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三1,分析美洲地表水分布及其水文特征的地域差异性。美洲大陆南北纵贯,地形区也呈南北纵列,且东、北、西三面分临三大洋,因此在构造、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美洲地表水分布及其水文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形成外流区与内流区之间,东西、南北之间以及各大流域之间的强烈对比,由此充分体现了全洲地理环境结构的特点。南北纵贯的落基山安第斯山作为美洲大陆上重要的一级分水岭,首先把美洲大陆一分为二:西部属于太平洋流域系统,东部则包括大西洋流域系统和北冰洋流域系统,其中以大西洋流域面积为最广,又以外流区域占绝对优势。(1)河流分布:美洲河流分为四大系统,大西洋流域范围,包括墨西哥湾流域、哈德孙湾流域在内,约占全州面积的 63.5%,太平洋流域占 14.4%,北冰洋流域占 11.5%。因此美洲 89%的面积属外流区,内流区面积仅占 11%,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西南部科迪勒拉山区以及南美安第斯山间高原等地。由于科迪勒拉山系逼近海岸,所以太平洋流域面积仅占全州面积的1/10,美洲庞大的水系集中在东部地区,尤其是中低纬地区。地域差异性:西部太平洋流域均具有山地河流的特征,它们或因空间有限,或因气候干旱、新构造运动强烈,水系发育一般,尚处于初级阶段。东部太平洋流域河流源远流长,水量丰富,河网稠密,拥有密西西比、亚马孙、巴拉圭-巴拉那-拉普拉塔和奥里诺科等四大水系。(2)湖泊分布:湖泊主要分布在北美大陆北半部。北美洲湖泊:绝大多数湖泊是冰蚀湖,分布在曾被大陆冰川覆盖的北半部,特别是加拿大境内,冰蚀湖星罗密布,如大熊湖、大奴湖、温尼伯湖和五大湖等,构成世界上最大的湖带。还有一些零星分布的湖泊,例如西部山区的火山湖和断层胡、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河成湖、东南沿海一带的泻湖、西南干旱区的风湖、弗罗里达半岛和尤卡半岛的溶蚀湖等。此外在西部现代冰川发育的高山地区有很多山岳冰川侵蚀形成的冰斗湖。南美洲湖泊:玻利维亚高原的喀喀湖、西北沿海的马拉开波湖、东南沿海的帕图斯湖。地域差异性:北美洲湖泊类型众多,以冰蚀湖为主,分布广泛,大湖多,且有大的淡水湖群。南美洲没有大的湖群,个别大湖也很少。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第四纪冰川的作用以及中高纬大陆的空间状况。南美洲第四纪冰川的范围和厚度较小,同时大陆面积在中高位大大缩减,因此不具备产生大湖的条件。2,自然地理环境对美洲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有何影响。(一)高大山地偏居太平洋一侧的地形结构使其经济活动长期指向大西洋区域。绵长高峻的科迪勒拉山系偏居于太平洋岸一侧,不仅成为美洲自然地理分异的突出地理界限,而且也成为人类活动东西间联系的巨大屏障,加之山系以东平原、高原面积广大,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地理空间,以及历史上东部地区是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欧洲殖民者最早落脚和开发之地,遂使美洲国家经济活动长期以来都是指向大西洋区域,并与其对岸的欧洲一起共同支撑了大西洋区域200多年的繁荣。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东盟国家、中国的崛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区域经贸活动的加强,以及美国国内“阳光地带”的勃兴,这样就促成美国对外经济活动的重心开始由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如1992年,美国跨太平洋的贸易比跨大西洋的贸易高50%。对拉丁美洲来说,其经济活动的重心仍面向大西洋一侧,且与欧盟国家的关系不断加深。如1996年南方共同体市场与欧盟的贸易总额达到400多亿美元,超过了该集团同美国的贸易额,曾引起了美国的不安。而且与此同时,拉美加入APEC组织的国家却只有墨西哥和智利两国。(二)拉丁美洲的矿物资源对其经济成长的方式、水平,聚落与交通运输网的形成等有着明显的作用,对世界经济的进步也有重大影响。矿物资源是拉丁美洲经济开发的最大优势资源之一。在这方面,首推安第斯山区的多种有色金属矿。其次,分布于委内瑞拉、巴西高原东南部、卡拉雅斯山地以及玻利维亚西部的大型铁矿,已使拉美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铁矿输出地区。拉丁美洲的许多中心城市,如智利的圣地亚哥、玻利维亚的波哥大、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秘鲁的利马等都曾作为采矿中心或矿业服务中心而发展起来。拉丁美洲现有的陆上交通网基本上都与采矿区相联系,表现为一个典型的以对外输出物资为宗旨的伞骨状路网(即以沿海港口为顶点和输出点,向内地矿区呈辐射状延展)。最后,也正是拉丁美洲矿物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供给才保障了欧、美对有色金属和铁矿的需求,从而促进了近代工业革命在欧、美的扩散。(三)如果说金属矿物资源是拉丁美洲对世界经济的重大贡献的话,那么石油资源则是影响其自身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美洲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中美地区,即墨西哥湾沿岸及大陆架、加勒比海南岸大陆架和南美北部沿岸大陆架。在拉丁美洲,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以拥有大量石油外汇来改善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而且在加勒比地区和委内瑞拉还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工业区。产油国的经济状况一度明显好于非产油国,其制造业也因石油化工和采油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而得到支撑并壮大起来。3,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一)占据地缘政治、经济区位优势美国濒临两大洋,远离旧大陆,其南北两面均以弱国为邻。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辽阔的海洋虽不能阻碍它和旧大陆的联系,但却避免了旧大陆战乱的干扰,为它提供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和平环境。在当代,美国虽然没有欧盟那样的一体化的区域大市场,但是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区”和邻近的拉丁美洲,利用一个面积更大的“亚太市场”,美国还是可以借助它的地缘优势取得足够的国际市场空间。(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1)地形。美国地形的多样化以及平原山地的广大,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2)气候。美国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无霜期在100天以上的地区面积占90。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3)水文。美国有庞大而完整的水系,密西西比河纵贯大平原中部,众多的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部高原潜在水能尤为巨大。(4)矿产。美国拥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三)特殊的历史发展条件(1)“外部节约”是国家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条件。(2)大量的和廉价的黑人奴隶为美国开发其种植园经济提供了劳动力保障,为它在农业上取得资本积累和开拓市场提供了条件。(3)原住居民的数量稀少和滞后的社会经济制度使美国在其辽阔的土地上没有遇到落后的土地制度的阻碍,使它很容易就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农业开发。(4)由于土地的广阔和劳动力的相对稀缺,机械化的和大农场农业成为必然。(5)两次世界大战又为美国提供了“外部节约”军事订货刺激了其国内的生产和技术更新,使美国在工业技术上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四)雄厚的经济性资源(1)高等教育与人才资源优势。美国的大学教育非常发达,几乎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读完了大学。19461996年的半个世纪,美国一共涌现了16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优越的教育科研环境也使美国可以源源不断的吸引外国留学生和科技人才,当这部分人中的大多数留在美国工作时,美国实际上在巧取世界各国的人力资源。(2)雄厚的政府财政能力。联邦财政的收支规模反映了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以及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联邦政府的力量也是最强的。美国联邦政府的收入是各国政府中集中财力最多的,不过它只占 GDP 的 20.5 。因此,美国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经费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风险资本的实力也非常强大。政府每年承担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 57 。(3)庞大的金融产业。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产业,近年包括各大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和各种基金在内的金融实力占全球金融总资产(44万亿美元)的60强。美国拥有世界最大的资金融资场所,1999年仅股市市值就达16.6万亿美元,占全球股市总市值的46。一般来说,纽约与日本的东京和英国的伦敦共同构成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但是实际上由于日本和欧洲的经济实力明显落后于美国,因此纽约的地位扶摇而上。(4)科技信息遥遥领先。美国是世界上科技特别是高新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基础科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19501998年,美国人获得190项诺贝尔科学奖,占全部获奖数的55.4 。美国科学家在有影响的科技期刊上发表141 ,000篇论文,占全世界的34。科技论文被引用总数的比例高于34。1995 年3月,在白宫发表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称:在几乎所有的关键技术领域,美国不是领先于欧洲和日本,就是与之持平。其中包括能源技术、制造业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环境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 4,美国高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哪些部门,各分布在哪里?根据联合国和一些国家的分类,高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航天航空业。飞机工业几乎完全集中在洛杉矶和西雅图。其他还分布在得克萨斯州(最大中心达拉斯和沃斯堡)和堪萨斯州(维奇托和堪萨斯城)等。 (2)电子工业。近年来,美国高新技术的开发重点仍然是世界竞争最激烈的电子工业尤其是微电子工业。美国西海岸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此外,东海岸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128号公路两侧的林地也布满了高技术工业园,形成了一个以发展微型电脑为中心的高技术区,并使当地因传统工业衰落而萧条的经济得以了复苏。 (3)生物技术产业。生物技术就其影响来说,是仅次于信息技术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它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它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分子或原子水平上揭开生物构造和遗传的秘密,这必将推动医药、农业、生命科学和环保业等的发展。如今,美国崛起了波士顿、旧金山湾、华盛顿、圣迭戈和北卡研究三角园等大生物产业基地。(4)环保产业。近20年来,随着美国政府和民间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以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的环保产业应运而生。环保产业是由与环保相关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产业。 5,美国城市经济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和现有的地理格局。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深刻揭示出美国的区域开发与城市的建立是同步进行的,而且也是自东向西依次推进,最后遍及北美大陆本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开发特征,并最终建立起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地域体系。形成过程:(一)20世纪中叶东北部和中西部城市经济的“鼎盛期”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美国铁路建设高峰期的到来,国内市场联系渠道通达,一方面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更强;另一方面20年代的美国城市形成了大的地区性分工。最先成型的如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以纽约为中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特区,沿大西洋沿岸跨越10个州;中西部即大湖区巨大城市带,它以芝加哥为中心,东起匹兹堡、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西达圣路易斯,中有密尔沃基、哥伦布,南绕五大湖呈半月形。它们分别构成了美国“经济地理的纵轴”和“横轴”。(二)二战以来“阳光带”城市异军突起同20年代大都市区的兴起同步产生的是美国区域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从二战到冷战期间,巨额的国防和军事开支被分配到西部和南部,再经60年代高科技革命的刺激,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带”城市异军突起,而传统工业中心中西部和东北部却处于衰退的困扰之中,被冠以“冰雪带”之称。西部和南部却在人口、工业和投资等方面呈现空前繁荣景象。这种巨大变化在美国被泛称为“阳光带”的崛起。所谓“阳光带”泛指美国本土37N以南的地带,以气候温和、光照充足而闻名。确切的说,新崛起的地区主要可划分为东南部和西南部两大部分。现有的地理格局 目前: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以纽约为中心,南北延伸。中西部大湖区巨大城市带,以芝加哥为中心,围绕五大湖呈半圆形。西部太平洋沿岸也崛起了以西雅图、洛杉矶、圣迭戈、旧金山为纽带的大都市带。全美的大城市中西部和南部数量居多,但第一城市纽约的地位不可动摇。发展现状:传统大城市纽约、芝加哥、旧金山因为经济和就业的萎缩导致新增城市人口在减少,反而美国中部的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和奥斯丁则不断膨胀。美国的大都市扩张在大范围地继续向南方红州都市区延伸。6,墨西哥经济发展的条件及主要优势产业。(1)经济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耕地占国土面积 13%,草场和森林面积广大,分别占国土的 38%和 21%,发展农牧业条件较为优越。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尤以油气和银矿突出,工矿业一直是墨西哥经济的主要支柱。文化:墨西哥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阿兹特克文化,成为旅游业主要吸引因素。区位优势:美、墨之间长达 3100km 的边界,成为墨西哥进入北美经济圈的地利条件。(2)主要优势产业工矿业墨西哥工业部门门类比较齐全,但发展不平衡,制造业占首要地位,主要有钢铁、造纸、木材、化工、纺织、化肥、汽车制造、食品饮料等。以墨西哥城为中心集中着全国绝大部分的机械、冶金、电子等工业。农牧业农业发展不快,制约因素有小农经济、运输设施严重落后,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低等。主要种植玉米、高梁、小麦、大豆、水稻、棉花等,剑麻产量居前列。主要饲养牛、猪、羊、马等,畜产品部分出口。林业、渔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较小。墨西哥发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面向美国市场的外向型农业生产,使咖啡、水果和蔬菜产量增长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果。谷物种植和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经济作物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旅游业旅游业是墨西哥继客户加工业和石油工业之后的第三大外汇来源。墨西哥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名胜古迹甚多,来该国旅游的人每年达 300 万400 万人次。7,巴西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1)国土面积 850 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五大国,国土大部分为高原和平原,水热丰富,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淡水资源世界排名第一。巴西河流众多,第一大河亚马孙河惠泽巴西相当大面积的土地,为农业和航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二大河圣弗朗西斯科河自巴西高原东南部流向东北干旱地区,不仅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还蕴含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巴拉那河上游流经巴西高原南部,激流瀑布多,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国发电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巴拉那河水系。(3)矿产资源丰富,从铁矿、锰矿、铝土矿等工业基础原料,黄金、金刚石等贵金属,到核工业原料铀矿,以及尖端技术工业所需要的稀土类矿物应有尽有,被誉为“世界矿产资源宝库”。(4)巴西土地广袤,海岸线绵长,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8,巴西发展的地域差异。巴西国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相异,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从北到南、自东向西、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文化、经济、社会差异显著,先进与后进、文明与原始、传统与现代共存与广大的领土之中。在巴西的区域差距中,南北差距表现得最为突出。北部地区:现在,除马瑙斯自由经济区以外,其余地区经济仍未摆脱高度依赖自然秉赋的状态。南部地区:人口较稠密,开发历史早,一直以来就是巴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依据区内差异,又划分出四个地区。(1)东北部。包括九个州,开发历史最早,曾经是巴西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巴西传统文化的故乡。萨尔瓦多在15491763年曾是殖民地总督驻地,由于18世纪东南部采金热,使东北部经济走向衰退。根据经济活动内容,这里可分为北部沿海甘蔗地带、南部沿海可可地带以及内陆干燥畜牧区。其中,圣弗朗西斯科河中游地带被称为“新加利福尼亚”。工业以非耐用消费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为主,在沿海地区建立了一批石油化工、冶金等工业中心。(2)东南部。包括米纳斯吉拉斯、圣埃斯皮里图、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四州。面积仅占全国的11%,却集中了全国44%的人口,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巴西经济发展史上的几次重大高潮曾掀起于该地区。战后的工业化也是以该地区为中心开展的,这里集中了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等全国最大的三个城市,以这三个城市构的三角地区集聚了巴西工业的精华。(3)中西部。包括联邦区、戈亚斯州、马托格罗索州、南马托格罗索州等,面积占全国1/5强,未开拓土地辽阔。1960年迁都后,中西部在全国的地位显著提高,首都巴西利亚成为巴西国土开发又沿海向内陆推进的基地。巴西利亚是在巴西高原中部草原上兴起的新型城市。在全国位置适中,气候凉爽,四季如春。巴西人习惯将里约热内卢称为“古都”,而把巴西利亚成为“新都”。随着新都的建设,巴西新的现代文化从海岸文化向内陆文化转移。(4)南部。包括南部三州,这里是19世纪起靠欧洲移民建成的农业区,成为巴西的白人区域,其中,德国和意大利的移民多定居在南里奥格兰德州,波兰人主要来到巴拉那州。三州种植的农作物各有特色;巴拉那州主要种植咖啡、棉花、亚麻、烟草等经济作物;圣卡塔琳纳州出产玉米、稻米等;最南端的南里奥格兰德州是小麦的主要产区,玉米、豆类、烟草和葡萄的生产也居全国重要地位。欧洲移民还发展了葡萄酒、金属加工、皮革、纺织等工业。阿雷格里港是南里奥格兰德州首府,是全国第四大商港,城市具有浓厚的欧洲风格。9,大洋洲的自然地理特征。1 、陆地面积最小而岛屿类型最全、分布最零散的一个洲。2 、干热的大陆,温湿的岛屿。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大洋洲西南部、纬度偏低,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除东、南、北沿海的狭小部分外,均属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大洋洲东部除少数岛屿外,绝大多数介于南北回归线间,各群岛散布在大洋洲中,受海洋调节,多属热带海洋性气候。3、独立的动物地理区在全世界六大动物地理区中,仅澳大利亚动物地理区是由大洋洲一个洲单独构成的,在动物区系方面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古老性(即原始性)和特有性。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古老动物的集中地。10,澳大利亚大陆地形有何基本特征?其自然带分布有何规律,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地形特征:1 、地势低平,澳大利亚大陆平均海拔 350 米,海拔 200 米以上的平原占大陆面积的36%,200600 米的低高原占 59%,6002000 米的高原、山地占 4.2%,2000 米以上的高山区只占 0.8%。全大陆没有超过 2300 米的山峰,也没有很低的洼地,是一个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小的缓和大陆;2 、地形结构成纵向排列,澳大利亚的地形结构从西向东可分为三个南北纵列的地带。西部是侵蚀高原,中部是沉积平原,东部是褶皱山和断块山;3 、风成地貌分布较广,澳大利亚中西部是广阔的低高原,这里气候干旱,植被稀疏,风力较大,地表广泛分布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高原表面有些地方矗立着由抗风化能力较强的岩石所构成的蚀余山,在蚀余山山麓附近堆积有很厚的碎石层,另一些地区有大面积的沙漠,这里受盛行风的影响,形成许多沙垄。沙垄是澳大利亚最典型的地貌形态。分布规律和成因:气候是自然带地理分布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在澳大利亚大陆,随着气候类型自大陆北、东、南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分布图式,其自然带的分布也有类似的图式,即外缘是森林,向内陆是广阔的干草原,大陆中央和西岸是荒漠。这种分布图式在各大陆中具有独特性。 由上图知,澳大利亚大陆半环状的自然带结构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而气候类型中降水量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澳大利亚大陆年降水量由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减少,所以气候带盒自然带均呈现出半环状分布。11,新西兰的居民组成情况?主要的经济部门是什么?新西兰全国约有384.28万人(2000年底),其中欧洲移民后裔占79.6%;毛利人占14.5%,大多聚居于偏僻的地区,仅有少数人在大农场当雇或季节工人,过着贫苦的生活;华侨、华裔约占2.25%(1998年7月);此外,还有少数的印度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等。居民大部分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全国通用英语,毛利人使用英语和毛利语。北岛人口占7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83%。主要经济部门 农牧业新西兰农牧业主要形式为大农牧场经营,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高,大规模采用机械和其他科技手段,以改良天然牧场及建立人工草场,全部牧场实行分区轮牧。新西兰的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 4/5,更占到农牧业出口值的 9/10。畜牧业用地广,全国牧场和草地占农牧业总用地的 96.4%。畜牧业以牛羊为主,按人口平均计算,新西兰是世界上养牛羊最多的国家。养羊业在地区分布上,北岛多于南岛,除中部养羊较少以外,其他地区分布普遍;南岛养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社团联合活动合作合同(2篇)
- 新质生产力范式
- 2025电商平台转让合同示范文本
- 医疗新质生产力绿色
- 2025融资租赁代理合同
- 2025在职员工兼职合同范本
- 2025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设计3人民版(美教案)
- 如何挖掘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党员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四月调研考试(二模)数学试题 含解析
- 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英语试题及答案)(广东二模)
- 河南省许昌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素质评估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家庭开销计划协议书模板
- 武汉一调数学试卷及答案
- 高二下学期《家校携手凝共识齐心协力创辉煌》家长会
-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训练专题04整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原卷版+解析)
- 银行保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设计
- 脑卒中多学科会诊制度
- 2024年大模型+RAG最佳实践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