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芳环上的取代反应_第1页
第25章芳环上的取代反应_第2页
第25章芳环上的取代反应_第3页
第25章芳环上的取代反应_第4页
第25章芳环上的取代反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五章芳环上的取代反应,1.亲电取代反应2.亲核取代反应,.,取代基效应,反应的本质:旧键的断裂,新键的生成,共价键的极性取决于取代基的效应,CH3COOHClCH2COOHCl2CHCOOHCl3CCOOH,pKa4.762.861.290.65,取代基效应:,分子中某个原子或原子团对整个分子或分子中其它部分产生的影响.,.,取代基效应,电子效应,场效应,空间效应,(位阻效应),空间传递,电子效应,因取代基而导致共用电子对沿键转移的结果。,.,诱导效应(Inductiveeffect),结构特征:单、双、叁键传递方式:、键传递强度:与距离相关。距离越大,强度越弱。,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取决于取代基和中心原子电负性(Electronegativeties),.,规则:,1.同周期的原子:,2.同族的原子:FClBrI,电负性:4.03.02.82.5,3.相同的原子:不饱和度越大,-I效应越强,4.带负电荷的取代基的I强,.,共轭效应(Conjugation),1.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共轭,.,p-共轭,.,共轭效应:,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周围电子云密度变化,马上会引起其它部分的电子云密度的改变,共轭效应不受传递距离的影响,结构特征:,单、重键交替,共轭体系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结果:-OH的O、P-位碳原子上带有部分的负电荷。,传递方式:电子转移(用弧形箭头表示),相对强度:,Y为吸电子基团时吸电子共轭效应(-C),X为供电子基团时供电子共轭效应(+C).,P-共轭。,.,一、芳环上的亲电取代,k1,K-1,k2,-络合物生成是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这种机理称:Ar-SE,.,1、-络合物寿命很短,一般条件下用光谱法测不出来,2、本位进攻,亲电试剂不但可以进攻苯环不带取得基的,也可以进攻苯环带取得基的,亲电试剂进攻苯环带取得基的,NO2+,.,.,3、-络合物,-络合物寿命很短,.,4、动力学同位数效应P593,kH/kD=1,kH/kD=1.O5,kH/kT12,.,位阻决定反应速率,kH/kD=3.6,.,2.定位效应,吸电子基,给电子基,o+p=40%+20%=60%m=40%,理论上:,.,5、定位规律,.,G=-CF3,.,2)间位定位基-类定位基致钝作用,1)邻对位定位基-致活作用;-类定位基中,X有致钝作用,.,邻对位定位基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原子与芳环形成大键;(2)含有电子的基团,如:烯基、苯基(3)给电子效应的基团(诱导效应或超共轭效应)如:烷基,间位定位基(1)与苯环相连的原子有极性双键;(2)带正点荷的原子或强的吸电子基,如:-CCl3-CF3,.,6、分速率系数P596苯分子中,环上某一特定位置与苯分子中一个位置相一元取代比较,起取代反应的相对速率,称这一位置的分速率系数。(f0;fmfp),苯:硝基甲苯1:27,o:m:p=58.1:3.7:38.2,.,一取代苯在取代反应中(一取代)总速率常数:,+,kO-R,kP-R,km-R,+2,k,=2,kH,=,生成O、m、P一取代产物的比例与速率常有关数:,km-R,m:%=,k,f0=,kH,k0-R,fp=,kp-R,kH,.,二、亲电取代在有机合成在的应用,1、硝化反应,发烟,.,.,2、卤化反应,.,溴代根据三氯化铝的量不同产生不同的结果,碘的亲电进攻能力最弱,只能进攻强活化芳环,.,3、磺化反应(可逆),除水、苯过量,有利于正反应稀酸、加热有利于逆反应;,.,4、付氏烃化,.,烃基化产物容易产生重排,因此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避免生成多种烃基化产物的方法是使用过量的芳烃,.,多卤代烷用作烃化剂生成多环芳烃,.,5、付氏酰化,酸酐的话需要2倍以上,如果是用酸,那么三氯化铝催化剂需要3倍以上,所以一般是使用HF,硫酸等催化剂,.,.,6、甲酰化反应(加特曼-科赫反应),芳环上有强吸电子基,不能发生反应。,.,.,Vilsmeier-Haack反应,由于其亲电进攻能力弱,只能用于酚、酚醚、芳胺等的甲酰化。,.,三、芳环上的亲核取代反应,1、加成-取代机理(SNAr),NU-=-OH-NH2-OR-NHC6H5,NU-,(-OH),.,1、加成-取代机理(SNAr=SN2),.,MeisenheimerJ,络合物,,.,.,大部分情况下,加成是决定反应速率的步骤,离去基团分别为-Cl,-Br,-I,-SO2C6H5是差别不大。,.,与SNAr有关的人名反应,Smiles重排,.,VonRichter重排,反应中有氮气放出,2-硝基萘生成1-萘甲酸,而1-萘甲睛不行,所以提出下列的机理。,.,.,.,59,58,50,50,实验事实,、消除-加成机理,.,52%,*,*,48%,*,.,.,苯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