、处理废矿物油(HW08)8000 吨/年。厂址于 2004 年从原址阜沙镇大有村搬迁至现址,搬迁项目于 2004 年 9 月取得原中山市环境保护局的批复(中环建表审字2004第00060 号), 2005 年 6 月通过原中山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竣工环保验收,验收生产规模为处理废矿物油 8000 吨/年。2016年,为了申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续证,中山市阜沙镇伟富废矿物油回收处理厂委托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了中山市阜沙镇伟富废矿物油回收处理厂环境影响后评估报告,并于2016年6月30日取得原中山市环境保护局的备案(中环建书20160030号)。为了公司进一步发展需要,公司拟对现有废矿物油处理工艺进行改进,采用“蒸馏+ 精制”的工艺代替原有“加热+冷却”工艺,并将废矿物油的处理能力从 8000 吨/年增加至30000 吨/年;增加废机油格处理车间,处理能力为 2500 吨/年;增加收集贮存其他废物(HW49)的贮存场所,收集贮存量为 2150 吨/年,其中废机油桶/罐 1300 吨/年、废活17性炭 400 吨/年、废油漆桶 300 吨/年、废天那水桶 150 吨/年;并配套建设储罐区、装卸区、给排水及事故应急池等公用辅助设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 年修订)的有关规定:“建设过程或者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制度”。因此受中山市阜沙镇伟富废矿物油回收处理厂的委托,海南国为亿科环境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任务。评价单位在接受委托后,数次对项目选址现场进行踏勘,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进行调查,在认真研读可研,并收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中山市阜沙镇伟富废矿物油回收处理厂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 建设项目的主要特点中山市阜沙镇伟富废矿物油回收处理厂位于中山市阜沙镇阜港西路罗松工业区(E: 1132034.30 ,N:22414.01 ),占地面积约 8000m2,核准经营方式及处理规模为收集、贮存、处理废矿物油(HW08)8000 吨/年。为了公司进一步发展需要,公司拟对现有废矿物油处理工艺进行改进,采用“蒸馏+ 精制”的工艺代替原有“加热+冷却”工艺,并将废矿物油的处理能力从 8000 吨/年增加至30000 吨/年;增加废机油格处理车间,处理能力为 2500 吨/年;增加收集贮存其他废物(HW49)的贮存场所,收集贮存量为 2150 吨/年,其中废机油桶/罐 1300 吨/年、废活性炭 400 吨/年、废油漆桶 300 吨/年、废天那水桶 150 吨/年;并配套建设储罐区、装卸区、给排水及事故应急池等公用辅助设施。图1.1-1 项目地理位置图1.3 评价工作程序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现有项目回顾性分析、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 性论证、环境风险评价、清洁生产、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 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要求,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阶段,具体流程详见图 1.3-1。图1.3-1 项目环评工作程序流程图1.4 相关情况判定(1) 环评文件类别的判定本项目为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及其他危险废物暂存项目,属于“三十四、环境治理业 100 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利用及处置”中的“利用及处置的”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修订)的有关要求,故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 产业政策符合性判定本项目为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及其他危险废物暂存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 第 29 号令),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中“四十三、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8、危险废物(医疗废物) 及重金属废物安全处置技术设备开发制造及处置中心建设及运营以及 15、三废综合利用与治理技术、设备和工程”;根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 年版)(发改体改20191685 号),本项目不属于禁止准入的行业、工艺、产品及开发活动清单。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本项目属于目录中的鼓励类第二十六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 18 款“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类项。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广东省的产业政策要求。1.5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及项目特点,本项目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 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是否可以满足本项目建设的需求,周围环境现状及规划情况是否可以满足本项目所需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要求;(2) 项目建设运营阶段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的处理措施是否可以满足相应的环保要求,外排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3) 项目拟采取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是否能控制本项目潜在的环境风险隐患。1.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 施工期施工期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影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做好施工期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可大大降低本项目施工带来的影响。从现有项目的建设经验来看,只要做好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可以将建设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减少到最小。(2) 运营期水环境本项目生产废水和初期雨水经厂区内废水暂存罐收集后作为零星废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放至阜沙镇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生活污水的水质简单而且建成后新增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少,较现状新增0.83m3/d,占阜沙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的 0.008%,不会对阜沙镇污水处理厂水量造成冲击。从上述分析可知阜沙镇污水处理厂在日处理能力、处理工艺、设计进水水质等能满足本项目生活污水的依托要求。大气环境项目所在地处于环境空气不达标区域。1、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 SO2、NO2 和非甲烷总烃小时浓度,SO2、NO2、PM10、PM2.5 的日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均100%;2、项目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下污染物 SO2、NO2、PM10、PM2.5 的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均30%。3、项目污染源正常排放下 SO2、NO2、PM10、PM2.5 的日均浓度增值叠加以新带老污染源影响以及现状浓度后,各污染物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非甲烷总烃的 1 小时浓度增值叠加现状浓度后符合环境质量标准。4、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本项目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综上所述,正常排放情况下本项目对环境空气影响可以接受。在非正常工况下,将造成评价范围内各污染物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贡献值均有所增加,但均未出现超标情况。因此,本项目建成后必须加强废气处理措施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定期检修废气处理设施,确保其达标排放。一般来说,事故性排放的机会较少,只要做好污染防治措施的管理和维护保养,本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评价区域内的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综合考虑大气防护距离、环境风险等因素,并结合各种文件要求,从环境安全角度出发,本项目防护距离设定为生产区及贮存区边界外100m 的包络线范围。声环境本项目建成后,若主要噪声源采取噪声治理措施,声源产生的噪声在各厂界处的增值在 33.8-46.7dB(A)之间,增值不大。叠加背景后各厂界噪声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故在采取降噪措施后,本项目噪声经距离衰减和建筑阻隔后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不大。固体废弃物营运期固体废物按分类管理、妥善储存、合理处置的原则,进行固废处置。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 2013 年修改单的要求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库中,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和处置。经上述措施处理后,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地下水本项目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和废水暂存罐区域底部均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 2013 年修改单中要求进行防渗,在正常情况下,可有效防止项目运营过程中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因此,正常情况下, 本项目对地下水影响较小。当项目防渗层破损发生泄漏造成污染事故时,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中,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一定影响,但根据预测结果,不同情形下各预测污染物最大污染距离点均未超过项目边界,对项目边界外以及周边敏感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针对本项目事故状况下预测结果,本项目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方位进行控制,从而避免污染物深入地下水对其造成影响。综上所述, 本项目运营过程对厂区周边地下水环境影响在可承受范围内。土壤本项目外排的 SO2 为 0.133t/a、NOX 为 0.318t/a,排放量很小且高空排放, 稀释效果较好,不会对区域土壤造成明显不良影响。同时现有项目已建成运行十多年,根据项目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土壤中的石油烃(C10-C40)均未检出。说明项目正常运营情况下,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对土壤的影响较小。厂区储罐、废矿物油暂存池、危险废物暂存车间、二次危险废物暂存库和废水暂存罐均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 2013年修改单有关规范设计,废水收集系统各建构筑物按要求做好防渗措施。现有项目已建成运行十多年,根据项目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土壤中的石油烃(C10-C40)均未检出。说明项目在做好防渗措施确保物料不会渗漏的情况下,对土壤的影响较小。同时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也均得到安全处理和处置。因此只要各个环节得到良好控制,可以将本项目对土壤的影响降至最低。综上,本项目建成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3) 综合结论本项目属于危险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是一项环保工程,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对危险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促进相关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善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本项目的选址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环保规划的要求、符合相关标准对选址的规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厂区布局较合理,选址符合相关规划要求。项目在运行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等污染。综合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根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和要求,项目须有效地进行污染排放控制和管理,积极落实本评价报告书中所提出的有关污染防治措施建议,强化环境管理和污染监测制度,保证污染防治设施长期稳定达标运行,杜绝事故排放, 特别是严格做好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工作,落实事故应急预案与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危险废物不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则本项目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明显影响,可维持区域环境质量。项目在建设规模、总平面布置、环境保护方面是可行的,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在落实本报告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后,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明显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第2章总则2.1 编制依据2.1.1 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修订);(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订);(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订);(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修订);(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7月16日修订);(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10) 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 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2018年4月28日起施行);(11)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环境保护部第39号令);(12) 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15年第5号);(13)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14)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5)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2004年第408号令);(16) 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1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11年第591号令);(18)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7 号);(19) 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033号);(20) 关于加强河流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201号);(21)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22)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3)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4)关于实施(GB3095-2012)的通知(环发201211号);(25)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改单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29号);(26) 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14号);(27)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8)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9)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30) “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环大气2017121号);(31)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1号);(32)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33)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34) 关于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配套文件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48号);(35)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36) 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37)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第29号令);(38) 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39)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发改体改20191685号);(40) )关于发布(GB18599-2001)等3项国家污染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环保部公告 2013年 第36号);(4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42)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环发20154号);(43)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办法(HJ941-2018);(44)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 环办应急20188号);(45) 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 环办环评201784号);(4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681号);(47)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48号);(48) 固定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环境保护部令第45号)。2.1.2 地方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1)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粤府200635号);(2) 广东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粤环200842号);(3) 关于同意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复函(粤办函2009459号);(4)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18年11月29日修订);(5)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2015年1月修订;(6)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9年3月1日施行);(7) 关于印发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粤府函201129号);(8) 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3月1日施行);(9)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 修订本)(20172020年)的通知粤环201728号;(10)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的通知(粤环201526号);(11)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9号);(12)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5131号);(13)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粤环 201651号);(14)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6145号);(15)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粤府2016140号);(16) 广东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粤环发20172号);(17) 关于发布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名录(2019年本)的通知(粤环201924号);(18) 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函(粤环函20171945号);(19)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印发关于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粤环20134号);(20)广东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粤府2018128 号);(21) 广东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2) 关于印发的通知,粤环发20186号;(2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行业名录(指导性意见)(粤环201844号);(24) 关于中山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粤府函2010303号);(25) 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6) 中山市水环境保护条例(2016年6月1日);(27) 中山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5-2020年);(28) 关于印发中山市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细则 的通知(中环2015109号);(29)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中山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年5月7日);(30)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中山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十三五” 规划的通知(中环201761号);(31)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 中府办201910号);(32)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的通知(中环201887号);(33) 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6修订)(中府函2016236 号);(34) 中山市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年)修编;(35) 中山市企业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产业核准类(2017年版);(36) 中山市涉挥发性有机物项目环保准入管理规定(中环规字20173号);(37) 中山市阜沙镇总体规划(2002-2020)修编;(38) 中山市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行动计划(2017-2020年)。2.1.3 环评技术导则及其他技术文件(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6)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9) 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10)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2019);(11) 固体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12) 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42-2014);(13)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14) 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15-2012);(15)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16) 一般工业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及2013年修改单;(17) 汽车危险废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JT618-2004);(18)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原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7 年第48号);(19)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环保部公告2009 第55号);(20)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21)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废弃资源加工工业(HJ1034-2019);(22)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HJ942-2018);(23)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HJ1033-2019);(24)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2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26)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27) 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28)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GB17415-1997);(29) 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2.1.4 其他技术资料(1) 中山市阜沙镇伟富废矿物油回收处理厂环境影响后评估报告(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同意中山市阜沙镇伟富废矿物油回收处理厂环境影响后评估报告备案的通知(中环建书20160030号);(3) 建设项目环评委托书;(4) 建设项目设计资料;(5) 与本项目有关的其他资料。2.2 评价目的及原则2.2.1 评价目的(1) 通过对企业现有工程的污染源调查,将现有工程与改扩建工程进行对比分析,查清污染物排放节点和排放特征,确定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类型、排放量、排放方式,算清项目现有工程及改扩建后工程污染物排放的“三本帐”,并分析变化量;(2) 通过工程分析筛选项目的主要污染因素和主要污染因子,为环境影响预测提供真实可靠的污染源强参数;(3) 通过现场实地调查,资料收集等技术手段,对评价区域内环境质量现状(包括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声等)进行评价,查清工程建设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状况;(4) 针对主要污染因素和因子,选择适宜的计算模式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了解其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5) 按照“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的环保规定和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可行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6) 对改扩建工程的建设在环境方面是否可行做出明确的结论,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2.2 评价原则(1) 依法评价: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2) 科学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 突出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2.3 环境功能区划2.3.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生产废水经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外运处理;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放至阜沙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周边水体有鸡鸦水道和阜沙涌,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粤环201114号),鸡鸦水道的水质目标为II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II类标准;根据中山市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年)修编阜沙涌澳尾涌段功能为农业、排洪,水质目标为IV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IV类水标准。项目所在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见图2.3-1。根据中山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方案(粤府函2010303号),项目北面的鸡鸦水道为南头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项目边界离南头水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最近距离为5310m、水域范围最近距离为5310m;离南头水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最近距离为108m、水域范围最近距离为138m。项目与中山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关系详见图2.3-2。2.3.2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根据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6年修订版)(中府函2016236 号),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属环境空气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二级标准。本项目大气环境功能区划见图2.3-3。2.3.3 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通知(粤水资源200919号),本项目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山不宜开采区(H074420003U01),区域地下水功能区保护目标为V类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V类标准。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功能区划见图2.3-4。2.3.4 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中环201887号),本项目位于阜沙镇 2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本项目所在区域声功能区划见图2.3-5。2.3.5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根据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中府办201910号),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中山市生态保护重要空间分布中的一般重要区,属于4北部平原生态区43北部平原人居保障功能生态亚区4303东凤镇- 阜沙镇人居保障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区划详见图2.3-6及2.3-7。2.3.6 环境功能属性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属性见表 2.3-1。表 2.3-1 环境功能区划属性表编号项目功能属性及执行标准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鸡鸦水道的水质目标为II类、阜沙涌澳尾涌段的水质目标为IV类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 量标准(GB3838- 2002) 的 II、IV 类标准2地下水环境功能区珠江三角洲中山不宜开采区(H074420003U01)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V类标准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二级标准4声环境功能区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5生态环境功能区4北部平原生态区43北部平原人居保障功能生态亚区4303东凤镇-阜沙镇人居保障生态功能区6是否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否7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8是否风景名胜保护区否9是否水库库区否10是否城市污水集水范围是,属于阜沙镇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目前所在区域污水管网已建成11是否环境敏感区否12是否在“生态控制线”内不位于中山生态控制线范围内图2.3-1 项目所在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图19图2.3-2 项目与饮用水源保护区位置关系图图2.3-3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图21图2.3-4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图图2.3-5 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图22图2.3-6 项目所在区域生态保护重要空间分布图23图2.3-7 项目所在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图242.4 评价标准2.4.1 环境质量标准2.4.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据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6年修订版)(中府函2016236号),本项目所在区域属环境空气二类区。本项目所在地SO2、NO2、PM10、PM2.5、TSP、CO和O3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2018修改单二级标准;NH3和H2S参照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臭气浓度参照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新扩改建项目厂界二级标准限值; 非甲烷总烃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确定的评价标准,取值为2.0mg/m3。具体限值见表2.4-1。表 2.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项目取值时间二级浓度限值单位选用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u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 2018年修改单24 小时平均1501 小时平均500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24 小时平均801 小时平均200颗粒物PM10年平均7024 小时平均150颗粒物PM2.5年平均3524 小时平均75一氧化碳CO24 小时平均40001 小时平均10000臭氧O3日最大 8 小时平均1601 小时平均200H2S1 小时平均0.01mg/m3参照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中的浓度限值NH31 小时平均0.2臭气浓度一次值20无量纲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新扩改建项目厂界二级标准值非甲烷总烃一次值2.0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说明392.4.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鸡鸦水道的水质目标为 II 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II 类标准;根据中山市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 年)修编阜沙涌澳尾涌段功能为农业、排洪,水质目标为 IV 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IV 类水标准。标准限值详见表 2.4-2。表 2.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mg/L(pH 除外)项目II类标准IV类标准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pH(无量纲)6-9CODcr1530SS100100溶解氧63BOD536氨氮0.51.5总磷0.10.3硫化物0.10.5石油类0.050.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3粪大肠菌群(个/L)200020000挥发酚0.0020.01镉0.0050.005铅0.010.05铜1.01.0汞0.000050.001砷0.050.1注:悬浮物参考农业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中蔬菜灌溉水质要求。2.4.1.3 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中环201887 号),本项目位于阜沙镇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具体限值详见表 2.4-3。表 2.4-3声环境质量标准 (摘录)单位:dB(A)声功能区类别适用地带范围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2 类区标准昼间夜间2 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60502.4.1.4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通知(粤水资源200919 号),本项目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山不宜开采区(H074420003U01),区域地下水功能区保护目标为 V 类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V 类标准。具体限值见表 2.4-4。序号指标V 类标准值单位1PH9.0 或5.5无量纲2溶解性总固体2000mg/L3硫酸盐350mg/L4铜1.50mg/L5挥发酚0.01mg/L6耗氧量10.0mg/L7氨氮1.50mg/L8总大肠菌群数100MPN/100m/L9硝酸盐30.0mg/L10亚硝酸盐4.80mg/L11汞0.002mg/L12砷0.05mg/L13镍0.10mg/L14镉0.01mg/L15铬(六价)0.10mg/L16铅0.10mg/L表 2.4-4 地下水质量标准(摘录)2.4.1.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地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产品物流跟踪追溯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电子系统与无人机联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结构件材料研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城市绿化劳动力保障措施
- 亿欧智库:2023年数字疗法产品综合能力评价报告
- 2025年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社会交往能力计划
- 媒体从业者辞职报告书的范文
- 文化创意装饰公司年度营销工作计划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廊坊市部分高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工程后期管护维护方案
- 2025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 《老年人生活能力康复训练》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2025-2030中国间二硝基苯行业现状态势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完整版)保安培训课件
- 从课本到奥数课件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全套课件
- (全国通用)三甲人民医院诊断证明书请假条模板(广东佛山)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研课标说教材课件
- 纳米材料ppt课件精品课件
- 最新VTE指南解读(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护理指南解读)
- 旅行社计调实务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