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暑期儒道研修班心得.docx_第1页
2018暑期儒道研修班心得.docx_第2页
2018暑期儒道研修班心得.docx_第3页
2018暑期儒道研修班心得.docx_第4页
2018暑期儒道研修班心得.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暑期儒道研修班心得2018暑期儒道研修班心得2018年*月*日至*月*日,学生有幸得*批准参加*书院*年儒道研修班。本次会讲的主题是内道外儒的理性与命, 十多天的学习生活收获良多。以下以六爻成效的格式,讲述本次会讲的学习心得。初九,震以动之,哲学需要正本清源。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以万物生于水开启了西方哲学的路数。鞠曦*在哲学、哲学问题与中西哲学一文中指出:前苏格拉底哲学称为本体论阶段,这一阶段的哲学逻辑起点是始基问题的思考,并自以为是的建立起概念范畴,以说明事物的本质性。在这一时期,因哲学家的不同而把本原归类于不同的存在形式。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命题提出了认识的主体性问题,苏格拉底的这一命题实质上是对智慧 的自以为是的自觉,是对自以为是的哲学批判。其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对其理论进行概念的范畴化、逻辑化和形式化,开辟了主在形式化和体系化的哲学进路,然而,由于其所是的主在性,使概念的范畴化、逻辑化和形式化同样没有走出自以为是。西方哲学表明,对前期哲学家的自以为是的自觉与反思并给出是其所是,是西方哲学的理性动力。可是,后期哲学家反思批判前期哲学家的自以为是之后,在给出新的是其所是的哲学建构中又走向了自以为是,使自以为是物自体则不可知。而现代西方哲学则直接拒斥形而上学 ,放弃对本体的追问,所以现在西方思想进入了哲学终结 的时代。尽管当下高校里仍然在做着西方哲学研究与学习,但当下时空的真实情况是西方哲学已经被宣布终结。作为西方哲学终结后而出现的现象学仍然没能解决问题,又一次陷入了理论的局限性。由西方哲学的历史与逻辑所决定,其为了走出本体论困境,于现代产生了现象学。但是,现象学同样陷于自以为是,从而使西方哲学的终结成为历史的必然。于是我们必须将目光转向中国哲学。鞠曦*在哲学、哲学问题和中西哲学 一文中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不同之处概括有以下三点,其一,中国哲学的不同理式,中国哲学形神中和,用中道理;西方哲学形神相分,离中理道。其二,西方哲学推定是起所是,中国哲学推定所是起是。其三,西方哲学自以为是而形式化,自以为是的哲学厮杀 产生了外化的门类众多的哲学体系,终因自以为是而终结;中国哲学因和中为是而方式化,和中为是的中国哲学内化于思想方式之中,贯通了和中的思想原理,终不出儒道之学。但是,中国哲学的理式和思想原理,因现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化和自以为是而不被理解。对哲学的正本清源非常必要!鞠曦*在哲学、哲学问题与中西哲学一 文中说:对哲学之误的正本清源必须回到哲学的概念、哲学的起源、哲学的基本与根本问题、哲学的历史与逻辑、哲学的理路与进路、中西哲学的区别等问题中,而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批判,是哲学理路与历史进路之必然。因此鞠曦*指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核心问题。西方哲学史表明,从哲学的产生到哲学的终结,都承诺了对自以为是得自觉与反思,从而使自以为是成为哲学的根本问题。时间和空间的主体性产生了自以为是,对自以为是的自觉与反思产生了哲学,哲学因自以为是而终结。哲学之所以不能解决自以为是的问题以及哲学成为自以为是的问题本身,是因为时间和空间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时间和空间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之所以自以为是,乃因理之不穷,性之不尽,从而不能以至于命。而理之不穷,性之不尽,则必然产生哲学及主体的自以为是,由此决定了哲学走出自以为是取决于能否穷理尽性,而穷理尽性的最终目的则是以至于命即解决生命的终极关怀问题。可见,由哲学基本问题和根本问题所贯通,必然产生哲学的核心问题。因对哲学核心问题的无能为力,从而使哲学仍陷于基本问题和根本问题,而哲学基本问题和根本问题的解决,亦必然解决哲学的核心问题。根据上述哲学理路,余以为,易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哲学的核心问题。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经知丘罪丘也给出了以易疑丘的理论推定和正确预见。帛书要载:*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子赣曰:*它日教此弟子曰: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蔡。赐以此为然矣。以此言取之,赐缗行之为也。*何以老而好之乎?*曰:君子言以方也。前羊而至者,弗祥而好也。察其要者,不起其德。尚书多於矣,周易未失也,且又古之遗言焉。予非安其用也。子赣曰:赐闻于*曰:必于如是,则君子已重过矣。赐闻诸*曰:孙正而行义,则人不惑矣。*今不安其用而乐其辞,则是用倚于人也,而可乎?子曰:校哉!赐!吾告女,易之道而不百生之易也。故易:刚者使知惧,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忘,做人为而去诈。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辟咎,然后易始兴也。予乐其知之之予何日事纣乎?子赣曰:*亦信其筮乎?子曰:吾百占而七十当,唯周梁山之占也,亦必从其多者而已矣。子曰:易,我复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上述为孔子回答子贡的易学疑问,其中,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是以易疑丘的经典陈述,是孔子对后世易学将产生问题之正确预见。由孔子回答子贡三疑可知,孔子的亲传弟子已经以易疑丘。至此而后,易学史表明,历代易学家和儒家均不能理解孔子晚而喜易、同途殊归的易学思想,难以理解孔子推定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易学思想体系,从而使以易疑丘成为儒学的基本问题。六三,离以见之,承诺推定法的应用。一、承诺推定法的介绍孙铁骑内道外儒中介绍:承诺推定法的基本内涵就是推定话语逻辑中的内在承诺是什么,包括三个推定,即推定话语逻辑中的本体论承诺、价值论承诺,主体论承诺是什么,本体论承诺支撑着话语逻辑,价值论承诺蕴含于逻辑范畴之中,主体论承诺呈现为逻辑表达的方式与形式。所以承诺推定法包括三个统一,即本体论承诺与逻辑推定的统一,价值论承诺与形式推定的统一。同时,在同一个话语逻辑之中,这三对统一之间还要保持统一,才能保证逻辑的正确性。承诺推定法本质上是对人类既有思维成果及思者当下的思维进程进行再反思,发现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使人类的思维能够反思自身的问题,从而突破自身的局限,并以推定的逻辑重新规范人类的思维逻辑,给出具有本体论依据的逻辑结论。二、承诺推定法的运用理解主体论承诺与形式推定相统一说卦传首段昔者圣人之作易 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易经卜筮的形式是昔者圣人作为主体,幽赞于神明的推定。要形式推定与主体论承诺相统一就不要把卜筮的形式推定成其主体是孔子。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载孔子言性与天道 的理解,穷理 尽性 至命是孔子思考的终极问题,故孔子将对 理、性、命的思考融入周易的卦爻系统之中,通过对之作传的方式,借助周易 六十四卦系统言说自己对性与天道的理解,指点世人如何实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故周易哲学就是孔子的生命哲学,内在蕴含着孔子的生命之道,故子曰: 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矣。(系辞传)由此可知,我们不要以形式为切入时找错主体。主体切入时对应错形式推定。本体论承诺与逻辑推定相统一西方哲学家的哲学理论都有一套完整的逻辑推定。但是在寻找其承诺的本体时,则突显其认知的有限性。只能以形式的方式把握世界的思维过程。根本达不到对其事物的本质,甚至不可知。康德哲学的逻辑推定所承诺的本体存在是物自体,而这个物自体则不可知。可见,物自体非真正的本体论承诺,其逻辑推定并没有与本体论承诺统一,只能是自己的自以为是。要想做好哲学建构,就必须打破将世界形式的自以为是,回到世界本然的存在。自以为是的哲学大厦倒塌终结是一种必然。价值论承诺与范畴推定的统一这本书是好书。好书是价值,这本书是范畴。承诺推定法的运用举例:陈阳光是好人,好人是价值,陈阳光是范畴。陈阳光是好人是形式,陈阳光是主体。但是这里边找不到陈阳光为什么是好人,所以这个逻辑推定找不到本体论依据。因此用承诺推定法判断,陈阳光是好人这个命题不成立。六四,兑以说之。时空统一论略谈:孙铁骑时空统一论哲学之学理初探中指出,时空统一论 是鞠曦先生在贯通西方哲学的基础上,为破解西方哲学走向终结的理论困境,为解决以生命为中心的人类性的哲学问题而构建起来的以时空统一为核心的哲学体系。鞠曦*在周易研究 上的一篇论文中阐明了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认识的生成方式。孙铁骑师兄指出:时间与空间是人类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两个基本范畴,而这样两个基本范畴都突出了一个间字,时而有间即时间 才能被人之理性所理解和把握,同理, 空而有间 即空间 才能被人之理性所能理解和把握的。而 时空哲学的核心宗旨与理念恰是要突破这种对时间 与空间 的间化理解和把握,要回到时间 与 空间还没有被间化的时空原点,也就是时空统一的原初状态,也就是无间时空 的生生自然状态。在这种时空统一的原初状下,时与空没有被间化,从而没有分别,时就是空,空就是时,时空本然统一,也就是没有任何差别存在的纯粹自然状态,用中国哲学语言可以表为混沌状态,用西方哲学语言可以表达为 纯存在的状态。孙铁骑师兄在时空统一论哲学之学理初探中讲到鞠曦*深刻地指出,西方哲学无法把握存在 的根本原因就是其没有认识到人是一种被存在,也就是人并不是存在之外的特殊存在者,人也是由 存在给出,并由存在 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 存在者。故当人局限于自己的被存在状态之时,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存在,更不可能把握存在。无论从思想理论还是从现实的生命存在维度上,人只有摆脱自己的 被存在状态,也就是去被存在 之时,才可能真正地与存在统一,并在与存在统一的状态之中才能真正知晓什么是存在,才能知道如何去存在。也就是说,只有当人的生命存在通过去被存在的有效路径而不再受到存在的限制之时,才可能真正认知和把握存在。但去被存在并不是脱离到存在 之外而与存在无关,而是回到 存在之中,与存在 合一,或者说达于与存在 的和解,以与存在 融为一体的方式才能摆脱存在 的限制。故存在 被存在 与去被存在是现实存在的三重不同维度,存在 是本体论的概念,被存在 是现实存在者的概念,包括西方哲学意义上的主体与客体都是被存在 , 去被存在则是被存在 者如何达于 存在的方法和路径。人因为有这个身体具有形状,因此就在出生后被存在于外外在时空中。人从出生就试图去被存在,但是人无法突破形体,无法突破外在时空。鞠曦*提出了内时空的概念,指出人的形体之内还有一个时空。人可以通过内时空的把握才能从被存在到去被存在,到达去被存在的存在。人从出生开始就被存在按照损道的轨迹进行自己的生命进路。把握内时空,就是通过改变内时空的时空效应,以逆损的形式走益到,从而去被存在回到生命的生生自在。形而中论是鞠曦*的又一重要思想。他以易 的天地人,提出了形而中者谓之人。九五,坎以劳之。礼失而求诸野,鞠曦*创建的*书院以及*学派以对传统文化的正本清源为己任,让儒学回归到孔子所讲的性与天道,回归到以易为宗 的儒学进路。*书院以民间学术的形式,以传统师道为载体。近些年来,*书院每年都会举办儒道研修班。从全国各地而来的有志青年会聚于*书院,每天进行哲学的思辨。正是在这里的生活让我解开了一个长久困扰在心中的疑问,为什么那么多人逃难时也坚定的跟随孔子。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未济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上九,艮以止之,学术伦理,成终成始。章太炎说,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鞠曦*补充了三句提出了学术伦理学这一概念。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公器者,与命之道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