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_第1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_第2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_第3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_第4页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第1章 生活中的水 第1节 水在哪里 1(1)海洋水 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2)海洋水 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4)不正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 水 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移到其他水体中。 5(1)降水 蒸发 水汽输送 植物蒸腾 (2)水循环 6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在缺水环境中,某些生物能通过自动调节,适应缺水的环境。 第2节 水的组成 1固 液 气 凝华 熔化 液化 2右 氧气 淡蓝 氢气 氢和氧 水 氢气+氧气 30 0 0 4物理 化学 5D 6B 7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第3节 水的密度 (一) 1(1)1.5 1.5 (2)2 2 (3)略 (4)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5)正比 2一定 不同 密度 3体积为1米3的铜的质量为8.9103千克 8.9 4C 5A 6C 7B 8C 9(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常数 (2)1与4(或2与5,3与6) (3)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二) 1小 2质量 体积 密度 34743 4B 5C 6C 7汽油 8(1)解: 答:石油的密度是0.82103千克/米3 (2)解: 答:所装石油的质量是2.46104千克 9V=9米6米3.5米=189米3 答:教室里的空气的质量约为243.8千克 10(1)10克 (2)11.25克 (3)选用钛合金质量相对较小 31.25克 (三) 1质量 体积 2能够 377.4克 30厘米3 2.58103千克/米3 4C 50.7103 6(1)BACD (2)18 8 2.5 7(1)200 (2)1200千克 8不符合要求,应加水 9(1)75.6 (2)铁 第4节 水的压强 (一) 1垂直 表面 200 2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 压强 单位面积 压力压力 受力面积 压强 3牛 米2 帕斯卡 帕 Pa 4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力 5压力 竖 平 6C 7C 8(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3)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91.96104帕 不能 10有两处错误:一是受力面积S;二是压力F。更正如下:S=0.1米2米2=0.4米2 F=620牛 p=1.55103帕 113105帕 124.710-6帕 (二) 1(1)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 (2)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 (3)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 2C 3A 4B 5A 6C 7A 84.6105帕 90.82米2 10(1)600牛 (2)0.2米2 (3)3.2104帕 11(1)600克 (2)1.7103帕 (3)倒出适量的水 12减小受力面积的同时增大压力 (三) 1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高度差 液体对放入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压强 越大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不变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越大 3 B 4甲 5上凸,水平,下凸,上凸 6(1)A、B、C (2)E、F 大 (3)B、D、E(或C、D、E或A、D、E) 73、4、5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5、6 8等于 金属盒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金属盒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较小 第5节 水的浮力 (一) 1D 2水的浮力 3重 浮 平衡力 43.8 2.3 竖直向上 5(1)6.75 2.5 (2)有关 无关 (3)C (二)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相同 相同 相同 3(1) (2)液体密度 (3) 49.8 5C 6B 7(1)1.5 0.41 0.90.50.5 (2)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8(1)B (2)700牛 (3)70千克 91.26千克/米3 10约0.5N (三) 1小 小于 2B 3变大 不变 4大于 等于 5D 6(1)0.5 (2)1 1.5 排出水 重力 (3)遵从 7L1L0,L2L0。橡皮筋受水的拉力作用而伸长到L1,由于塑料袋重力可忽略,塑料袋浸入水中后,几乎不受水的浮力作用,橡皮筋又恢复到原来的长度L0。 8判断依据是物体的浮沉条件 90.2025千克 10(1)0.6 零 (2)0.04千克 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溶质 溶剂 55 5 50 2B 3 4D 5A 6c 7A 8D 9不能 汽油 酒精 丙酮 10量筒 天平 玻璃棒 136 36 100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某种溶质的量是有限的 11四 一 一与三(或二与四) 一与二(或三与四) 温度 12对人体主要表现在皮肤及眼睛等的刺激作用;对环境主要表现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及破坏水体生态系统。 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 1B 2不饱和 3浓溶液 稀溶液 浓 436克 5202 6饱和 稀溶液 不一定 7C 8D 9A 10A 11D 12可以多冲入一些水;尽可能用热水冲药;喝完第一剂后再冲水等。 13C 14(1)溶解快慢与颗粒大小有关 (2)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3)加热可提高食盐的溶解度,但幅度不大 (二) 1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和温度 2增大 大 减小 3(1)20 t1时20克A物质溶解于100克水中恰好饱和 (2)B (3)A C A 增大 减小 480克 532 100 6C 7A 820克 9压强 温度 10(1) (2)0.024 (三) 1.5 220 30.54.5 42.5 50毫升 47.5 5C 6C 7A 89克 9(1)1克 (2)5800克 0.0171026.4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规则 熔点 2蒸发溶剂 冷却热饱和溶液 320.39 4蒸发溶剂 糖水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 5C 6A 7B 8人体的汗液中溶有食盐等物质,汗沾在衣服上后,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等溶质结晶会形成白色的花纹。 9B 10(1)纯碱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而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明显减小 (2)夏天 蒸发溶剂 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一) 1B 2D 3时间 空间 夏 江河径流量 南 北 东 西4(1)17升 (2)节水与接水谐音,意为节约每一滴用水 (3)略 (二) 1A 2D 3C 4沉淀 过滤 蒸馏 蒸馏 蒸馏水 5过滤 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滤纸 滤纸破了或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1)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 (3)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6(1)B (2)D (3)过滤 (4)不是 7(1)结晶 (2)过滤 8D 9B 10汽化 液化 复习题 1A 2D 3A 4C 5D 6C 7A 8B 9B 10D 11C 12A 13D 14C 15C 16(1)海洋水 陆地淡水 冰川水 地下淡水 (2)海洋水 冰川水 17氧气 氢气 氢和氧 18增大 相等 密度 19向上 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0增大 不变 212.5104 22(1)不饱和 (2)升高温度或加水 23(1)溶质 溶剂 (2)物质溶解能力与温度的关系 24盐水密度增大,马铃薯会上浮而不会下沉,与现象不符合 错误 大于 25(1)常温下苯甲酸的溶解度很小 (2)温度高时苯甲酸溶解得多 (3)缓慢冷却到室温 26(1)增大 减小 (2)等于 (3)210.5 270.9103千克/米3 2859.3毫升960.8克 29(1)p=833千帕 因pp0,所以,该车对路面的压强超过规定值 (2)过大的压强损坏路面,且质量过大(车的惯性大),不好操纵,易出交通事故。 30(1)水面离“0牛”刻度线的距离h与物重G成正比 (2)7 (3)10牛 第2章 地球的“外衣”大气 第1节 大气层 11000 2(1)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外层 (2) (3)大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4) 3A 4A 5D 6B 7D 8(1)略 (2)3.6 (3)-8 9乙杯中的空气会对流 第2节 天气和气温 1温度 湿度 2气温 冷热 3温度计 摄氏度() 4普通 最高 最低 一天中的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 5(1)午后2时 日出前后 (2)天气 6D 7C 8A 9(7+15+13+5)4=10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 210.1牛 3流速 流速 4C 5A 6B 7A 8.B 9C 10C 119104帕 12略 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大气压 大气压 2大于 高于 3零 降低 4增大 正在沸腾的水停止沸腾 减小 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5D 6C 7.C 8.B 9A 10A 11减小 大气压 增大 12 第5节 风 1(1) (2) (3) 2吹来 八 3A-西北风 B-北风 C-东北风 D-东风 E-东南风 F-南风 G-西南风 H-西风 4空气流动 风级 5B 6A 7D 8.A 9A 10略 第6节 为什么会降水 1(1) (2) (3) (4) 2(1)干湿差:A-2 B-5 C-1 D-3 E-4 F-5 (2)相对湿度:A-71 B-44 C-90 D-74 E-68 F-6l (3)CDAEFB 3D 4.C 5A 6B 7(1)家鸡性喜干燥,雨前鸡笼里特别湿闷,所以它不愿意早进笼去。 (2)水汽多了,蚂蚁巢里特别潮湿,需要迁往他处安居。 第7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1)大于15毫米 (2)515毫米 (3)小于5毫米 2气象信息 3(1)上升 下降 冷 (2)降温 阴雨 4C 5B 6B 7(1)1035 1005 1010 1015 (2)A高压 B低压 C低压 D冷锋 E暖锋 (3)受到气压系统D控制的地区出现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受到气压系统E控制的地区出现降雨天气,气温 升高。 (4)高压 长江流域(上、中) 8(1)绿色部分表示陆地,蓝色部分表示海洋,白色部分表示云团。 (2)云团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为阴雨区。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 1平均状况 极端状况 2 31 比热容 4(1)较低 北 越大 纬度位置 (2)高温 较小 (3)青藏高原 5B 6B 7C 8D 9温度升高 加热时间长短 10(1)1和3 (2)物体的质量、物质种类、温度的升高数值 (二) 1差异 2相反 近于相反 3(1)西北 东南 季风 (2)大陆内部 寒冷干燥 海洋 高温多雨 4(1)A (2)A (3)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被迫沿迎风坡爬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就会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在山的背风坡,因气流下沉,温度不断增高,空气难以达到过饱和,所以降水较少。 51520米-720米=800米 8000.006=4.8 28.8-4.8=24 6D 7.B 8C 9(1)白天陆地增温快,海面上气温相对较低;夜晚陆地降温快,海面上气温相对较高。 (2)白天逆时针,夜晚顺时针。 (3)白天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的气温低,起到降温作用。 第9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候 (一) (二) 1寒潮 台风 洪水 2冷空气 高气压 3持续性暴雨 台风 4(1)数百 (2)台风眼 _,云量很少 下沉 (3)狂风暴雨 (4)会引起大风、暴雨、风暴潮等,损坏树木、房屋等建筑物等。 5A- B- C- D- E- 6C 7C 8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大量砍伐森林。 9(1)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 (2)空气在城市上升,到郊区下沉,下沉气流又从郊区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 (3)略 复习题 1A 2D 3C 4D 5C 6C 7B 8.D 9C 10B 11D 12C 13C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1节律性 2(1)天气(湿度、气压) (2)光 (3)温度(季节) 3(1)水 (2)化 (3)触 4D 5左 右 向化 对照 6D 7C 第2节 神奇的激素 (一) 1(1)既生长又弯曲 既不生长又不弯曲 (2)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顶端有关 顶端 基部 (3)只生长不弯曲 既生长又弯曲 (4)弯曲生长与胚芽顶端是否与受单侧光照射有关 2(1)胚芽尖端是否存在某些促进植物生长弯曲的物质 (2)便于对比实验 (3)有 3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4血糖 90毫克/100毫升 5D 6BD 7C 8过量的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得过低 葡萄糖 9(1)胰岛素 (2)降血糖 (二) 1导管 激素 循环系统 2A 3B 4B 5B 6略 7说明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发育。 8(1)略 (2)性激素一类。由人体的性腺分泌。 第3节 神经调节 (一) 1神经系统 2神经元 感光细胞 嗅觉细胞 味觉细胞 3(1)细胞体 突起 树突 轴突 (2)A树突 B细胞核 C轴突 D轴突的分枝 4(1)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大脑 (2)大脑皮层 神经元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 (3)小脑 (4)脑干 5A 6A 7C 8.B 9A 10D 11A 12人体的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生命中枢集中在脑干,而脑干又位于后脑的位置,所以后脑着地比前额着地的危险性更大。 (二) 1反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C 3B 4.(1)A效应器 B传出神经 C脊髓 D传入神经 E感受器 (2)感受器 效应器 (3)E D C B A (4)A (5)脊髓的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 (6)反射传导或把信息传递给大脑 5听觉 位听神经(或传入神经) 听觉 传出神经 效应 6C 7B 8C 9(1)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2)略 (3)略 第4节 动物的行为 1神经系统 激素 2先天性 本能 大脑皮层 后天学习行为 大脑皮层 3语言和文字 语言和文字 4D 5D 6A 7A 8D 9D 10B 11(1)神经系统 (2)神经 感觉 运动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1骨骼肌 内脏 内脏 骨骼肌 2皮肤 直接散热 汗液蒸发 3产热 散热 4A 5D 6D 7C 8C 9产热 散热 升高 10(1)A 高于 (2)舒张 大 高 增多 (3)汗液蒸发 C 11D 12D 13C 复习题 1A 2D 3B 4D 5B 6B 7C 8D 9A 10D 11胚芽的尖端 植物的生长 果实的发育 防止落花落果 抑制植物的生长 12血液 糖类90毫克100毫升 13内分泌腺 激素 血管 血液循环 14反射 反射弧 15先天 _ 后天学习行为 神经系统 16增加 增多 17(1)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C A、G (3)C 脊髓 骨骼肌 18显示种子萌发时,根所在的部位不同,以此来证明根是否有向地生长的特点 19地球引力 向地单侧的光线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茎的背光侧生长更快 20B 21(1)结论:视觉对蝙蝠避开障碍物并不重要。理由:被蒙住双眼的蝙蝠成功避开障碍物的比例与未被蒙住眼的蝙蝠基本相同。 (2)结论:听觉对蝙蝠避开障碍物很重要。理由:成功避开障碍物的比例只有未被蒙住耳的蝙蝠的一半。 (3)结论:两只耳对蝙蝠避开障碍物很重要。理由:一只耳被蒙住,虽然另一只耳能听,但成功避开障碍物的比例与蒙住双耳的蝙蝠基本相同。 (4)结论:发出超声波对蝙蝠避开障碍物很重要。理 第1章 生活中的水 第1节 水在哪里 1(1)海洋水 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2)海洋水 地下水 (3)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下水 (4)不正确。我们日常使用的水主要是河流淡水,而地球水体中淡水储量很小。 2C 3水 水 4(1)C (2)这种观点不正确,因为污染会通过水循环转移到其他水体中。 5(1)降水 蒸发 水汽输送 植物蒸腾 (2)水循环 6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在缺水环境中,某些生物能通过自动调节,适应缺水的环境。 第2节 水的组成 1固 液 气 凝华 熔化 液化 2右 氧气 淡蓝 氢气 氢和氧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 30 0 0 4物理 化学 5D 6B 7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第3节 水的密度 (一) 1(1)1.5 1.5 (2)2 2 (3)略 (4)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5)正比 2一定 不 33同 密度 3体积为1米的铜的质量为8.910千克 8.9 4C 5A 6C 7B 8C 9(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常数 (2)1与4(或2与5,3与6) (3)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二) 1小 2质量 体积 密度 34743 4B 5C 6C 7汽油 m124.6克3=0.82克/厘米8(1)解: V130厘米3 答:石油的密度是0.8210千克/米 (2)解: 33 m =m2=V2=0.82?103千克/米3=2.46?104千克V 答:所装石油的质量是2.4610千克 39V=9米6米3.5米=189米 4 m=V=1.29千克/米3?189米3=243.8千克 答:教室里的空气的质量约为243.8千克 10(1)10克 (2)11.25克 (3)选用钛合金质量相对较小 31.25克 (三) m=V 2能够 377.4克 30厘米 2.5810千克/米 4C 1质量 体积 333 50.710 6(1)BACD (2)18 8 2.5 7(1)200 (2)1200千克 8不符合要求,应加水 9(1)75.6 (2)铁 3 第4节 水的压强 (一) 1垂直 表面 200 2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 压强 单位面积 压力 2压力 受力面积 压强 3牛 米 帕斯卡 帕 Pa 4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 力 5压力 竖 平 6C 7C 8(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2)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3)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 91.96410帕 不能 10有两处错误:一是受力面积S;二是压力F。更正如下:S=0.1米2 235-6米2=0.4米 F=620牛 p=1.5510帕 11310帕 124.710帕 Fp=S (二) 1(1)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 (2)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 (3)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 522C 3A 4B 5A 6C 7A 84.610帕 90.82米 24310(1)600牛 (2)0.2米 (3)3.210帕 11(1)600克 (2)1.710帕 (3)倒出 适量的水 12减小受力面积的同时增大压力 (三) 1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高度差 液体对放入其中的物体会产生压强 越大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不变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越大 3 B 4甲 5上凸,水平,下凸,上凸 6(1)A、B、C (2)E、F 大 (3)B、 D、E(或C、D、E或A、D、E) 73、4、5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5、6 8等于 金属盒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金属盒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较小 第5节 水的浮力 (一) 1D 2水的浮力 3重 浮 平衡力 43.8 2.3 竖直向上 5(1)6.75 2.5 (2)有关 无关 (3)C (二)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相同 相同 相同 3(1) (2)液体密度 (3) 49.8 5C 6B 7(1)1.5 0.41 0.90.50.5 (2)石块受到的 3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8(1)B (2)700牛 (3)70千克 91.26千克/米 10约 0.5N (三) F浮=液gV排 1小 小于 2B 3变大 不变 4大于 等于 5D 6(1)0.5 (2)1 1.5 排出水 重力 (3)遵从 7L1L0,L2L0。橡皮筋受水的拉力作用而伸长到L1,由于塑料袋重力可忽略,塑料袋浸入水中后,几乎不受水的浮力作用,橡皮筋又恢复到原来的长度L0。 8判断依据是物体的浮沉条件 90.2025千克 10(1)0.6 零 (2)0.04千克 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溶质 溶剂 55 5 50 2B 3 4D 5A 6c 7A 8D 9不能 汽油 酒精 丙酮 10量筒 天平 玻璃棒 136 36 100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某种溶质的量是有限的 11四 一 一与三(或二与四) 一与二(或三与四) 温度 12对人体主要表现在皮肤及眼睛等的刺激作用;对环境主要表现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及破坏水体生态系统。 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一) 1B 2不饱和 3浓溶液 稀溶液 浓 436克 5202 6饱和 稀溶液 不一定 7C 8D 9A 10A 11D 12可以多冲入一些水;尽可能用热水冲药;喝完第一剂后再冲水等。 13C 14(1)溶解快慢与颗粒大小有关 (2)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3)加热可提高食盐的溶解度,但幅度不大 (二) 1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和温度 2增大 大 减小 3(1)20 t1时20克A物质溶 解于100克水中恰好饱和 (2)B (3)A C A 增大 减小 480克 532 100 6C 7A 820克 9压强 温度 10(1) (2)0.024 (三) 1.5 220 30.54.5 42.5 50毫升 47.5 5C 6C 7A 89克 9(1)1克 (2)5800克 0.0171026.4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规则 熔点 2蒸发溶剂 冷却热饱和溶液 320.39 4蒸发溶剂 糖水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 5C 6A 7B 8人体的汗液中溶有食盐等物质,汗沾在衣服上后,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等溶质结晶会形成白色的花纹。 9B 10(1)纯碱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而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明显减小 (2)夏天 蒸发溶剂 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一) 1B 2D 3时间 空间 夏 江河径流量 南 北 东 西 4(1)17升 (2)节水与接水谐音,意为节约每一滴用水 (3)略 14 (二) 1A 2D 3C 4沉淀 过滤 蒸馏 蒸馏 蒸馏水 5过滤 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滤纸 滤纸破了或滤液高于滤纸边缘 (1)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