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 一、散文常识 特征:形散神不散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二、解题方法 1、研读题干(题目),明确要求,尤其把握好关键词的含义。 2、寻找答题区,检索范围,综合分析。 具体做法:细读 3、准确表达。 (1)摘关键词 (2)摘关键句 (3)自己的话概括 4、原则:答案在文章中一定有根据 三、如何解读散文的主旨(考点剖析一) 方法: 1、看标题 2、看注释 3、看过度句(段) 4、看开头结尾句 5、看抒情议论句 6、看反复出现句(段) 概括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 (分清主旨、主题、梗概、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的异同。) 领会为什么写的题型(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中要表达的情、理+作者技法) 四、写景状物类散文规律(考点剖析二) 写景(物)抒情写人(主旨) 归纳散文写作思路:写景(物),是为了写人,是为了抒发情感(物与人的相似处)。 状物类散文的写作上,作者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的情感。根据这一特点,阅读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作者的感情这一角度命题。 五、题目的作用(考点剖析三) 1、把握象征意义 2、语带双关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概括文章中的主要内容 5、文章线索 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 7、吸引读者、新颖 8、题目中运用修饰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六、段落与句子的作用(考点剖析四) 1、分析段落的位置: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 2、分析段落的作用: 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结构上的作用: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总结上文 3、中间段:结构上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 内容上承上(写出内容)启下(写出内容) 六、句子或段在文中的作用(考点剖析五) 分析语句或段的作用:一般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 1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开头句或段内容上的作用常用词是:句子表达的句意或段意+落笔点题或交代写作背景。) 中间段内容上作用常用词是:承上的内容+启下的内容 结尾句或段内容上的作用常用词是:句子表达的句意或段意+点明主旨或升华主旨、深化中心 2、答结构上的作用:应考虑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句子在开头、在中间、在结尾;表达语不同。(有1点。) 开头句或段结构上的作用常用是:总领全文、为下文作铺垫。(或引出下文什么内容) 中间段结构上作用常用词是:承上启下、承上、启下 结尾句或段结构上的作用常用词是:照应开头或照应标题、总结全文、有时也有交代写作目的。 七、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考点剖析六) 类型一:品味词语 1、 解释词语含义。 2、 品味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 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饰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的独特作用。 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 。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类型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品析语句的含义:一般是文中的关键句子。 题型:品析修饰句 运用的修饰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人物的性格特点)。 题型:品析哲理句的要点 要结合主旨回答,体会关键词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化含蓄的表达为直白的表达。 题型:品析描写句。注意关键词 答题思路:什么描写手法(或某个动词、形容词)+作用词+什么对象的什么内容。有些句子+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人或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 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 中心句和点睛句 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描写句。哪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的作用。 类型三:语言赏析 1、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 答题方向: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含义和词语表达效果。 常见答题形式: (词语),写出了XXXX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XXXX的思想感情(或人物XXXX的性格特点)。 2、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 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 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 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 反问句增强语气;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形象?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答题方向: 指出了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和在具体语境中的特定作用。 常见答题形式: 运用XXXX的修辞手法,写出了XXXX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人物)XXXX的思想感情或(人物XXXX的性格特点)。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答题要点: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XXXX内容,表达了XXXX情感。 排比:表现了XXXX内容,抒发了XXXX情感,增强语势,加强了感情。 反复、夸张:强调了XXX内容,突出了XXX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XXX内容,使文章跌宕起伏。 反问:表达了XXX内容和XXXX情感,加强语气,使文章有起伏。 3、句式之美入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些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八、线索(考点剖析七) 叙事散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作者的认识和感情的发展来组织文章 的结构。 把握线索: 注意标题,不少文章的标题就是线索; 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 注意抒情议论句,抒情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 (1)以物为线; (2)以事为线; (3)以人为线; (4)以情为线; (5)以时间为线; (6)以地点为线。 九、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考点剖析八)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渲染一种特定的气氛 4、推动故事发展(伏应、引出下文等) 5、为下文作铺垫 十、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考点剖析九) 1、象征:使主题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使形象更加鲜明、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 4、托物言志:含蓄、哲理和有暗示性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辈的情感。 6、虚实结合: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特点,更集中的揭示主题。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十一、感受启示题(考点剖析十) 要求: 联系文章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如主题具体语句、具体情节、具体形象)谈。面不宜太宽,最好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或一点,这样更能写出自己的创意,这样也才能更深入。 格式: 先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将道理,如果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十二、合理想象题(考点剖析十一) 要求:有创意,但必须与语境和主题相吻合 方法:(1)心理描写:在仔细研读具体语境的基础上用第一人称。 (2)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在仔细研读具体语境的基础上用第三人称。 (3)环境描写:要人与物的心理相映衬。 写景状物篇 写法导航 天下的景或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那么,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的是要进行细致的观察。 传说宋代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看着一片竹子,脸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好像是毫无知觉一样。不知何时乌云盖住了山头,随后狂风大作,文与可撩起袍襟,迎着咆哮的狂风,攀登到山顶,继续观察狂风吹乱的竹林。突然一声雷鸣顷刻大雨如注,竹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又吸引了他。他不顾雨急路滑,向竹林跑去,心神完全溶于了竹的海洋。由于文与可 _地了解了竹子,因而才能画出最出众、最富有特点的竹子。 我们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观察。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它的特征进行描述。 二、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我们在观察时,就要善于捕捉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三、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有一则寓言:一天,五种器官相互争吵起来。“眼睛”瞪得圆圆地说:“没有我,你们什么也看不见!”“耳朵”不服气地说:“少了我,你们啥也听不见!”“鼻子”哼了一声:“要是没了我,你们能闻见花的芳香?”“舌头”伸得长长地说:“嘻!如果不是我,你们能尝到美味佳肴?”“身体”在一旁发起抖来。“眼睛”好奇地问:“你怎么啦?”“身体”说:“听你们这样争吵,我浑身冷飕飕的,不知你们想过没有,要是我们互不相让,各自离散,那我们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这个寓言形象地表明一个道理:当人们观察景或物时,需要多种器官的配合。借助“五官”,往往能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世界上的景和物是丰富多采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都写进文章里,那样的文章肯定是繁杂冗长,不知所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状物绘景,这样笔力集中,便于写得细腻,写得丰满。围绕中心,状物写景,不是说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就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就不写。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景或物要重点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也要写,只是笔墨轻一点罢了。 当然,对于那些和中心思想毫无关系的景或物,应当一律舍弃。 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浏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通过“移步换景”,游览、参观的游踪,景物的位置,景物和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都容易描述清楚。作者如同一名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从而增添文章的情趣。常见的表现手段主要是: 一、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又如作者把耶诞红比作淑女,也生动形象地写出耶诞红的美丽。不过 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恐怕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后面的精彩欣赏水的断想全文用了多少比喻句?你数一数,相信你一定会体会到比喻在写景状物文中的魅力)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二、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你猜猜动会怎么说? 动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山更幽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这个故事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三、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 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第五讲校园四季 训练要点:抓住不同季节的特点描写校园。 训练提示:仔细观察校园的环境、设施,以及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然后具体地 写出来。描写抒情相结合,动静结合。 美文欣赏: 欢乐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总是生气勃勃,同学们在这里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真是乐趣无穷。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我们这些好像小鸟一样的孩子活跃起来了。操场上随处可见同学们的身影,瞧,女孩子穿上花花绿绿的毛衣。在灵巧地踢着毽子。一个、两个、三个?好像是那刚从南方飞回来的小燕子。哎,天空中怎么飞着一个孙悟空啊?你看,它围着虎皮裙还一个劲地往上蹿呢!噢,原来是男孩子在放风筝呢。现在春风轻吹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一个男孩子拿着线团,两眼紧盯着天上的“孙悟空”,嘴里喃喃地说着:“高些,高些,再飞得高些。”“孙悟空”好像听懂了主人的话,飘飘然“直上青天”。 “哈哈?”人们都快乐地笑了。 夏天,大地像个蒸笼,气温直线上升,可是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活跃着一群孩子。他们在跑道上跑步,啦啦队在旁边呐喊助威。笑声、掌声不断响起好一派生机。 夏天悄悄地跑开了,秋姑娘从天上走了下来。她亲着树木、小草。给它们换上了秋装。校园里的孩子们抓住了这个秋高气爽的好时节开展了跳绳活动,大家在操场上跳跃、欢笑。一个小姑娘在跳绳。她的速度之快,简直是无法形容。你只能听见“嗖嗖”的跳绳声看见她两只小脚尖不停地交替,怪不得大家都称她为小燕子呢! 冬婆婆呼啸着赶走了秋姑娘,她封住了小河,招来了白雪,可是她却没有冻住我们的心、封住我们的欢笑。我们在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十分欢快。雪球从东边飞到西边,又从西 边飞到东边,来来往往,十分有趣。一个戴棉帽的小男孩揉了揉像红球似的小鼻头抓了一把雪向另一个穿棉衣的小男孩掷去,那个小男孩没有防备,一下子被打中摔在地上,他摸了摸摔疼的屁股,反倒哈哈地大笑。几个小女孩在堆雪人她们把雪人堆好。找了一个胡萝卜当鼻子给它安上,让它朝着大伙笑,随后,孩子们也笑了,笑得那么爽快,那么无忧无虑。 提炼主题:通过描写在校园里,无论是春夏秋冬,同学们都会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表达出 在的生活真是乐趣无穷,及同学们对学校的喜爱之情。 文中点睛:我们的校园一年四季总是生气勃勃,同学们在这里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真是乐 趣无穷。 思路示意:总写乐趣无穷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思路概述:通过先总写,再围绕中心分写、 、 、的校园 给同学们带来的 ,表现了校园中 都生气勃勃的。 手法采英1:本文采用了人物动作描方法 示范:一个男孩子拿着线团,两眼紧盯着天上的“孙悟空”,嘴里喃喃地说着。 训练:(找出文中其他动作描写句) 手法采英2:本文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示范: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我们这些好像小鸟一样的孩子活跃起来了。 训练:(找出文中其他比喻句) 手法采英3:本文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示范:夏天悄悄地跑开了,秋姑娘从天上走了下来。 训练:(找出文中其他拟人句) 作文题目: 欢乐的校园 基本要求: 1仔细观察校园的环境、设施,以及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然后具体地写出来。 2展开联想,融进自己的感受。 同步参考 四季花园 在我们的教学楼后面有一个花园。 春季里,花园是花儿们的天堂。瞧瞧这一朵朵、一枝枝、一簇簇、一丛丛的花儿在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她们在阳光下舒展着秀美的腰肢,尽情地享受着太阳那温暖亲切的抚摸,在柳条和泥土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动人。 课间,这儿便是我们嬉戏、玩耍的地方。欢乐的笑声飘荡在校园的上空。 夏季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候。虽说骄阳似火,晒得那些花儿、草儿们直不起腰来,但不一会儿,天空中乌云密布,狂风暴雨霎时作乱。雷声隆隆豆大的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那些花、草挺起胸膛,仰起头尽情吮吸着老天对它们的这份恩赐。不多久,云开雾散。暴雨后的花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时间过得飞快,金秋十月悄然而来。我们常坐在那棵老桂花树下读书。一阵微风拂过,带着金桂的幽香,混着泥土的味儿,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花园的东边种着不少菊花。白菊像一位身披白纱的少女含羞带笑:红菊用她的热情迎接深秋的来临;绿菊就如水样娇柔,浅笑于绿叶间?还有不少叫不出名来的野花,零星点缀在其间,为她们更增一丝亮色。 秋天过后,便是那寒冷的严冬。园子里的各种花草,死的死,伤的伤,一派萧索、荒凉的景象,惟有那腊梅,那么娇艳,那么精神,在寒风中悠悠摇曳这不禁使我想起两句“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摇枝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的颜色多种多样,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它的香带着一种坚贞不屈、朴实无华的气息。这正如它的品质,三九严寒,不畏风吹雨打,依然傲然挺立。 这就四季花园清新、热烈、淡雅、宁静的花园。 教你一招: 1虚实相宜,动静结合,能让眼前景物美不胜收。先说虚实相宜。提笔写文,所写往往只是一时一景,有时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因实就虚,从眼前之景联想到昨日之景、他时之景和想像中应有之景,即虚拟之景。写春到校园,可以由眼前的月季花,遥想到去年的杜鹃花盛开时的美景;由眼前同学们在操场上举行升国旗仪式,想到那年春天大家在这里跳欢乐的兔子舞。这样写,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而且增添了对校园和春天的热爱。 2再说动静结合。校园的景物有静有动,静态的如:教学楼、升旗台、无风时的花草树木?动态的有:欢乐嬉戏的儿童、微风中飘扬的国旗、风来时翩翩起舞的花草?动静结合着写,就如文章有起有伏,不会显得平板、干瘪,感染力反会增强。 欣赏导语: 在“写法导航”中提到了比喻的妙用,下文的作者就用了大约50个比喻来写我们熟知的水,用许多美好的形容来写水的特征想象丰富而大胆,语言奇特,笔墨酣畅,独具一格。读了它,你不会有单调的感觉,因为每一个比喻就是一个创造,就展开了一幅画面。一连串的比喻,形成妙语连珠,无数画面的切入,像电影胶片一样连续闪动,这就是用密集的比喻来作文而产生的奇特效果。 精彩欣赏: 水的断想 水,是自然奇妙的产物;是上帝精心的杰作;是天地间灵气的结晶;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水,是多么的迷人呀! 从天而降的雨水,是天上仙子的泪花,是涔涔流泻的涓滴。那缓缓降下的甘霖,润泽了每个人封闭的心灵,也滋润了干涸的大地;为大地洗刷了尘埃,替人心褪去烦忧。一滴滴雨水有如跃动的小精灵,在田野间唱着歌,在都市间跳着舞。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伞恣意地绽放,宛若朵朵彩色香菇,在雨的滋润下显得更鲜活了。满布尘埃的道路在雨水的冲刷下变得洁净。雨水谱成了一首首湿湿的颂歌,笔直的道路幻化为弯弯的五线谱,朵朵花伞是那高高低低的音符,小雨点则是活泼的小精灵,欢欣地为这天降甘霖而雀跃。从天而降的雨水,是多么可爱的圆舞曲呀! 奔流不息的瀑布,是一道闪闪发亮的银丝绢,是遥不可及的宇宙银河。那倾泻而下的水流,宛若千军万马奔腾,雄伟壮观;那一泻千里的水流,在阳光下散发出光芒,宛若银河下九天的气派;那永不停歇的水流,宛若一个漫长的故事,永无止境。奔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是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曲! 涓涓的小河,是一位悠闲散步的旅人,是一位愉快的歌手。那哗哗的水声,似乎是阵阵悦耳动听的歌声;那哗哗的水声,似乎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那涓涓的细流,似乎是一条丝带,在阳光下发出夺目的光彩。它是小青蛙的澡堂,小鱼儿的温床,小蜻蜓的育婴房,是小蝌蚪们魂牵梦系的故乡。那流动的水流是流动的音符,演奏出悠扬的乐曲。涓涓的小河,是一首多么悠扬美妙的小夜曲呀! 浩瀚的大海,是水滴们的故乡,是生命 _。那皎洁的浪花,似乎是朵朵纯洁的百合;那波涛涌起的海面,似乎是高低起伏的山峦,雄伟而壮丽;那随波逐流的鲸鱼与海豚,似乎是一匹匹野马,自由地奔驰于大草原间,仿佛又是一个个小顽童,互相追逐嬉戏。海面上点点的帆影有如小星星,点缀着这寂寥的夜空。朵朵浪花有节奏地拍打着海岸,海豚与鲸鱼翩翩起舞。大海,是一首多么和谐流畅的协奏曲呀! 水,是美丽的自然结晶,是上帝精心的作品,是生命的源泉,是千变万化的女郎,有时 是一首活泼可爱的圆舞曲,有时是一首震撼人心的交响曲,有时是悠扬美好的小夜曲,有时是和谐流畅的协奏曲。所以我说,水是最伟大的音响家兼作曲家,他所作的曲子是多么的扣人心弦,令人心醉神迷。 温馨提示: 在完成写景状物文时,一定要抓住景物在季节的特点。 当自己的“能力”不足时,要扬长避短,灵活“移景”“套景”“改景”“仿景”。 美文欣赏和精彩欣赏的范文是你完成作文的特色例子,不要忽视对其的品味。 一年四季景物应抓什么?怎么写?(听老师的讲解)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 c)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 j)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 d),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在第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7分) 2括号中的词有一个是带点词的近义词;在这个词的下面画“ ”。(3分) 尤其(实在 特别 其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扫黄打非培训课件
- 口腔业务技术培训知识课件
- 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
- 2025年度老旧城区改造项目拆迁补偿与安置房销售合作协议
- 2025年乡村宅基地使用权置换与生态保护合作协议
- 2025年度茶叶文化节冠名权及广告投放服务合同
- 2025企业级移动办公小程序定制开发与远程协作合同
- 2025年新型生物药品研发成果转让与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 2025老年康复中心生活照料与康复治疗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新型预制构件研发与应用推广战略合作协议
- 厨房消防安全培训
- 小陈 税务风险应对常见指标与答复思路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四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GB/T 35051-2018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
- 急诊与灾难医学:昏迷课件
- 实验报告-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 第3章access2010查询操作-上传
- 钳工手工制作六角螺母详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