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技术在我国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第26期 0.导语 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污水处理发展技术过程中典型的处理工 艺之一,一起占地面积小、出水质量高、操作管理简便、运行稳定的特点 在实际运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不仅适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在工业 废水的处理中也广泛使用。 在MBR反应器中,实现了依靠膜技术,使泥 水分离,配合一些配套工艺共同运行可以使处理成本大大降低。 本文介 绍了MBR目前各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其未来发展的前景1。 1.膜生物反应器的简述 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 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其中,使用的膜的种类繁多,按分离 机理进行分类,有反应膜、离子交换膜、渗透膜等;按膜的性质分类,有 天然膜(生物膜)和合成膜(有机膜和无机膜);按膜的结构型式分类,有 平板型、管型、螺旋型及中空纤维型等。 2.MBR在脱氮除磷中的研究进展 目前MBR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很快,但自身脱氮率仅为40% 60%;在除磷方面,效果也不理想,很多都要对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进行 化学处理才能满足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 2.1 MBR脱氮工艺及处理效果 常规的生物脱氮工艺是建立在硝化以及反硝化的过程中来实现的, 通过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 但是由于脱氮要求较高的停留 时间,在处理较高浓度氨氮废水中,水池的容积偏大,不仅增加了投资,而 且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在MBR工艺中,由于微笑膜孔的截留作用,使得 微生物大量停留在反应器中,不改变容积的情况下,大大增加污泥龄。 国内外对于含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生物脱氮处理法。 国 内外对低浓度含氨氮废水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对高浓度氨氮废水处 理方面由MBR膜的完全截留作用使得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 和污泥停留时间可以完全分开,同时反应器维持很高的MLSS使得反应 器里硝化菌的大量积累有了可能,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创造了条件。 袁丽梅2等人设计一种交替式缺氧/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AAM)的 脱氮除磷反应器,试验结果表明:AAAM工艺能够高效去除营养物,对 COD、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67.4%和94.1%。 李春杰等3在利用SMSBR处理焦化废水时发现,在相当长的污泥 龄的条件下,氨氮亚硝化较为全面,而氨氮硝化效果不明显,使NO2- N积累。 进一步研究表明,短程硝化并非由氮的浓度和氮负荷引起,是 由于硝化菌的生长速率明显低于亚硝化菌的生长速率。 2.2 MBR除磷工艺及处理效果 传统MBR反应器中,由于缺乏绝对厌氧的条件,对于释磷过程十 分不利。即使用间歇式曝气MBR反应器,对于磷的去除效果也并不理 想。基于以上缺点,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往往加以配套设施,强化除磷。 如添加一部分厌氧或者缺氧的反应装置。 何圣兵等人在传统MBR反应器的基础上,配合厌氧装置,在静态 试验的基础上调整各个阶段的工艺运行参数,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连 续性试验。结果如下:对COD、TP、SS、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 为92.50%、84.25%、100%、94.09%和85.33%。 3.MBR存在的主要问题 MBR工艺中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如投资成本高、能耗大、膜污 染、氮磷去除效果不理想、缺乏成熟的设计规范、优化的运行参数等, 阻碍MBR工艺在实际中的应用。 3.1膜污染 所谓膜污染是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 胶体颗粒以及溶质大分子由于 与膜存在物理、化学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和沉 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通量及膜的分离特性产生变化的现象。 艾翠玲4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h、溶解氧浓度(DO)为3mg/L、 抽吸/停止时间为12min/6min、污泥浓度为5g/L、温度20条件下发现, 当操作压力达到0.13MPa以前,废水的膜通量随操作压力的增加而增 加,之后,随着操作压力的增加,膜通量增幅很小。 李艳芬5等人将膜生物反应器采用序批式的方式运行来处理模拟 生活污水,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厌氧好养的时间,考察了各类膜污 染控制方法的效果。 结果表明,采用空曝气的清洗方法,可以使膜压差 下降8.4kPa;采用空曝气加0.5%的NaClO溶液在线药洗的方法可以使 膜压差下降14.18-19.19kPa;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0.8%的NaClO浸 泡的清洗方法可以使膜压差下降31.99kPa。 3.2脱氮除磷效果差 由于MBR反应器在泥水分离方面效果很好, 所以很有效的保持 了反应器内的生物量以及延长了硝化菌的停留时间,所以在对于氨氮 的处理方面效果很好。 但是,由于反硝化需要缺氧环境,所以在MBR 反应器中,由于曝气作用,对于反硝化有很大影响。 所以,未配套有厌 氧或缺氧装置的MBR反应器反硝化的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对于总氮 的处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张捍民等在将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的处理 效果进行对比后指出,进水COD/TN为18.3-32.2时, SBMBR对氨氮和 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2%和91.5%,硝化和反硝化效果都很好; 而CMBR对总氮平均去除率为30.5%,反硝化效果较差,但此时的氨氮 平均去除率为93.3%,说明CMBR脱氮的限制性步骤是反硝化。 李进等人通过对于产生污泥膨胀对MBR反应器脱氮除磷的影响 中发现,由于丝状菌对有机物、氮、磷的亲和能力均强于絮状菌,在有氧 的条件下,丝状菌的同化作用和硝化细菌的异化作用竞争有限的基质, 使氨氮的去除效果得以提高。 但对于TN的去除中,TN的去除率下降。 3.3污泥活性降低 膜生物反应器的SRT一般在30天以上,较长的SRT可以获得较 高的污泥浓度MLSS,进而降低污泥产率并减小反应器体积。然而,污泥 龄过长,可能会引起污泥的菌体细胞活性降低, Shin和Kang等报道了 以合成污水为处理对象,在污泥停留时间为15天和44天的运行条件 下,活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5%和32%。 4.MBR的发展展望 对于MBR膜工艺,在实际应用当中,应该注重膜质量的提升和成 本的降低, 努力开发新型制造工艺, 继而使MBR工艺更为广泛的应 用。 其次,在脱氮除磷方面,筛选高效菌种、研发配套工艺都是未来的 发展目标,以实现高效脱氮除磷。 在控制膜污染问题上,一方面可以着 手开发高性能、抗污染的各类型膜;另一方面,可从操作条件方面着 手,如投加凝聚剂等改善活性污泥的聚集状态,投加填料、定期排泥以 维持系统内悬浮污泥浓度,采用恒通量过滤、适宜曝气强度、高膜面流 速等延缓污染,再配合物理清洗、化学清洗恢复通量,延长膜寿命。 科 【参考文献】 1于水利,赵方波.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发展沿革与展望J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6,37(2):1-6 2袁丽梅,张传义,张雁秋,奚旦立.交替式缺氧/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 能J.中国给排水,2006,22:14-17. 3李春杰.焦化废水的一体化膜-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处理研究J.上海环境科 学,2001,20(1):24-27. 4艾翠玲.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机理及处理生活污水稳定运行特性研究 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4. 5李艳芬,张传义,邓霞,马法赫,张雁秋.M-SBR中膜污染情况的研究J.环保科 技,2008,(3):10-16. MBR 技术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刘海玥金迪 (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