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十佳建国60周年征文_第1页
教育十佳建国60周年征文_第2页
教育十佳建国60周年征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教育十佳建国60周年征文父亲和我的教师生涯父亲和我,两代教师。父亲与共和国同龄,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县一中的学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学业优秀的父亲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我出生以后,父亲已经成为联中的一名社办教师。后来,县文教局成立电影宣传队,公社选拔优秀教师组建放映队,于是,父亲就做了队长。而我的童年一直与革命电影相伴,那个时代,电影是最受农村欢迎的媒体,小时候的我为父亲自豪。后来,公社改成了乡政府,电视开始走进农家小院,电影队随之解散。父亲老老实实地做起了农民。当全国兴办教育的大潮吹到高密东北乡时,乡教育组的同志找到了正在田间耕作的父亲,请父亲到刚办起的乡一中教书。在母亲的支持下,父亲重新归队,成为一名教师。而我,则成为父亲的学生。父亲的工资买不到2袋尿素,与公办教师相比,父亲的薪水实在寒酸,又要供我们兄妹三人读书,家中常常买不起酱油。但父亲不怨,回到教育战线的第一年,父亲的教学成绩全县第一。别人怜惜他的待遇,父亲却说“乡里有困难啊,以后慢慢会好。”在教师待遇微薄、下海大潮迭起的年代,有些民办教师迫于生计转行淘金,而父2/3亲却固执地坚守着三尺讲台。父亲的职业影响了我。高考报志愿时,我选择了师专。之后,弟妹分别考取了中专委培生,两人委培费加起来1万多元。月薪120元的父亲从此和母亲走上了苦累的还债历程。我毕业后月薪289元,还没还清债务,父母又操持着让我和弟弟先后结了婚。我不知道,父亲和母亲当时经受了怎样的贫穷的煎熬,却知道他俩经年不买一次肉,除非是过年。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父亲居然完成了大专学历自修学习,而且被评为县优秀教师。时光流转。到2001年,党的“民转公”政策的春风送来了温暖和希望,父亲转正了。30多年的心愿一朝成真那天,我们一起向父亲祝贺,父亲用颤抖的声音告诉我们“我早就知道,党和国家不会忘记我们。”父亲郑重地告诉我们,饮水思源,党恩难报,你们都是党员了,一定要好好工作,多作贡献,才能对得起国家啊父亲充满感激和勉励的话语,我至今记忆犹新。转为公办教师后,父亲的工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之后几年,市里连续提高教师工资,家里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明显地富裕起来,知足的母亲逢人便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给我家老头子转了正,一月2400多块钱,没想到我们老了还能享到这份福气。”父亲退休后,又倾其积蓄,订了报纸杂志,买了不3/3少书籍,在村里办起了农家书屋,约合一帮村民整天谈天说地、读书学习,其乐融融。子继父志。父亲退了,而我正当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