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屈原涉江阅读答案及翻译 涉江 屈原 【作品简介】 涉江选自楚辞九章。九章包括惜诵涉江衷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j)颂悲回风,共计九篇。除橘颂或为早年作品外,余皆反映其遭谗及放逐后的生活,抨击腐朽贵族集团,表现出要求改革政治的进步思想。 涉江是屈原晚年的作品。这是一首纪行诗,也是一首抒情诗。叙写了作者于顷襄王三年(前296)第二次被放逐后,渡江而南的经历和思想情况,故题名“涉江”,当时屈原在流放途中,渡过长江,登上鄂渚,穿过洞庭,走到沅水上游。在行径辰阳,进入淑浦之后,写下了这首诗。 【原文】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 淹回水而疑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原文】 (第一段) 余幼好(ho)此奇服兮,(1) 年既老而不衰。(2) 带长铗(ji)之陆离兮,(3) 冠(gun)切云之崔(cu)嵬(wi)。(4) 被(p)明月兮珮宝璐(l)。(5) (第二段) 世溷(hn)浊而莫余知兮,(6) 吾方高驰而不顾。(7) 驾青虬(qi)兮骖(cn)白螭(ch),(8) 吾与重(chng)华游兮瑶之圃。(9) 登昆仑兮食玉英,(10)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11)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12) 旦余济乎江湘。(13) (第三段) 乘鄂()渚(zh)而反顾兮,(14) 欸(i)秋冬之绪风。(15) 步余马兮山皋(go),(16) 邸(d)余车兮方林。(17) 乘舲(lng)船余上沅兮,(18) 齐吴榜以击汰(ti)。(19) 船容与而不进兮,(20) 淹回水而凝滞。(21) 朝发枉陼(zh)兮,(22) 夕宿辰阳。(23) 苟余心之端直兮,(24) 虽僻远其何伤? (25) 入溆x浦余儃(chn)佪(hui)兮,(26) 迷不知吾所如。(27) (第四段) 深林杳(yo)以冥冥(mng)兮,(28) 乃猨(yun)狖(yu)之所居;(29) 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hu以多雨;(霰(xin)雪纷其无垠(yn)兮,(31) 云霏霏其承宇。(32) 哀我生之无乐兮,(33) 幽独处(ch)乎山中。(34) (第五段)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35) 固将愁苦而终穷。(36) 接舆髡(kn)首兮,(37) 桑扈(h) 臝lu行。(38)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39) 伍子逢殃兮,( 40) 比干菹(z)醢(hi)。(41) 与前世而皆然兮,(42) 30)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43)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44) 固将重(chng)昏而终身。(45) (第六段) 乱曰:(46) 鸾鸟凤皇,(47) 日以远兮。(48) 燕雀乌鹊,(49) 巢堂坛兮。(50) 露申辛夷,(51) 死林薄兮。(52) 腥臊并御,(53) 芳不得薄兮。(54) 阴阳易位,(55) 时不当(dng)兮。(56) 怀信侘(ch)傺(ch),(57) 忽乎吾将行兮。(58) 【注释】 (第一段) 大学语文复习 蒹葭 一、单项选择 1、我国最早的一部歌总集是( D ) A离骚B乐府诗集C古诗十九首D诗经 2“在水一方”语出诗经中的( A ) A蒹葭 B短歌行 C无题D声声慢 3蒹葭选自( C ) A诗经郑风 B诗经周南风 C诗经秦风 D诗经齐风 二、多项选择 1诗经也称作( CD ) A诗百首 B毛诗 C诗D诗三百 2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人曾概括为( ABC ) A赋 B比 C兴D叠字 三、词语解释 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逆流而上。 2蒹葭采采,白露未晞。 晞:干。 3宛在水中坻。 坻:水中高地,小州。 4道阻且右。右:迂回,弯曲。 四、作品分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什么手法? (3)从这一章可以看出全诗在意境创造上有什么特点? 涉江 一、单项选择 1诗句“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表出了( B ) A诗人高远的志行B诗人孤寂徘徊,眷恋故土的感情 C身处劣境的痛苦D忧国忧民的情怀 2涉江是以下哪部诗作中的一篇( B ) A离骚 B九章 C天问 D九歌 3“霰雪纷共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一句中的“霰”、“垠”、“霏”的正确读音是( C ) Axin yn fi Bxin yng fi Cxin yn fi Dxin yng fi 二、多项选择 1“楚辞”又称( ABD ) A屈赋B骚体诗C汉赋 D楚赋 2屈原的离骚在我国文学史上是( AB ) A第一篇文人写的抒情诗B第一篇政治抒情长诗 C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 D第一篇根据民歌加工改写而成的优美诗歌 三、词语解释 1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信:忠诚。 侘傺:失意的样子。 2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终穷:终身不得志。 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任用。 4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虽:即使 四、作品分析 乱曰: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1)“阴阳易位,时不当兮”中的“兮”是哪一种用法? (2)“鸾鸟”、“凤凰”、“露申”、“辛夷”、“芳”象征什么? (3)“燕雀”、“乌鹊”、“腥臊”象征什么? 春江花月夜 一、单项选择 1张若虚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C )。 A先秦B两汉 C唐朝 D宋朝 2被称为“孤篇横绝”的唐诗是( D )。 A秋兴八首B汉江临泛C长恨歌 D春江花月夜 3 “谁家今夜扁舟子?”中的“扁”的正确读音是( A )。 Apin Bpin CbinDbin 二、多项选择 1、春江花月夜的语言优美,韵律婉转,主要表现在( ABC ) A、四句一换韵,共九韵B、平仄交错,抑扬相交 C、对仗工整 D、语言晦涩 2、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有( ABCD )。 A、结构严谨完美 B、诗情哲理相融 C、善于烘托铺垫D、语言清新优美 三、词语解释 1滟滟随波千万里。 滟滟:波光闪烁的样子。 2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雪珠。此处形容月光映照下的花朵。 3可怜楼上月徘徊。 徘徊:指月影移动。 4可怜春半不还家。 可怜:可惜。 四、作品分析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选择景物极具典型性;善于烘托和铺垫。 2从这一段看出本诗在立意上有什么特点?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立意新颖,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一、单项选择 1、李白是( B )的巨匠。 A、七律 B、七言歌行 C、七绝 D、五绝 2、李白是我国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A ) A、诗仙 B、诗圣 C、诗杰 D、诗怪 3、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 C ) A、七言绝句 B、七言律诗 C、七言古诗 D、长短句 二、多项选择 1、李白的诗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其特点有( ABCD ) A、丰富的想象 B、大胆的夸张 C、广泛的题材D、率真的情感 2、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是指( CD ) A、张若虚B、王维 C、李白D、杜甫 三、词语解释 1、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畅饮。 2、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建安骨:建安时期刚健遒劲的诗文风格。 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览:摘取 四、作品分析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分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艺术手法。 2作品体现了李白诗歌的什么风格?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秋兴八首(其一) 一、单项选择 1秋兴八首的作者是( B ) A李白 B杜甫 C柳永 D张养浩 2秋兴八首是杜甫于大历元年秋在( B )写的组诗。 A长安B夔州 C成都 D宜昌 3杜甫的诗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是( D ) A婉转缠绵B豪放飘逸C朦胧晦涩D沉郁顿挫 二、多项选择 1杜甫自称( ABC ) A杜陵布衣 B杜陵野老 C杜陵野客 D诗圣 2秋兴八首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BCD )。 A比兴 B对仗 C拟人 D双关 3下列中的“兴”读作xng的有(A BC) A秋兴八首B赋、比、兴 C俱怀逸兴壮思飞 D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三、词语解释 1江间波浪兼天涌。 兼:并连 2孤舟一系故园心。 一系:长系。 四、作品分析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是怎样运用循环往复的抒情方法的? 长恨歌 一、单项选择 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出自( D ) A白居易集 B曹操集C乐府诗集 D汉书 2“渔阳鼙鼓动地来”中的“鼙”的正确读音是( D ) AdBg? CbiDp 3“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中“乘”和“骑” 的正确读音是( ) Ashng qBshng j Cshng j Dshng q 二、多项选择 1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争议,主 _有( BCD ) A象征说B讽喻说C爱情说 D双重主题说 2长恨歌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其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 ABC ) A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B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C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D朦胧含蓄的意境 3长恨歌在唐代受到作者和大众的喜爱,下列诗句说明了这种情况的有( CD ) A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B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C童子解吟长恨曲,胡人能唱琵琶篇。 D一篇长恨有风情。 4下列句字中的“和”读作hu的有(BD ) A礼之用,和为贵。 B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C歌数阕,美人和之。 D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三、词语解释 1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云鬓:浓密如云的黑发。 芙蓉帐:绣着荷花图案的帐幔。 2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九重城阙:指京城长安。 3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天旋日转:比喻政局突变。 4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阑干:纵横的样子。 四、作品分析 1白居易长恨歌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1)以次段为例,说明长恨歌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 (2)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白居易长恨歌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1)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2)“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声声慢 一、单项选择 1、声声慢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此时作者流落于( D )。 A、山东青州 B、江淮之间C、湖北湖南 D、 江浙一带 2、李清照的词集是( B )。 A、易安词 B、漱玉词 C、东坡乐府 D、攀南词集 二、多项选择 1下列词中属婉约风格的有(AB)。 A、声声慢B、醉花阴C、定风波 D、山坡羊潼关怀古 2声声慢中的“黄花”具有以下意义( ABCD ) A、实写菊花B、以花自喻 C、寄托身世之感 D、象征自己晚年的孤苦无依 三、词语解释 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突然。将息:调养。 2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损:指花逐渐减少。 堪:肯、愿意。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弟:景况,情形。 了:完毕、了结。 四、作品分析 声 声 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声声慢的主旨是什么?有何意义? 2声声慢在语言上在什么特点? 雨巷 一、单项选择 1被称为 “雨巷诗人”的作者是( D ) A昌耀B北岛 C徐志摩 D戴望舒 2戴望舒现代史上哪一个著名的诗歌流派的代表( A ) A现代派 B荷花淀派 C新月派 D创造社 二、多项选择 1下列作品属于戴望舒的作品有( ABC ) A我的记忆 B望舒草C灾难的岁月 D翡冷翠的一夜 2雨巷的意象美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BD ) A中国传统的比兴寄托B中国化的诗歌意向 C西方现代派的手法 D西方象征手法。 三、作品分析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1分析“雨巷”和“姑娘”的象征意义。 2本诗的语言的音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郑伯克段于鄢 一、单项选择 1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 B )。 A、姜氏B、郑庄公C、共叔段 D、颖考叔 2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 这里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C )。 A、 阴险狠毒 B、 工于心计C、 贪婪狂妄 D、 愚昧无知 3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 C )。 古代汉语复习题 一、 什么是词的本义?怎样考察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从记录词的汉字的字形结构上所反映出来的、并且在古代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得到证明的意义。 二、 词的原义与新义相比,词义的演变有哪些规律? 三、 简答词的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 词的引申义,就是从词的本义发展、推衍、引申出来的意义。引申义同本义有着内在的联系。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角度来看,词义引申可以分为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两类。 直接引申。所谓直接引申,指引申义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引申义与本义发生直接关系。基本义是“墙基”,由本义直接派生出两个引申义: 1) 根本,基础。这个含义比较抽象,如: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毛亨传:“基,本也。 2) 开始,起头。 间接引申。所谓间接引申,指引申义是由直接引申义再引申出来的,即前人所讲的“展转为他训”,引申义和本义不发生直接关系,只发生间接关系。露本义是“露水”。露”的词义引申情况可以如下:露(露水)露天显露洩露败坏 四、 举例说明词的三种引申方式。 五、 简述词的引申义和本义的 _。 1、相似(有某种相似处,可以类比,因以为引申。) 形貌形状 斗,本指酒斗,因形状相似,引申为星斗。 功能作用 关,本指门闩,后引申为关卡,均有控制出入的作用。 方式情态 奋,本指鸟奋飞,后指马、牛奋蹄。(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俗语:“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2、相关(有关联,可以以此代彼) 标志作用 齿,本指门牙,后表示年龄。 动作代表主客体 歌,本指歌唱,后指歌曲。 以性状代人 姝,本指女子貌美,后指美貌女子。 以方位处所指人 官,本指官署,后指官员。 3、相因(有因果条件关系)如:危,本指高,后指危险。 六、 简答词义引申的规律 (一)由具体到抽象。如: 道:本义指道路,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小雅大东) 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径、方法,例: 交邻国,有道乎?(孟子梁惠王上) 再引申为抽象的规律、道理,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二)由个别到一般。如: 雄、雌:本义指雄鸟和雌鸟,专指鸟类而言。说文:“雄,鸟父也。雌,鸟母也。”例: 谁知鸟之雌雄。(诗经小雅正月) 引申为泛指所有动物,例: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三)由实词到虚词。以:本义为任用、使用,是动词。 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后引申虚化为介词,意思为凭、用等。 例: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左传昭公三年)。 七、 举例说明如何确定古文的词义? 1、从上下文意思和逻辑关系来确定词义。 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2、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来推断词义.楚王贪而信张仪。(司马迁) 信:相信 3、利用对文,即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顽鲁者也当矜怜 鲁:愚昧而蠢笨 八、 简述词义训释的方法。 九、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句型)?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5. 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十、古代汉语在哪些情况下常出现谓语前置、宾语前置? 谓语前置:在古语中,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 感叹句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正常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 疑问句 何哉,尔所谓达者? 祈使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正常语序应为“以桑树之” 。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如: 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4).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 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如: 王问:“何以知之?” 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余是以记之。 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 亚父南向坐(司马迁鸿门宴) 十一、古代汉语在哪些情况下常出现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 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3、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4、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而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5、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的后面,格式为“中心语数(量)词。例如: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状语后置: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朝阳区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培训机构加盟协议书范例模板6篇
- 年会安全培训讲话课件
- 威尼斯商人的课件
- FK-3311-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exo-α-Arabinofuranosidase-Bacillus-subtilis-168-生命科学试剂-MCE
- 妆扮课件教学课件
- eSpCas9-mRNA-生命科学试剂-MCE
- 农发行包头市九原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克拉玛依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GB 45669.4-2025黄河流域工业用水定额第4部分:水泥
- 消化诊断内镜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医疗机构小儿推拿技术规范-公示稿
- 焊接过程化学反应
- 手术体位安全管理制度
-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课件 第八章 诱变育种
- 2025年合作双方正式合同范文
- 国企项目投资合同
- 垃圾中转站安全培训
- 安全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