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郑板桥爱子》的答案_第1页
阅读题《郑板桥爱子》的答案_第2页
阅读题《郑板桥爱子》的答案_第3页
阅读题《郑板桥爱子》的答案_第4页
阅读题《郑板桥爱子》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题郑板桥爱子的答案 【原文选段】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选自清代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有删减) 【注释】 郑板桥简介 刻急:苛刻严峻。上帝:老天。犹子:兄弟之子。家人:仆人。飧(sn):熟食品。无可如何:无可奈何。【翻译】我五十二岁才有个儿子,哪有不疼爱他的道理?但是爱孩子一定得有规矩方法,即使是孩子们在一块游戏玩耍,也必须使他时刻记着对人应该忠厚,做事要稳妥,不能急躁。我不在家,儿子就归你管教。要紧的是必须培养他的忠诚厚道的感情,消除残酷冷漠的性情,不能认为他不是你的儿子,无法像亲生儿子一样管教而暂且纵容姑息。家中仆人的子女,总也和我们一样是生活于天地间的人,应该同样爱护,不能让我的儿子欺负虐待他们。凡是给孩子们鱼肉果点等,应该平均发放,使孩子们欢喜蹦跳。假如让我的儿子坐着独吞好吃的,而叫仆人的子女远远地站着观望,想吃而不能够吃上一丁点,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必然会可怜自己的孩子,但又拿不出什么办法,只得把孩子叫走,这样做岂不叫人像割心挖肉一样难受吗?【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的词。 (1)务令忠厚(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3)若吾儿坐食好物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3.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成怎样的人?【参考答案】1.(1)让、使 (2)适合 (3)吃2.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意思符合即可)3.忠厚(善良),充满爱心(有平等思想)(意思符合即可) 【简评】清代大文学家郑板桥到五十二岁始得一子,他自然十分疼爱这个儿子。但是他主张,“爱子必以其道”,就是要讲究爱子的分寸、方式和方法。郑板桥去山东潍坊当知县,把儿子托其弟弟带着。儿子不在身边,但他还是时时刻刻挂念着儿子的。他在给弟弟的信中明确指出要教育儿子立志,“明理做个好人”,而把“中举、中进士、做官”看成是“小事”。为此,郑板桥给自己的儿子立下三条规矩:一是要为人“忠厚”,“驱其残忍之性”。他主张要从平时培养起来,就是在与别人嬉戏玩耍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忠厚之情”。二是要在学习上防止一般“富贵子弟”的浮夸作风,要向那些虽然家道贫寒但学业有成的“佳子弟”学习。三是要学会平等待人,就是对家里佣人的孩子,也“要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郑板桥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优良道德品质,这的确是一条正确的爱子之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如果教育不当,会给子女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不良影响。 “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假爱。郑板桥对待子女是严中见爱,爱中有严。他“爱之必以其道”。应该说,他的爱子之道,是有许多地方值得后人借鉴的。今天一切爱子者和一切爱高材生的师长,也当从郑氏“爱之必以其道”中汲取教益。如果忽视德育,说不定还会造就出“不肖子孙”来。 郑板桥阅读附 原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问: 2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7翻译句子: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28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参考答案: 26.B 27.(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28.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 4.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辄:就) 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 5.翻译下面的。(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6.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4.A 说明:本题2分。 5.(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说明:本题2分。 6.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说明:本题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可得1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理解题有答案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o他的诗大都现实、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却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淮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73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练一练 1、在下列多音字的正确读音上打“。 中了进士 中(zhn zhn) 散发 散(sn sn) 号称 号(ho ho)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_。 “板桥体的特点是_ 。 3、郑板桥特别喜欢画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_ 4、把文章分为4段,在文中用“表示。 5、简要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第1件_ 第2件:_ 答案: 1. Zhong san hao 2. (1)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 (2)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却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 3. 答:因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寿,石头万古不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