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论文格式范文 xx大学生物理实验研究论文 关于阻尼对受迫振动影响的研究 (东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6) 摘 要: 利用波尔共振仪,深入研究不同阻尼系数下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处理分析,求出不同的阻尼系数,并综合研究得到不同阻尼系数对受迫振动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波尔共振仪;阻尼系数;受迫振动;数据处理 The Study of Damping Coefficient of Forced Vibration Influence DongY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 _g 210096) Abstract: Using Bohr Resonance,we further studied the amplitud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e and phas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e of forced vibration under different danmping coefficients.Depending on the recorded experiment datas,we asked out different processing analysis of damping coefficient and get diffierent damping coefficient of forced vibration effects. key words: Bohr Resonance ;Damping coefficient;Forced vibration;Data processing 大学物理实验“受迫振动的研究”中讨论同一阻尼系数的相频特性和幅频特性,学会了一种求阻尼系数的方法,我考虑利用不同的阻尼,做出类似的研究,通过幅频曲线、相频曲线以及数据的对比,总结出阻尼系数对受迫振动的影响。 精炼,遵守我国著作权法,注意保守 _。每篇论文(含图、表)不超过10个page。其内容包括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不多于5个)、 _。另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给出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及基金项目名称与批准号等信息。 1 自由振动 可接下一级标题或正文。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 1.1 固有频率 根据振子的自由振动,求出该系统的固有周期, 作者简介: 董烨,1990年,女,本科生,dongyesevenyahoo. 作为之后周期比较的标准。 1.2数据记录 自由振动的平均周期 T0=1.5755s 平均振动频率 =2*/ T0=4.034 rad/s 利用误差传递公式得到 =0.0075 rad/s 所以,=4.0340.0075 rad/s 2 强迫振动 2.1实验原理 当摆轮受到周期性策动力矩 的作 用,并在有阻尼的媒质中运动时(阻尼力矩为 ),其运动方程为 xx大学生物理实验研究论文 式中,J为摆轮的转动惯量,-k为弹性力矩,M0为强 迫力矩的幅值,为策动力的圆频率。 式可变为 当时,式即为阻尼振动方程。 若也为0,则式则为简谐振动方程,其系统的固有频率为 。 式的通解为 由式可见,受迫振动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和初始条件有关, 经过一定时间后衰减消失。 第二部分,说明策动力矩对摆轮做功,向振动体传送能量,最后达到一个稳定的振动状态。 它与策动力矩之间的相位差为 由式和式可看出,振幅 与相位差的数值取决于策动力矩M,系统的固有频率 和阻尼系数等4 个因素,而与振动的初始状态无关。 由 极值条件可得出,当策动力的圆频率 时,产生 共振,有极大值。若共振时圆频率和振幅分别用 表示,则 式和式表明,阻尼系数越小,共振时的圆频率 越接近固有频率,振幅 也就越大。 2.1不同阻尼系数的测量 2.1.1 阻尼一 幅频特性响应曲线 相频特性曲线 xx大学生物理实验研究论文 实验得到阻尼系数 1=0.0553 2.1.1 阻尼二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以10幅为限。图中文字、符号或坐标图中的标目、标值须写清。标目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图、表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表序和简明的表题。表序和表题间空1个字距,居中排于表的上方。 若所有栏的单位相同,应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不写“单位”二字。表中内容相同的相邻栏或上下栏,应重复示出或以通栏表示,不能用“同左”、“同上”等字样代替。 图、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插图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表1 中文表题居中(表随文出现,且出现在同一页面内) 基本要求 表中文字中文采用小5号宋体,西文采用 Times New Roman字体。 物理量和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 计算单位 准和国际标准。 注: 表注采用小5号宋体 公式主体居中,编号右对齐,如下所示。 ?M11M12?MM?x? ?C11C12?x?g?K11K12?x?0? (1) 2122?xC21C?22?x?g?K?21K22?xg?F? ?TM?I?TK?2?diag?21?22?2 n? (2) ?TC?diag?2?1?2?2?2?n?n? 图1 中文图题(图随文出现,且出现在同一页面内) 图中说明文字采用小五宋体,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_只列出已经公开出版且在文中直接引用的主要文献,近5年的文献量应占50以上。 _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各类主要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著: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著录)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 序号 作者.题名A.见:(In:)编著者. xx大学生物理实验研究论文 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部级以上技术标准:序号 起草负责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技术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技术报告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O/OL.电子文献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等”或“, et al”。外文作者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 _: 1 作者1,作者2,作者3,等. 期刊论文题名J. 刊 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 作者. 书名M.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 止页码. 3 李晓川,孔轶群,冷凯良,等.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测 定方法的分析研究J.xx,23(4):76-81. 4 Russel H Taylor, Dan Stoianovici. Medical robot in puter-integrated surgeryJ. IEEE Tra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xx, 19(5): 765-781. 大学物理(A1)小论文要求及推荐题目 一、 目的和意义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使大学物理教学向创新能力、素质培养教育的转变,突出研究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自己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创新意识,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进行创新研究活动的条件,大学物理课程设置了学生小论文必做项目。希望通过开展撰写“小论文“的教学活动,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二、 具体方法 在实施过程中,要掌握“三自”原则,最好是学生自己构思和选题,自己查阅资料、和研究,自己撰写。以自己现有的知识,通过自己观测,从目前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自己以往留意并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题目和对象,通过网络、图书馆、向人当面请教等方式,制定出实施方案,通过自己的考察、努力获得自己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也可与教师、同学讨论、交流,最后写出“小”。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性,即选题和成果的科学意义,技术方法的合理,研究方法的正确,分析推论的依据。要注意难易程度要适宜,即在可操作性上给予建议指导,也要注意些实用性。主要注意其先进性和新颖性,即提倡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强调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开发和培养,不要太注意成果的大小,因为物理教师毕竟不是结业指导导师,也不是专业课的专业教师。主要目的是创新学习氛围和风气的形成,体现物理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三、要求 (1)论文要与本学期所学的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相关。大学物理教研室提供以下可供学生参考的论文题目方向。具体论文题目由学生自己选定,最好自己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的思考。 (2)小论文占期末大学物理课程总评成绩5%,不交论文者,该部分分数计为0分。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严禁抄袭,对不合格的论文退回重做。 (3)字数限制在1500-3000字之间。应包涵以下几部分:标题、作者(姓名、班级、学号,也可注明指导教师的姓名。)、摘要(150字内)、论文正文、主要 _(约3-5篇)。 四、大学物理学期论文参考题目 1.物理与数学的关系 2.大学物理与数学及专业课程学习的关系 3.力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大学物理与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 5.浅谈惯性力 6.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的实验验证。 7.惯性系与非惯性系中物理学规律之间联系的讨论。 8.谈谈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 9.生活中的惯性力,科里奥利力,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科里奥利效应。 10.谈谈角动量守恒及其应用。 11.质心参照系的利用。 12.论述“嫦娥一号”奔月的主要过程及其其中的物理学原理。 13.谈谈刚体中的打击中心问题。 14.谈谈冰箱的工作原理及如何实现冰箱节能。 15.论述汽车发动机与热力学的关系。 16.论述燃煤电厂效率提高的发展趋势。 17.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思考。 18.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思考。 19.举例说明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20.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角度论述生命活动的本质。 21.谈谈日常生活中的混沌现象。 22.举例说明乐器中的物理学。 23.谈谈共振的应用及其危害。 24.谈谈阻尼振动的应用及其危害。 25.举例说明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26.帆船逆风前行的物理原理 27.浅论大气旋转力 28.潮汐原理及潮汐能的利用。 29.超声波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30.关于水波的讨论 31.物理与新技术(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比如:“物理与航天技术”、“物理与光学技术”、“物理与发动机”、“物理与生命活动”等)。 五、 论文格式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 :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管理,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揭示 ,找出内在的因果关系规律 , 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比较 (一)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这里谈到的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形成的,它是资本 主义大规模生产的典范。 1人力资源配置上,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这种方式通过双向的选择流动,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个人/岗位最优化匹配。 2人力资源管理上,实现最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这种管理方式工作内容简化,简化的工作内容也易形成明确的规章和制度。 表1 XXX XXXXXXXXX XXX XXX XXX XXXXXXXXX XXX XXX XXX XXXXXXXXX XXX XXX XXX 二、XXXXX 图1 XXX 三、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_: 1 赵凯华 罗蔚茵 著.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 1995年7月版. 2000年8月版. 1 Chignolin蛋白的高压变性研究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黑) 王贞营(姓名:小四黑体) (德州学院物理系,山东德州253023)(院系:五号黑体)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本文利用GROMACS软件,对Chignolin在2000bar和10000bar两个压强下进行的独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以揭示压强对蛋白质去折叠(变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发现:Chignolin蛋白在高温下RMSD最大时去折叠程度明显不同;小蛋白随着压强的增加其折叠与去折叠过程有一个反复阶段;高压下的蛋白质去折叠不是完全折叠;高压对Chignolin的构象影响较大,变性明显,甚至出现了完全去折叠的情况。 关键词 Chignolin; 分子动力学模拟; 去折叠; 高压 (“摘要”和“关键词”字样用五号黑体字,后空一格用五号宋体字单倍行距打印摘要内容,“摘要”两字中间空两空格,关键词用五号宋体,每个关键词后用“;”再空两格。摘要内容在200-300字之间,不分段。) 1 绪论(一级标题:小三号黑体,顶格写) (正文部分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结构决定其功能。蛋白质折叠和去折叠问题是当前生物信息学、生物物理学等生命科学领域面临的一项长期而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课题。其重要任务之一便是通过施加外界驱动力(如温度,压强,机械力等)来致使蛋白质变性,通过研究其去折叠过程探索蛋白质的折叠和去折叠机制。近年来随着实验手段和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实验仪器和理论方法被用来研究蛋白质的折叠和去折叠过程。从实验上研究蛋白质高压去折叠存在着各种问题,如时间周期长,设备复杂、昂贵;且技术难度大等,无法在原子层次和飞秒分辨率下进行研究。用计算机模拟的理论方法研究蛋白质的高压去折叠是实验研究的有利补充,可以在原子层次和很高的时间分辨率上研究实验无法实现的新现象,对实验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从原子水平和飞秒分辨率上研究蛋白质的高压去折叠,这一点目前实验上无法实现。目前对蛋白质折叠的研究采取的策略之一就是用加速去折叠过程来研究蛋白质的折叠问题。蛋白质去折叠可以通过诱导变性条件加速其进程,这样可以对蛋白质构象膨胀的早期阶段进行观察,而这种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蛋白质的折叠过程1 。蛋白质高压去折叠(变性)的研究是当今蛋白质工程中还未完全解决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温度导致去折叠过程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对压强导致蛋白质去折叠(变性)的研究相对较少,仅做了少量的模拟研究1。 上角标1:表示 _,要求与后面 _标号一一对应,正文中的 _按照先后顺序从1、2 2蛋白质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原理 21 蛋白质(二级标题:四号黑体,顶格写) 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体内占有特殊的地位,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生命现象的主要物质基础。它是由一系列?-氨基酸通过缩水过程而聚合成一种线性的高分子物质。作为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自然界共有20种?-氨基酸。它们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差别在于连接在残基?原子上的侧链R的不同。不同的侧链形成各种氨基酸各种不同的理化特性。根据它们在水溶液中的表现,可分为疏水性氨基酸和亲水性氨基酸。 为了表达蛋白质的不同组织层次,经常使用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二、三、四级结构)等术语对其分子结构进行阐述。 从能量的角度看,蛋白质系统有很多自由度,其能量曲面可看作是高维的曲面。蛋白质折叠的过程可看作是顺着折叠漏斗发生的过程。折叠被看成一个链状分子系统的平行流的过程,就像很多溪水从具有复杂地形结构的山坡上流下,而不仅仅是一条溪水从单一山谷中流下。 图2-1 具有高低起伏的能量面(图标:五号宋体) (所有图标的标注以章节为基础,如图2-1、2-2、;3-1、3-2、) 研究蛋白质的折叠过程,对于了解蛋白质的折叠机制,理解蛋白质的快速折叠的,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化的统计模型中勾画出折叠过程的简单图像,通过引入短程相关的协作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蛋白质动力学对折叠结构的依赖性;并根据统计物理的方法讨论了复温度场中体系的配分函数的零点,并由此分析了体系 相变的特征,这不仅重新检验了原有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上的可靠性,而且提供了一条途径,对蛋白质的折叠转变的热力学性质进行更为细致的刻画,为不同模型之间的比较提供了有益的参考2。 22 分子动力学(MD) 生物大分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无论是在模拟算法和力场参数,还是在模拟体系的大小,模拟时间的长短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些进步使得计算机模拟技术成为了除X射线晶体学方法和核磁共振波谱学方法外又一个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关系的重要工具。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的模拟,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原子水平上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得到一般实验无法获得的微观信息。 在分子动力学模拟中,我们把每个原子看作一个粒子,对于一个含有N个粒子的体系,我们把第i个粒子的质量记为Mi,它的空间位置计作矢量ri,而空间坐标的一级和二级导 ?和?来表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数我们用rr ? Fi?miai?mi?ri(2.2) (重要公式的标注:同图标,以章节为基础,如:2.1、2.1、等) ?这里的Fi是所有其它粒子作用到粒子i 上的合力,这可以由N个粒子的位能函数V 的负梯度表示,即: ?VFi?(2.3) ?ri 在笛卡尔座标中,可以用它的3个分量来表示。若Xi(t)是时刻t粒子i在x方向的座标。使用泰勒(Taylor)展开,我们可以得到: ?(t)?t?X?(t)?t2/2?. Xi(t?t)?Xi(t)?Xii (2.4) (2.5) ?(t)?t?X?(t)?t2/2?. Xi(t?t)?Xi(t)?Xii ?(t)和X?(t)分别表示t时刻粒子i在方向的速度和加速度。其中X上述两式的方程是精ii 确的,但是含有无限项。在实际中我们通常用Verlet方法进行近似求解。方法如下:将2.4和2.5两式分别相加和相减得到: ?(t)?t2(2.6) Xi(t?t)?2Xi(t)?Xi(t?t)?Xi ?f/mX?(t)?X(t?t)?X(t?t)/2?t(2.7) 其中:Xixiiiii 由于在t和t-t时刻,第i个粒子位置是知道的,加速度可以从位能函数的负梯度求出。所以以后任何时刻粒子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都可迭代求解。这就是计算牛顿运动方程的Verlet方法。 分子力学模型是从量子力学模型简化得到的。在分子力学模型中,每个粒子通常代表一个原子,有时也可以代表一个非极性基团,例如甲基基团。从理论上来说,分子力学中体系的能量应该等于对同样的体系在量子力学分子力学模型是从量子力学模型简化得到的。通常体系的能量被经验性的划分为若干个能量项,每个能量项用一个简单的函数形式来表示。其一般的形式为 E? bonds?K(b?b)b0 dihedrals2?angles?K?(?)02?K?(1?cos(M?)/2? ?Rij rij6?i?jimproper?K?(?0)2 ?i?jAijrij12qiqj?rij 等号右侧的六项分别描述了化学键的伸缩,键角的弯曲,二面角的旋转,二面角的弯曲,范德华相互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前四项合称为成键相互作用,除了二面角的旋转采用了三角函数叠加的形式来描述,其他三项都使用了谐振势的形式。后两项合称为非键相互作用,范德华相互作用用Lennard-Jones势来表示,而静电相互作用用库仑相互作用的形式来描述。这些函数形式,连同它们相关的参数,统称为分子力场。现在常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分子力场主要有AMBER2-4,,CHARMM5,GROMOS6,7和OPLS-AA8,9,它们都采用了公式1的形式来描述分子能量,只是在实现上有些细微的差别。 分子动力学(MD)模拟预测蛋白质结构方法,主要是作为其他预测方法的补充手段和应用于结构优化。分子动力学的优点是利用有限的实验数据构造分之的结构模拟并研究它的能量与结构的动态变化。而这些数据对于用实验方法来确定结构是远远不够的。 MD方法可以得到体系的各种构象,进而根据统计力学可求得体系的各种热力学性质。如焓、熵,并从自由能数据判断体系不同状态的稳定性。如何在众多的局域极小中寻找相应于整体能量极小的构象是重要的多体制问题,而模拟退火是非常有用的工具3。 23 经验力场和位能函数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是把分子体系看作在势能面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乳品配料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有色金属强化熔炼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精度测绘公司简介怎么写参考范文
-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 2025股权转让合同范本【资产股权委托合同书】
- 部编版教材学生兴趣心得体会
- 口语交际:安慰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5年上海市预拌混凝土采购合同样本范本
- 井矿盐卤水净化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固体矿产钻探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形势与政策(2025春)》章节测试及答案(全国)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题库附有答案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 2025年中级消控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4年中国防锈油行业调查报告
- 办公软件培训课件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中级)考试试卷:职业指导师考试备考策略
- 2025年度辅警招聘考试题(含答案)
-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开学第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