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先生》阅读答案_第1页
《蔡元培先生》阅读答案_第2页
《蔡元培先生》阅读答案_第3页
《蔡元培先生》阅读答案_第4页
《蔡元培先生》阅读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蔡元培先生阅读答案 考生考试时间: 12:14 - 12:33 得分:96分 通过情况:通过 xx年宜昌市教育系统老师及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测试 考试结果 1.(3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 )关于教师职业内涵的概述。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愈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2.(3分) 列夫托尔斯泰对完美教师的诠释是 A. 热爱教育工作 B. 既热爱学生又热爱教育工作 C. 热爱学生 D. 以上皆不全面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3.(3分) 对“宝马教授”的“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种毁灭”的言论所折射出的问题,理解解释错误的是 A. 肯定个人的价值取向 B. 否认了教师的基本职责 C. 丧失了教师起码的职业操守 D. 否认了教师的价值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4.(3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 )。 A. 热爱学生 B. 为人师表 C. 鞠躬尽瘁 D. 爱岗敬业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5.(3分) 论语子路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指出作为教师应 A. 传道明德 B. 乐教不倦 C. 爱生亲徒 D. 为人师表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6.(3分) ( )是教育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A. 热爱学生 B. 诲人不倦 C. 协同施教 D. 为人师表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7.(3分) 论语卫灵公中“有教无类”,对于教育而言,主要是指( ) A. 教育和人都分种类,不同的人要受不同的教育 B. 尊重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公正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 C. 人分贫富贵贱,教育也分种类,择校费高的学生应当受到好的教育 D. 教育不分种类,凡是的都需要学习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8.(3分) 师德的重要性是由教师的( )决定的。 A. 社会地位、自身修养 B. 自身修养、工作年限 C. 工作性质、自身修养 D. 社会地位、工作性质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9.(3分) 教育的两种职能是( )。 A. 科研职能和生产职能 B. 生产职能和政治职能 C. 科研职能和政治职能 D. 文化职能和政治职能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10.(3分)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 团结协作 B. 依法执教 C. 教书育人 D. 爱岗敬业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11.(3分) ( )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 A.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C. 团结互助,协同施教 D. 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12.(3分) 蔡元培先生所说的“积学”,是指 A. 积极学习 B. 积极教学 C. 积累学问 D. 终身学习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13.(3分) 下列选项可以说明“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诲人不倦的职业态度,而且还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的是 A. “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 B. “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C.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D. “孔门教人甚宽,今日理会些子,明日又理会些子,久则自贯通。”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14.(3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阐释的是 A. 教师的人格和学问是教育的基石,因此为人师者首先要具备渊博的学问 B. 教师的道德与人格是教育的必备要素和前提,因此为人师者必须有德 C.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根本和基础,因此为人师者必须是人格健全的人 D. 教师的道德和学问是教育的根本,因此为人师者需有德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15.(3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对( )提出的对提出的要求。 A. 家长 B. 学生 C. 教师 D. 学校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16.(3分) 师德即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 )的总和。 A. 道德品质 B. 道德行为规范 C. 个人生活习惯 D. 道德观念 你的答案 : ABCD 得分: 3分 17.(3分) 目前教师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 言行不规范,难于为人师表 B. 体罚学生,缺乏对学生的爱心 C. 敬业精神差,工作马马虎虎 D. 利益趋向与传道之师道完全相背 你的答案 : ABCD 得分: 3分 18.(3分) 下列选项正确描述孔子师德观的是 A. 传道、授业、解惑 B.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C. 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D.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你的答案 : ABCD 得分: 3分 19.(3分)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解释正确的是 A. 可以用语言进行教育的而不去做,错过了人才 B. 聪明的老师既不要错过人才也不要浪费语言 C. 不需用语言教育的而用语言教育了,失去了老师的尊严 D. 需进行无言之教的人却与他进行谈话,浪费了语言 你的答案 : ABCD 得分: 0分 20.(3分) 教师与学生的亲密友好接触中是用( )对学生进行了有意识的影响 A. 以性格影响性格 B. 以理性影响理性 C. 以道德影响道德 D. 以意志影响意志 你的答案 : ABCD 得分: 3分 21.(3分) 以下属于国外师德观念的是 A. 热爱教学、学生是教师最重要的道德品质 B. 深刻掌握自己教授的内容 C. 品行端正、以身作则 D. 对学生一视同仁 你的答案 : ABCD 得分: 3分 22.(3分) 之所以要强调师德,是因为 A. 师德是教师素质提高的动力,直接影响新生一代的成长 B. 从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C.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引起了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职 业劳动观念的深刻变化,因此必须加强师德教育使之与时俱进 D. 教师教育和教学的过程,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师的劳动取决于他的职业道德,而教育质量 的提高也必须取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 你的答案 : ABCD 得分: 3分 23.(3分) 爱护学生、诲人不倦的重要性表现在 A. 教师工作的任务和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国家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B. 热爱学生是教师激励自己努力工作的 _ C. 热爱学生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需要 D. 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你的答案 : ABCD 得分: 3分 24.(3分)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具体应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A. 尊重学生就要热爱每一个学生 B. 尊重学生就必须纠正学生过于自我的个性 C. 尊重学生就要信任学生 D. 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你的答案 : ABCD 得分: 3分 25.(3分) 尊重学生的个性是一个古老的师德观,即尊重学生正在形成的个性,其具体要求表现在 A. 相信学生的善良愿望和力求成为好人的愿望,坚持正面教育 B. 严格要求学生是尊重学生的首要表现 C. 善于控制自己对学生的反感、抱怨,培养对学生的良好感情 D. 尊重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批评 你的答案 : ABCD 得分: 3分 26.(3分) 阿莫纳什维利在教学上提出了三条原则,即 A. 相信孩子的原则 B. 师生合作的原则 C. 自由选择的原则 D. 挑选孩子的原则 你的答案 : ABCD 得分: 3分 27.(3分) 教师道德的作用是 A. 教师道德是社会进步唯一推动力 B. 教师道德对社会道德规范起到根本作用 C. 教师道德对社会文明有促进作用 D. 教师道德有调节师生、教育事业、人际等关系的作用 你的答案 : ABCD 得分: 3分 28.(3分) 我国的师德规范是:无限忠诚,鞠躬尽瘁和 A. 爱护学生,诲人不倦 B. 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C. 团结互助,协同施教 D. 刻苦钻研,学而不倦 你的答案: ABCD 得分: 3分 29.(3分) “教育社会化”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它决定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性。现阶段要突出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教师应做到 A. 要严格管理学生的社会活动 B. 正确分析对待学生的特点,以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家庭教育 C. 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D. 以诚心诚意的态度主动地尊重所有的学生家长 你的答案 : ABCD 得分: 3分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 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然而,新文化运动成为一场声势浩大、影响广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则是1917年之后的事情。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旗帜下,延聘 _、胡适、 _、鲁迅等新派学人为北大教员,使新文化运动的力量汇聚到北大。同时,在蔡元培支持下, _将新青年杂志迁到北大。由于北大进步师生的,新青年宣传内容更广泛,影响也更大,开始真正扎根到“新青年”之中。而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北大进步师生创办的新潮、每周评论等杂志,又进一步扩大了新文化运动在全国的影响。这样,新文化运动从原来的 _少数人提倡的文化运动变成有大批青年学生拥护的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梁漱溟先生谈到新文化运动历史时所说:“所有陈、胡以及各位先生任何一人的工作,蔡先生皆未必能作,然他们诸位若没有蔡先生,却不得聚拢在北大,更不得机会发抒。聚拢起来,而且使其各得发抒,这毕竟是蔡先生独有的伟大。” 更令人感佩的是,蔡元培还以其声望和社会地位,排除反对势力的进攻,极力维持北大这一新文化运动阵地。1919年23月间,桐城派古文家林纾代表守旧势力,率先向北大和蔡元培发难。他一面写毁谤小说,对新文化 _物进行人身攻击,其中把蔡元培比作赞助“毁圣灭伦”的怪物“元绪”(大龟);一面发表公开信,指责北大陈、胡等人“覆孔孟,铲伦常”。同时,北洋政府也通过部对蔡元培施加压力,指责新潮杂志的言论过于激进,要求他约束北大师生的言行。对林纾的恶语谩骂,蔡元培嗤之以鼻,表示“林君詈仆,仆将哀矜之不暇,而又何憾焉。”对林纾的公开信,蔡元培从容作复,一一辩明林纾的指摘是毫无根据的,最后声明自己绝不改变“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在回复教育总长的信中,蔡元培重申“大学兼容并包之旨,实为国学发展之资”。对于守旧势力压迫他辞退 _、约制胡适,蔡元培坚决予以拒绝,表示:“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 在保护新文化运动的同时,蔡元培也是宣传新文化最力的人之一。如在提倡白话文方面,他在1917年2月间便与梁启超等发起成立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并出任会长。此后,他还多次发表演说,宣传白话文必然取代文言文。在提倡科学方面,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继续支持我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活动。1917年1月,他为中国科学社创办的科学杂志撰写祝科学一文,极言科学之重要,指出:“循是以往,凡往昔哲学之领域,自玄学以外,将一切为科学所占领,科学界之发展,未可限量,科学社诸君勉乎哉。”此外,蔡元培还在经济上援助科学社,每月由北大编译处拨款作为科学杂志的经费,并积极为科学社募集基金。 然而,在宣传新文化过程中,蔡元培在许多方面又表现出与 _、胡适等人不同的思想特色。对陈、胡等大多数新文化运动人士来说,他们宣传思想革命,提倡新文化、新道德,更多是出于政治的动机,将文化和思想工作看作是实现民主共和政治的手段。而对蔡元培来说,他从事文化和思想工作,固然也有政治的动机,实现“救国”的目标,但他更倾向于将文化和道德革新看作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格完善和人性升华的途径和标志。蔡元培的这一思想倾向,又导致了他在一些文化问题上与陈、胡等新文化人士持不同的见解。如在科学问题上,陈、胡等将科学看作是万能的,认为科学不但能解决客观世界的问题,而且也能解决人生观问题。蔡元培则不同,他虽然也提倡科学,热心赞助科学事业,但他认为科学是有局限的,并不能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关于存在、意识等“形上”的一部分问题是科学无能为力的。与此相关,在人生观问题上,蔡元培也不像陈、胡等新文化人士那样采取一种简单的态度, 以为只要提倡一种科学的人生观就解决了。他认为,美术和科学都是人生须臾不可脱离的,科学予人以知识,美术予人以情感的要求,指出:“世之重道德者,无不有赖乎美术及科学,如车之有两轮,鸟之有两翼也。”他还认为,美在人生中的特殊意义在于,美感具有与现实利益无关的超脱性,是人类生而固有的内在必然而不待外铄。并且,由于美感一方面有超脱利害的性质,一方面有发展个性的自由,所以便导致人类罪恶的“占有性冲动”逐渐减少,而使人类趋于高尚的“创造性冲动”得以逐渐扩展。 (摘编自崔志海蔡元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在蔡元培的支持下, _将新青年迁到北大,此举扩大了新青年的影响,从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B面对守旧势力对自己的人身攻击,蔡元培严词以对,并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与之辩论,表现了坚持真理、绝不妥协的精神。 C蔡元培充分肯定了科学的重要性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并积极支持中国科学社的活动,但他同时认为科学并不是万能的。 D. 蔡元培认识到美虽然与现实无关,但是美可以发展人的自由个性,从而使人产生创造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E. 本文叙述了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表现,描写了他为推动新文化运动殚精竭虑、不遗余力的事迹,展现了“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伟大人格。 2、对于影响巨大的新文化运动,蔡元培主要有哪些贡献?请简要分析。(6分) 3、蔡元培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不同于 _、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人士的思想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4、人们以“亮节高风”来评价蔡元培先生,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选C给3分,选A 给2分,选D给1分。D项“与现实无关”与原文意思有出入(原文为“与现实利益无关”),“使人产生创造力”这个意思文中没有体现。B项“严词以对”理解有误,原文为“嗤之以鼻”,并没有正面应对,更没有以“办学方针”与之辩论。E项,文中没有表现“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2、主要贡献: 以北大为阵地,聚拢了新文化运动人士,使他们充分发挥了作用。 以其声望和社会地位,排除反对势力的进攻,极力维持北大这一新文化运动阵地。 努力宣传新文化,提倡白话文,支持中国科学社。(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主要不同: 从事文化和思想工作的动机不同。陈、胡等更多是出于政治的动机,蔡元培更倾向于将文化和道德革新看作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格完善和人性升华的途径和标志。 在一些文化问题上持不同见解。如陈、胡等将科学看作是万能的,科学能解决人生观问题。蔡元培认为科学是有局限的,并不能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 在人生观问题上的不同。陈、胡等认为只需要提倡一种科学的人生观,蔡元培同时强调美在人生中的特殊意义。(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亮节高风”是就蔡元培先生的人品进行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包容异见,和而不同。比如蔡元培与陈、胡等人思想主张有分歧,但他一方面仍然延聘他们为北大教员,支持他们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另一方面坚持自己的思想观点。 公而忘私,深明大义。面对针对自己的人生攻击,蔡元培“嗤之以鼻”、不予计较,他极力辩明的是北大的办学方针,维护北大这个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勇担责任,顾全大局。面对北洋政府的施压,蔡元培勇于承担责任,表示:“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否充分、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8分,一个方面给4分:每个方面观点明确,给1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3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1915年9月 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然而,新文化运动成为一场声势浩大、影响广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则是1917年之后的事情。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旗帜下,延聘 _、胡适、 _、鲁迅等新派学人为北大教员,使新文化运动的力量汇聚到北大。同时,在蔡元培支持下, _将新青年杂志迁到北大。由于北大进步师生的加盟,新青年宣传内容更广泛,影响也更大,开始真正扎根到新青年之中。而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北大进步师生创办的新潮、每周评论等杂志,又进一步扩大了新文化运动在全国的影响。这样,新文化运动从原来的 _少数人提倡的文化运动变成有大批青年学生拥护的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梁漱溟先生谈到新文化运动历史时所说:所有陈、胡以及各位先生任何一人的工作,蔡先生皆未必能作,然他们诸位若没有蔡先生,却不得聚拢在北大,更不得机会发抒。聚拢起来,而且使其各得发抒,这毕竟是蔡先生独有的伟大。 更令人感佩的是,蔡元培还以其声望和社会地位,排除反对势力的进攻,极力维持北大这一新文化运动阵地。1919年23月间,桐城派古文家林纾代表守旧势力,率先向北大和蔡元培发难。他一面写毁谤小说,对新文化 _物进行人身攻击,其中把蔡元培比作赞助毁圣灭伦的怪物元绪(大龟);一面发表公开信,指责北大陈、胡等人覆孔孟,铲伦常。同时,北洋政府也通过 _对蔡元培施加压力,指责新潮杂志的言论过于激进,要求他约束北大师生的言行。对林纾的恶语谩骂,蔡元培嗤之以鼻,表示林君詈仆,仆将哀矜之不暇,而又何憾焉。对林纾的公开信,蔡元培从容作复,一一辩明林纾的指摘是毫无根据的,最后声明自己绝不改变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在回复教育总长的信中,蔡元培重申大学兼容并包之旨,实为国学发展之资。对于守旧势力压迫他辞退 _、约制胡适,蔡元培坚决予以拒绝,表示: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 在保护新文化运动的同时,蔡元培也是宣传新文化最力的人之一。如在提倡白话文方面,他在1917年2月间便与梁启超等发起成立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并出任会长。此后,他还多次发表演说,宣传白话文必然取代文言文。在提倡科学方面,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继续支持我国第一个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活动。1917年1月,他为中国科学社创办的科学杂志撰写祝科学一文,极言科学之重要,指出:循是以往,凡往昔哲学之领域,自玄学以外,将一切为科学所占领,科学界之发展,未可限量,科学社诸君勉乎哉。此外,蔡元培还在经济上援助科学社,每月由北大编译处拨款作为科学杂志的经费,并积极为科学社募集基金。 然而,在宣传新文化过程中,蔡元培在许多方面又表现出与 _、胡适等人不同的思想特色。对陈、胡等大多数新文化运动人士来说,他们宣传思想革命,提倡新文化、新道德,更多是出于政治的动机,将文化和思想工作看作是实现民主共和政治的手段。而对蔡元培来说,他从事文化和思想工作,固然也有政治的动机,实现救国的目标,但他更倾向于将文化和道德革新看作是人的内在要求,是人格完善和人性升华的途径和标志。蔡元培的这一思想倾向,又导致了他在一些文化问题上与陈、胡等新文化人士持不同的见解。如在科学问题上,陈、胡等将科学看作是万能的,认为科学不但能解决客观世界的问题,而且也能解决人生观问题。 蔡元培则不同,他虽然也提倡科学,热心赞助科学事业,但他认为科学是有局限的,并不能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关于存在、意识等形上的一部分问题是科学无能为力的。与此相关,在人生观问题上,蔡元培也不像陈、胡等新文化人士那样采取一种简单的态度,以为只要提倡一种科学的人生观就解决了。他认为,美术和科学都是人生须臾不可脱离的,科学予人以知识,美术予人以情感的要求,指出:世之重道德者,无不有赖乎美术及科学,如车之有两轮,鸟之有两翼也。他还认为,美在人生中的特殊意义在于,美感具有与现实利益无关的超脱性,是人类生而固有的内在必然而不待外铄。并且,由于美感一方面有超脱利害的性质,一方面有发展个性的自由,所以便导致人类罪恶的占有性冲动逐渐减少,而使人类趋于高尚的创造性冲动得以逐渐扩展。 (摘编自崔志海蔡元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在蔡元培的支持下, _将新青年迁到北大,此举扩大了新青年的影响,从而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B.面对守旧势力对自己的人身攻击,蔡元培严词以对,并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与之辩论,表现了坚持真理、绝不妥协的精神。 C.蔡元培充分肯定了科学的重要性及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并积极支持中国科学社的活动,但他同时认为科学并不是万能的。 D. 蔡元培认识到美虽然与现实无关,但是美可以发展人的自由个性,从而使人产生创造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E. 本文叙述了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表现,描写了他为推动新文化运动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