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山的那边ppt人教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上课件 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在朗读中感悟文章,加深理解 2、体会诗歌的形象性,领会诗歌艺术形象的蕴含 3、领会诗歌所揭示的人生道理,积极思考、探究人生意义, 理解理想与现实,追求与挫折之间的关系 4、通过拓词成句和片段练习,强化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 教学难点: 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形象的蕴含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悟文章 课时:3 教学 第一课时 一、预习指导 1、提前一天播放一首配乐诗朗诵,并给学生一段乐曲,布置学生在课下模仿所听配乐诗朗诵配乐反复朗诵课文。 2、在朗诵的基础上思考:这首诗谈论了什么问题 3、拓词成句练习(并给加点字注音): 示例: 喧腾海在喧腾海在远方喧腾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皎洁的月光下,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将下列词语逐步拓展成短语、句子,每词至少拓展四次,所拓句子尽量优美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漫湿 一瞬间 二、授课过程: 1、检查预习: (1)学生上黑板给加点字注音 (2)学生读一读自己所拓展的句子 2、整体感悟课文 导入: 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平原上,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入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山的那边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因为大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对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因为大山里的世界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而大地是这样广阔,我想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1)介绍作者(多媒体投影) 王家新,诗人、诗歌评论家,1957年生于湖北,高中毕业后下乡劳动三年,“文革”结束后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过教师、等职。19851990任北京诗刊杂志,19921994年间旅居英国两年,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学院,现为该院中文系教授。著有诗集纪念游动悬崖王家新的诗楼梯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没有英雄的诗;文学随笔集对隐秘的热情坐矮板凳的天使;翻译集保罗策兰诗文集等。 (2)在朗读中感悟课文 诗歌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 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诗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帮助自己成长。 (教师配乐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我想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比老师还好。不过关键还是这首诗写得好,大家喜欢读,老师也给大家配上音乐齐读,好不好? (教师放音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下面我们就先来一起看看这首诗的内容。请大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教师出示思考题) 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 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 (学生回答) 在山的那边是海。 (教师板书大大的“山”“海”) “山”和,海”除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其他含义吗? (学生回答) “山”,就像是困难;是实现理想信念途中的艰难险阻。“海”就像是理想;是人生的信念。, (教师在“山”下板书“困难”,在“海”下板书“信念”) 学生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第一节诗,写了我童年时候;写了我的想望和困惑;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的“山”和“海”,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教师总结: 诗人把自己的人生感悟,把自己的坚定信念,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表达了一个哲理。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一个“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由一个意境翻出一个新的意境,诗意在跌宕中推进,感情也波澜起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三、作业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凝成() 漫湿() 一瞬间() 海潮() 种子() 打了一个零分()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 ) 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 )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 ) 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 ) 3、在山的那边作者_,著有诗集、一只手掌的声音、游动悬崖等。 4、将下列词语逐步拓展成短语、句子,每词至少拓展四次,所拓句子尽量优美;并给加点字注音。 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漫湿 一瞬间 5、请以上词语中至少两个词写成一段话。 参考 1. 2.发呆地想 隐蔽,不外露吸引 喧闹沸腾 3、王家新 纪念 第二课时 一、预习指导 反复读课文,找出你喜欢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细细品味并加以说明;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并仔细思考,说出自己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朗诵课文 学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注意语调、重读、节奏 (二)赏析与研读 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诗人的这种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呢?诗歌的意象和语言,上节课我们已经分析了诗歌的意象,这节课来欣赏、研究这首诗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讲究凝练而内涵丰富,让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发现,边读边议边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能发现美,能发现问题。 赏析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3、“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 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这句有没有写诗人自己,你是怎么看出他的心情的?诗中的写法好不好? 写大山好像人生气时那样“铁青着脸”,诗人将大山拟人化了,表面上是写山的颜色,实际是写自己的心情。 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这也正体现出诗歌的语言特点: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诗人主观的感受。正如杜甫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物伤怀的时候,看见美丽的花也像在流泪一样。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研读 通过分析,我们已经理解了诗歌第一小节的含义,下面让我们带着感情朗读第一小节。(学生齐读) 赏析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为什么会扎下深根呢? “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后来“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 这样来理解诗句,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发? 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样才能让它扎下深根。 这一句内涵丰富,体现了诗歌语言含蓄的特点。 5.“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一次又一次”“一座座”“又一次次”这些数量词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 这一句中的三个数量词用得凝练而又富有内涵,“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的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如果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会怎么样? 失败后就灰心丧气。 “山顶”的诱惑力在那里着我? 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举成功,一旦失败就灰心丧气。从这句诗,你得到什么启示? 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企图一举成功,要能承受住失败和挫折的打击。跌倒后要能爬起来,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6、“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研读 朗读这句一定要充满对理想的渴望,请你试试。 (学生有感情朗读,全班齐读。) 赏析 7、“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这句诗很有人生哲理,当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惊喜万分。 研读 带着这种情感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读了这么多遍,是不是可以背诵下来了? (教师当堂示范背诵,不少学生能够背诵,在深入理解了诗的内涵的基础上,全班有感情背诵。) (三)体验与反思 诗人成长中的艰难探索一定早已打动了成长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也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学生思考、讨论35分钟,起来发言,教师结合课文给予适当的人生激励)教师总结: 在很多时候,我们要战胜的最大困难也许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战胜自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正是在艰难曲折的不断求索过程中,在不断地认识自我,超越、战胜自我的过程中我们的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失败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要坦然地面对和接受。对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多困难正等着你,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大家有没有信心?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激情齐诵这首诗,让好诗伴你健康地成长! 三、作业 1、填空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_,即对_和自信。 (2)用课文中词语填空。 小时候,我常_在窗口_。 于是,怀着一种_的想望。 山那边的山啊,_脸。 在山的那边,_! 是用_的海。 2.如果听到下面的话,你能听出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吗?请做简要回答。 邻居说:“你家小明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钟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得见他在弹琴。” 3.为下列句子加标点,使之符合括号里的语意表达要求。 A.北方冬天经常下雪 (表示强调,雪是很多的) B.北方冬天经常下雪 (表示不相信北方冬天雪多) C.北方冬天经常下雪 (说明下雪是经常事) 4、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 1、(1)幻想大海的热烈向往 (2)伏痴想隐秘铁青是海信念凝成 2.(参考)小明半夜弹琴影响了我们休息。(类似的话也可) 3.A.!B.? C.。 (悦考ykw18.智能评测,专注中小学教育) 1.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3、联系生活,感悟人生,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难点是对无数座山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着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想。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 课后的读一读,辨字音形,解词语:痴想 凝成 诱惑 喧腾 瞬间 二、 整体感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 播放录音 2、 组织讨论,讲讲诗歌的大致含义,并试着给诗歌列举小标题 第一节写我渴望山那边的海,第二节写我追寻心中的海。 第一节写我的向往和困惑,第二节写我的感悟和读者的对话。 第一节写我的童年时期,第二节写我长大以后。 第一节写我和妈妈的对话,第二节写我和读者对话。 第一节定现实中的山和海,第二节写的是象征意义的山和海。 ? 3、朗读指导 教师讲授朗读知识:重音(重读、轻读)、语速、停顿。 教师指导朗读,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品读,更好地领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味,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学生可在教师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齐读、分读。 三、 探讨与研究 1、诗歌中的“山”与“海”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还蕴含着什么意思?作者“爬山”有何象征意义?(“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群山”指的是重重困难;“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诗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会实现。) 2、 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人,所以说“隐秘”。) 3、 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我”爬上了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史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4、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我”原以为一座山 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幻想,所谓的“零分”就是说幻想破灭了。) 5、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6、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努力而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7、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四、品读感悟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读,然后讨论回答、相互评论、补充(可由教师鼓励学生探究问题,答案不必求统一,让学生在听读讨论后对诗歌有初步的了解)。在学生(过渡)对诗歌有了大概了解,还要品读诗歌形象而精练的语句,好的诗句总有画龙点睛处,认真进行品读。 a 自由朗读诗歌第二节,思考作者是怎样看到全新的世界,实现人生理想的,你又从中得到了什么? (言之有理则可) b 找出你认为最形象、精练的语句,反复品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言之有理则可) 五、拓展延伸生:(悦考ykw18.智能组卷,专注中小学在线教育。) 1、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A、谈谈理想,说说如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B、说说在实现理想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有那些准备? C、下面就把我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与同学们分享吧。谁先说? 教师小结: 诗人以自己人生的感悟启示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只要战胜困难,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的山,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就要一次一次地鼓起信心战胜困难。但是,怎样翻越无数座山,到达理想的境界,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我们认为:人生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最后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激情齐诵这首诗,让好诗伴你健康地成长! 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要领,力求作到读音、停顿正确,逻辑重音恰当。能根据诗歌思想内容较为准确的读出诗句的语气。 2.了解诗歌借助形象抒发感情的特征。 3.具有品味关键句和词语的内涵,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入手,领会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用探究、合作、讨论朗读的学习方法。 2. 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诵,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字面到深层,对诗歌的思想情感作准确把握山海等形象是诗歌语言与思想情感的联结点,也是理解诗歌的关键点.。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勇于面对困难,执着向前,奋力争胜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 1. 本文的重点是: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诗歌语言。 2. 本文难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借助形象抒情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蕴藏在“山”“海”的深层次的内涵。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想: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第一课的预习工作和第一课的学习一起放在课堂上进行,关注于学生预习方法和现代诗歌赏析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见过海吗?海是什么样的?没见过的想象脑海里的海是什么样的?(学生答) 那你们想不想去?山里的孩子想不想看海?(学生回答) 那同学们见过山吗?(学生回答)山是怎么样的? 好,我们对山的了解很多,那么我们想一下:山路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 好同学们,大家看路是这样的不好,那么山里人想去山那边容易吗?他们相对来说是什么的?(封闭落后) 那山里的孩子想出去吗?(学生回答) 的确山里有丰富的资源,可是也很落后,所以山里的孩子都很向往山外的世界,因为山外有着无数的新奇!这就是山中孩子的想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从山里走出的作家王家新写的文章,山的那边体验一下山里孩子的心思!。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二页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预习指导 点拨:预习课文有几部分? 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或联系上下文求证;把握文章大意(诗歌就是写了什么);感悟情感(找抒情句);体会优美的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提出自己的问题 一般文章要读三遍或者更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按照我们个人体会山中小孩想看海的心情带着感情读一遍,读后觉得怎么样?还不够,缺乏理解和情感(点明朗读要求) 2、默写课文,勾出生字词 痴想ch 隐秘yn 铁青ti 凝成nng 诱惑yu 喧腾xun 扎下zh 漫湿mn 一瞬shn间 找学生上来写黑板,其他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并纠正 要注意秘为多音字,喧为口旁,扎的读音,漫为多音字 学生齐读一遍,请学生提问还有理解困难的字词或者读音吗? 3、学生齐读,并让他们感知读的怎么样 诗歌是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诗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帮助自己成长。 三、感悟诗歌形象内涵 (一)、现在我们深入的体会诗歌的内容,请大家分小组读讨论三个问题:(讨论6分钟) 1.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山和海的只有表面意思吗?他们深层的意思是什么? 2、全诗为什么分为二节,各表达什么意思? 它们有何联系?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老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 在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呢? 明确:海(板书:海)具体在哪些地方找到(培养学生在原文中找答案的能力) 山和海除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其他含义吗? 明确:山,就像是困难;海就像是理想 、信念 或海是人生的信念,山是实现理想信念途中的艰难险阻。(在原文中感知:如第一节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第二节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板书:山困难;海理想、信念 2、全诗为什么分为二节,各表达什么意思? 它们有何联系? (从内容、时间、象征意义上说) 明确:从时间上:第一节诗,写了我童年时候: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 从内容上:第一节诗,写了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节诗,写了我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 从象征意义上:第一节诗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第二节诗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教育我们要不怕困难,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在全诗的最后一段揭示了感情,抒情句 四、具体品味语言美 (一)、咱们再看一下诗人的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呢? 我们一起看课文第一诗节大家一起读,读时注意诗的基调!然后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画下来一起讨论。画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讨论进行约六、七分钟。 ) 1、为什么作者会写“小时侯,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明确:我知道痴想写出了作者自己儿时的好奇,神往山外的世界,从小就有追求新天地的理想。 所以这句应该怎么读?读出疑惑 2、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明确:妈妈解答了我的疑问,唤起了孩子对海的向往,所以在后面有一个词“隐秘的想望”。 3、为什么加“隐秘”来修饰? 明确:用组词法理解,隐蔽秘密的。爬山是为了看海,有怕别人笑他,没有告诉别人。所以是隐秘的想望 4、“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为什么是“铁青着脸”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作者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望见的依然还是山,真是大失所望,沮丧极了。所以 作者心情很不好,这时候看的山也好象在笑他是痴心妄想,幼稚可笑是不是? 5、但你怎么看出作者是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 上一句诗人说“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从“终于”这个词可见爬上山顶费了很大力气,花了不少时间。 6、这句没写诗人自己,你怎么看出他的心情?诗中的写法好不好? 明确:写大山好像人生气时那样“铁青着脸”,诗人将大山拟人化了,表面上是写山的颜色, 实际是写自己的心情难过,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 点拨:这正是诗的语言特点: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诗人主观的感受。感伤的时候,看见的东西都是感伤的。你能读出这种感情么? 7、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明确:作者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部落空。 8、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会怎么想? 明确:埋怨妈妈 9、那我们来归纳一下诗人情感线索 明确:痴想失望沮丧(板书),那我们就要读出这种感觉,找同学来读读 (二)我们一起看第二诗节,小组合作找出难懂得句子 (十分钟时间讨论) 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飘来的东西是很轻的,怎么会下深根? 明确:“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然而童年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所以说是飘来的。是妈妈告诉我的,后来“我”不懈努力,这种信念就在“我”心中扎下深根。 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像滴水穿石那样才能让他扎下深根。 那么,在朗读时,应该怎么读? 请同学读一下 2、“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这句写的很好! 好在哪里? 明确:“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 注:直接按Ctrl键点击你所要下载的课件即可. 第一单元 第一课 1 第二课 第三课 333 第四课 4 4 1 在山的那边 PPT课件1.rar 1 在山的那边 PPT课件2.rar 在山的那边 PPT课件3.rar 2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1.rar2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2.rar2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3.rar生命生命 PPT课件1.rar 生命生命 PPT课件2.rar 生命生命 PPT课件3.rar 紫藤萝瀑布 PPT课件1.rar 4 紫藤萝瀑布 PPT课件2.rar 紫藤萝瀑布 PPT课件3.rar 第五课 5 童趣 PPT课件1.rar5 童趣 PPT课件2.rar5 童趣 PPT课件3.rar 第二单元 6 77 899 10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6 理想 PPT课件1.rar 理想 PPT课件2.rar 6 理想 PPT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十讲》课件人民网
- 底商转让合同(标准版)
- 乐于助人的课件
- 龙华区复工复产申请报告(3篇)
- Dinoprostone-CoA-Dinoprostone-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zn91资料课件教学课件
- 临渭区人民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婚姻家庭咨询师职业技能鉴定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生爱牙日口腔健康知识竞赛备赛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教学设计教案13
- 2024年广西公需科目参考答案
- 港航实务 皮丹丹 教材精讲班课件 60-第2章-2.8.1-航道整治的方法
- 少儿美术课件国家宝藏系列《玉壶》
- GB/T 44670-2024殡仪馆职工安全防护通用要求
- 2024年孩子打架双方协商后协议书范文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交通工程软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肾性贫血的诊治进展课件
- 八年级上册《生命 生态 安全》计划
- 《济南的冬天》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2024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考试原题库资料(含答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速度、时间和路程》获奖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