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主讲人:贾晓明2013-4,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工作场所化学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安全健康环境对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检测概念工作程序相关法规与标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念,又称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定义,种类10大类115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利用采样设备和检测仪器识别、检测、鉴定危害因素,掌握其性质、强度及时空分布情况,评价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为危害因素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定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射频辐射、紫外线、激光等化学因素:粉尘、毒物检测目的分类评价检测、日常检测、监督检测、事故性检测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类型分类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按照危害因素分类,时间加权允许浓度: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包括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或最高允许浓度:一个工作日有害浓度最高时段采样,连续3个工作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评价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进行日常、定期的检测。时间加权允许浓度: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检测一个工作班;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或最高允许浓度:一个工作班内有害浓度最高时段采样;,日常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测。时间加权允许浓度:代表性的工作日和采样点进行检测;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或最高允许浓度:代表性的采样点,一个工作班内有害浓度最高时段采样;,监督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职业危害事故时进行的紧急检测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或最高允许浓度;,事故性检测:,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类型分类,现场检测检气管法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器类型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检气管法将浸渍过化学试剂的固体吸附剂制成指示剂,装在玻璃管里,抽气后通过有害物质与化学试剂反应引起固体吸附剂变色,根据颜色和色柱长度和标准比对做定性或定量检测。可以检测100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非标准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利用红外线、半导体、电化学等方法制成的便携式直读仪器的工作现场快速检测。CO/CO2(国标)采用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物理因素除振动外,多以场的形式存在,如声场、电磁场、热辐射场等,除高温外物理因素的产生和消失和生产设备的启动和关闭是同步的。故物理因素的检测采样便携式现场直读仪器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实验室检测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仪器化学因素检测称重法、光谱法、色谱法等,工作程序,工作程序,根据检测项目来源、性质、检测对象和检测范围等,结合自身资质和技术能力,进行项目合同评审,接受委托,双方签订技术服务合同。,项目委托,现场调查了解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变化规律和劳动者接触状况,正确选择检测点、检测对象、检测方法和检测时机,检测前对现场做卫生学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检测。,工作程序,被检测单位概况:单位名称、地址、劳动定员、岗位划分、工作班制等生产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所有物质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理化性质等生产工艺流程、原料投入方式、加热温度好时间、设备种类、数量及布局劳动者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量、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因素的程度、频率及持续时间有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算浓度,必要时可做预检测工作地点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个人防护装备及使用情况,现场调查内容,工作程序,物理因素现场检测化学因素样品采集(CO/CO2为现场检测)根据GBZ1、GBZ2.1、GBZ2.2、GBZ/T160和GBZ159规范确定检测点、检测对象和数量,制定现场采样时间/频次和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制定,工作程序,确定检测人员,各自分工检查检测设备是否正常、电力充足、计量证书是否过期、有无防爆认证需要校正的设备是否校正(流量和噪声现场校正)采样介质(滤膜夹、吸收瓶、采样管等)是否质量完好,数量充足现场检测记录单是否充足必要的个体防护是否齐全,仪器运输过程的安全防护,检测前准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正常生产状态下检测检测前再次观察工作现场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确保现场检测和采样的代表性和有效性记录现场检测和采样的详细信息和数据记录单要由至少两名检测人员和一名检测单位的陪同人员签字确认记录单应保存完整,作为检测报告的溯源依据,现场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现场采集样品的交接采样记录单交接样品编号和保存实验室样品的流转和分析测定,实验室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原始数据和原始图谱的计算整理;质控数据计算;采样时间和采样体积的计算;标准采样体积的计算;数据处理结果的单位换算、数字修约等。,数据处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检测工作的最终产物,既整个检测工作的总结,也是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的总结,一旦签发盖章生效后将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保证报告中相关信息和结果的真实、准确可靠;检测报告内容应清晰整洁,便于查看。,报告编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报告编制完成后,经过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审核人员以及质量监督人员逐次确认签字后,由授权人签发,加盖资质印章和检测机构检测专用印章,即可发送给委托方;相关原始记录和报告应归档管理,报告审核签发,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法规与标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及相关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大常委会或政府制定的法规和规章职业卫生标准,法律法规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法规与标准,涵盖了职业活动中所有与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有关的卫生标准;包括:化学毒物、粉尘、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电磁辐射等)、气象条件、劳动负荷和劳动生理及工效等;共计119条,包括设计标准、接触限值、安全警示、检测方法和名词术语;,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相关法规与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检测结果参考标准,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允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包括化学有害因素接触限值和物理因素接触限值;是职业卫生标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限量标准,不应该以达到该标准为满足,应该尽量降低有害因素强度;,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最高容许浓度(MAC);,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最高容许限值;,物理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包括339种化学物质、47种粉尘和2种生物因素;所有的化学物质和生物因素制定了TWA或MAC限值,部分化学物质还制定了STEL限值;没有制定STEL限值的化学物质规定了超限倍数;47种粉尘都制定了TWA限值,并且规定了超限倍数;,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简称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的主要指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简称STEL):在遵循PC-TWA的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浓度;,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术语,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最高容许浓度(MAC):任何时间和任何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超限倍数(EL):粉尘和未制定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TWA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短时间(15min)接触浓度均不应超过TWA的倍数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术语,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物理因素大都是以能量的方式作用于机体,对机体的损伤程度与人体接受的总能量有关,所以物理因素的卫生标准与接触时间有直接关系,可以理解为时间加权平均能量;物理因素包含10种职业接触限值,包括:噪声、高温、射频辐射、工频电场、手传振动、采光照明、紫外辐射、激光、气象条件、心率和能量消耗的生理限值;,物理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应用,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是所有评估、评价、监督和检测的重要技术法规依据;应正确的运用TWA、STEL或MAC的职业接触限值,安装有关规定进行空气采样、检测,以正确的评价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TWA是评价的主要指标,是接触限值的主体限值;个体检测是测定CTWA的理想办法尤其适用于评价劳动者实际接触状况;定点采样要求采集一个工作日内某一个工作地点各时间段的样品,仅适用于定点工作的劳动者;,TWA的应用,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定点检测TWA计算:,=(11+22+)8,CTWA:8小时工作日接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C1、C2Cn:每个时间段的平均浓度T1、T2Tn:每个时间段的持续接触时间注:T1+T2+Tn为劳动者一天接触有害因素的全部时间,不一定为8小时,TWA的应用,范例:甲苯的TWA值为50mg/m3(STEL100mg/m3),某工人一天接触记录为:08:0010:0025mg/m310:0012:0075mg/m313:0015:0075mg/m315:0017:0015mg/m3,TWA为平均值,不能用瞬间采样所得结果来推算,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范例:三氯乙烯的TWA值为30mg/m3(STEL60mg/m3),某工人一天接触记录为:08:0010:0020mg/m310:0012:0045mg/m313:0015:0040mg/m315:0016:0040mg/m3,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STEL是与TWA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可视为TWA的补充;只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后可导致刺激、窒息、中枢神经系统等急性作用及慢性不可逆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STEL的应用,当CTWA符合要求时,CSTEL也不能超过STEL;当CTWA超过TWA,达到STEL水平时,一次接触时间不能大于15min,每日接触不可超过4次,每次间隔不少于60min。STEL检测时,应先了解现场浓度波动情况,在浓度最高时段采用。,STEL的应用,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范例:甲醇的TWA值为25mg/m3(STEL50mg/m3),某工人一天接触记录为:08:0010:0010mg/m310:0012:0010mg/m313:0015:0055mg/m315:0017:0020mg/m3,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最高容许浓度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可以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超过的限值。,MAC的应用,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符合TWA的前提下,化学物质最大超限倍数(视TWA定)是TWA的1.53倍,粉尘为2倍;,超限倍数的应用,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备注栏注释的应用:标以“皮”的化学物质,表示可以完整的皮肤吸收,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预防皮肤污染;标以“敏”的化学物质,为智敏物,对特异易感着应及时调离接触岗位;标致癌性标志的化学物质应严格采取技术措施与个人防护,减少接触机会,降低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粉尘限值的应用:对分别制定总尘和呼尘TWA的粉尘,应同时测定总尘和呼尘的CTWA;呼尘按照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分离曲线(BMRC曲线,简称B曲线),空气动力学直径在7.07m以下,其中5m的粉尘采集效率在50%;,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当工作场所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时,若缺乏联合作用的毒理学资料,应分别检测并分别比对限值评价;,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时同时作用于同一器官、系统或有相似的毒性作用时,应按照下列公式结果评价:,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11+22+=1,C1、C2、Cn:各化学物质的CTWA浓度L1、L2、Ln:各环线物质的TWA容许浓度当比值之和小于等于1时,表示未超过限值,当比值大于1时,表示超过限值;,有相关作用的混合计算某工人一天接触记录为:,甲苯TWA=32.5mg/m332.5/50=0.65丁酮TWA=100mg/m3100/300=0.33苯TWA=2.5mg/m32.5/6=0.42,0.65+0.33+0.42=1.4,1.41,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接触限值应由受过职业卫生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使用,不适用于非职业性接触;接触限值是评价职业卫生状况的重要法规性技术依据,不是安全和危险的精确界限,也不能用来判断化学物质的毒性等级。,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保护劳动者免受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正确运用接触限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和分析;GBZ2.2-2007规定的限值为上限值;电磁辐射的功率密度用于表示超高频、微波、和激光辐射强度。,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超高频辐射的远场区功率密度与电场强度关系为P=E2/3770;P:功率密度,mV/cm2、E:电场强度,V/m;测量时可选择功率密度或电场强度;高频电磁场适用于高频电磁辐射的各类作业,不适用于环境辐射及医疗诊断照射;工频电磁场接触限值适用于交流输、变电系统中接触电磁场的电力工作人员及带电工作人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微波辐射接触限值适用于接触微波辐射的各类作业,不包括居民所受的环境辐射和诊断治疗辐射;紫外照度辐射接触限值适用于人工紫外辐射,包括各段波长紫外线的光源。煤矿井下气象条件限值同时适用于煤矿和非煤矿井下采掘作业,上下限值均不是舒适限值。,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手传振动接触限值适用于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手接触受振工件的作业,日接触不足4小时的,要转换为相当于接触4小时频率计权的加速度值;,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应用,(4)=4(),T:日接触时间,h/d;(4):Wh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值,m/s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概述物理因素除振动外,多以场的形式存在,如声场、电磁场、热辐射场等,除高温外物理因素的产生和消失和生产设备的启动和关闭是同步的。因此物理因素的检测采样便携式现场直读仪器检测。物理因素检测的是“暴露剂量”,所以检测包括接触强度和接触时间两部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物理因素检测:电磁辐射紫外、激光、照度、微波、超高频、高频、工频噪声振动高温,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电场辐射的基本概念:自然界的电磁场,电磁辐射,电场辐射的基本概念:自然界的电磁场,自然界中雷暴云砧下的静电场可高达20kV/m,人类制造的电磁场,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原因:电压U(伏特)电场强度E(V/m)电力线密度反应了场强的大小,电场的产生,电磁辐射,磁场的产生,原因:电流(安培)磁场强度HF:HA/m闭合磁力线,电磁辐射,近场,E和H不同相强E场可能产生弱磁场,反之亦然无定值关系需分开单独测量,E,H,377=空气阻抗特性R=测点到源的距离D=天线直径=波长,电磁辐射,远场,E和H同相且相互垂直只需测量一个量计算公式E=377HS=EH=E2/377=H2377,H,E,S,源,接收机,377=空气阻抗特性R=测点到源的距离D=天线直径=波长,电磁辐射,例:微波炉,f=2.45GHz12cm近场和远场3=36cm,电磁辐射,电磁场的衰变,近电场E.1/r3近磁场H.1/r2远场E/H.1/rr=离辐射源的距离,电磁辐射的分类,广播电视电磁设备类:中波发射(天线)台短波发射(天线)电视调频发射塔长波通信台微波传输站卫星地球站其他,电磁辐射的分类,通信、雷达及导航发射设备类通信类基站设备类超短波雷达微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导航发射设备类其他,电磁辐射的分类,工科医电磁设备类工业用电磁设备类科学研究用电磁设备类医疗用电磁设备类其他,电磁辐射的分类,交通系统设备类磁悬浮列车、地铁等有、无轨电车类其他输电线路系统设备类高压交流输电线类高压直流输电线类变电站类换流站类其他,电磁辐射的频谱,电磁辐射指以电磁场转换的形式进行能量传递、传播及吸收的过程,光波亦属于电磁辐射范畴。非电离辐射指无足够的能量使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电离的电磁辐射,包括了通常所说的工频超高压电场、高频、超高频、微波、一般的光辐射、紫外辐射和激光辐射。,电磁辐射的频谱,电磁辐射的频谱,电磁辐射的频谱,电磁辐射,电磁谱分布,电磁波频率与波长的关系,=c:光速,约3108m/sf:频率:波长,生物效应与电磁场的关系,场强暴露时间频率生物体曝露物理部位(局部或整体)调制或脉冲场的类型(电场或磁场),电磁辐射的检测-紫外辐射,基本概念:紫外辐射的波长范围:100400nm;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400315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315280nm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80100nm辐照度: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单位有W/cm2、mW/cm2、w/cm2;,电磁辐射的检测-紫外辐射,检测仪器:紫外照度计测量部位:测量操作人员的面、眼、肢体、及其他暴露部位的辐照度;带防护用品时,应检测防护用品内辐照度;,电磁辐射的检测-紫外辐射,检测方法:测量:校准;从最大量程开始检测;混合光源计算:分别测量UVA、UVB和UVC,使用加权因子计算:,检测方法:测量:例如:电焊弧光的主频分别是254nm、290nm和365nm,相应的加权因子S分别是0.5、0.64、0.00011,具体计算如下:Eeff=0.00011EA+0.64EB+0.5ECEeff:有效辐照度;EA、EB、EC:所测的UVA、UVB、UVC的辐照度,电磁辐射的检测-紫外辐射,测量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测量日期、时间、气象条件、测量地点、被测量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和序列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注意事项:个体防护,电磁辐射的检测-紫外辐射,基本概念:波长为200nm1mm之间的相干光辐射;激光器:通过受激发射过程产生和放大光辐射的装置;照射量:受照面积上光能的面密度,J/cm2;辐照度:单位面积照射的辐射通量,W/m2;照射时间:激光照射人体的持续时间,t;测量工具:根据波长和输出功率选择适当的测量仪;,电磁辐射的检测-激光辐射,电磁辐射的检测-激光辐射,测量方法:将激光器调至最高输出水平,并消除非测量波长杂散光的影响;测量对眼和皮肤的接触限值时,应在激光工作区进行。接收器应该置于光线中,以光束截面中最强辐射水平为准;,电磁辐射的检测-激光辐射,测量方法:测量最大容许照射量的最大园面积为极限孔径。测量眼的最大容许照射量时,波长在200400nm和1400106nm(紫外线和远红外)用1mm孔径,波长在4001400nm(可见光和红外线)用7mm孔径,皮肤测量用1mm孔径。,电磁辐射的检测-激光辐射,测量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测量日期、时间、气象条件、测量地点、激光器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和序列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注意事项:个体防护;,电磁辐射的检测-照度,基本概念:照度:单位面积的光通量;E=E为照度,单位勒克斯(lx)为光通量,单位流明(lm)1lx=1lm/m2照度均匀度: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比值;,电磁辐射的检测-照度,照明测量:测量参数为照度和均匀度;测量仪器为照度计;测量方法参考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电磁辐射的检测-微波,基本概念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相应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以脉冲调制的微波简称为脉冲微波,连续振荡的微波称为连续微波。平均功率密度:单位面积上一个工作日的平均辐射功率;日剂量:一天接受辐射的总能量,等于平均功率密度与受辐射时间的乘积,单位:Wh/cm2或mw/cm2;,电磁辐射的检测-微波,微波源,微波电磁泄露:微波炉,微波电磁辐射:微波中继站,电磁辐射的检测-微波,测量位置,为了代表作业人员所受辐射强度,在各操作位分别予以测定,一般应以头和胸部为代表;当操作中某些部位可能受到更强辐射时,应予以加测。如需用眼观察波导口或天线向下腹部辐射时,应分别加测眼部或下腹部的辐射强度;需要寻找辐射源,了解设备泄漏情况是可紧靠设备测量;,微波电磁辐射接触限值表,短时间暴露最高接触限值:当需要在大于1mw/cm2辐射强度中工作除按日剂量接触限值计算暴露时间外,还需使用个人防护。例如在1mw/cm2辐射强度全身连续波只可接触24分钟,全身脉冲波12分钟。,电磁辐射的检测-微波,测量方法,测定应当在微波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下。微波测试时,测试仪器探头应避免红外线及阳光的直接照射及其他外界干扰。使用非各向同性探头的仪器测试时,应将探头对着辐射方向,旋转探头至最大值再进行测量;使用各向同性探头的仪器测试时,可以直接读出测量值。,电磁辐射的检测-微波,测量方法,各测定点均需重复测试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际结果。测量值取舍:全身测量取头、胸、腹等处的最高值;局部测量取肢体某点的的最高值;同时存在全身和局部辐射时取肢体外所测的最高值;,电磁辐射的检测-微波,单位与换算,微波辐射强度评价时常用功率密度,表示在空间某点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值,常用P表示;计量单位为mw/cm2;常用的单位换算公式是1w/m20.1mw/cm2100w/cm2。,电磁辐射的检测-微波,功率与电场强度,测量中,若使用微波功率密度计可以直接读出,但当使用场强仪时一般仅可以给出电场强度(V/m)或磁场强度(A/m)。此时波长为分米级,可以按自由空间中的平面电磁波考虑,即电场强度、磁场强度与功率密度可以直接换算。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当电磁频率大于300MHz时只测量电场或磁场强度就行,其换算公式是:E电场强度(V/m)Pd功率密度(mw/cm2),电磁辐射的检测-微波,功率与磁场强度,H磁场强度(A/m)Pd功率密度(mw/cm2),电磁辐射的检测-微波,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测量地点、微波设备型号、发射(调制)方式和参数(频率、功率强度)、测量仪器型号、序列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作业人员电磁辐射接触时间、人员、接触部位、防护措施。,电磁辐射的检测-微波,常用微波设备的频率,电磁辐射的检测-超高频,基本概念,超高频(即超短波)辐射系指频率为30MHz300MHz,相应波长为10m1m的电磁辐射。以脉冲调制所产生的超短波称脉冲(超短)波;以连续振荡所产生的超短波称连续(超短)波。,电磁辐射的检测-超高频,工作场所超高频辐射职业接触限值,接触时间不足4h的,按4h计;接触时间不足8h的,按8h计。,电磁辐射的检测-超高频,测量对象,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行测量。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行测量。,电磁辐射的检测-超高频,测量方法,按照说明书校准;工作地点作业接触强度测量时,应分别测量操作位的头、胸、腹各部位。立姿操作,测量点高度分别取为1.5m1.7m、1.1m1.3m、0.7m0.9m;坐姿操作,测量点高度分别取为1.1m1.3m、0.8m1m、0.5m0.7m。,电磁辐射的检测-超高频,测量方法,测量时将仪器天线探头置于距离设备5cm处;测量时将偶极子天线对准电场矢量,旋转探头,读出最大值;为避免人体或其他物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探头1m内不应站人或放置物品,探头与发射源只是0.3m,每个点测3次取平均值;,电磁辐射的检测-超高频,测量方法,对频率低于300MHz的电磁场,由于一般情况下测量点可能处于近区场,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大小没有确定的比例关系,所以对各测点要分别测量电场强度(V/m)和磁场强度(A/m)。通常电压高电流低的场源电场强度比磁场强度大的多,电压低电流高的场源磁场强度比电场强度大的多。只有在测点距发射源大于3个波长位置,如330米远的点时才可以作为远区场处理。,电磁辐射的检测-超高频,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超高频设备型号、发射(调制)方式和参数(频率、功率强度)、测量仪器型号、序列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作业人员电磁辐射接触时间、人员、作业方式、接触部位、防护措施。,电磁辐射的检测-超高频,测量结果处理,与微波检测数据处理方法相同,电磁辐射的检测-高频,基本概念,高频是指频率为100kHz30MHz,相应波长为3km10m范围内的电磁波。,测量仪器,量程:101000V/m和0.550A/m频率覆盖0.130MHz,探头技术(有极性),偶极子(电场),环(磁场),探头技术(无极性),三维电场探头的组合减少了方向的调整,电磁辐射的检测-高频,接触限值,电磁辐射的检测-高频,测量方法:,操作位场强测量,一般测量头部和胸部位置。当操作中其他部位可能受更强照射时,应予以加测;测量高频设备场强时,由远及近,仪器天线离设备不得小于5cm;,电磁辐射的检测-高频,测量方法:,手持测量仪器,将检测探头置于所要测量的位置,并旋转探头至读数最大值方向,探头周围1m以内不应有人或临时性地放入其它金属物件。各测定点连续测试3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可适当延长测量时间。取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场强值。,电磁辐射的检测-高频,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高频设备型号、发射(调制)方式和参数(频率、功率强度)、测量仪器型号、序列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作业人员电磁辐射接触时间、人员、作业方式、接触部位、防护措施。,常见的高频电磁环境频率,电磁辐射的检测-工频,基本概念,电场辐射频率为1100Hz的为极低频电场,电场辐射频率在5060Hz的为工频电场;主要测量电场强度;单位:V/m、kV/m;,电磁辐射的检测-工频,检测仪器,采用高灵敏度球型(球直径为12cm)偶极子场强仪进行测量,场强仪的动态测量范围为0.003kV/m100kV/m;其他类型场强仪的最低检测限应低于0.05kV/m,最高测量值应大于20kV/m;,电磁辐射的检测-工频,检测对象,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工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其接触人员进行测量。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工频设备及其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电磁辐射的检测-工频,检测方法,使用前校准标定考虑工作场所地面场强的分布、工作方式、工作地点。选择有代表性的测量点;地面场强是测定距离地面1.5m的电场强度,测量地点应比较平坦;变电站内检测应遵循高压设备附近的安全规程;环境条件:温度040,相对湿度:小于60%;,电磁辐射的检测-工频,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设备型号和参数(电压、功率)、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绘出现场布点草图。操作人员现场暴露的频次、作业方式与作业时间,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噪声检测,噪声检测,声音基本概念,声音的物理特性,声音和声源什么是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造成,经由介质以声波的型式将能量传送出去。声音传播介质空气:空气声固体物:固体声(结构噪声)降低物体振动为有效降噪最基本方法。声源:产生振动的物体称为“声源”。,声音的物理特性,声速波声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叫“声速”。在空气中声速(20、1大气压):344米/秒,气温增加1,声速增加0.61米/秒音速C=331.5+0.61t(t:温度)在水中声速:1450米/秒在钢铁中声速:5000米/秒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频率,1Hz及10Hz正弦波,声音的物理特性,频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Hz”。人耳的感知声音频率约2020,000Hz4,000Hz左右最敏感。语言带为5002,000Hz。低于20Hz为“次声”,高于20,000Hz为“超声”。纯音:单一频率声音称为纯音。如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复音:工作场所所接触声音绝大部份是复音,由不同频率由低到高进行排列,所组成连续的频谱。,声音的物理特性,频率低频噪声:300Hz中频噪声:300Hz800Hz高频噪声:800Hz大部份工业噪声为高频噪声,声音的物理特性,滤波器,环境量测使用(等百分率频带)1/1八音度频带(Octaveband)1/3八音度频带(ThirdOctaveband),1.等频带(Constantfrequencybandwidth)2.等百分率频带(Constantpercentagefrequencybandwidth),声音的物理特性,声音的物理特性,八音度频带及1/3八音度频带之中心频率,八音度频带及1/3八音度频带之中心频率,八音度频带及1/3八音度频带频率范围,八音度频带及1/3八音度频带之中心频率,连续的频谱,(dB),120.0104.088.072.056.040.0,12.51008006300,噪声的定义,物理学: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无规律地杂乱组合,波形呈无规律的变化的声音称为“噪声”法律学:凡是不需要的、使人厌烦、起干扰作用的声音,称为“噪声”,140120100806040200,非常安静,安静,开始受干扰,喧哗,非常吵,痛阈,低声说话,办公室,一般说话,吸尘器、打磨,重型卡车15公尺,印刷机、纺织机,迪吧,飞机起飞,分贝,环境噪声产生情况,声压级,正弦波具有不同声压,声音的物理量,声音的物理量,声压和声压级一般听阈的声压为20Pa(在1000Hz)痛阈的声压为20Pa1Pa=1N/m2=106Pa由声压的绝对值来表示声音强弱很不方便。(听阈与痛阈的声压绝对值相差100万倍)为了方便表示声音大小,人们对噪声用声压级分贝(dB)来表示。,声压级Lp(SPL或LXX),=200(dB)P为声压有效值,单位用PaP0为声压的基准值2x10-5Pa(1Pa=1N/m2),声压级Lp(SoundPressureLevel)一般是以分贝dB的大小来表示声压的有效值,时间计权响应,Peak:峰值档;0.01秒Impulse:脉冲档;0.035秒Fast:快档;0.125秒Slow:慢档;1秒,SPL(dB),时间/秒,频率计权容许误差(精度),针对Type1&Type2,噪声基本参数,峰值声级/Lpk(PeakLevel)麦克风所探测的最大瞬间声级最大声级/MaxLevel仪器运行期间采样得到的声压级的最大值,与响应设定有关最小声级/MinLevel仪器运行期间采样得到的声压级的最小值,与响应设定有关,交换率/ER(ExchangeRate),交换律ER,也被称作加倍率或减半率每次声音能量加大一倍,测量值增加的分贝值每次声音能量加大一倍,允许接触声音的时间减少一半,LP=20log10P/P0P=F/S(压力定律)Ft=mv(动量定律)E=mv2/2(能量定律)注:E能量、m粒子质量、v粒子运动速度、F粒子打在传感器上的力、t粒子和传感器接触时间、S粒子打在传感器上的面积、P传感器测量的压力,150,LP=20log102/tsP0当E1=2E时,m、S不变,假定t也不变得出Lp1=20log104/tsP0=20log10(22)/tsP0=20log102/tsP0+20log102=LP+20log102LP+3所以当能量增加一倍,声压级增加3dB,交换率/ER(ExchangeRate),声压级与能量的关系式为,国际通用3dB(A)交换率声音能量加大一倍,量测声级增加3分贝美国采用5dB(A)交换率人耳能够根据噪声级的大小进行自动补偿(接触时间t会减少),3分贝的交换率应当修正为5分贝以更接近人耳的响应,交换率影响Leq、Lavg、TWA、Dose的值,对SPL、Max、Min、Lpk没有影响,交换率/ER(ExchangeRate),阈值Threshould,测得声级低于阈值将不被列入平均及积算美国OSHA采两个不同阈值90分贝:TWA大于90分贝,采取工程控制(1971年)80分贝:TWA大于85分贝,实施听力保护计划(1983年)ACGIH:80dBA中国阈值:?分贝(GBZ2.2-2007),平均声级/Lavg(AverageLevel)在任意交换率下计算得到的平均声级当使用阈值时容易产生一点混乱。任何低于这个阈值的声级都不会计算到这个平均值之内。这个值是以取对数后的分贝作为单位的,因此平均值的数字不能简单的进行声级相加/除以样品数来运算。用分贝作平均值单位时,短时间的高声级会对平均声级有很大的影响。等效连续声级/Leq交换率为3分贝阈值关闭时的平均声级Lavg,平均声级/Lavg(AverageLevel),噪声基本参数,剂量/Dose与标准声级和标准时间有关,测量的噪声暴露量与标准最大允许暴露值的百分比时间计权平均/TWA(TimeWeightedAverage)测量出的噪声暴露值与之等能量的一个恒定的持续8小时的声级,噪声基本参数,标准声级/CriterionLevel最大允许暴露的累计噪声即100%Does对应的TWA值,由相关机构制定,GBZ标准采用85dB标准时间/CriterionTime与标准声级对应的时间,一般为8小时超过声级/Ln(ExceedenceLevels)指在测量时间内有n%的时间噪声值超过的某个声级如:L40=70dB指在测量时间里有40%的时间音量大于70dB,噪声的种类,稳态噪声使用声级计“慢档”检测时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为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使用声级计“慢档”检测时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脉冲噪声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级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157,频率响应及计权,人耳对频率的反应范围为20Hz到20kHz人耳对高频率及低频率不敏感正常人耳敏感的频率为500Hz到4kHz,不同声压级SPLs及频率的例子,250Hz114dB,1KHz114dB,1KHz94dB,*本声音仅供比较并非实际dB值,等响曲线Equal-LoudessContours,A(40dB),B(70dB),C(100dB),A计权网路,-40dB的等响度曲线在1kHz点设定为0dB,-40dB的等响度曲线倒立形成的曲线定为A-计权曲线,计权网络,声压级(dB),频率(Hz),声压级之和,较高级须加上之修正值,dB,两级之差值,dB(D),声压级之差,较高级须减去之修正值,dB,两级之差值,dB,噪声测量/设定Z计权响应,Z计权:为线性不加任何修正,噪声测量/设定A计权响应,噪声测量/设定C计权响应,500,250,1k,2k,8k,4k,125,63,31.5,频率(Hz),声压级,80,85,81,75,65,70,90,95,95,噪声测量,相同噪声在不同计权所测得噪声值不同:Z计权:99dB(Z)A计权:84.5dB(A)C计权:97.6dB(C),噪声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中国噪声职业接触限值GBZ2.2-2007,8h等效声级(85dBA)(按额定8h工作日规格化的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噪声强度等效为工作8h的等效声级。每周40h等效声级(85dBA)(按额定每周工作40h规格化的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非每周5d工作制的特殊工作场所接触的噪声声级等效为每周40h的等效声级。,交换率(减半率)/ExchangeRate,每日连续接触噪声八小时,噪声接触限值为85dB(A)交换率:3dB(A)噪声声级卫生限值(85dB/A8小时),若增加3dB(A),从85dB(A)88dB(A),接触时间减半(4小时),数据源: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189.8-2007,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地点脉冲噪声接触的限值,数据源: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2-200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设计要求,174,噪声现场检测,测量参数,8小时等效声级TWA(A计权)噪声频谱Lavg(A计权或C计权)脉冲噪声峰值、脉冲次数和频谱,测量仪器,声级计:Type2型或以上,有A计权和“S”慢档;积分声级计:Type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档和“Peak”档。可以直接测量Leq,无需后续计算;不可设定阈值,无法执行以后的国标。,测量仪器,个体噪声剂量计:Type2型或以上,具有A计权、“S”档和“Peak”档,可以固定在被测量者听阈附近,跟着劳动者检测其一个工作日接触的噪声总剂量;可直接检测Leq、Lavg、TWA、Dose等参数,危险场所可选择防爆型个体噪声剂量计;频谱分析仪(倍频程声级计):在满足“积分声级计”所有功能的基础上外加频谱分析功能和阈值、交换律的设定。可做1/1或1/3倍频程的频谱分析;,流动的工作岗位(变动噪声),绝大部份有噪声危害的作业场所需随着工人测量个体噪声剂量计成为最佳选择,179,个体噪声剂量计安装,麦克风位置非常重要,180,工作场所噪声检测的误差来源,音频及电场干扰环境的温度、湿度及大气压力改变风速大于3m/s必须带防风球,风速大于5m/s不能检测校准采样的次数检测设备不规范检测过程不规范,校准,标准音源校准器,测量前校准/测量后确认校准现场检测前及检测后校准校准音源94dB,114dB1000Hz符合IEC60942:2003标准型式1,精度0.3dB,噪声检测,测量记录,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被测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序列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绘出现场布点草图。脉冲噪声记录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次数及每日脉冲总次数,手传振动,振动基本概念,频率频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Hz)位移、速度、加速度位移:离开平衡位置的瞬时距离(mm)速度:振动的位移对时间的变化(m/s)加速度:速度对时间的变化(m/s2),振动分类,人体振动测量加速度手传(局部)振动高频率/高强度全身振动低频率/低强度机械振动测量位移、加速度,参考标准,BS6841,ISO2631-1/全身,ISO5349/手臂,ISO8041/仪器制造标准,TLV-ACGIH,手传/全身振动,什么是手传振动HAV?,HAV为工作上操作工具所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工人的手及臂HAV导因于工人操作时需:握住电动工具:如路面破碎机手握设备:如割草机手握材料由机械来加工:如托架研磨机,典型手传振动来源,拴牢工具切割工具磨光的工具花园整修工具压密工具钻孔工具其他,手传振动,手传振动,可增强手传振动危害的主要因素,振动强度多强?使用工具及设备多久?使用设备的不方便性!手握设备多紧?当使用设备时,手有多冷?多湿?抽烟者有较大的风险,中国国家标准GBZ2.2-2007工作场所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在日接触时间不足或超过4h,将其换算为相当于接触4h的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值。,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计算,4=4Aeq:接触振动的平均值T:接触振动的时间转换后得到:442=T2A4接触限值为5m/min2442限值为100故T2100,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计算,4=14Aeq:接触振动的平均值T:接触振动的时间转换后得到:442=12A4接触限值为5m/min2442限值为100故=12100,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计算,某人一天接触的手臂振动记录如下(使用Wh计权):08:0010:002m/s210:0012:003m/s213:0015:001m/s215:0017:002m/s2计算此人一天接触振动是否超过接触限值。4A42=222+232+212+222=36100,手传振动测量方法,分别测量X、Y、Z三轴振动的频率计权加速度,取三轴中最大测值。,ISO建议:三轴必须同时测量,手传振动检测技术-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在检测时,必须落实在每一个工作时段,传感器的连接及校准,手传振动测量仪器,采用有计权网络(Wh)的手传振动专用测量仪,直接读取计权加速度或计权加速度级。频率范围:5Hz-1500Hz建议:-采用可直接读取计权加速度值(m/s2)的手传振动专用测量仪。-若测量仪器只测得计权加速度级(dB),尚需通过公式换算成计权加速度(m/s2)。,手传振动危害控制,改进工具的振动强度-加强工具维修及保养-更新为低振动强度及更舒适的工具降低接振强度-防振手套-减振手柄套-改进手握工具姿势更符合人机工效学,手传振动危害控制,减少接振时间-每小时必须完全停止接触至少10分钟-调整接振的工作时间保持身体及手部暖和培训-正确使用设备,防振手套,频率在200到500HzISO10809方法用于量测及评价手套的振动传输,全身振动,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并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到全身的振动,肩胛4-5HZ,下手臂4-10HZ,脊柱10-12HZ,振动对人体的危害频率,全身振动,全身振动,全身振动生物机能学坐标,X轴:背至胸Y轴:右至左Z轴:足至头,ACGIH2011全身振动TLV,加速度TLV,az,ACGIH2011全身振动TLV,ax,ay,加速度TLV,213,作业场所全身振动强度卫生限值,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手传/全身振动检测推荐设备,SV106,手臂和全身传感器,SV103手臂振动剂量计,SV100全身振动剂量计(坐姿),SV101全身振动剂量计(站姿),高温检测,高温定义,高温作业定义: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依气象条件分类:-高温强热辐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议预定协议书范本模板
- 劳务派遣公司的合同范本
- 科鲁兹4s店维修协议书
- 企业聘用副总经理协议书
- 合同到期要不要签协议书
- 叉车租赁及维修合同范本
- 企业专利成果转让协议书
- 亚克力雕刻制作合同范本
- 公司跟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代销售海产品合同协议书
- 单位对个人教育教学情况定性综合分析
- 《2025年CSCO HR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指南》解读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含答案(共21天)
-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5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2025福建德化闽投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力服务收费标准
- 希沃录制知识胶囊操作指南
- 篮球特色课程说课模板
- 中西医治疗心血管病
- 厂区行驶车辆安全管理规定模版(2篇)
- 全国风压及雪压基本值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