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_第1页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_第2页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_第3页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_第4页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植物造景实习报告调查地点:宁波鄞州广场、鄞州公园实习要求:调查鄞州广场、鄞州公园的植物造景状况,分析其造景手法及利弊本次园林植物造景实习的重点调查对象是宁波鄞州广场及鄞州公园,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调查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对理想设计与实际景观之间的差异有所了解,为将设计付诸实施的可能性积累经验。在学习的同时解决理论学习中的问题,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或是错误的做法,通过分析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借鉴同时避免今后设计中犯相似的错误。结合园林花卉学及园林植物栽培学实习内容和经验总结,从植物材料、设计理念、施工情况、景观效果及养护管理情况等方面对植物造景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接下来将从鄞州广场、公园的实际景观出发,结合园林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从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园林道路和广场的植物造景、以及园林水体的植物造景这几个方面进行汇报。1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既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观赏特性,又要考虑季相和色彩、对比和统一、韵律和节奏,以及意境表现等艺术问题。园林植物造景,一方面是各种植物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群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植物配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美观原则、适用原则、多样性原则、地方特色等,植物的造景形式是指按照树木的生态习性,运用美学原理,依其姿态、色彩、干形进行平面和立面的构图,使其具有不同形式的自由组合,构成千姿百态的美景,创造出各种引人入胜的树木景观。1.1树木配置的形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是可以归纳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类,具体又可以分为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林植等形式。孤植,休息空间的中心位置设置花坛,以高大的香樟孤植成景,使之成为此空间的视觉中心,对廊架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和装饰的作用。用于孤植的树木要么挺拔高达,要么夜色鲜亮、花果美丽,要能够从背景中跳出来,要能够成为栽植空间的标志。丛植,由红花继木、小叶黄杨、鸡爪槭等植物组合而成,突出了小规模树木群体的形象美。丛植的构配置方式十分丰富,根据树木数量的不同,丛植要遵循不同的法度,比如“两株一丛要一俯一仰,三株一丛要分主宾,四株一丛的株距要有差异”,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z群植,由池杉、垂柳二十多株以及林下灌木组成的混交树群,布置于水中的小岛上,成为主要景观之一,滨水景观效果好,同时也能成为岸边景观的背景。树群所体现的是树木的群体美,内部不允许游人进入,因此不利于做庇荫休息之用,与丛植相比更注重乔灌的搭配。列植,银杏双列植于公园入口,使入口空间的边界更为明确,同时也起到了引导游人视线和路线的作用。列植的树木要保持两侧的对称性,但是并非绝对对称,如株行距不一定绝对相等,可以有规律的变化。既可以作为背景,也可以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1.2花境的设计花境是以宿根和球根花卉为主,结合一、二年生花草和花灌木,沿花园边界或路缘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亦可点缀山石、器物。花境外形轮廓多较规整,内部花卉的配置成丛或成片,自由变化。花境增加了园林景观,还有分隔景观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花境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花境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从设计形式上分主要有单面观花镜、双面观花镜和对应式花境3类,从植物选择上,可分为宿根花卉花境、球根花卉花境、灌木花境、混合式花境、专类花境5类。鄞州公园中的花境有单面观花镜和双面观花镜两种设计形式,主要是灌木花境。单面观花镜,灌木花境,主要植物为红枫、小叶黄杨、榆叶梅,石头作为边界,多色系设计。单面观花镜,灌木花境,主要植物为罗汉松、芒草、小叶黄杨,还有石头点缀。单色系设计,这种配色不常用,只为强调某一环境的某种色调或对一些特殊需要时才使用。单面观花镜是传统的花境形式,多临近道路设置,供一面观赏;灌木花境应用的观赏植物为灌木,以观花、观叶或观果的体量较小的灌木为主。 花境的色彩主要由植物的花色来体现,常见的配色方法有:单色系设计、类色系设计、补色系设计、多色系设计,鄞州公园中主要的花境配色方式为多色系设计,也有少量单色系设计。双面观花境,灌木花境,多色系设计,配置于水边,主要植物有罗汉松、小叶黄杨、芒草、榆叶梅,石头作为点缀,整体形态中间高两边低,一般没有背景,供双面观赏。临近水面,使得水中倒影也成为了花境的一部分,榆叶梅略有“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意境。1.3草坪的造景设计草坪是指一定的的设计、建筑结构和使用目的的人工建植的草本植物形成的坪状草地,具有美化和观赏的效果。按照用途,草坪可分为:游憩性草坪、观赏性草坪、运动场草坪、环境保护草坪、其他草坪。草坪具有开阔明朗的空间特点,因此适宜的应用环境是面积较大的集中绿地,尤其是自然式的草坪景观面积不宜过小。草坪可以作为主景或基调,也可以与乔灌草植物材料结合,或与山石、水体、道路、建筑等配置。鄞州公园中草坪的类型主要有游憩性草坪、观赏性草坪,主要的配置形式是作为主景、基调以及与其他植物材料结合。草坪与乔木树种的配置,草坪作为基调与树群相配既可以表现树木的个体美,又能加强树群、树丛的整体美。疏林草地景观应用最多的设计手法,既能满足人们在草地上游憩娱乐的需要,树木又可以起到遮阴的功能。配置时宜选用较高大的乔木,或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树种以突出景观效果。草坪做作主景,以其平坦、致密的绿色平面,能够创造开朗柔和的视觉空间,具有较高的景观作用,大面积的草坪能够形成开阔的局部空间,丰富了景点内容,并为游客提供安静的休息场所。树丛、树群做背景,应把树丛、树群配置于草坪边缘,增加草坪的开朗感,丰富草坪层次,并与草坪的色彩相适宜。草坪边缘的处理,采用路缘石与自然草坪相结合的处理形式,即明确了草坪与路面的界限,又实现了草坪与路面的自然过渡,路缘石对草坪起到了装饰美化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休憩座椅。草坪边缘设计既作为草坪的界限标志,也是构成草坪空间感的重要因素。2园林道路和广场的植物造景2.1园路植物造景的主要作用在于满足道路空间里植物景观的需要。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当以植物的形美色佳取胜,符合艺术构图的基本规律。园林道路主要分为主路、支路与小路等,不同的道路其路旁植物造景的方法不尽相同。平坦笔直的主路两旁常采用规则式配置。支路和小路两旁的植物造景设计可比主路更加灵活多样。由于比较狭窄,可以只在路的一旁种植乔灌草,就可以达到既遮阴又赏花的效果。园路的设计应打破在路旁栽种整齐行道树的概念,可采用灌木、乔木、花卉、草坪草等复层自然式栽植方式。这些植物与路缘的距离可远可近,相互之间可疏可密。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高低因借,不拘一格。在树种的选择上,可突出某一个或数个具有特色的树种,或者采用某一类的植物,创造具有意境的园路2.2路缘设计路缘是园路范围的标志,其植物配置主要是指紧临园路边缘栽植的较为低矮的花草和植篱,也有较高的绿墙或紧贴路缘的乔灌木,其作用是使园路边缘更醒目,加强装饰和引导效果。路缘的一般形式有草缘、花缘和植篱。鄞州公园中的路缘形式主要是草缘和植篱。草缘,以沿阶草配置路缘,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个特色,特别在长江流域的一些私家园林中更为常见。沿阶草终年翠绿,生长茂盛,常作为路缘边饰,也可用于山坡保持水土。如果在路缘铺以草本地被,在地被之外再栽植乔灌木,不仅扩大了道路的空间感,也加强了道路空间的生态气氛。植篱,园路以植篱饰边是常见的形式之一。应根据园路的具体位置、形式、景观效果来使用相应的植物来构建植篱。图为鄞州公园水中小径,本来水面已经限定了道路的边界,起到了路缘的功能之一,在种植芒草作为植篱,不仅强化了道路的空间感,而且营造出一种乡间野趣。花缘是以各色草花做路缘,大大丰富了园路的色彩。2.3广场的植物造景广场的植物造景形式,应该考虑到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广场的生态条件。植物选择既要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又要结合广场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充分运用对比和衬托、韵律节奏和层次等艺术手法,才能达到合理、最佳的景观效果。鄞州广场的植物造景形式主要为规则式种植和集团式种植。规则式种植,这种形式属于整形式,多用列植乔木或灌木的手段,以起到严整规则的效果。既可以用作遮挡或隔离,又可以作为背景。植物选用耐干旱瘠薄、深根系的植物为主。根深不因践踏造成表面根系破坏而影响正常生长,并能抵御一般摇、撞和暴风雨的袭击。为防止过多践踏而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可在种植林下开辟道路供人们行走集团式种植,乔灌草结合,配置成树丛,避免了成排种植的单调感,形式丰富、浑厚,远看时群体效果很壮观,近看又很细腻。在鄞州广场中,集团式种植景观与花团相结合,整体性更强,严谨又不失变化。带状的种植联系了广场及公园,起到了导向作用。集团式种植也可以形成自然式搭配,应根据种植点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和配置形式。3园林水体的植物造景3.1园林水体的形式多样,有湖、池、溪流、河、泉、喷泉叠水等。鄞州公园中的水体以湖为主,另有池和跌水等形式。不同的水体形式在进行植物造景时,所选择的植物、处理方式不尽相同。 池边的植物与对岸的建筑遥相辉映,形成一幅框景,景观层次丰富,水中的倒影拉近了两岸的距离。湖中岛,仅供远眺及观赏,选择多层次的群落结构形成封闭的空间,以树形、叶色造景为主,制造出季相变化及和天际线的起伏。湖面上配置荷花,使湖面生动鲜亮,花开时节可以达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跌水本身不需要配置植物,鄞州公园中的跌水设计巧妙地融于背景的植物景观中,使植物与水体合为一体。植物作为背景即避免了跌水色彩的单调感,又在空间上增加了层次感。植物的选择范围大,不用刻意选取耐水湿的植物。植物与跌水,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植物环抱水体,颇有“林中浅潭尤可亲”的意境。3.2驳岸的植物配置规则式石岸,用碎石铺成石漫滩驳岸,柔化了原本规则式石岸较为生硬的石岸线条,使石岸本身的景观效果大大提高,适量的水生植物点缀其间,更显生动。自然式石岸具有丰富的自然线条和优美的石景,点缀色彩和线条优美的植物与自然山石相配,可使景观赋予变化,配置植物应有掩有露,遮丑露美。岸边的植物配置很重要,既能使山和水融为一体,又对水面空间的景观起重要作用。鄞州公园中的驳岸处理主要为石岸,形式不一。石驳岸及混凝土驳岸线条生硬而枯燥,因此可以通过设计石岸的形式来减弱这种生硬感,如用碎石与混凝土相结合,用碎石平铺等形式。其次植物的作用不可忽视,植物的枝叶可以遮挡石岸的枯燥之处,从而使石岸线条变得柔和,同时也能使驳岸植物与水面点缀的水生植物一起组成丰富的岸边景色。植物选择应选用耐湿的植物,如池杉、落羽松、水杉、垂柳、重阳木、等。4典型的植物配置本次植物造景实习过程中,对一些植物搭配方式进行了调查、整理,归纳出一些较为常见的植物配置形式。按照上层乔木中层灌木下层地被的结构进行汇报香樟吉祥草南玲黄檀云实木槿石楠+茶梅紫穗槐山皂荚 柳树芦苇+再力花 羊角槭秀丽四照花 大叶冬青紫蕚+玉簪 杉木栀子半枝莲罗汉松毛鹃铺地柏锦带花+花叶杞柳半枝莲美人梅+绿萼梅红花酢浆草无患子鸡爪槭+南天竹鸢尾鸡爪槭毛鹃蔓长春花+细叶麦冬黄檀+朴树+香樟火棘细叶麦冬朴树枸骨+龙柏蔓长春花+细叶麦冬金鸡菊+粉花绣线菊平枝荀子+蓍草+石蚕广玉兰紫叶李+金钟+金边大叶黄杨黄菖蒲香樟日本五针松+山茶 南天竹+洒金桃叶珊瑚鸢尾雪松+朴树+黄连木+香樟洒金桃叶珊瑚+茶梅细叶麦冬广玉兰+水杉鸡爪槭+桂花+紫薇南天竹+金丝桃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