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1.2汉代儒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ppt_第1页
必修三1.2汉代儒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ppt_第2页
必修三1.2汉代儒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ppt_第3页
必修三1.2汉代儒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ppt_第4页
必修三1.2汉代儒学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学的兴起,背景:“焚书坑儒”批判和“黄老之学”,表现,罢黜百家太学的出现科举制兴起,汉代儒学,课标: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创立:2、继承:3、重创:4、正统地位:,春秋孔子:“仁”、“礼”、“德治”,战国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用、王霸兼施,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一)“焚书坑儒”批判,1、原因(1)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2)导火线: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3评价:,a.其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b.对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维护秦朝的统一起了一定的作用。,c.但其钳制了思想,摧残了人才,是对先秦思想文化的否定和一场文化浩劫,阻碍了社会进步和发展,使儒学的发展因此进入低潮。,黄老思想,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酷法治国,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短期而亡。秦灭汉兴,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指导思想来治国呢?,汉初以黄老之术治国(“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的“无为而治”),同时又兼采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相近,在这样一种宽松的政治氛围下,儒家思想得以逐渐复苏.,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都迫切需要变汉初的“无为”为“有为”,那么,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兼并,豪强势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生平,(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的兴起,1.新儒学:,指董仲舒改造了的儒家学说;,以公羊春秋为主干,融合了阴阳家、法家、道家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春秋三传:左氏春秋、公羊春秋、谷梁春秋,公羊春秋又称公羊传,西汉初年出现的儒家经典,宣扬“大一统”精神,主张强化中央专制集权、对乱臣贼子要实行无情镇压。为汉武帝所提倡。,归纳董氏儒学的内容及作用,b.外儒内法,剂之以道,4.特点:,a.带有神学倾向,5.影响:,(1)积极方面:,1)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2)儒学地位上升(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同时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2)消极方面:,结束了各学派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问题探究,讨论: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有什么不同?,学术来源:汉儒是融合了阴阳家、道家和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思想内容:先秦儒学宣扬“仁”“礼”“德”和实行“仁政”;汉儒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君主专制集权政治服务;,所处地位:先秦儒学是百家学派之一,没有被统治者采纳;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所采纳,儒学从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二)太学的出现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1、教育体制:,中央:地方:,创建太学(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对教育:,对社会风气:,对统治基础:,对政坛:,(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选官制度的变化:、确立:,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隋朝,完善:唐朝发展;北宋强化:明清,、特点:,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影响:,A、有益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儒生成为专制政治的仆从)B、儒学因科举制而显荣,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C、促成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文化的发展;体现公平公正原则;D、文人醉心于功名利禄,导致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能不能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呢?,可以的。比如,儒学中“为政以德”、“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对我国的民主建设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儒学中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同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三人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只要赋予中国传统儒学以新的时代涵义,就可以推动中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