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法腋臭根治术葛礼正,刘安军,王凌东,郭利刚,焦洋,顾世妹(安徽巢湖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安徽 巢湖 238000)摘要目的:探讨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腋臭根治术的方法。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对我科60例腋臭患者,采用局部肿胀麻醉方法,沿腋纹做两个小切口,彻底地修剪皮下毛囊以及大小汗腺组织,修剪成为超薄皮瓣,达到腋臭根治目的。并对患者进行随访4月1年。结果:58例患者期愈合,切口极其隐蔽,切口疤痕很小,腋臭气味消失。1例患者切口超薄皮瓣下少量的积血,清除积血后愈合。1例患者切口感染裂开后约为1cm,经过抗感染和换药后期愈合。结论:顺腋纹小切口超薄皮瓣法根治腋臭方法,手术选择切口隐蔽,术后切口疤痕小,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对术后切口外形满意率较高。关键词:小切口;超薄皮瓣;腋臭;根治术Radical treatment of axillary osmidrosis by super thin flap and a small incision along central crease of axillary GE Li-zheng,LIU An-jun,WANG Lin-dong,GUO Li-gang,JIAO Yang,GU Shi-mei(Department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Chaohu 238000,Anhui,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 surgical technique for the radical treatment of axillary osmidrosis,by super thin flap and a samll incision along central crease of axillary.Methods From January 2007 to April 2011,we used local tumescent anesthesia in our department,pruning all hair follicles and eccrine andapocrine sweat glands under skin tissue.60 cases with axillary osmidrosis had been treated by super thin flap and two small incisions along central crease of axillary. All 60 cases were followed-up for 4 months to 1 year after operation.Result Among the 60 cases,58 cases cicatrized well with well enshrouded incision ,inconspicuous scars.There was no odor remain in each case.2 cases were delayed healing by anti infection and dressing change.1 case was a little blood under super thin flap and 1 case had split about 1 cm wide.Conclusion It is a perfect surgery method to cure the axillary bromhidrosis,this surgical technique has the advantage of inconspicuous incision ,inconspicuous scar ,assured effect and low complication rate. functions and shapes are satisfactory . Key words:micro-incision;super thin flap ;axillary osmidrosis;radical treatment腋臭俗称“狐臭”,男女中多见于青年女性,轻重不等,常有家族史,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夏季产生的气味,影响患者的社交,造成心理负担。目前治疗腋臭方法很多,顺腋纹做小切口,皮下汗腺清除修剪成超薄皮瓣治疗,术后切口疤痕小,临床效果确切,很受患者满意。现将我科所做的方法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自2007年1月至20011年4月,我科门诊应用该方法治疗患者6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39例,年龄1636岁,平均为25岁。12例曾受过激光治疗,1例单侧腋臭。2 手术方法2.1术前准备:患者取仰卧位,双上肢外展后抱头。剃除腋毛。2.2手术过程:常规消毒皮肤,铺巾。距腋毛缘0.5cm处用亚甲蓝标记出手术中要分离的范围,在标记的范围内皮下注射0.5利多卡因(1:20万肾上腺素)浸润肿胀麻醉,每侧一般3040ml。顺腋纹做两个23cm长的小切口,用手术刀片真皮下层锐性分离,或用组织剪皮下锐性剥离至所标记的范围。左手食指和中指指腹抵住皮瓣,拇指牵拉外翻,在直视下用眼科小剪刀修剪真皮下密集粟粒状小汗腺、皮脂腺和毛囊、以及大汗腺、少量的皮下脂肪。不能够直视范围区可以用纹钳稍夹皮下组织修剪,或左手食指在皮瓣外面引导并紧贴伸进腔穴,用剪刀头修剪成超薄皮瓣。检查无活动出血后,庆大霉素盐水冲洗皮下分离区,冲洗去残存的碎小组织,切口缝合带基底组织固定。切口各放引流皮片一根,术区用凡士林油纱覆盖,沿剥离的范围外缝线打包包扎,外加肩关节“8”字绷带包扎。附见手术图片1和图片2。2.3注意事项:术后2天后拔皮片,口服抗生素57天。术后7天拆除打包,1012天切口拆线。术中局麻药要注入真皮下层与皮下组织浅层之间,这样麻醉效果好且易分离。剥离的范围要超出腋毛边缘0.5cm,剥离要紧贴真皮下分离,防止出现层次不一或过深,造成超薄皮瓣术后血肿形成。真皮下修剪不要过度,皮肤出现潮红即可。若出现暗红或发紫,则修剪过度成“薄皮片”。术中切口放置引流皮片各一根,引流出剥离腔穴中的积血或积液。2.4疗效判断:治愈:活动出汗后腋部20cm内无臭味,腋汗明显减少;显效:活动出汗后腋部20cm外无臭味,腋汗明显减少,患者恢复正常社交活动;无效:与术前情况相似;复发:活动出汗后腋部20cm外臭味无好转,腋汗无明显减少,妨碍患者正常社交活动1。3 结果本组60例腋臭患者,均治疗愈合,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月1年。58例患者切口期愈合。术后随访患者切口极其隐蔽,切口疤痕很小并外形满意,腋臭气味消失,临床效果确切。1例患者术后超薄皮瓣下少量的积血,积血清除后切口愈合。1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裂开后约为1cm,经过抗感染和换药后切口愈合。4 讨论 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如:传统方法有梭形、大“S”或“Z”形等手术切除,但术后切口疤痕明显,影响患者的外观,甚至影响肩部活动2。而非手术治疗,激光、冷冻、局部注射、脂肪抽吸等,不能够根治腋臭。根据大汗腺的解剖学及组织学特点是:大的汗腺位于皮下1.73.7mm的范围内。大的汗腺腺体平均纵径1.8mm,横径为1.3mm3。根据以上解剖组织的特点,手术切除浅筋膜以上的大小汗腺、脂肪、毛囊,能够达到根治的腋臭目的。 而本方法为局部肿胀麻醉,沿腋纹做两个小切口长约为23 cm,在保留皮肤下,皮下修毛囊以及大小汗腺组织,修剪成为超薄皮瓣4。达到根治的目的要求,很受患者满意。本方法优点为减少术中出血及麻醉药的用量,有利于皮肤与皮下组织间分离。在腋窝皱襞两个小切口,中间为桥状连接成双蒂皮瓣,两侧有血液供应,其他有环周的皮肤的血液供应成长5。清除的汗腺范围要大于腋毛区域0.5cm,以避免汗腺残留,但不要过分的修剪真皮下组织,造成皮瓣为薄的皮片,易造成皮瓣术后坏死。皮瓣坏死为腋臭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与皮瓣修剪过薄、皮瓣下积血积液、皮瓣浮游有关。手术中要注意:彻底的止血,小的出血点可以电凝,大出血点要给予结扎或缝扎。切口缝合前皮瓣下用庆大霉素盐水冲洗皮下的积血和碎小的组织。皮瓣下可靠的引流也是重要的,两个小切口皮瓣下,各放两个引流皮片,引流出血和渗液。小切口缝合基底固定筋膜组织,使皮瓣不浮游或滑动,且易于切口闭合生长,不易裂开或疤痕生成。在皮下分离范围外周围缝线,相对三针缝线,用纱布或棉花打包包扎。但打包前使皮瓣充分展平,防止术后皮肤出现肤皱折、皮下硬结等并发症。打包也有利于皮瓣下压迫止血、闭合死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感交互评估体系-洞察及研究
- 极端地幔部分熔融-洞察及研究
- 金融风险压力测试指标体系-洞察及研究
- 有机合成工艺改进指南
- Linux日常故障处理预案
- 北京市政劳务分包问题剖析与治理路径探索
- LTE系统同步算法与实现方法的深度剖析与创新研究
- 教育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洞察及研究
- 物联网设备数据的有效管理-洞察及研究
- 沉淀物资源化利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第08讲+建议信(复习课件)(全国适用)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练测
- 政务大模型安全治理框架
- 2024广东省产业园区发展白皮书-部分1
-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知识考核试题
- 2025四川蜀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6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生态视角下陕南乡村人居环境适老化设计初步研究
- “研一教”双驱:名师工作室促进区域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 2025-2030中国教育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行业发展战略与应用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第三次招聘10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手卫生及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 2025四川能投合江电力有限公司员工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