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阅读精选(附答案)_第1页
《黔之驴》阅读精选(附答案)_第2页
《黔之驴》阅读精选(附答案)_第3页
《黔之驴》阅读精选(附答案)_第4页
《黔之驴》阅读精选(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之驴阅读精选(附答案) 黔之驴中考阅读练习(有拓展、有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 生而眇(mi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a,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蔽林间窥之 ( ) (2)稍近益狎 ( ) (3)驴不胜怒,蹄之( )(4)扪烛而得其形( ) 2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句子是 (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译文: (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译文: 4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答: (二)阅读黔之驴,完成811题。(10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黔(qin):地名。 慭慭(yny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遁(dn):逃走。 噬(sh):咬。 狎(xi):亲近而不庄重。 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跳踉(ling):跳跃。 (hn):虎怒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驴不胜怒,蹄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蔽林间窥之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技止此耳!译文: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成语: 启示: (二)1.(1)异,特殊、特别。只要是“特殊”的近义词即可,1分。(2)去,离开。 1分。 2. C,2 分。 3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意思接近即可,2分。4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2分。 启示:示例: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示例: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评分标准:只要符合寓言内容,言之成理即可,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7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 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 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阖:关闭。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虎大骇,远遁 遁: (2)驴不胜怒,蹄之 蹄: (3)适异国来贡狮猫适: (4)启扉急视 启: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文: (2)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译文: 3填空。(6分) (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到“觉无异能者”,最后认为“”。 【乙】文中“,”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4分) (2)甲乙两文都没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同:【甲】文侧重对虎的 描写;【乙】文侧重对猫的 描写。 4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说明启示?(3分) (三) 1 (1)逃跑(2)用蹄子踢(3)恰好、恰巧(4)打开 2(1)有人喜欢多事的人用船将驴却到黔这个地方。 (2)这样以后,才明白猫躲避老鼠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疲惫。 3(1)甲文:以为神 技止此耳乙文: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2)心理 动作 4从驴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示例2: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从猫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示例2:面对强敌,我们应该要讲究策略,智取对手。 黔之驴 1本文体裁为 作者 ,是我国 代文学家。他和唐朝的韩愈同列之列。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 至则无可用(则:) 庞然大物也(庞:) 稍出近之(稍: ) 虎大骇,远遁(骇:)(遁:)以为且噬已也(且:) 益习其声(益:) 益狎(狎:) 技止此耳(止:) 乃去(乃:) 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跳踉大口阚”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4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5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 然:庞然大物() 然往来视之() 因:虎因喜 () 因跳踉大口阚() 去:乃去() 西蜀之去南海() 耳:技止此耳( ) 无丝竹之乱耳( ) 6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意思,这个成语是。它的含义 是 。 7本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8本文用“黔之驴”为题目,有什么含义和寓意? 9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参考答案: 1寓言;柳宗元;唐;唐宋八大家 2、用船却大渐渐惊惧;逃走将更加亲近而不庄重只,不过才 3C 4B 5?的样子;然而?于是;于是?离开;距离?罢了;耳朵 6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都用完了。 7看问题不能只看重表面而不注重实质。 8本文含义:讽刺无德无能、仗势欺人、外强中干、徒有其表的人,并指出其可悲的结局。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9以为神 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也 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搏 技止此耳 黔之驴中考阅读练习(有拓展、有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4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 生而眇(mi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蔽林间窥之 ( ) (2)稍近益狎 ( ) (3)驴不胜怒,蹄之( )(4)扪烛而得其形( ) 2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句子是 (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译文: (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译文: 4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答: (二)阅读黔之驴,完成811题。(10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黔(qin):地名。 慭慭(yny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遁(dn):逃走。 噬(sh):咬。 狎(xi):亲近而不庄重。 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跳踉(ling):跳跃。 (hn):虎怒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驴不胜怒,蹄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蔽林间窥之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技止此耳!译文: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成语: 启示: (二)1.(1)异,特殊、特别。只要是“特殊”的近义词即可,1分。(2)去,离开。 1分。 2. C,2 分。 3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意思接近即可,2分。4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2分。 启示:示例: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示例: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评分标准:只要符合寓言内容,言之成理即可,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7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 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 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阖:关闭。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虎大骇,远遁 遁: (2)驴不胜怒,蹄之 蹄: (3)适异国来贡狮猫适: (4)启扉急视 启: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文: (2)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译文: 3填空。(6分) (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到“觉无异能者”,最后认为“”。 【乙】文中“,”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4分) (2)甲乙两文都没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同:【甲】文侧重对虎的 描写;【乙】文侧重对猫的 描写。 4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说明启示?(3分) (三) 1 (1)逃跑(2)用蹄子踢(3)恰好、恰巧(4)打开 2(1)有人喜欢多事的人用船将驴却到黔这个地方。 (2)这样以后,才明白猫躲避老鼠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疲惫。 3(1)甲文:以为神 技止此耳乙文: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2)心理 动作 4从驴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示例2: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从猫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示例2:面对强敌,我们应该要讲究策略,智取对手。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1-13题。(共8分) 【选段一】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选段二】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其一犬坐于前 犬: 以为且噬己也,甚怒 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益狎,荡倚冲冒。 译文: 13.整体看这两则材料,我们得知:屠户之所以没有被贪婪、狡诈、凶狠的狼吃掉,是因为他: , ;黔之驴之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