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汤普森第一册钢琴教学分享小汤普森钢琴教程第一册钢琴教学分享作者:betterave前 言确切地说,钢琴演奏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是走进音乐殿堂的一扇门。但以我学琴的经历和多年来在诸多琴行接触到的钢琴教师来说,在中国大陆,很多老师过于关注演奏技术,考级,鲜有对作品音乐性的指导和对孩子音乐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各种钢琴考级的泛滥,功利性的学习钢琴已经把很多钢琴教师和家长引入歧途,孩子们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基本功训练就平地盖高楼,考级机构赚到了钱,钢琴老师有了“成绩”,家长拿到可以炫耀的证书,真是皆大欢喜,有谁去问过我们的孩子,你喜欢钢琴么?你喜欢音乐么?你享受你自己的演奏么?我是八十年代的“琴童”,算是一名业余钢琴爱好者。幸运的是,我没有赶上学钢琴的“大跃进”时代,用现在的人学钢琴的标准来看,我走的是“专业路线”,就是按部就班用好几年时间打基础,全部的钢琴教材没有删减的逐首弹过一遍,那时候考级刚刚开始,考级内容还比较难,通过率还很低(考级开始的第一年我们那里全省只有一个通过音协业余十级),所以参加考级就是为了测试一下自己当前的水平;幸运的是,我有一个爱好西方古典音乐的爸爸,做事坚持到底的妈妈,让我从小就泡在古典音乐里,能够十三年如一日的坚持学琴,并让我发自内心的喜欢音乐,至今仍然没有间断练琴。幸好我不是一名专职钢琴老师,幸好我有一份足以支撑我生活的工作,让我能够跳离那个充满利益诱惑的圈子,让我能够用我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诠释音乐,让我愿意去引导周围的人,尤其是孩子去爱音乐,让我能够保持了自己的这份“清高”。下面的内容全部是我学琴经验的分享,包括吸收了他人的一些好方法。细到每一首教材里的曲目的演奏技巧,常见错误分析与如何改正,曲目的音乐处理建议,曲目延伸的音乐知识;上到对小孩子的教学方法探讨,钢琴到音乐,音乐到人生的发散话题。我希望把这些分享给我的孩子们,让他们获得我从音乐中获得的快乐和人生道理,也分享给相信我的钢琴爱好者和家长们,希望你们能从中有所收获。我大致列了个教材目录,由浅入深。目 录初级:1.小汤普森第一册2.小汤普森第二册3.小汤普森第三册4.小汤普森第四册5.小汤普森第五册6.拜厄7.钢琴练习ABC8.世界儿童钢琴曲集9.车尔尼59910.车尔尼13911.布格缪勒12.莱蒙13.车尔尼流畅练习曲84914.车尔尼24首左手练习曲71815.巴赫初级钢琴曲集16.巴赫小前奏与赋格17.大汤普森第一册18.大汤普森第二册19.小奏鸣曲集20.哈农中级:1.车尔尼快速练习曲2992.车尔尼7403.克拉默60首4.巴赫二部创意曲5.巴赫三部创意曲6.法国组曲7.大汤普森第四册8.大汤普森第五册9.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集10.选-海顿钢琴奏鸣曲11.选-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12.选-舒伯特钢琴奏鸣曲13.选-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14.选-门德尔松无词歌15.选-柴可夫斯基四季16.选-肖邦圆舞曲17.选-肖邦夜曲18.选-肖邦波洛涅兹舞曲19.皮史纳60首练习曲20.施密特钢琴练指法高级:1.克列门第29首(名手之道)2.莫什科夫斯基钢琴巧技15首3.肖邦练习曲4.李斯特练习曲5.拉赫玛尼诺夫练习曲6.德彪西练习曲7.英国组曲8.巴赫十二平均律9.古组曲10.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作品11.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12.印象派德彪西、拉威尔13.近现代作曲家作品补充国内作品:1.贺绿汀牧童短笛2.江定仙摇篮曲3.丁善德儿童组曲4.陈培勋等钢琴曲选5.高等音乐院校教材中国钢琴曲集6.少年儿童钢琴曲选小汤普森第一册第一首 让我们弹(用右手)教学方法探讨:作为孩子第一节入门课,我接触过一些老师,他们会花一节课的时间教孩子学习诸如高低音谱号,小节线,全音符,四四拍这类的音乐术语,跟家长的解释就是需要先了解这些音乐语言才能跟孩子沟通音乐。我个人很反对这种方法,第一,小孩子坐在钢琴前跃跃欲试却迟迟摸不到琴,听几分钟就走神了;第二,过多的概念抹杀学习兴趣。我的观点是,简要介绍钢琴基本坐姿手型,钢琴的大致结构键盘组成后,可以让孩子到处摸摸钢琴,甚至可以给孩子看看钢琴内部结构(一般小孩看到钢琴内部结构都会小小的赞叹,回去会饶有兴趣的跟自己的父母讲),然后开始学习教材曲目,音乐术语方面,本着曲目接触到就学习,内容多的话就慢慢渗透,没接触到暂时不学的原则,时刻记住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一旦出现走神现象,让孩子暂时休息一下或通过一些方法(游戏、演奏好听的音乐)来把孩子带回来。演奏技巧:1. 坐姿:孩子正准备坐在钢琴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对比他和老师坐在钢琴凳子上有什么不同,或者让孩子看老师的几种坐姿哪个更好一点,然后提出来钢琴的坐姿:屁股做琴櫈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双脚在小板凳上,小板凳高度能够保持膝盖水平,并与琴边对齐、身体坐正坐直对准中央C的位置。介绍中央C的时候告诉孩子钢琴有88个琴键,也可以让大点的孩子数,然后找出琴键的规律,从而发现中央C:两个挨着的黑键左边紧邻的那个音是do,钢琴上有8个do,中间的那个是中央C。2. 手型:握鸡蛋或一只手握拳,另一只手轻轻搭在上面的形状。3. 触键:三步,第一步高高抬起要触键的手指,其中抬起四指尤为不易,可以同时三五指一起抬起,以后慢慢独立抬起四指;第二步集中力量到指尖迅速落下击键;第三步,击键后瞬间放松手指,可以用类似瑜伽的放松方法,问自己触键的手指是否放松?其它手指是否放松?手腕是否放松?小臂大臂肩膀全身是否放松?对于小孩难以理解这些话,可以用打人或者敲钉子的方法做比喻,抬起锤子的过程就是手指抬高,敲击钉子的瞬间很大的力量就是触键的瞬间,敲完钉子放松准备下一次敲击就是第三步。整个过程中手腕手臂肩膀全部是放松的。4. 断奏:上面提到的触键方法适合连奏,只有手指的运动。断奏就需要把手拿离琴键,在两个音的弹奏之间有个抬和落的优美动作。抬小臂,注意不是抬手而是小臂,由小臂抬起的动作非常放松地提起手腕继而提起手,切忌不是抬手。落的时候先小臂,继而压下手腕,此时力量通过身体(甚至是腰部)-肩膀-大臂-小臂-手腕-手掌-手指传至指尖,随着小臂手腕手掌手指这个顺序落下的瞬间开始触键的三步动作,整个过程中,手腕就像一个绳子,毫不用力只是用来传递力量,有点像小孩子们玩的一端拴棍子的彩带甩起来的过程。抬落小臂这个过程,手臂手腕手就像跳舞一样摆出优美的波浪,其实这其中蕴含着类似气功一样的力量传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小孩子来说只能通过时间来慢慢体会。5. 数拍:初学乐曲比较简单,我建议四分音符按照”do 2,3,4”这样数,一来唱出了音符,二来把4拍也数出来了。有的老师或音乐学院喜欢用”do da da da”或类似方法,我不喜欢,因为这些da在孩子演奏的时候经常不记得数了几个da了,很容易多数或少数;我的老师让我用”1,2,3,4”这样数,但是缺少了唱音,对小孩熟悉五线谱略显不足。小孩子一定要大声的边弹边唱出拍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习惯,可以给孩子培养很好的节奏感,我碰到过一个考了6级的孩子,刚学琴的时候老师没要求数拍,都6级了,嘴巴一数拍子手就不会弹或者手没错嘴巴出错,第一节拍不准,第二将来钢琴弹唱很困难。6. 乐理知识:第一次见到五线谱,音乐术语超级多,我认为第一节课不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只介绍部分乐理知识,比如高音谱号,低音谱号,44拍,全音符即可,小节线之类的不讲孩子大概也感觉出来那一条竖线是分隔音符的,下几节课概念少的时候讲出来。讲概念最忌讳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要与孩子多进行互动式的学习,可以问孩子低音谱号像什么呀(像耳朵,像问号)?低音谱号头上长了两个小点点,高音谱号没有。全音符胖胖的,do就像一根筷子串了个鸡蛋。常见错误:1. 坐姿:坐时间长了驼背,抖腿,没对准中央C;脚下的小凳子过高或过低;膝盖伸到钢琴底下;眼睛趴到乐谱上看;屁股完全坐在凳子上。2. 手型:大拇指第二关节凹进去,常见于孩子比较小,手指没力气,为了压住沉重的钢琴琴键第二关节凹陷,解决办法就是先不要让孩子用力按琴键,不用力手型就恢复了,慢慢等手型定型了再逐步稍加用力;手背凹陷(把握住的鸡蛋压碎了),典型的用手掌的力量弹琴的错误,同上,先不要急于用力按下琴键,保持手型,逐步用力。手型的一切错误都可以归结为没有正确发力触键,这是根因,老师的作用也就是找到错误发力的原因,帮助学生改正。3. 触键:熟练掌握触键的这几个步骤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非一蹴而就。想真正掌握正确的触键并熟练运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非常慢速的分解动作练习,慢不是目的,而是能够慢到让手指有充分时间做好动作,等到触键的一系列动作已经非常熟练,就可以用稍快的速度去练习,切忌不能着急。4. 1指(即大拇指)的触键位置不是手指的外侧面,而是1指与琴键倾斜15度左右的角度那个位置,这个错误几乎人人都犯,甚至一直要老师提醒几年。音乐处理:只有4个全音符的音乐,很难讲到音乐处理,不过可以跟孩子讲生活中的声音,像年纪很大的老奶奶迈着沉重的腿上楼梯,像街上收废品的人敲塑料桶。为了让孩子有兴趣,可以在孩子可以熟练弹好这些音符之后老师给孩子弹伴奏,孩子们听到这么美的音乐里有自己参与演奏都是很开心的。扩展知识:切不要以为电子琴跟钢琴是一样的,太不一样了,想学钢琴就一定不要弹电子琴,会把孩子的手指毁掉,电子琴是以音色节奏等电子特点取胜的,对触键完全没有钢琴那么高的要求,电子琴没有钢琴的琴键重,即便有重力键的选项也达不到钢琴的效果,学过电子琴的人弹钢琴,声音飘,触键的问题很大,另外左手相对较弱。学过钢琴的人弹电子琴就容易的多,只要再掌握一些和弦的编配,音色节奏那些电子琴的选钮就好了。第二首 让我们弹(用左手)教学方法探讨:钢琴是一个庞大的乐器,音域之广被称为乐器之王,驾驭88个琴键需要十根手指,是手指利用率最高的乐器了,所以需要左手与右手一样灵活。教材的编配也体现了这一点,第一首学了右手,第二首马上练习左手,以保证左右手同步发展。小汤普森第一册的进度安排,一般来说一周3-5首曲目,也要看曲目长短复杂度,原则上是按孩子的接受能力来布置曲目。演奏技巧:1. 开始学习低音谱号上的音符了,对孩子会造成一点混淆,这时候可以做个小游戏,老师先告诉孩子画在高音谱号的音符一般右手弹,画在低音谱号的音符一般左手弹,然后挑选乐谱上的音符指给孩子,让孩子举起左手或右手来回答是该哪只手弹,一般小孩子很乐意做这样的游戏。2. 提示孩子低音谱号上的do也是鸡蛋穿了跟筷子,每首的内容一定帮助孩子正向反向的不断熟练,这样才能保证学了下一首的新内容不会忘记以前的,每节课之前要快速复习上节课内容。3. 一般这首曲目跟第一首都是在一节课里布置的,所以这首曲目只要让孩子记住低音谱号上的do和左手演奏即可,触键方法数拍等同上一首。常见错误:1.左手的大拇指同样不能用侧面弹,老师一般是不厌其烦的更正孩子这个错误。音乐处理:同第一首。扩展知识:左手先天会比右手弱,当孩子出现明显的左手弱于右手的时候,要加强左手的练习,多花些时间,钢琴演奏一定要左右手势均力敌才行。第三首 祖父的钟教学方法探讨:连奏还是断奏?第一首曲目里介绍了连奏断奏,我建议刚学琴都采用断奏,一来有了抬手臂这个动作,可以让初学者更容易放松,二来保持了手型,避免了连奏手型容易变型。等断奏这一系列动作熟练一些了,曲目接触到连线的时候,再接触连奏。小汤普森的曲目一般都带伴奏,教师都可以在孩子弹熟练曲目之后作为奖励跟孩子四手联弹,增加孩子学琴的趣味性,我记得有一次我陪一个小男孩这样练琴之后,他的妈妈还特意打电话跟我说她小孩感觉自己弹琴特别有成就感。演奏技巧:1. 二分音符:全音符长出了长长的尾巴,高音谱号的音符尾巴(在从下数三线以下)向上,低音谱号的音符尾巴(在从上数三线以上)向下。2. 数拍:”do,2”。3. 节奏:二分音符相对四分音符而言,相当于速度快了一倍,因此触键,抬手臂的过程要更熟练一点才能完美的完成这一系列动作。左右手交替,也是带孩子复习高低音谱号,加强之前两首曲目知识点的记忆。常见错误:1. 小孩子总是不能很快分清左右手:速度放慢,等反应过来了再加速。音乐处理:现在很难见到以前的落地钟了,不过可以在网上找些实物视频照片给孩子看看。扩展知识:小时候姥姥家的钟就会整点报时,根据敲钟的次数来确定几点了。十二点的时候是真的会敲十二下,尤其是半夜十二点,非把人敲醒不可,挨到凌晨1点还好,敲一下继续睡。弹完这个曲子再介绍完老式的钟之后,可以问问孩子,这个曲子里是几点啦?do弹了8下,所以是八点了。第四首 印第安人的软鞋舞教学方法探讨:演奏技巧:1. 四分音符:全音符长出了长长的尾巴和黑发,二分音符长出黑发。高音谱号的音符尾巴(在从下数三线以下)向上,低音谱号的音符尾巴(在从上数三线以上)向下,此部分同上。2. 数拍:”do,do,do,do”或“1234”。3. 节奏:四分音符相对二分音符而言,速度又快了一倍,因此触键,抬手臂的过程要更熟练一点才能完美的完成这一系列动作。每四个音换手一次,这么多的音符一定要注意手腕放松,否则一首曲子弹下来手腕手臂都僵了。4. 强调第一拍:这首曲子如果变成剁肉馅或者敲门就失去了灵魂。四拍里第一拍要弹的重一些,后三拍轻一些,印第安舞蹈的感觉就出来了。常见错误:1. 音符比较多,最容易忘记手腕手臂放松导致手臂肌肉酸痛,需要慢练能够熟练放松后提速。2. 拍子不准:同样的音符弹多了容易忽快忽慢,要孩子准确的数拍子,拍子要稳,不可因为同样的音简单而急躁。音乐处理:真心佩服汤普森,入门的超级简单的曲目都能编出风格来,这个印第安人的舞蹈一定把第一拍弹重点儿,然后顺势后面三个音轻盈的弹出来,对比要明显,这样就把印第安人舞蹈的诡异和强烈的节奏感都表现出来了。小孩子初学可能做不到,有这个意识就行了。扩展知识:可以配合给孩子们看看印第安人的纪录片,这些头上插着羽毛,脸上画着图案,围着篝火跳着诡异的舞蹈的家伙。另外,舞曲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节奏,拍子准确是重点,前后速度保持一致。这里多说一句,如果想做到孩子边学琴边了解曲子的背景,光靠老师一节课说教是做不到的,理想的情况下,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就给孩子看和听相关的背景资料,充足的准备后再来演奏是最好的,对在琴行学琴的孩子确实很难做到。我小时候学琴经常被老师批评没有表现力,可是我没有那些经历如何有那种感受,再发散一下,我想到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最后男孩入选女孩落选也是男孩的音乐里有东西,这些东西就是他在生活中承受的,而女孩应该是相对经历简单的生活,自然音乐里没有太多的东西,想达到这一点,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没有经历的艺术家是无法创作的。第五首 火车教学方法探讨:NA演奏技巧:1. 新的音符re:在高音谱号的第一线下,在五线谱中,比do个头高了一点点,告诉孩子个子高的站在钢琴键盘上的右面,它们的音调也高,个头低的站在键盘的左边,音调也低。Re跟do是邻居,住在do的右边。用右手2指(食指)弹re(由此可见,不用第一课就开始教孩子指法,等弹琴用到的时候学一点负担都没有)。2. 复习各种时值的音符,按各自的规矩数拍(见前几课)。3. 节奏:模拟火车从静止到开动的小乐曲,4拍子一直不变,但是却给人的感觉是越来越快火车开动起来了。4. 强调第一拍:仍然要强调第一拍,老式的绿皮火车都是“库嚓嚓,库嚓嚓”的声音,其中第一声是要重过后面两声的。对于第二行全部四分音符,第一拍强调也避免了音符混在一起完全没了节奏感。常见错误:1. 数拍:四分、二分、全音符大荟萃,拍子容易数乱,所以要再次复习之前学过的东西。2. 整个小汤普森前三册,老师一般都在不厌其烦的纠正孩子的触键方法、手型、放松、数拍等等的错误,旧错误改了新错误又来。所以老师的作用很重要,能够随时把走歪路的孩子拉回来,直到他们可以自己独自前行(应该在学习10年之后差不多可以自学了)。但文字上的介绍只要前面提到的就不再赘述了。音乐处理:乐曲开头全音符感觉上很慢,相对静止的感觉,随着二分音符加入,有一种动起来的感觉,四分音符出现是火车加速成功,最后两节的四分音符是火车已经平稳快速的开起来,感觉上应该是静慢和稳动起来跑起来欢快的快跑。扩展知识:第六首 海军工兵教学方法探讨:NA演奏技巧:1. 新的音符si:在低音谱号的第一线上,在五线谱中,比do个头低了一点点,告诉孩子个子高的站在钢琴键盘上的右面,它们的音调也高,个头低的站在键盘的左边,音调也低。si跟do是邻居,住在do的左边。大部分孩子从这一首曲子开始分不清si和re,它们就像同一个人在镜子里面和外面,告诉孩子低音谱号上的是xi(大西瓜),高音谱号上那个位置的音符是re。用左手的2指(食指)弹si。2. 复习低音谱号的音符一般用左手弹,高音谱号的音符一般用右手弹,做那个举手的游戏(见之前的介绍)。3. 重复强调一次,让孩子大声唱音和数拍。常见错误:左手不常用,一上左手2指就容易左手走形,注意保持手型和2指的触键方法。每增加一根手指弹奏,就要注意手型、触键和放松,这也是老师不厌其烦唠叨的另一个知识点。音乐处理:乐谱上配的图片就说明了曲子的感觉,海军工兵在搬运沉重的木头,所以开始喊号子准备搬较慢的感觉(全音符),继而搬动了(四分音符),搬到地方较迅速的放下(二分音符结束)。扩展知识:八、九十年代的工地上,还能看到2-3对工人用绳索抬沉重的预制板。一个带头的工人会喊号子让大家起,抬起之后也要按照节奏迈步前进到达目的地,然后带头的喊一声大家齐齐的放下。整个过程的号子就是原始的音乐,那时候暑假开窗写作业,听着窗外的号子声,感觉领头喊号子的人就像在唱歌,只可惜那段固定重复的旋律我已经记不起来了。第七首 小矮人进行曲教学方法探讨:此曲要跟下一首小矮人的舞蹈对比弹,因为它们的音符是完全一样的,只是节奏不同,形成了风格完全不同的两首曲子。小汤普森上的作业是否要做?我认为对较小的孩子连字都写不明白就可以直接跳过作业部分,或抽部分内容让孩子口头回答,会写字了的孩子可以尝试写一下书上的作业或干脆口头回答。只要上课的内容孩子都消化了,此部分略过也可以。演奏技巧:1. 复习之前学的re和si,巩固记忆re和si在五线谱的位置。2. 四分之二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两拍。此时可以把小节线的概念教给孩子了。常见错误:1. 换手的时候慌慌张张,可以把速度降低弹熟练了再加速。其它常犯的手型、触键、放松等错误需要老师不厌其烦的纠正。音乐处理:既然是进行曲就要每个音弹的扎扎实实,整曲雄壮有气势,就跟国庆阅兵式一样的感觉。扩展知识:NA第八首 小矮人的舞蹈教学方法探讨:此曲要跟上一首小矮人进行曲对比弹,因为它们的音符是完全一样的,只是节奏不同,形成了风格完全不同的两首曲子。演奏技巧:1. 仍然复习之前学的re和si,巩固记忆re和si在五线谱的位置。2. 四分之三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三拍。三拍子一般是Waltz(圆舞曲)的节奏,介绍三排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哼唱一个圆舞曲用手拍着拍子让孩子体会舞曲之美和第一拍重音带来的一种旋转荡漾的效果。3. 附点二分音符:数三拍”音名,2,3”。本来二分音符数两下,头上多了一点就多数一下。4. 强调第一拍:本来二分音符加一个四分音符,一长一短弹出来就有一种秋千荡起来的感觉,强调第一拍就加强了这种舞蹈的感觉。常见错误:NA音乐处理:同样的音符,弹出舞曲的效果需要弹的很优美,不要过多的用力去弹奏,心中想着小矮人拉手优美的舞蹈,触键柔和一些。扩展知识:可以配合给孩子听一些圆舞曲小品,施特劳斯是圆舞曲之王,找一些他的作品改编的简单音乐小品即可。第九首 玛丽有只小羊羔教学方法探讨:有时候我喜欢在钢琴的教学中渗透一些英文给孩子,或者某些术语直接讲外文的原词,钢琴本来就是西方来的,她的作品大多是英文、法文、拉丁文、意大利文等等标注,得益于著名的钢琴作曲家是那些国家来的,有些概念直接让孩子有英文的印象,一来原汁原味的东西方便孩子将来扩展学习比翻译的东西更容易理解,二来便于孩子学习英文。演奏技巧:1. 新音符mi(小猫咪):在高音谱号五线谱第一根线上,像串了一根珠子。我记得有一个小孩在听我跟她讲mi的时候特别兴奋,因为她的英文名字叫mimi(汗)。2. 全部右手弹奏,主要是学习新的音符加复习。常见错误:NA音乐处理:是一首略带顽皮的儿歌,孩子练熟以后老师可以配合伴奏,四手联弹,师生合唱这首儿歌,非常有趣。扩展知识: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英国儿歌。英文歌词如下,有的版本教材里配有英文或中文歌词 Mary had a little lamb, Its fleece was white as snow, And everywhere that Mary went ,The lamb was sure to go ,It followed Mary to school one day, Which was against the rule ,It made the children laugh and play ,To see a lamb at school第十首 伞兵教学方法探讨:NA演奏技巧:1. 新音符la(拉手):在低音谱号五线谱第一根线上,像串了一根珠子。跟高音谱号上的mi像照镜子。2. 全部左手弹奏,主要是学习新的音符加复习。常见错误: 每学到一个新的音符,就涉及到用新的手指来触键,触键的一切知识点和常见错误都要注意。音乐处理:整首曲子有一种在天空中被风吹的飘飘悠悠的感觉,吹上去吹下来,悠然自在。扩展知识:NA第十一首 上下行军教学方法探讨:NA演奏技巧:这首曲子是对之前学过的所有音符的复习,同时注意让孩子感受音高变化。常见错误:NA音乐处理:由音高产生的大小个排队,向上向下行走的感觉。扩展知识:NA第十二首 拉格泰姆舞教学方法探讨:再次强调拍子对舞曲的重要性。弹此曲之前可以给孩子提前听一些旋律简单的爵士乐,大点的孩子可以让孩子看看电影(1900传奇),里面讲的刚好是爵士乐(爵士乐是在拉格泰姆的基础上诞生的,还融入了布鲁斯blues)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慢慢给孩子听听大部头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拉格泰姆是rag time的音译,从汉字是无法理解这个词的原意的,直接从英文字面理解就很容易了,rag破布条/嘲弄,time时间。演奏技巧:1. 切分音:改变乐曲中强拍上出现重音的规律,使弱拍或强拍弱部分的音,因时值延长而成为重音。乐曲中第一拍由于第二三拍的音时值延长而变成了弱音,第二三拍的音程了强音,产生了一种不规律,错落摇摆的感觉。2. 拍子数准弾熟之后,老师可以配伴奏来进行干扰练习,加强拍子准确性的练习。常见错误:拍子不准:大声数拍慢练。音乐处理:数准拍子是重点,拍子准确了要弹出来摇摆、戏谑、略带玩世不恭的感觉。扩展知识:引用维基百科的一段,把音乐风格特点说的挺全,即切分音、摇摆、重复,有兴趣可以多拉格泰姆(Ragtime)是一種原始的音樂風格,1897年至1918年間十分普及。其主要特點特點是切分音,“衣衫襤褸”的節奏1。它最初是作為舞蹈音樂,在聖路易斯和新奧爾良年美國黑人社區的紅燈區十分流行。歐內斯特霍根是幫助拉格泰姆發展音樂風格的關鍵先驅。拉格泰姆風格一词的使用也被归功于霍根23。拉格泰姆是在約翰菲利普蘇薩帶動流行的进行曲的基础上,吸收了非洲音樂的复节奏进行改编4。拉格泰姆作曲家斯科特喬普林,藉由1899年发表的“楓葉拉格”和之后“艺人”等一系列作品出名。在发表之后的12年内,“楓葉拉格”依然强烈影響隨後拉格泰姆作曲家的旋律線條、和声和节拍模式。准备学习这首曲子之前,理想的情况就是给孩子听上一周的爵士乐来找感觉。上面推荐了,提到电影,想说一句的是电影、音乐会、歌剧舞剧等真是让孩子增加兴趣的好东西,我小时候每次看到一些关于音乐的好电影都会产生强烈的弹琴和弹好琴的欲望。多媒体配合给孩子营造这样的环境,一边是家长的督促(拉动),一边是这类节目的氛围(让孩子自发产生兴趣),二力合一,学琴不但不那么痛苦(遇到困难的时候),而且变得有趣了。再发散一点,关于孩子学琴的兴趣。王国维提到过做学问的三个境界,同样的道理,学任何一门技术都会遇到困难、瓶颈,这时候往往是通向一个更高的质的飞越的时候,但是小孩子是不懂得这些道理的,他们开始的时候自己要求学琴,但是遇到困难就想退缩,于是说不喜欢弹琴。所以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把握孩子是真正的没兴趣,还是遇到了困难不愿意面对,因为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的,逃避了这一次,学另外一门技术(或者正常上学学文化知识)仍然会碰到问题。帮助孩子面对困难并不是强迫孩子弹琴,两个概念不能混淆,我相信没有一个学到最后的孩子没说过不愿意弹琴的话。第十三首 钟声教学方法探讨:音乐源于生活,可能的话带孩子听听教堂的钟声。演奏技巧:1. 新的音符so:低音谱号第一二线之间。就像卡在卡槽里的小珠子。2. 第一首双手同时弹奏的曲子,结尾处模仿钟声的报时,双手同时弹出一个四度和声。3. 新的音符用左手4指弹奏,4-5指是双手最弱的手指,更要注意触键、放松和手型。常见错误:1. 用到4指时常常引起手型变形,仍然是逐渐用力,慢练来改正。音乐处理:教堂的钟声要弹得舒缓、优美而庄严,后面报时的四度和声要弹得浑厚而有张力(弹了4下,已经4点钟了)。扩展知识:NA第十四首 滑稽的面孔教学方法探讨:相信很多孩子去公园游乐场都见到过小丑,带着红鼻子穿着花哨的服装做着滑稽的动作,引导孩子从这段旋律中回忆这些搞怪的小丑。演奏技巧:1. 不规则的左右手交替是一个难点,训练孩子的快速反应,一切是以慢练为基础。2. 对所有学过的音的复习。常见错误:NA音乐处理:前四小节是小丑在搞怪弹得顽皮一些,5-8小节是一个过渡弹的连贯稍优美一点,最后八小节同前面一样,4小节顽皮,4小节是尾声。扩展知识:NA第十五首 麦克唐纳教学方法探讨: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可以跟孩子边弹边唱。唱过之后问问孩子,乐曲中哪几个小节是鸭子在叫?(双音部分)演奏技巧:左手用3-4指弹奏双音是一个难点,3-4指力量要均匀,同时弹出声音,一切是以慢练为基础,如果孩子太小了3-4指用不上力也可以暂时3-4指叠在一起触键。常见错误:3-4指同时弹奏的时候特别容易手腕僵硬,手臂手腕手掌的力量去压琴,这时候可以让孩子放松手腕,每弹一组音做一个提手腕动作来放松。音乐处理:双音处模仿鸭子的叫声,乐曲弹得顽皮有趣。孩子们经常唱的儿歌自然早就体会到其中意境了。扩展知识:英文歌词: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I-E-I-O And on that farm he had some ducks, E-I-E-I-O With a “quack- quack” here and a “quack- quack” thereHere a “quack” there a “quack” Everywhere a “quack - quack”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E-I-E-I-O第十六首 拔河教学方法探讨:NA 演奏技巧:休止符:之前的曲子也都有休止符,只是没有标记出来留空白了,防止太多内容让初学者混乱。三种要分清楚对应休止几拍。书上用小精灵睡觉、休息、靠墙小憩已经很恰当了。常见错误:全音符休止符和二分音符休止符需要特殊记忆,一个是贴在第二线上,一个是贴在第三线上。音乐处理:NA扩展知识:NA第十七首 教堂风琴教学方法探讨:一定带孩子看看真正的风琴,深圳音乐厅就有,这个周日的美丽星期天公益演出刚好是管风琴主题。感受一下风琴的音响,用钢琴来模拟那种声响。孩子演奏的部分单音比较单薄,教师可以配合伴奏共同演奏出风琴的效果。演奏技巧:全部二分音符右手弹,没有过多的技巧可言,尽量把音弹实,弹透,弹出具有张力的音响效果。常见错误:NA音乐处理:从容、缓慢、每个音很扎实的弹出张力的效果。扩展知识:说到风琴,让我想起来英国著名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创作的音乐剧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我上小学的时候看过动画片版本,里面的音乐就有很多用管风琴来表现紧张宏大略带邪恶的气氛。如果有动画片版本可以给孩子看看。第十八首 扬基歌教学方法探讨:扬基是Yankee音译过来的,顺便让孩子认识这个英文单词。像讲故事一样讲解乐曲的背景,可以把歌词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然后再来演奏这首节奏感十足轻松活泼的小曲,有必要的时候配合口哨吹出主旋律。演奏技巧:仍然是在熟悉和加强学习休止符和之前学过的知识。常见错误:NA音乐处理:轻快活泼。扩展知识:扬基(Yankee)一词具有丰富的含意。对于别国人来讲, Yankee 是指美国人,俗称美国佬。在美国南部,Yankee 是指美国北部各州的居民,即北方佬;而对多数美国北方人来说,Yankee 意味著新英格兰人。然而在新英格兰人眼中, Yankee 可能指从缅因州来的人。在中国,美国佬是指对美国人的一种俗称。Yankee Doodle 洋基歌早在美国革命以前,在这些英国殖民地上洋基歌的曲调和歌词的某些段落就已经很流行。甚至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英军就曾唱洋基歌来嘲笑殖民者。歌词的早期版本是嘲笑这些殖民地居民的勇气以及他们粗俗的衣着和举止。“洋基”是对新英格兰土包子的轻蔑之词,而“嘟得儿”的意思即蠢货或傻瓜。然而,在美国革命期间,美军却采用洋基歌作为他们自己的歌,以表明他们对自己朴素,家纺的衣着和毫不矫揉造作的举止感到自豪。歌词有许多不同版本。多年来,这首歌一直被当作非正式的国歌,而且是人们最喜欢的儿歌。英文歌词:Yankee Doodle went to town riding o n a pony,Stuck a feather in his hat and called it macaroni.Yankee Doodle keep it up, Yankee Doodle dandy!Mind the music and the step and with the girls be handy.Father and I went down to camp along with Captain Gooding.There were all the men and boys as thick as hasty pudding.Yankee Doodle keep it up, Yankee Koodle dandy!Mind the music and the step and with the girls be handy.And there was Captain WashingtonUpon a slapping stallion.Giving orders to his men I guess there were a million.Yankee Doodle keep it up, Yankee Doodle dandy!Mind the music and the step and with the girls be handy.Yankee Doodle give a tune, it comes in mighty handy.The enemy all runs away at Yankee Doodle dandy!Yankee Doodle keep it up, Yankee Doodle dandy!Mind the music and the step and with the girls be handy.扬基都达尔进城,骑着一匹小马。他帽子上插着翎毛,被人叫做纨绔子弟(麦卡洛尼)音译名。扬基都达尔,战斗吧!扬基都达尔,公子哥!听着音乐和着脚步同姑娘跳舞。我和爸爸跟着古丁上尉来到军营,见到人群熙熙攘攘,往来穿流不停。扬基都达尔,战斗吧!扬基都达尔,公子哥!听着音乐和着脚步同姑娘跳舞。看,上尉华盛顿骑在高大的骏马上,向战士们发出命令,就走来了千军万马。扬基都达尔,战斗吧!扬基都达尔,公子哥!听着音乐和着脚步同姑娘们跳舞。扬基都达尔吹着曲子准备大显身手,敌人见了扬基都会吓得屁滚尿流。扬基都达尔,战斗吧!扬基都达尔,公子哥!听着音乐和着脚步同姑娘们跳舞。第十九首 把我带回弗吉尼故乡教学方法探讨:先给孩子讲讲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南方美国黑人的生活,正如最近上映的被解救的姜戈(Django Unchained)演的那样,知道了这种痛苦和忧愁就容易理解这首曲子了。弗吉尼亚在哪里?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自己使用网络或图书馆去寻找答案,下次上课做个2分钟的presentation,讲给家长和老师,小孩子可以由家长协助。这一点我是受到国外幼儿园的开放式教育模式的启发,可以充分调动孩子自我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演奏技巧:1. 这首曲子已经算是一首小型的“音乐”了,用钢琴模拟出黑人唱歌的感觉,也就是通常说的“歌唱性”。2. 乐句:虽然还没有学习乐句,但可以让孩子接触这个概念,在我们唱歌的时候需要唱完一句喘口气,那么这首曲子里就刚好是每四小节就是一个乐句,需要双手抬起来“喘口气”。常见错误:NA音乐处理:弹出抒情的、舒缓、优美、痛苦与忧伤。扩展知识:关于弗吉尼亚的维基百科,挺全面的,可以带着孩子了解一下地理和历史/wiki/%E7%B6%AD%E5%90%89%E5%B0%BC%E4%BA%9E第二十首 摘棉花的老人教学方法探讨:同上一曲把我带回弗吉尼故乡。演奏技巧:1. 同上一首一样,这首曲子已经算是一首小型的“音乐”了,用钢琴模拟出黑人唱歌的感觉,也就是通常说的“歌唱性”。2. 乐句:虽然还没有学习乐句,但可以让孩子接触这个概念,在我们唱歌的时候需要唱完一句喘口气,那么这首曲子里一行是一个乐句,需要双手抬起来“喘口气”。3. 连线:相同的音连在一起,第二个音不用弹,但要弹足拍子。常见错误:NA音乐处理:同样弹出抒情的、舒缓、优美、痛苦与忧伤。扩展知识:可以平时给孩子听一些黑人灵歌。很有名的一首先写上第二十一首 “自新大陆”交响曲教学方法探讨:德沃夏克的代表作,第九交响曲,一定找原曲给孩子先听上个把礼拜,磨磨耳朵找找感觉。另外这个旋律被改编成了歌曲“念故乡”。演奏技巧:1. 乐曲只有右手弹奏,是对之前的复习。主要要弹出“歌唱性”。2. 乐句:这首曲子里一行是一个乐句,需要抬手“喘口气”。常见错误:NA音乐处理:同样弹出抒情的、舒缓、优美、略带忧愁的感觉。扩展知识:安东尼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 1841-1904),捷克作曲家(捷克真是一个出艺术家的好地方,我最爱的布拉格2007年我在那里,整个城市带给人的那种宁静和美好,至今还没有第二个城市可以替代),生于一个小旅馆主和肉商的家庭,十六岁时进布拉格风琴学校学习,后入布拉格临时剧院(后改建为国家剧院)乐队拉中提琴,并正式开始创作。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 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第二十二首 吹号教学方法探讨:引导孩子回想起升旗仪式军人整齐的步伐前进的场景。演奏技巧:1. 节奏性要强,模仿行军的步伐。2. 每个音要弹得有力而透亮,雄壮。常见错误:NA音乐处理:整齐、有力、雄壮。扩展知识:NA第二十三首 划呀划教学方法探讨: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演奏技巧:歌唱性。常见错误: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游安全行为礼仪培训课件
- 麻醉、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及临床合理使用考核试题及答案
- 出国留学课件模板
- 2025房屋租赁合同公证流程
- 出口退税培训讲义课件
- 党课结业考试试题格式及答案
- 货拉拉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冲锋舟安全培训课件
- 冲床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可穿戴设备中的图形输入与智能决策系统的结合-洞察及研究
- 通信原理第7版樊昌信版新版
- 一汽商用车企业级BOM技术方案V1.7
- GB/T 19812.5-2019塑料节水灌溉器材第5部分:地埋式滴灌管
- GB/T 13808-1992铜及铜合金挤制棒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问题)
- 光伏并网逆变器调试报告
- EMR术的配合要点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课件
- 痰培养的采集及药敏结果判读课件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业务培训课件
- 1-商务沟通基本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