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XX音乐史教学_第1页
浅谈XX音乐史教学_第2页
浅谈XX音乐史教学_第3页
浅谈XX音乐史教学_第4页
浅谈XX音乐史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XX音乐史教学 浅谈中西方音乐史的异同 时间:xx-11-18 18:28:47: 点击: 682 次 摘要:中国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史是我国音乐学术领地的两大学术研究领城,研究和探索中西方音乐史,对于更好的认识音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简要地对比了中西音乐史发展中相同与不同之处,旨在为中外音乐界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关健词: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异同研究 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重. 摘要:中国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史是我国音乐学术领地的两大学术研究领城,研究和探索中西方音乐史,对于更好的认识音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简要地对比了中西音乐史发展中相同与不同之处,旨在为中外音乐界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健词: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异同研究 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已是不辨的事实。音乐被认为在抒发感情以及在人类的交往中,是超越国界的世界语言。中国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史不仅是我国音乐学术领地的两大学术研究领域,还是高等专业音乐院校及普通院校音乐专业系科中的必修课程,虽同为历史学科,但由于中西方音乐在历史内容的记写与文化语境上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在研究方面的差异。 一、相同之处 音乐史归根到底是一个哲学问题。历史哲学是对 _性质和意义的一种哲学阐释;18世纪伏尔泰提出,主张用哲学眼光来看待和描述 _进程及其演变,反对在历史著作中简单的堆砌史料。中外音乐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 _产物,都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具有它们独立显著的社会历史特性。 中国从赵宋王朝开始,社会面临着一次大的转折。农村封建经济仍然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但城慎经济的勃兴给社会带来新的生机。适应这一经济形态的要求,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市民文化也随之兴起。作为这一文化的体现,首先是“诸宫调”的产生,接着是宋元杂剧、明清传奇依次衍变;不同的曲艺形式和戏曲剧种,由几种声腔而变为几十种,由“东柳西梆南昆北戈”而繁衍为数百个剧种、曲种。可以说,这是汉族和诸少数民族音乐分别独立发展的时代,又是传统音乐走向高度成熟、高度综合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各种音乐形式都分别进入了自己高速发展的时期。 14世纪时,随着工场手工艺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在政治上,封建割据已引起普遍不满,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欧洲各国大众表现了要求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从而在文化艺术上也开始出现了反 映新兴资本主义势力的利益和要求的新时期。一些先进的、具有推动意义的新思想酝酿并逐渐传播开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即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主宰而并非是神。颂扬人类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人类的智慧,相信人的力量能战胜一切。提倡人性,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发生了一场涉及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这个时期是人类艺术的再生,这个时候也是欧洲音乐史上的文艺复兴,音乐的理论及实践得到极大的发展,那时一批有才华的音乐家云集在勃艮第宫廷,显示出一派歌乐升平的气象。这一时期的音乐,音乐作品对于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自然美的描写变得十分明显,以此形成了全新的音乐风格,并产生了众多的器乐体裁和歌剧形式。 二、不同之处 (一)历史和历史记写 我国史学典籍汗牛充栋。我国的史学传统也最讲究 _真实性。然而历朝历代的史官记史不可能为了维护客观的历史记录而违背其恩主的意愿,因此这些文献典籍中的历史记录多少带有主观因素,这使得历代史家治史、著史也不可能丝毫不带“社会性评介”和“情感性理解”,因此文献所述之史的客观性相对有限。此外,古代文献及经传抄,讹、脱、衍、倒、错乱及见不鲜。这些正是自20世纪早期“疑古”思潮以来, _中所认为的文献史料的主观性弊端。但如若所记内容与“客观性记录”相去甚远,则为不实之史,杜撰之史,无用之史。当然,这需要研究者慈眼独具、沉浸书海方能予以鉴别。 西方音乐史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作曲家的身世、生平、生活年代及其社会背景,特别是作品本身。但对于西方作曲家身世、音乐生活等方面的记录也存在和中国古代文献类似的弊端。通常,由于某位作曲家的作品在当时乃至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时他的人格及各方面都可能被撰写其音乐生活的著者加以提升,遮瑕示玉。西方音乐史的研究除不可摒弃西方历史文化大背景,还应对其所赖以依存的文化母体予以重视。近年来,中国西方音乐史学界在对自身学术的评介中所揭示的问题,归结起来,无非是许多研究均从西方学者的概念框架中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学科特色与理论创新,与西方音乐在我国的传播范围、传播程度极不相称。因此我国的西方音乐研究从早期的“自给”、“自足”到“寻找自立”,并呼唤“以原创为主导的学术重建与复兴。”对传统的西方音乐史学理论挖掘更加深人全面,并将建立有 _的西方音乐史学理论体系,使之呈现出既有西方音乐史学的属性,又具有更加丰富、多元、深邃的中国文化特点”。 (二)文化背景与历史背景 外国音乐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人民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 “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国外音乐观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对音乐的评价并非是纯粹审美体验,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 18世纪下半叶,美国人民遭受殖民统治的时候,就通过歌曲表达他们的反抗与斗争情绪。如马萨诸塞反英组织自由之子社传唱的歌曲自由之歌,波士顿人民倾茶斗争中的歌曲波士顿茶税等,在当时颇有影响。在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和战后一段时期,流传了更多的群众歌曲,如扬基嘟得儿、亚当斯和自由曲调,此歌于1814年被重新填词,成为著名歌曲星条旗等。 虽然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他提倡的是以音乐来提高品德,但是在我国音乐的发展史中音乐一直被 _利用,代表着 _的利益,现实性缺失,没有起到一定的社会作用。另一就是“乐府”,从属于“少府”,“少府”的职能是搜罗全国各地的物品供皇帝挥霍,所以“乐府”也就是搜罗各地有特色的歌舞供皇帝精神享受的机构而已。汉以后形式鼓吹乐,其实是演奏给皇帝飨宴群臣的食举乐。国外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相互影响。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经文歌的出现。中世纪前期的西方音乐可以被称为 _音乐,那个时候的各种音乐机构如编写、研究机构,以及合唱队、学校等,全部隶属于教会,由神职人员管理。随之经文歌出现,13世纪最经典的经文歌为3个声部,起初上方声部附加的歌词还是拉丁语,与宗教有关。后来上方声部歌词开始方言化,出现了法文经文歌,形成了经文歌特有的“复歌词”现象,不同声部演唱不同的歌词。两段法文歌词通常为舞蹈歌曲和爱情歌曲之类。由于歌词各具特色,经文歌的各个声部在节奏模式上保持了一定的独立,节奏的运动在复调音乐具有了空前的紧张度,只有在各声部发出协和音程中还能感受到一定的统一性。经文歌的复调结构是高度理性化的。经文歌体现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之间的相互影响,歌词往往是宗教与世俗内容相混合甚至完全 _的。在中国,宗教音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独立存在的。以道教音乐为例,其带有非常明显的地方音乐的特点,这在国外音乐史中出现的宗教音乐盛行的阶段没有这个特点。 总之,不同的民族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沿革,文化背景,艺术观念和艺术理想。国外音乐追求事物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而中国音乐重情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音乐史就是由不同民族音乐为前提的不断追逐并充分体现人类艺术互融与演进的过程,尽管在“全球化”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与互渗、同化与被同化日益频繁、深化和广化,但地域的、民族的个性艺术决不会被泯灭,并定会发扬光大。 _ 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5xxX 2.课程名称:西方音乐史 3.总学时/周学时/学分: 72/4/4 4.考核方式:考查 5.开课院(系):艺术系 6.面向专业: 音乐表演专业 7.对应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名称:无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音乐基础的必修课。系统讲授西方专业音乐自古希腊以来至勋伯格提出的“不协和音的解放”之前的发展演变过程。本课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西方音乐(专题研究)、西方音乐理论不可缺少的基础。是进一步拓宽音乐视野不可缺少的音乐史论课。 2.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西方音乐(主要指欧美各国专业音乐家创作的艺术音乐)的历史(20世纪和21世纪的音乐除外)有一个比较概括的了解,特别是对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的演变及其深层的文化、 _根源有所认识,从而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的整体的艺术素质。为发展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可培养音乐 _和进化发展的研究型人才和师范类人才。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从古希腊到早期罗马 _会的音乐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音乐在古希腊社会中的地位,古希腊的音乐思想、音乐理论和音乐风格, 古罗马的音乐,早期 _会的音乐。 (二)教学具体内容 1.古希腊人生活中的音乐 2.古希腊音乐理论:音程、音阶和调式理论 3.“音乐教化作用说” 4.古罗马音乐:TibiaTubaCornu? 5.早期 _会的音乐 6.思考总结以下问题和音乐作品 (1)古希腊在音程、音阶和调式方面的理论和是什么 (2)古希腊时期主要有哪几件乐器,这些乐器有哪些特点 (3)古希腊时期有哪些人讨论了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他们最基本的音乐美学观点 是什么 (4)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思想 7.欣赏作品:塞基洛斯的墓志铭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古希腊的音乐思想和音乐理论 (四)内容及要求 了解古罗马教会音乐的发展 理解古希腊的各类调式 掌握起源时间,地点和音乐特征 第二章 中世纪的圣咏和世俗歌曲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圣咏的传播,教会仪式与音乐,圣咏的后期发展,中世纪的音乐理论,圣 咏的实例分析,中世纪的世俗音乐和器乐 (二)教学具体内容 1.圣咏的传播:素歌、格里高利或圣咏 2.日课与弥撒:特定弥撒,常规弥撒 3.圣咏的特征 4.圣咏的后期发展 5.教会调式 5.记谱法和规多的理论 6.游吟人、德国恋诗歌、工匠歌手 8.乐器:VIOLRECORDER SHAWM LUTE 9.思考总结以下问题和音乐作品 (1)格里高利的基本特征和历史意义 (2)法国游吟诗人歌曲的概述 (3)思考总结问题和音乐作品 (4)圣咏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5)格里高利圣咏是审美性音乐还是功能性音乐;它被使用在什么地方;圣咏对方音 乐具有怎样的影响。 10.欣赏作品 (1)四旬斋前第三个星期日的弥撒 (2)亚当德拉阿莱:罗班爱我 (3)冯瓦尔特:巴勒斯坦之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格里高利圣咏的传播,“新艺术”时期法国音乐的新特征及人文主义思潮对音乐的。 影响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了解弥撒、乐器发展、记谱法和规多的理论 理解中世纪的世俗音乐 掌握中世纪圣咏与世俗歌曲在风格特征上的对照 第三章 复调的诞生与“古艺术” (一) 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最初的复调奥尔加农,11世纪的奥尔加农,12世纪上半叶的复调中 心,巴黎圣母院复调,经文歌,有量记谱法。 (二) 教学具体内容 奥尔加农:不同的两个音高同时发声的现象 巴黎圣母院复调:雷奥南、佩罗坦 13世纪经文歌 有量记谱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9世纪末到12世纪复调音乐的发展线索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了解经文歌 理解有量记谱法 掌握复调的开端及其早期发展 第四章 14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音乐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音乐的 _与“新艺术”,“新艺术”的技术特征,弗威尔的故事,马 绍的生平与创作,14世纪的意大利音乐。 (二)教学具体内容 法国“新艺术”:特征、弗威尔的故事 马绍的生平与创作:复调世俗歌曲、其他创作 14世纪意大利音乐:牧歌、猎歌、巴拉塔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新艺术”时期法国音乐的新特征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了解弗威尔的故事 理解等节奏、马绍、等节奏 掌握14世纪的“新艺术”新在哪里 第五章 文艺复兴:从杜费到若斯堪 (一) 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15世纪初英国音乐的影响,勃艮第乐派 (二) 教学具体内容 文艺复兴的音乐文化 英国音乐的影响:历史背景、英国音乐特征、邓斯泰布尔 勃艮第地区的音乐:杜费、本舒瓦 佛兰德乐派:奥克冈、若斯堪、其他作曲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文主义思潮对音乐的影响及杜费的音乐风格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了解文艺复兴的含义、佛兰德乐派 理解邓斯泰布尔、顶旋律弥撒、勃艮第尚松、格拉瑞安 掌握什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以及他的艺术影响 第六章 世俗音乐在16世纪的发展 (一) 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意大利歌曲和其他国家的世俗歌曲、器乐的兴起 (二) 教学具体内容 意大利牧歌:产生及其特征、主要代表作曲家 其他国家的世俗歌曲:法国尚松、英国牧歌和其他题材、德国利德 器乐的兴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6世纪各国的音乐发展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发展 理解意大利牧歌、德国利德、法国尚松 掌握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产生和发展、晚期的器乐发展 第七章 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晚期的音乐 (一) 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德国宗教改革的音乐,“对应宗教改革”的音乐, 意大利牧歌,法国、英国和德国的世俗歌曲,威尼斯乐派,器乐的发展 (二)教学具体内容 德国宗教改革的音乐:马丁路德、众赞歌 对应宗教改革的音乐:对应宗教改革与帕勒斯特里纳、风格 帕勒斯特里纳的同年代人:拉索、维多利亚、伯德 威尼斯乐派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宗教改革与“对应宗教改革”时期的音乐与意大利牧歌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了解众赞歌的形式、帕勒斯特里纳的风格、威尼斯的重要题材 理解众赞歌、拉索、马采鲁斯教皇弥撒 掌握16世纪宗教改革和对应宗教改革时期的音乐及威尼斯乐派的代表人物 第八章 17世纪:巴洛克早期的声乐体裁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概述,巴罗克音乐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