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试验大纲及试题-2011检测员考试培训资料_第1页
土工试验大纲及试题-2011检测员考试培训资料_第2页
土工试验大纲及试题-2011检测员考试培训资料_第3页
土工试验大纲及试题-2011检测员考试培训资料_第4页
土工试验大纲及试题-2011检测员考试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土工试验大纲及试题一、土的工程分类工程土按用途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建筑物地基的原状土;二是作为建筑材料的扰动土。1、我国土的工程分类标准有:.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 GBJ145-90;.水利部土的工程分类 SL237-001-1999;.交通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051-93中土的工程分类(M0101-93);.铁道部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10077-2001中土的分类。2、铁路工程桥涵地基与基础土的分类1). 一般土.分类定名 A.土的颗粒分类。讲义表17.1 把土颗粒按颗粒形状和粒径大小分成了7类15种。 B.碎石类土。讲义表17.2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按颗粒形状和级配分为4类8个名称。 C.砂类土。讲义表17.3大于2mm的颗粒不超过总质量的50%,而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按颗粒级配分为1类5个名称。D.粉土。 粒径大于0.075mm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50%的土,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按塑性指数和颗粒级配分为1类1个名称。E.粘性土。讲义表17.4 按塑性指数分为1类2个名称。.密实程度A.碎石类土。讲义表17.5 根据结构特征、天然坡和开挖情况、钻探情况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4种。B.砂类土。讲义表17.6 根据标准贯入锤击数N和相对密度Dr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4种。C.粉土。讲义表17.7 根据孔隙比e的大小分为密实、中密、稍密3种。D.粘性土。讲义表17.8根据压缩系数a0.10.2分为高、中、低压缩性土3种。.潮湿程度 A.碎石类和砂类土。讲义表17.9 根据饱和度分为稍湿、潮湿、饱和3种。B.粉土。讲义表17.10 根据天然含水率分为稍湿、潮湿、饱和3种。C.粘性土。讲义表17.11 根据液性指数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4种。2).特殊土. 黄土。第四纪以来,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颗粒成分以粉粒为主、含碳酸钙及少量易溶盐、并具大孔隙和垂直节理、抗水性能差、易崩解和潜蚀、上部多具湿陷性等工程地质特征的土,应判定为黄土。黄土按堆积时代、塑性指数、湿陷系数分类。. 红粘土。颜色呈棕红、褐黄色,覆盖于碳酸盐系岩层之上,且液限等于或大于50%的高塑性粘土,应判定为红粘土。红粘土经搬运、沉积后仍保留残积粘土的基本特征,且液限大于45%,应判定为次生红粘土。红粘土具有遇水软化、失水收缩强烈、裂隙发育、易剥落等工程地质特征。红粘土根据塑性状态、裂隙状态和界限液塑比和液塑比关系分类。. 膨胀土。土中粘粒成分主要由亲水矿物组成,具有吸水显著膨胀软化,失水急剧收缩开裂,并能产生往复胀缩变形的粘性土,应判定为膨胀土。膨胀土分类首先根据地貌、土的颜色、结构、土质情况、自然地质现象和土的自由膨胀率等特征,作初期判定;然后按自由膨胀率、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三项指标可对膨胀土详细判定。. 软土。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天然含水率大于或等于液限,压缩系数大于或等于0.5,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30kPa的粘性土,可判定为软土。软土一般含有机质,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灵敏度高和排水固结缓慢的特点。软土的结构受到扰动后,强度会极大地下降。软土根据物理力学性质、成因类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或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软土的灵敏度分类。.盐渍土。易溶盐含量大于0.5%的土,可判定为盐渍土。某地区或场地地表以下1.0m深度内易溶盐的平均含量大于0.5%时,应定为盐渍土地区或场地。盐渍土具有较强的吸湿、松涨、溶陷及腐蚀等工程地质特性。盐渍土按含盐性质、盐渍程度的分类。.填土.人为活动堆填的土应判定为填土,一般具有成分复杂和固结时间短等特点。根据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填土分为杂填土、素填土、冲填土、填筑土4类。3、铁路工程路基填料的分类铁路路基填料分类是根据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10001-99中的“填料分类”为基础,进行了局部的修订,在“一级定名”上与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10077-2001进行了统一,并以铁建设2004148号文发布。.巨粒土、粗粒土(包括砂类土)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按讲义表17.26进行定名和分组。.细粒土根据土的塑性指数Ip和液限含水率wL,按讲义表17.27进行定名和分组。3、练习题. (问答)铁路工程土的分类标准,砂粒、粉粒、粘粒的含义是什么?答:砂粒:粒径0.075mmd2mm的颗粒; 粉粒:粒径0.005d0.075的颗粒; 粘粒:粒径d0.005mm的颗粒。. (问答)铁路路基填料巨粒土、粗粒土和砂类土,他们是怎样分类的?需要做什么试验?答:粒径大于60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巨粒土; 粒径大于0.075mm颗粒的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粗粒土; 砂类土是粗粒土的一种,其大于2mm颗粒的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 巨粒土、粗粒土(包括砂类土)的分类定名,需做颗粒分析试验,然后根据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确定。对于块石土必要时要做岩石抗压强度试验。. (问答)铁路路基填料细粒土是怎样分类的?需要做那些试验?答:细粒土包括粉土和粘性土。粉土是塑性指数Ip10,且粒径大于0.075mm颗粒的质量不超过50%的土。需通过颗粒分析试验和液塑限试验确定。粘性土根据土的塑性指数和液限含水率分类定名,需做液塑限试验确定。. (问答)路基填料分类中“细粒含量”的含义是什么?答:细粒含量是指粘粒(d0.075mm)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问答)路基填料分类中颗粒级配“良好”与“不良”是怎样区分的?答:良好:Cu5且Cc=13 不良:Cu30MPa的块石;软块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0.075mm的土 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0.075mm的土 当土中含有大于或小于0.074mm的土各超过总质量的10%时,应联合使用筛析法和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筛析法1). 试验筛:粗筛:孔径为60、40、20、10、5、2 mm细筛:孔径为2、1、0.5、0.25、0.075 mm2).操作步骤 A.无凝聚性土的试验:a.视土样颗粒大小,用四分对角线法按表7.2.2的规定取样数量,取代表性风干试样。当称量小于500 g时,应准确至0.1 g;当称量大于500 g时,应准确至1g。b.将试样过2 mm筛,称筛上或筛下的试样质量,当筛下的试样质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时,不作细筛分析;当筛上的试样质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10时,不作粗筛分析。c.取过2 mm筛上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粗筛最上层筛中;筛下的试样倒入依次叠好的细筛最上层筛中,进行筛析。细筛宜置于筛析机上震筛,震筛时间为1015 min。d.按由上而下的顺序将各筛取下,于白瓷盘上用手拍叩摇晃,检查各筛,直至筛净为止,筛下的试样应收放入下一级筛内,最后称各级筛上及底盘内试样的质量,应准确至0.1 g。e.筛后各级筛上和底盘内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前试样总质量的差值,不得大于试样总质量的1。B.含有黏土粒的砂类土的试验:a.先将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充分碾散黏结的土团块,然后按本条1款要求称取试样,置于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充分搅拌,使试样中的粗细颗粒完全分离。b.将容器中的试样悬液通过2 mm筛,边翻动、边冲洗、边过筛,直到筛上仅留大于2 mm的土粒为止。取筛上的试样风干后称量,准确至0.1 g,然后按本条1款3)5)项各步骤进行粗筛分析。c.取过2mm筛下的悬液,用带橡皮头的研杵研磨,使通过0.075 mm筛,筛上土粒反复加清水研磨过筛,直至悬液澄清为止,将筛上的试样烘干称量,准确至0.1 g,然后按本条1款3)5)项各步骤进行细筛分析。d.当小于0.075 mm试样质量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时,应按本标准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测定小于0.075 mm的颗粒组成。3).计算:小于某粒径的土的质量百分率 X=A/B *P.比重计法1).仪器设备:a.密度计:密度计应按本规程附录B校正。甲种:刻度单位以摄氏20 时每1000 ml悬液内所含试样质量的克数表示。刻度自550,分度值为0.5。乙种:刻度单位以摄氏20 时悬液的相对密度表示。刻度自0.9951.020,分度值为0.0002。b.量筒:高约420mm,内径约60 mm,容积1000 ml,刻度01000 ml,分度值为10 ml。c.细筛:孔径为2、0.5、0.25、0.075 mm。d.洗筛:孔径为0.075 mm。e.洗筛漏斗:上口直径略大于洗筛直径,下口直径略小于量筒直径。f.天平、烘箱等2). 准备工作a.试样制备:称取具有代表性风干试样200300 g,过2 mm筛,求出筛上试样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取筛下试样测定风干含水率。b.密度计温度校正c.分散剂校正d.分散剂处理(一般用氨水) pH7.5 (NaPO3)6 六偏磷酸钠3). 操作步骤a.将称好的干土倒入锥形烧瓶,注入蒸馏水20ml浸泡一昼夜,加入分散剂。b.摇荡后的烧瓶放在电炉上煮沸40min后,冷却。c.倒入1000ml的量筒中,注入蒸馏水至刻度。d.搅拌,1min往返30次。e.取出搅拌器,开动秒表,测记0.5、1.0、5、15、30、60、120、240、1440min比重计读数4)数据处理。按讲义7.3.4.。求出小于某粒径的土的质量百分率 X=A/B *P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粒径分布曲线 计算:不均匀系数Cu=d60/d10 曲率系数Cc=d230/(d60*d10) d10、d30、d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10%、30%、60%含量的粒径。 判定级配:级配良好:Cu5,且Cc13;否则为级配不良。注意事项:a.四分法取样;b.筛析法时,如2mm筛下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可省略细筛分析;2mm筛上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可省略粗筛分析。c.比重计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正。 练习题1、(填空)土颗粒分析试验常用的方法包括(筛析法)、(密度计法)、(移液管法)。2、(填空)评价土的级配指标有(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前者的定义式为(Cu=d60/d10 ),后者的定义式为(Cc=d230/(d60*d10))。3、(单选)以X表示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以d表示土粒直径。土的颗粒分析数据表示在(D)图形上。A、Xd B、lgXd C、lgXlgd D、Xlgd4、(判断).土颗粒分析筛析法适用于小于或等于60mm,大于0.075mm的土。 ( )5、界限含水量缩限液限塑限概述W%液态塑态固态半固态土体积变化土体积不变a.液限。土从塑态向流态过渡的界限含水量,或土处于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以“%”表示。b.塑限。土从半固态向塑态过渡的界限含水量,或土处于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以“%”表示c.塑性指数。Ip=WL-WP,粘性土处于可塑状态时的含水量变化范围。Ip越大,可塑性越高,大压缩性土。d.液性指数。IL,土的相对稠度。即土的天然含水量与界限含水量的关系。IL=(W-WP)/(WL-WP)e.缩县。当土达到塑限后继续变干,土的体积随之减小,当收缩达到某一含水量后土的体积不再收缩,此时的含水量为缩限。试验的目的:根据WL、WP计算Ip、IL,为土的分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依据。适用范围:粒径0.5mm,有机质5%。检验标准: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2004检测方法:液限:联合测定法、碟式仪法 塑限:联合测定法、搓条法联合测定法仪器设备:试锥76g,锥角30。试验操作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本试验应采用保持天然含水率的土样制备试样。在无法保持土的天然含水率情况下,也可用风干土制备试样。b.当采用天然含水率的土样时,应剔除大于0.5 mm的颗粒,然后分别按下沉深度为35 mm、911 mm及1618 mm(或分别按接近液限、塑限和二者的中间状态)制备不同稠度的土膏,静置湿润。静置时间可根据含水率的大小而定。c.当采用风干土样时,取过0.5 mm筛的代表性试样约200 g,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盛土皿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纯水,使分别达到本条第2款中所述的3种稠度状态,调成均匀土膏,然后用玻璃和湿毛巾盖住或放在密封的保湿器中,静置24h。d.将制备好的土膏用调土刀加以充分调拌均匀,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尽量使土中空气逸出。高出试样杯的余土用调土刀刮平,将试样杯安放在仪器升降座上。e.在圆锥仪锥体上涂以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稳圆锥仪(对于游标式或百分表式,提起锥杆,用旋钮固定)。f.调节屏幕准线,使初始读数为零(游标尺或百分表读数调零)。调整升降台,使圆锥仪锥尖刚好接触土面,指示灯亮时圆锥仪在自重作用下沉入试样中(游标式或百分表式用手纽动旋纽,放开锥杆)。约经5 s后立即测读圆锥下沉深度。取出试样杯,取10 g以上的试样2个装入称量盒内,测定其含水率。g.重复本条第46款步骤,测试其余二个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和含水率。试验结果整理: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下沉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如图的关系曲线。三点应连成一条直线,如图中A线所示。当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则通过高含水率这一点与其余二点连成二条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2 mm处可查得相应的两个含水率。当这两个含水率的差值小于2时,应以这二点的含水率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点连成一条直线,如图中B线所示。当这二个含水率之差值大于或等于2时,则应再补作试验。 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下沉深度为17 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下沉深度为10 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10 mm液限;下沉深度为2 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取值以百分数表示,准确至0.1%。注意事项:a.以规程用图解法求得液塑限,所使用的双对数坐标纸一定要足够的准确度和分辨率。b.国标、铁路、公路工程界限含水量的实验方法标准不尽相同,进行界限含水量试验之前,一定要弄清楚需要执行的检验标准。c.铁路、公路标准规定的仪器设备不同,不可混用。练习题1、(填空)搓条法塑限试验中,当土条直径搓成( 3mm )时产生裂缝,并开始断裂,表示试样的含水率达到塑限含水率。2、(填空)液塑限测定,下沉深度为17 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 液限 );下沉深度为10 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10 mm液限);下沉深度为2 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 塑限 )。取值以百分数表示,准确至0.1%。3、(填空)液限是土的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量, 塑限是土的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量。4、(单选)液塑限联合测定数据表示在( C )图形上。 A、h B、lgh C、lghlg D、hlg5、下面关于液塑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铁路标准试锥质量76g、锥体入土深度17mm的含水率为液限;B、公路标准试锥质量100g、锥体入土深度20mm的含水率为液限;C、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是采用76g锥、入土深度17mm的液限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的。D、铁路标准与公路标准塑限的取值方法也是不相同的。6、(多选)液限测试的方法有(ABD)A、联合测定法 B、圆锥仪法 C、搓条法 D、碟式仪法7、(多选)塑限测试的方法有(AC)A、联合测定法 B、圆锥仪法 C、搓条法 D、碟式仪法8、(问答)界限含水量的测定有哪些用途?答:1、明确土的可塑性范围。 2、区分土的状态。 :含水量 3、估计土的最佳含水量,在附近。 4、细粒土进行分类的依据。液限和塑性指数。9、(讨论)比较图解法和解析法确定液塑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答:图解法受双对数图的准确性以及精度的影响,得到的检测结果准确性较低,而解析法则不受以上的影响,准确度较高。6、相对密度概念。相对密度即无黏性土处于最松散状态孔隙比与天然状态(或给定)孔隙比之差和最松散状态孔隙比与最紧密状态孔隙比之差的比值。 Dr=(emax-e0)/(emax-emin)试验目的:测定相对密度,用以判定砂类土或碎石类土的密实状态,从而确定其工程特性,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适用范围:砂的相对密度试验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5 mm、且粒径25 mm的试样质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的15%及粒径小于0.075 mm的颗粒质量不大于总土质量的12%;砾和碎石类土的相对密度试验适用于最大粒径为60 mm、且粗颗粒中小于0.075 mm的颗粒含量不得大于12%。检验标准: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2004检测方法:a.测定砂的最小干密度采用漏斗法或量筒法,见讲义11.2.2b.最大干密度采用振动锤击法, 见讲义11.2.3c.测定碎石类土的最小干密度采用固定体积法,见讲义11.3.3d.最大干采用振动台振动加重物法,见讲义11.3.4注意事项:a.相对密度Dr的变化范围在01之间,相对密度越大,越密实。b.砂类土尤其是碎石类土的颗粒级配不稳定,其最大最小干密度也变化很大,在实际应用中应密切关注其变化。练习题1、(单选)相对密度D的定义为:(C)A、 B、 C、 D、2、(单选)相对密度用来评价( B )土的密实状态。A、砾类 B、砂类 C、粘性 D、各种3、(讨论)某工程填料为砂卵石,但其中所含的卵石比例不稳定,若压实后要求相对密度达到0.70,请问怎样搞好施工控制,才能保证压实质量。答:将填料配制成若干个卵石含量比例的样品,分别测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然后绘制卵石含量-最大干密度和卵石含量-最小干密度曲线。压实质量检验时,首先测定填料的卵石含量,从曲线上查得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以此作为质量检验的标准密度,再根据现场实测干密度,计算压实后达到的相对密度。7、击实试验目的:求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用于指导路基填土施工和评价路基压实质量。检验标准: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2004类型:轻型:Q1、Q2 重型:Z1、Z2、Z3适用范围:各种粗粒土和细粒土,最大粒径有5mm、20mm、40mm三种仪器设备:铁路工程击实试验标准技术参数试验类型试 验 方 法编号击 实 仪 规 格试 验 条 件击 锤击 实 筒护筒层数每层击数最大粒径质量锤底直径落距内径筒高容积高度(kg)(mm)(mm)(mm)(mm)(cm3)(mm)(mm)轻型Q12.551305102116947.4503255Q22.5513051521162103.95035620重型Z14.551457102116947.4505255Z24.5514571521162103.95055620Z34.5514571521162103.95039440注:1.Q1、Q2、Z1、Z2、Z3分别称:轻1、轻2、重1、重2、重3; 2.Q2、Z2、Z3筒高为筒内净高。试验操作步骤:1).试样制备: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a.将代表性试样风干或在低于50 温度下进行烘干。烘干后以不破坏试样的基本颗粒为准。将土碾碎,过5 mm、20 mm或40mm筛,拌和均匀备用。试样数量,小直径击实筒最少20 kg,大直径击实筒最少50 kg。b.烘干法测定试样的风干含水率。按试样的塑限估计最优含水率,在最优含水率附近选择依次相差约2%的含水率制备一组试样至少5个,其中2个含水率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 个接近塑限。加水量可用下式计算: (20.0.6)式中 所需加水量(g); 风干试样质量(g); 风干试样含水率(); 要求达到的含水率()。c.按预定的含水率制备试样。根据击实筒容积大小,每个试样取2.5 kg或6.5 kg,平铺于不吸水的平板上,洒水拌和均匀,然后分别放入有盖的容器里静置备用。高塑性黏性土静置时间不得小于24h,低塑性黏性土静置时间可缩短,但不应小于12 h。湿法:将天然含水率的试样碾碎过5 mm、20 mm或40mm筛,混合均匀后,按选用击实筒容积取5份试样,其中一份保持天然含水率,其余4份分别风干或加水达到所要求的不同含水率。制备好的试样要完全拌匀,保证水分均匀分布。2).试样击实a.称取击实筒质量(m1)并作记录。 b.将击实仪放在坚实的地面上,安装好击实筒及护筒(大直径击实筒内还要放入垫块),内壁涂少许润滑油。每个试样应根据选用试验类型按表20.0.3规定,分层击实。每层高度应近似,两层交界处层面刨毛,所用试样的总量应使最后的击实面超出击实筒顶不大于6 mm。击实时要保持导筒垂直平稳,并按第20.0.3条规定相应试验类型的层数和击数,以均匀速度作用到整个试样上。击锤应沿击实筒周围锤击一遍后,中间再加一击。 c.击实完成后拆去护筒,用切土刀修平击实筒顶部的试样,拆除底板,当试样底面超出筒外时,也应修平,擦净筒的外壁,称筒和试样的总质量(m2),准确至5 g。d.用推土器将试样从筒中推出,从其中心取2个代表性试样按本规程第4.2节烘干法测定含水率。e.试样不宜重复使用。对易被击碎的脆性颗粒及高塑性黏土的试样不得重复使用。f.按以上步骤进行不同含水率试样的击实。3).结果整理a.击实后试样的湿密度: b.击实后试样的干密度: c.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该击实试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若曲线不能绘出正确的峰值点,应进行补点。含水率(%)d.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4).对含超粒径颗粒的校正:a校正后试样的最大干密度: 式中 校正后试样的最大干密度(g/cm3),计算至0.01g/cm3; 粒径小于5mm、20mm或40mm的试样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g/cm3); 试样中粒径大于5mm、20mm或40mm的颗粒含量的质量分数;粒径大于5mm、20mm或40mm的颗粒毛体积密度(g/cm3),由本规程第6.3节或第6.4节测得。b.校正后试样的最优含水率: 式中 校正后试样的最优含水率(%),计算至0.01%; 粒径小于5mm、20mm或40mm的试样试验所得的最优含水率(%);粒径大于5mm、20mm或40mm颗粒吸着含水率(%)。5). 绘制饱和曲线饱和含水率: 式中 饱和含水率(%),计算至0.1%; 试样颗粒密度。对于粗粒土,则为试样中粗细颗粒的混合密度。4时水的密度(g/cm3)。计算出数个干密度下试样的饱和含水率,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出饱和曲线。.注意事项a.击实仪必须按要求定期进行校验,因为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是测定填土压实度的重要参数。b.当试样中粒径大于各方法相应最大粒径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30%时,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应进行校正。c.所用试样的总质量应使最后的击实面超出击试筒顶不大于6mm(公路小筒不得高于筒顶5mm)。d.含水率精确至0.1%,密度精确至0.01g/cm3。e.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5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分为甲、乙、丙三种方法;且含水量递减宜为0.5%-1.0%;击实曲线不明显时需补点;结合料为水泥时,仅在击时前1h,将其拌入已浸润的混合料中。练习题1、(填空)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求取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2、(单选)路基填料击实试验,随着击实功的增加,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D )A、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优含水量也增大B、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优含水量也减小C、最大干密度减小,最优含水量增大D、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优含水量减小3、(单选)下列关于土的击实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B、重型击实试验的锤质量为2.5kg;C、轻型和重型击实试验的落距均是305mm;D、轻型和重型击实试验的锤底直径均是51mm。4、(判断)在土质一定的条件下,含水量是影响击实效果的唯一因素。()5、(问答)简述铁路路基填料击实试验干法制备样品的步骤。答:、将有代表性的土样风干,碾碎,过5mm、20mm或40mm筛,拌合均匀。小筒备样不少于20kg,大筒备样不少于50kg;、测定风干土的含水率;、按塑限估计土的最优含水率,并以此2%、4%含水率,共制备5份样品,小筒每份2.5kg,大筒每份6.5kg,、将按不同含水率制备的样品装入封闭的容器内闷土,高塑性粘土不小于24h,低塑性粘土不小于12h。6、(问答)试述击实试验的目的意义和试验注意事项。答:目的意义:利用标准化的击实试验仪器设备,求取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以此作为评价路基压实质量的一项指标和指导路基填筑压实施工。注意事项:1、击实仪应经过校验合格;2、闷料时预配含水量以23%递增;3、击实筒应放在坚硬的地板上;4、击实筒的土样高出击实筒不应大于5mm;5、击实曲线应是光滑的曲线;6、当含有5%30%超粒径时,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应进行校正。8、改良土.概念。改良土是在土中掺入适量的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掺合料或其它固化剂,按最优含水率加水拌和,经压实及养生后,抗压强度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合料。.种类:土粒径小于40mm的水泥改良土、石灰改良土、水泥石灰改良土,水泥粉煤灰改良土、石灰粉煤灰改良土、水泥石灰粉煤灰改良土等。.试验项目:击实、无测限抗压强度和水泥石灰的剂量试验。.击实试验。与普通土击实试验的主要不同点在于:a. 用四分法缩分至最后取出细粒土不少于30 kg,粗粒土不少于35 kg,碎石类土不少于40 kg。b. 试料全部通过5 mm筛的细粒土,可选用甲法击实;当试样中有大于5 mm的颗粒时,应过20 mm筛,若全部通过,可选用甲法或乙法击实;当试样中有大于20 mm的颗粒时,应过40 mm筛,选用乙法击实。每次筛分后应记录筛上颗粒粒径及占总量百分率。c. 将准备好的风干试样分成56份。每份试样的干质量按颗粒大小称取:细粒土约4.5 kg,粗粒土约5.5 kg,碎石类土约5.5 kg。d. 对砂砾土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取相差1%,对细粒土取相差2%,但对黏土取3%。e. 最优含水率的估计,对于细粒土一般最优含水率较土的塑限约小3%10%(砂性土接近3%,黏性土约6%10%)。对于天然砂砾土,级配集料等的最优含水率与集料中细粒土含量和塑性指数有关,细土少的,IP为零的未筛分碎石的最优含水率接近5%;细土偏多,IP较大的砂砾土一般在10%左右。水泥改良土的最优含水率与土接近,石灰改良土的最优含水率较土约大1%3%。f. 先将石灰和试样一起拌匀,然后装入密封器或塑料袋中浸润备用。浸润时间为生石灰 不少于24 h;黏性土1224h;粉性土68h;砂性土、砂砾土、红土砂砾、级配砂砾等约4h;含土很少的未筛分碎石、砂砾和砂约2h。g. 水泥应在临击实试验前拌和, 按配比所需水泥用量加入浸润后的试料中,在1h内完成击实试验全过程,超过1h的试样应予作废(石灰和石灰粉煤灰改良土除外)。h. 含水率测定,依试样颗粒大小分别称取:细粒土约50克,准确至0.01g,粗粒土约500g,准确至0.2克,碎石类土约2000g,准确至1g。.无侧限抗压强度1)、试验目的:测定圆柱体试样在无侧向压力情况下,抵抗轴向压力的极限强度。2)、检验设备:路强仪(测力环须检定)3)、试料准备和制做试件a. 将试料过筛(细粒土应除去大于10 mm颗粒;粗粒土应除去大于20 mm颗粒;碎石类土应除去大于40 mm颗粒)备用,备用试料数量:细粒土1.11.3 kg,粗粒土1617 kg,碎石类土7478 kg。在预定试验的前一天,测定风干含水率。b. 同一改良土应制备相同状态的试件数量:细粒土不少于6个;粗粒土不少于9个;碎石类土不少于13个。细粒土可以一次称取6个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