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地方性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研究论文_第1页
2020年地方性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研究论文_第2页
2020年地方性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研究论文_第3页
2020年地方性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研究论文_第4页
2020年地方性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研究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方性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作者从广义的学风角度出发,在了解地方性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和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探究地方性高等院校学风建设之关键点:从制度建设与“主体性教育”入手,提出了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互动互促的学风建设措施,试图从外在与主体两个维度来保证学风建设的有效度。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学风建设;制度建设;主体性教育 目前,对于高校学风概念的界定,可谓见仁见智。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狭义的说法,认为“学风是指在一定的人生观和学习观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还有一种是较为广义的说法,认为“学风实际E包括领导治校、教师治学、学生学习三个层面”。我们认为,学风与教风以及校园文化有机地“生长”在一起。教风与学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一起统属于校园文化。三者不能作简单的机械的划分。学风建设必须放到校园文化的大背景中,并同步结合教风建设,才能切实地得到贯彻施行,并获得深入的效果。基于此,所谓学风建设,就是“一项以创建优良学风为目标,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为根本目的,以学校为平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系统工程”。学风建设是学校一项重要基本建设。就培养人才而言,它应渗透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之中,其实质是教育、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帮助学生形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地方性高等院校由于成立时间短、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为“工具理性”所蒙蔽,迷失了教育方向,异化了教育目的。我们可以把教育目的定义为“促进青少年一代身心诸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充分和统一的发展。”但地方性高等院校的管理者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耽于可为物化价值所衡量的行为,人为地强化了教育的工具价值,忽视了教育的本体价值。出现了“学校先是拼招生,然后拼就业,最后才是拼教育;教师先是拼职称,其次拼科研,最后拼教学;学生则是先拼考试,其次拼学生工作,最后才轮到学习”的现象。具体表现细述如下: (一)学校对学风建设在态度上不重视,制度建设不完善。 (1)对学风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目前,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对学风建设等方面抓得比较松,认为学风建设只是某一单位、某一部门的事,不把它纳入学校建设的重点,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2)学风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近几年,许多学校已明显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学风建设怎样抓、如何搞方面,缺乏必要的系统的措施,很多都流于形式。 (二)部分教师教风不严谨,教学态度不认真。 (1)有的教师人浮于事,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科研、考评。对于日常教学则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照本宣科、泛泛而谈之辈屡见不鲜。 (2)部分教师监考不严至使地方性高等院校考风不正。学院每次期末考试,监考教师都有说话、看报纸书籍、坐在讲台上不动的现象,有的发现学生作弊也不去制止,这样使学生认为平时学与不学都是一个样,只要考试抄抄就能及格等等。 (三)地方性高等院校学生学习期望值不高,学习责任感淡漠,学习的自我约束力不强。 (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下降、精力分散、不能严于律己。有的同学为了混一张文凭,有的同学把学习成绩与能否应聘到一个环境舒适、报酬丰厚的工作单位联系起来,还有的同学学习时很茫然,完全机械地应付以图“过关”。 (2)学习纪律松懈,作风疲沓。学生违纪现象屡见不鲜,组织纪律松弛, _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地影响和破坏了校园学习风气。 (3)专业思想不稳定,存在厌学情绪。许多同学进入大学后,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学习不安心,成绩不理想,甚而出现厌学现象。 造成地方性高等院校“学校先是拼招生,然后拼就业,最后才是拼教育;教师先是拼职称,其次拼科研,最后拼教学;学生则是先拼考试,其次拼学生工作,最后才轮到学习”的现象。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有学校小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大环境对学风的影响。 针对长期以来国企人浮于事、扯皮拖延的管理现象,人们提出“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有矫枉过正的作用。但一旦越出 _范围而膨胀为一种畸形的社会普遍要求而闯入高校围墙后,就会冲跨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良好学风。他将学术研究必须长期积累的规律连根拔起。高校学风中各种急功近利的现象,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高速要求在高校机体里的癌变。 (二)学校小环境对学风的影响。 1、学校评价与激励制度对学风的影响,近几年来,高校为了加强学术管理,弄出许多计算工作量的措施。比如对所有的学术杂志与其他报刊杂志进行等级划分,并把发表在上面的各类文章进行累计加分,这种方式戏谑为“工分制”。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同样存在着误区。现在大部分地方性高校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机制往往采取“考试成绩为主,学生工作为辅”的体制,并且往往采用“一好百好”片面的眼光,只要学习成绩好,各种荣誉就飞也似的来到了你的头上,形成“累加性不平等”。这就为某些学生的投机取巧打开了方便之门,也为学生学风浮躁埋下了伏笔。并且更是成为了逃课、 _等一系列不良学习行为的促进因素。 2、学术管理体制行政化对学风的影响。学术行政化管理体制与官本位意识严重是影响学风建设的另一重大因素。凡是在高校工作的人,对“官本位”对高校学风造成的破坏都有深刻感受。谋官要付出相当的精力与时间,不完善的用人制度,又给投机取巧、不学无术之辈提供了良机,使得兢兢业业、恪守其职、业务优秀的教师在利益分配上受到不公证的对待,从而失去心理平衡。大学属于科学的圣殿,学术的象牙之塔,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再加L利益分配向行政方面的严重倾斜,造成学校崇尚“行政权威”而非崇尚“学术权威”,甚至许多地方性高校根本没有“学术权威”。这一现象会形成大部分教师汲汲于职称,而“无心向教”的恶劣后果。 学风建设是一项持久的系统T程,不可能一个主体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各主体的认真参与、通力协作。本文以创建优良学风为出发点,从学校、教师、学生j方面人手来论述促进学风建设的措施。 (一)学校制度建设和严格管理是学风建设的侧重点 (1)学校应该从保护和激发师生的教学Lj学习积极性出发,通过制度建设,创建公平、合理、公正、公开的教育教学学习评价与激励机制。既要有正激励,又要有负激励。好的要表扬、要奖励;坏的要批评、要处分。 (2)加强师德建设。丌展各类形式多样、教学相长的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强调师德建没,要求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人格和思想道德,有正确的价值追求,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敬业奉献精神以及有对学生的无限关爱。 (3)深化教学改革,建立起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在全而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深化教育改革,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学习能力、自学习惯。 (二)教师一一端正教风是学风建设的突破口 (1)教师应提高对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严肃自己的教学态度,端正教风。大力提倡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作风,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结合起来。 (2)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狠抓理沦修养。教育的容要有开放性、进步性、精神性。教育手段要有灵活性、多样性、科学性。改进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改进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和方法,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统一,严格考风,不一考定终身。 (3)教师应在现有的基础卜实践主体性教育,创建高校优良学风。教师要以人为本。注重教育主体的特点分析,“囚人而异”地对不同的年级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创设有利于人的发展的环境。 (三)学生一一学风建设之主体。 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学生既是学风建设的手段,又是学风建设的目的。在学风建设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心实意地投入到学风建设中来。惟有如此,学风建设才能取得效果,也惟有如此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学风建设。 (1)作为新时代的学生,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起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树屯远大的理想,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提高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磨练坚韧不拔的意志,增强自控能力。 (2)作为学生,在学风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学风建没中丰体作用,提升自我符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意识,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在教、学、符烈、服务各环节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信息互通循环。 总之,学风建设是一项持久的系统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认真参与。学校各部门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