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拔罐的方法范文 拔火罐 拔火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罐的类型:玻璃罐、竹罐、陶罐 点火方法:闪火法、贴棉法、投火法 拔罐方法:坐罐法,又名定罐法,适用于阵痛治疗 ; 闪罐法,多用于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等症;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多用于脊背、大腿等面积较大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 刺血拔罐法:先用梅花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浅刺出血后,再行拔罐,留置510min。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凝血功能情况)。 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皮肤情况。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二、目标: 1、缓解风寒湿痹而致的腰背酸痛、虚寒性咳喘等症状。 2、用于疮疡及毒蛇咬伤的急救排毒等。 三、禁忌症: 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2、皮肤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四、告知: 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或烫伤。 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吸引的作用,局部皮肤出现与罐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五、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小口瓶等。 六、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部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 4、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使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扣至选定的部位(穴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一般10min。 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局部皮肤紫红色为度)。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床单,安排舒适体位 7、清理用物,详细记录实施拔罐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8、起罐:一手夹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起罐。 七、注意事项: 1、室温保持在2225之间,必要时用屏风遮挡病人。 2、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3、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灌口是否光滑,有误裂痕。 4、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5、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处理,擦干后备用。 6、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 7、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再用注射器吸出液体,保持干燥,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 拔 火 罐 使 用 方 法 冯健 制作 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相信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都不会对它陌生,因为其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也曾经一度被老百姓当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手法。怎样在家安全有效地使用火罐,我们采访了省名中医刁本恕等专家。 (产品网站) 火罐一拔病体舒畅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刁老师还介绍,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颈椎病的拔罐疗法 椎病的手法治疗是脊髓型以外各型的首选疗法,罐疗也可以改善颈痉挛状态。我们在临床中,常将拔罐作为手法治疗之前的放松手段使用,实践证明:这一手段简捷高效,明显节约人力,可供医道同仁参考。下面把颈椎病的拔罐方法介绍如下: 血瘀型:症见颈骨硬痛,固定不移,痛若针刺,兼见肢体麻木。选穴:肩贞(在肩部后面,正腋后纹头上方一横指)、天宗(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阿是穴。操作:上述穴位拔火罐10分钟,起罐后局部按摩,头部做旋转动作,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风寒湿痹型:症见肩臂疼痛、麻木,肌肉萎缩无力,颈项沉重酸痛,僵硬不能活动,恶寒畏风。选穴:大抒(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阿是穴。操作: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时还应注意长时间屈颈工作时,经常做颈部及肩部功能锻炼,避免感受风寒,枕头高低适中。 涌泉穴拔罐法 人体的生长发育与衰老均与肾气的盛衰直接相关,肾气充足则生长发育正常,精力旺盛,骨坚齿固,发泽耳聪;肾气衰弱则生长发育迟缓,精力不足,骨松齿脱,发枯耳背。所以古人非常重视人体的肾脏,称之为“先天之本”、“生长发育之源”。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的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重着粘腻,容易蕴积于下,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多种疾病。所以涌泉穴经常拔罐可以及时排除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的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的精力充沛,具有固齿乌发、聪耳明目、延缓衰老的作用。如果能够在涌泉穴刺血拔罐效果更好。 大椎穴拔罐治疗和预防感冒 大椎穴乃督脉之穴。“督”有总督、督促之意。督脉行于人体脊背正中,上至头面,入络于脑,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脉气的作用,故督脉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之说。大椎穴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之阳气,联络一身之阴气的作用。所以经常在大椎穴拔罐,具有调节阴阳,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预防感冒、咳嗽、头痛、中风等疾病,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作用。 穴位拔罐增补元气 关元、气海、命门穴拔罐具有增补元气的作用。由于气海和关元同属于任脉,距离较近,所以可将此二穴同时吸拔于一个罐内。 关元与气海穴都具有强壮作用,为中老年保健的重要穴位。古人认为气海穴“为元气之海”;关元穴亦称为丹田,是人体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交会穴;命门穴位于背部正中第二腰椎棘突下,是督脉的重要穴位,为“生命之户”,乃真气出入之所,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人至晚年往往肾气虚损、阳气衰微,所以经常拔这几个穴位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延年益寿的作用。 要想调血补血,就拔三阴交穴 中医上讲: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赖后天的滋养,后天赖先天的促动。 经常三阴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三经气血调和,则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因而可以达到调补精血,健康长寿的目的。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的中医拔罐疗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群。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具有现代文明病之称。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中医认为,拔罐疗法是以罐具吸拔病变部位或穴位,以通畅气血,疏导经络,拔除病气,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最后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中医认为,拔罐疗法具有 行气活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祛湿逐寒,泄热除毒等作用。 拔罐治疗糖尿病的操作方法 方法一: (l)取穴:三焦俞、肾俞。石门。三阴交。 足三里穴拔罐的保健作用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四总穴之一,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古人称之为“长寿穴”。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从头一直到脚,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部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穴拔罐除了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外,对于头痛、牙痛、精神失常、发热、鼻炎、口眼歪斜、口唇生疮、哮喘、心悸、高血压、腹痛、泄泻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效果,故有“肚腹三里留”之说。 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经被大量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足三里穴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的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和内分泌功能都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民间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经验之传。既古时候,民间常用灸的方法使足三里起泡流水,预防疾病。其实只要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同样的甚至更有效的保健作用。 格鲁吉亚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地区,在那里盛行着一种放血方法,即采用极为简单的工具,从腿膝的外侧(正好是足三里穴)刺入使血滴出。每年用这种方法定期放血,一般是在体力充沛,体内毒素过剩时使用。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位114岁的哈拉吉亚老人回答道,他们已经习惯于这样做了,他曾祖父教导说:“不这样,你就不能长寿。” 四关穴拔罐的保健作用 四关穴即合谷、太冲穴的总称。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四总穴之一。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和原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合谷穴与太冲穴都是人体的重要保健穴位,两穴合称为“四关穴”,意即人体生命的关口。 手阳明大肠经从手出发,沿着手臂外侧,终止于头面部的迎香穴。因此头面部以及五官的疾病,如头痛、咽喉肿痛、口干、流鼻血、牙痛、口眼歪斜等均可通过合谷穴拔罐进行治疗和预防,所以有“面口合谷收”之说。同时合谷穴经常拔罐还可保持大肠经的气血畅通,使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及时排出体外。 足厥阴肝经从足出发,沿着下肢内侧,绕过生殖器,循着两胁,上达头顶。肝藏血,主疏泄,肝主筋,开窍于目。太冲穴为肝经的输穴和原穴,因此太冲穴拔罐可以防治人体的精神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以及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筋脉拘急等疾病。太冲空经常拔罐可以调整血压,使血压趋于正常,并具有增强性功能,调整情绪,清头明目的作用,使人具有的精力和舒畅的情绪面对生活。 肚脐上拔罐的作用 肚脐的穴名叫“神阙”,是任脉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接受营养,所以脐是“生命之根蒂”,神气出入之门户。任脉总领一身之阴经,循行于胸腹正中,上联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所以神阙穴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具有健脾强肾、回阳救逆、和胃理肠、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些敷脐药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而治病的,如果能在拔罐之后直接将药物敷于脐部,则效果更加显著。 神阙穴拔罐应注意,罐内的负压不易过大,拔罐时间不易过长,最好选择负压罐,因为负压罐容易调整负压,而且不易烫伤皮肤,当皮肤出现充血或轻度瘀血时即可起罐。 拔火罐的误区 火罐疗法,又称拔火罐,是借用杯罐的吸力,吸附于人体穴位或某个疼痛的局部,造成皮肤红晕、紫红而达到治疗目的。很多人拔火罐习惯在家里进行,由于缺少专业指导,易产生一些误区。例如: 拔火罐后马上洗澡 很多爱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说“火罐和洗澡,一个也少不了”。确实,温热的澡水和温热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可是这顺序还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 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不少人说火罐这一拔最少要半小时,有的人认为拔出水疱来才能体现拔火罐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人持这样观点的比较多。而拔火罐真的是时间越长越好吗? 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闪完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睡前拔火罐疗效好 一、 要选择合适的罐子。很多人习惯把吃剩的罐头瓶当作火罐使用,由于罐头瓶的玻璃材质不同,有些瓶口很薄,受热后易爆裂伤人,因此,要选择医疗专用的火罐,以保安全。 二、 要懂得基本的穴位。认准穴位,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比如:腰眼、肩井、曲池及各关节处等。 三、 准备充分,防止烧伤。点火时罐内受热要均匀,火不要过大,防止火苗窜出罐外,以免烧伤。 四、 起罐时,不可强力硬拔。应一手抓住罐子,一手按下皮肤,轻柔起罐。 五、 起罐后,及时穿好衣服,做好保暖。不要立即到户外活动,以免再次受风着凉。 六、 睡前拔火罐效果最佳。 拔火罐祛除流行感冒 感冒是外感风邪侵袭人体的一种外感疾病,所以应选用祛风邪解表证的穴位,常用拨罐的部位是选三大穴位,一个是大椎穴,另二个分别是肺俞、风门穴,每天选穴两个,三个穴位交替选用。 拔罐的时间也很重要,大火罐吸力较强,每次可以拨5-10分钟,小罐吸力相对弱,每次可以拔10-15分钟,早晚各一次,坚持3-5天。 拔罐过程中,如感到头晕、心悸、脉搏变弱,应迅速取下大罐,喝一些开水一般能够缓解。初次使用及儿童、体弱等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宜选小罐。拔罐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引起气胸。拔罐后局部有些潮红、搔痒,不要乱抓,经几小时后即可消散,如果起罐后出现小泡,用消毒针刺破流出液体后,涂以龙胆紫药水,以免感染。另外还要注意室内温度,以免再次受凉。 拔火罐治疗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发生的小腹及腰部疼痛而言。小腹疼痛同时多伴有头晕、腰酸、恶心、腹泻等症状。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病因主要为血瘀或寒凝,以致气机运行不畅,脉胳阻滞不通。继发性痛经主要指妇女患有器质性病变,如盆腔炎、子宫肌瘤等引起的痛经。 【上罐部位】 (1)气海区(2)尾根区(3)大椎区(4)血会区(5)足三里充血性罐为第一组; (6)左右大肠区(7)命门区(8)中膂区为第二组。 拔火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治疗腰腿病时,一般可采用留罐、走罐法,对气血瘀滞型的患者,可在肾俞、大肠俞、次等穴使用刺络拔罐法, 即拔罐前先用三棱针点刺几下,然后拔罐,使之出血,加强治血祛瘀的作用。 拔火罐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在临床中非常实用,但对发热的患者、肌肉过于消瘦或腰部有湿疹和皮肤破损的患者,以及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孕妇,都不宜进行拔罐治疗。 中医穴位拔罐疗法治疗咳嗽 拔火罐疗法又称拔罐疗法,具有通其经脉,营其逆顺,调其气血,祛病健身的作用。火罐疗法是通过罐体边缘及负压吸吮,刮熨皮肤,牵拉挤压浅层肌肉,刺激经络、穴位,以达脉道通,虚实调,气血行,阴阳平的目的。适用于年龄较大儿童和成人。 (1)拔罐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膏肓、曲垣。 拔罐操作:患者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取大小适宜的火罐用闪火法或投火法等,将火罐吸拔在所取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34天治疗1次(根据皮肤反应而定), 5次为1疗程。 拔罐主治:各种咳嗽。 (2)拔罐取穴:背部自第112年胸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 拔罐操作:患者取俯卧位,将大小适宜的火罐,在两侧各吸拔56只,至皮肤瘀血为度。隔23日拔罐1次。 拔罐主治:各种急、慢性支气管炎。 (3)拔罐取穴:一穴位:大椎、身柱、大抒、风门、肺俞、膈俞、膏肓、曲池、尺泽、合谷、天突;二部位:颈部、脊柱两侧、肩胛上区。 拔罐操作:取口径为4 6cm的玻璃火罐或陶瓷罐、竹罐,用95%酒精棉球撕鬆散贴在罐底,点燃棉球后待罐中空气燃烧将尽,立即将罐扣在选用的治疗部位上,使其与皮肤牢固吸住,一般留罐1015分钟。 拔罐主治:各种慢性气管炎。 拔火罐法治疗腹泻 临床采用拔火罐法治疗腹泻,常用方法: (1)患者取仰卧位,用口径 6cm的中型火罐于肚脐窝处(相当于以神阙穴为中心,包括两侧天枢穴的部位)拔一罐,一般隔一天或隔四天一次,往往13次即可减轻或者痊愈。适用于大便溏薄、次数多,或为清冷之灰白色稀便,或为完谷不化之稀便。 (2)取穴:天枢、关元、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下巨虚。按俞穴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火罐,取上述两组腧穴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一次,进行拔罐治疗。本法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泄泻。 闪火拔罐法治疗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色素代谢异常的疾病。多见于女性青年,儿童和男性青年亦有之。尤以妊娠期女性(妊娠斑)为多。此病多因邪毒壅滞肌肤,经脉失畅;或饮食不洁,虫积内生,以致虫毒气滞,郁于颜面肌肤所致。 临床表现为颜面凸起部位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黄色褐斑,颜色深浅不一,多呈对称性。无自觉症状。 取穴:气海、肾俞(双)、肝俞(双)。 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不留针。起针后,用闪火法拔罐10-15分钟。起罐后,再用艾条温炙5-10分钟,同时,再用毫针刺迎香(双),留针15-30分钟;艾炷灸患部中央3-7壮(无瘢痕灸)。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次为1疗程。 休息1-3日,再行第二疗程。 拔火罐治疗哮喘 防治哮喘病特定的穴位主要是大椎。大椎是人体阳气汇注之处,通过刺激大椎可以激发阳气,宣肺益气,化痰止咳平喘。治疗持续15分钟,拔去火罐,有些病人局部会出现紫红色、青灰色、淡兰色的斑印,过35天就可恢复正常。拔罐结束后,通过一定的保健推摩手法帮助病人疏理经络,这样就不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我们推荐哮喘患者接受拔火罐每周12次,坚持612个月,或于下一个发作季节前一个月开始预防治疗。即使在发作期,也可用拔火罐配合药物以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取穴方法: 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疾病: 一直想写一下关于这种特殊拔罐的方法,还有很多网友关心的拔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同志们心里能有个数,在帮别人的时候也有个谱,却一直没有时间好好坐下来想一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因为有了这个让大家做起来校条,忽视自己的经验和感受。但是对于很多新同志来说,这又是必须的东西,要不真的是不知从何下手,只有写一点,给大家引条路了。 一、祖先流传下来的禁忌 首先说我们的拔罐方法不同于以往任何的一种方法,用的还是罐,但是拔法却完全不同。而且所有拔罐书上写的禁忌在我们这里都无效,你可 _自在地拔,小孩子可以拔,来月经可以拔,孕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拔,淋巴处可以拔罐,拔完罐可以马上洗澡,不管罐口的创面看起来多么可怕都不会感染,你说夏天热,我要开窗拔,只要不是斜风就行,对流也没关系,你说我这个地方不开空调没法活,能不能拔,ok来吧,别把温度调得太低就行,当然你能挺的话还是在热一点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二、关于饮食 饮食上要以五谷杂粮为主,副食要全面,水果要多吃,每天喝一杯红糖水,起到活血化瘀,迅速补充体力的作用。我听说有些人以前给孩子忌口,这样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及端不好,在我这除了垃圾食品不建议吃,是有营养的都可以吃,只要不过分偏食吃得全面就好,你也不用费心去管什么食物是凉性或是热性,你也不能天天吃一种东西啊,每种有每种的营养,都是你需要的,身体恢复了,自己完全有能力调平衡,拔罐也是一个调理的过程,帮助你自己恢复调节能力,所以吃吧。拔罐后人通常会变得很能吃,那是肌体的一种需要,所以想吃就吃,人还会很渴,所以要多喝水,而且不要等到渴了再渴。 要食补不要药补,保健品建议大家不要用了,而且要随着自己的脾胃情况调整饮食,所谓虚不受补,再好的补品到你这儿可能变负担了,所以饮食上用点心,以日常饮食调配为主,慢慢加强。 三、拔罐前要做好思想准备 拔罐前,做好思想准备,因为很多人,主要是成人罐口会经历出疱、出水、出果冻、出凝血、出泡沫等等现象,因人因病而异,那么在这个地方重罐,痛苦是难免的,还有就是会出现病灶反应,有些人刚拔的时候很好,过些日子就会返起种种不适,以为是拔罐变得没有作用了,其实这是必经的过程,你的身体是在这种反复中进步的,这种反应也是你以前病症的再现,忍一忍都会过去的,对于病灶反应较为详细的陈述专门有一个帖子,这里就不说太多了。对于孩子罐口的反应要好得多了,出疱的也是少数,而且基本不会全身出,也不会象大人那样痛苦,所以还是越小开始做越好,因为身上比较干净,痛苦也少了很多很多。大家也不必心急去问别人为什么能出疱,我怎么没有,别人出了什么我怎么没出那样的,每个个体都是有差异的,不会完全相同,看自己就好了,出就出,不出就不出,什么时候出就什么时候出,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必为这个事烦心。 四、拔罐可以用自己习惯的方法 我觉得拔火罐很舒服,你说我就不敢用火罐,那么你用真空的也行,你说我也拔火罐可是我不敢用纸条来引火,我有我自己的方法,可以,主要是你能坚持做。拔罐所用的工具在很多 书上都有阐述,这里我也不想多说,咱就说点实在的话就好。你是玻璃罐也行,真空罐也行,你说我不想买那些罐子,用我手边的瓶子行不行,行啊,只不过是口薄一些,疼痛感强一些,用前需要处理一下瓶口,可是不用花一分钱,真正的零投入。 五、上罐的时间 上罐的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可是你说今天我实在受不了了,太痛苦了,提前卸一下行不行,明天我觉得受得了,又多来了一会儿,都可以,当然时间长短与排病情况成正比,坚持一下会比较好,可也不能把人逼疯啊,过于勉强效果并不是很好。对于孩子更是这样,可能几分钟他就会让你把辛辛苦苦拔上罐子拿掉,可能会对你大叫,怎么办,赶紧拿下,别让人家烦,你要的是长期的效果,当然让他接受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提出几个月的小孩子可不用留罐的,闪罐就好,当然留一下也没什么危险,不过他不会让你留的,也没有必要,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一点点加时间,越小需要的时间也越短。 六、上罐原则:从上到下上罐,从上到下卸罐,左右要对称加罐。 七、开罐的顺序 再怎么说也是你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而且现在人已经太多了,我不能够每个人都一一回答,大家的很多问题还是重复的,所以给大家一个循序渐近的加罐过程,我不在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动手了。 1、拔手心的劳宫和脚底的涌泉。 拔这两处可以帮助排一下病气,还可以帮助激活末梢神经,人衰老也是从末梢开始,所以不要忽视它的作用,觉得只是简单地两处,这可是的手疗和足疗,坚持下去就会看到效果,而且这两处极少出现出疱现象,对于身体状况非常差的人,还有小婴儿从这里开始最好。这些地方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好上,总是在掉罐,可以借助一些水啊,油啊的密封剂,其实还是会掉,但会好一些,不过掉了也要坚持上,每天还可以多拔几次,时间长一点都没有关系。 2、拔大椎、尾根、手心劳宫和脚底的涌泉 这算是下一步的工作了吧,拔拔脚心,人有了些好的感觉,还想进一步,那就来这套组合吧,小婴儿也同样适用。 3、大椎、尾根、委中、手心劳宫和脚底的涌泉 4、大椎、尾根,腰部及其左右,左右肩井、承扶、委中、手心劳宫和脚底的涌泉 5、按我说的这种感觉渐渐加下去,下身很重要,手脚更重要。阿是穴可以加,但要左右对称,不管另一侧疼与不疼。其实开罐跟人的承受力也有关,身体同样行的人,也有人能承受得多,有人能承受的少。有了原则可以按自己按承受力来,因为不可能我每一样都说到的。 6、认真地讲一下开罐图,因为这个图很经典,按图上的位置上满罐,五脏六腑都管到。我发的图可能引起了很多人的误会,这里我详细说一下,大椎到尾根(长强)排满,大椎上面 也就是脖子上可以加一个,这个地方往往会有一个较深的皱褶。左右肩井,左右腰,左右承扶,说是承扶,但拔的位置往往靠近身体内侧一点,拔在颜色较深,皱褶较多的地方,委中也是,拔到靠近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月亮姐姐快下来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六年级上册-人音版(五线谱)
- 3.3 液晶与显示器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沪教版2019
- 1.6.不同的季节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
-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人教版2012
- 7《太阳与生活》(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
- 2025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我国的经济发展(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2月内科学模考试题与答案
- 初中数学考试试卷期末(2篇)
- 2025年全国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葡萄酒红酒知识培训
- 养老机构老人入住协议书范本
- 新能源光伏电站组件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庄子与庄子思想》课件
- 工业检测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教师心理健康 知识课件
- 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表格式全册教案(1-19)
- 《安装工程识图》中职技工全套教学课件
- 中考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不定代词教学)课件26张
- 《人工智能基础》课件-AI的前世今生:她从哪里来
- 国企集团公司各岗位廉洁风险点防控表格(廉政)范本
-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5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