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课件范文_第1页
八年级历史课件范文_第2页
八年级历史课件范文_第3页
八年级历史课件范文_第4页
八年级历史课件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课件范文 历史教案 八年级上册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主备人:万淑珍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 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 _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3、根据课本 “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 _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 _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 _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5、小表演活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仪式上双方代表的对话(可自由发挥)。 课后反思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新学案第2页的“知识网络”,讨论回答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 _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满足) 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学生阅读67页的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第10页“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行?(掠夺珍宝,焚烧罪证) 2、哪那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当年的英国兵和法国兵?(背景是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在伦敦重逢的某一天)请他们通过对话,表示一种忏悔的心情。 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学生阅读78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随堂练习: 1、学生先根据第8页表格,在4人小组内“动脑筋”:沙俄通过哪些不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哪些领土?(说出大致位置和面积) 2、学生完成新学案第7页自我测评第二题“知识联线”:( 数字表示相应的地理位置) (1)4;(2)1;(3)2;(4)3 3、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答案应选C)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学生阅读第9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就必须推翻国内的腐败政府,坚决抗击外来的野蛮侵略。) 课后反思 第3课 收复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左宗棠收复 教学难点 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以及为此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 (总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禁烟的伟大壮举及重大意义;了 解鸦片战争的爆发及简单经过;熟记南京条约内容 2、正确区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深刻分析南京条约的危害和 鸦片战争的影响,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习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增强历史责任心和民族使命感 3、理清本课教材线索,掌握“战争”题材内容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学习难点 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先阅读教材P2正文内容和小字材料,后观看P3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思考: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输入鸦片? 2、阅读教材P3炮子谣,并结合现实生活回答:吸食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什么危害? 我们应怎样对待鸦片? 3、根据教材内容填写并记忆下列时间事件发生的重大事件: 1)1839.6.3 ; 2)1840.6 3)1841年初 4)1842年 ; 4、动脑筋:用什么简单方法快速记忆南京条约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是: 交流结果是: 2、我们的问题是: 交流结果是: 3、老师的问题: 1)有人说“道光帝撤职查办林则徐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引起了鸦片战争”,这种说法 对不对?你怎样看待林则徐禁烟?怎样看待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结果: 2)结合南京条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结果: (三)拓展延伸:结合课内外有关知识,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你 有何感想? 结果: (四)系统: 1、知识建构: 2、方法归类:学习“战争”一类的内容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五)巩固训练:(参见综合能力训练p2-3页) (六)当堂反思: 本节课的收获 : 本节课的不足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总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起止时间,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暴行,掌握俄国抢占 中国领土的具体史实;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间、地点、人物,了解太平军对内反 封建、对外反侵略的爱国壮举。 2、 分析列强对华扩大侵略的根本原因,进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关 系,归纳清政府的腐朽、反动的本质面目,揭示列强贪婪残暴的本质 3、 提高搜集和分析资料、列表归纳、视图等学习能力 学习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抢占中国大片领土 学习难点 理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p7页,完成下列填空: 年 月至 年月, 联军为主凶、 为帮凶, _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年他们紧逼北京,火烧皇家园林 圆明园。 2、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获利最大的国家是哪一个?为什么? 3、对照教材p8俄国割占中国领土表和p9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并完成连线题: 1858 北京条约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40万 1860 改定条约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60万 1864 爱珲条约西北部44万 19世纪 80年代勘分西北界约记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 7万 3、 阅读教材p9-p10,完成填空: 年,在 发动起义,建号太 平天国,年,定都 ; 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成立 , 由美国人 率领;1860年8月, 指挥太平军在打败侵略军,1862 年太平军又在 击毙 。 (二)合作交流: 1、我的问题是: 交流结果: 2、我们的问题是: 交流结果: 4、 老师的问题是: 1) 说一说:关于圆明园,你知道些什么?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2) 归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有哪些?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你有何 认识? (三)拓展延伸: 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外来侵略者、太平军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四) 系统总结:知识建构: (六)当堂反思:本节课的收获: 本节课存在的疑难: 第3课收复 (总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阿古柏侵占的史实,掌握左宗棠收复的策略和四个步骤 、通过学习加深认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学习中国军民英勇的保家卫国、反 抗侵略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分析“左宗棠收复的策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所学史实全面 评价左宗棠 学习重点左宗棠收复。 学习难点对收复伊犁重要性及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回想:为什么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19世纪6070年代有 、 对我国 虎视眈眈; 年中亚国派 入侵,先后占、 、,残酷奴役人民。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事二主” 中的“二主”是 和 。 、阅读教材,独立制作左宗棠收复大事年表: (二)合作探究: 、我的问题: 交流结果: 、我们的问题: 交流结果: 、老师的问题: )李鸿章认为:列强侵略中国的路线大多是从海上来的,所以要加强东南沿海的海防,而 相对来说没那么重要,收复不但不能增加财政收入,反而劳民伤财,况且面对的是英、俄侵略者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在海防与边防不能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重视海防,放弃边防。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左宗棠在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不乘胜收复伊犁,而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呢? 你认为中国用西北大片土地和大量的赔款换取伊犁值不值得? (三)拓展延伸: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左宗棠的重大历史活动,并给与正确评价。 (四)系统总结: 2、方法归类:如何全面评价人物? (五)巩固训练: (参见综合训练p8-10) (六)当堂反思: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的不足: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学习目标 1、 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 雄事迹;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 2、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揭示清政府的反动、腐朽的本质;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3、通过学习,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学习重点 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学习难点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危害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 1、 阅读教材p16页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引发 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 2、 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阅读教材p16-17页并结合甲午战争示 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五次战役的名称、时间、相关人物、重大影响? 3、 自己编口诀,熟练记忆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 (二) 合作探究: 1、 我的问题是: 交流结果: 2、 我们的问题是: 交流结果: 3、 老师的问题: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为哀悼那位英雄而写?你能否讲述一些关于他的事迹?本次战争中还有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有何感想? 2)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想一想:台湾是中国领土,为什么却归了日本?“颐和园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输入的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英国强占香港岛;关天培、陈化成等英勇抗英;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 _社会的影响。 指导学生解答鸦片输入 _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 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 _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以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经过和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积累有关鸦片战争的基本历史,从而理解鸦片战争 _社会的影响。 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逐步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指导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逐步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一种罪恶的掠夺手段,表明资本主义侵略的贪婪性和侵略性。 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清政府的动摇不定、妥协求和,暴露了清朝 _的腐朽本质。 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一、重点 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二、难点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 介绍本册书主要讲述中国近代屈辱史及起止时间 一、组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