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分析一、存款准备金政策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常规手段,它主要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总量和一般利率水平,因此,又称数量工具。具体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权利范围内,通过制定或调整金融机构缴存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币乘数,达到控制金融机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应数量的手段。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较强的告示效应。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率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第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一经调整,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必须执行。第三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准备金率微小的变动,都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巨大变化,带给金融机构乃至社会的影响较为剧烈。二、近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 图一: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一览表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一览表次数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单位:百分点)452012年5月18日(大型金融机构)20.50%20.00%-0.5(中小金融机构)17.00%16.50%-0.5442012年2月24日(大型金融机构)21.00%20.50%-0.5(中小金融机构)17.50%17.00%-0.5432011年12月5日(大型金融机构)21.50%21.00%-0.5(中小金融机构)18.00%17.50%-0.5422011年6月20日(大型金融机构)21.00%21.50%0.5(中小金融机构)17.50%18.00%0.5412011年5月18日(大型金融机构)20.50%21.00%0.5(中小金融机构)17.00%17.50%0.5402011年4月21日(大型金融机构)20.00%20.50%0.5(中小金融机构)16.50%17.00%0.5392011年3月25日(大型金融机构)19.50%20.00%0.5(中小金融机构)16.00%16.50%0.5382011年2月24日(大型金融机构)19.00%19.50%0.5(中小金融机构)15.50%16.00%0.5372011年1月20日(大型金融机构)18.50%19.00%0.5(中小金融机构)15.00%15.50%0.5362010年12月20日(大型金融机构)18.00%18.50%0.5(中小金融机构)14.50%15.00%0.5352010年11月29日(大型金融机构)17.50%18.00%0.5(中小金融机构)14.00%14.50%0.5342010年11月16日(大型金融机构)17.00%17.50%0.5(中小金融机构)13.50%14.00%0.5332010年5月10日(大型金融机构)16.50%17.00%0.5(中小金融机构)13.50%不调整-322010年2月25日(大型金融机构)16.00%16.50%0.5(中小金融机构)13.50%不调整-312010年1月18日(大型金融机构)15.50%16.00%0.5(中小金融机构)13.50%不调整-302008年12月25日(大型金融机构)16.00%15.50%-0.5(中小金融机构)14.00%13.50%-0.5292008年12月05日(大型金融机构)17.00%16.00%-1(中小金融机构)16.00%14.00%-2282008年10月15日(大型金融机构)17.50%17.00%-0.5(中小金融机构)16.50%16.00%-0.5272008年09月25日(大型金融机构)17.50%17.50%-(中小金融机构)17.50%16.50%-1262008年06月07日16.50%17.50%1252008年05月20日16%16.50%0.50242008年04月25日15.50%16%0.50232008年03月18日15%15.50%0.50222008年01月25日14.50%15%0.50212007年12月25日13.50%14.50%1202007年11月26日13%13.50%0.50192007年10月25日12.50%13%0.50182007年09月25日12%12.50%0.50172007年08月15日11.50%12%0.50162007年06月05日11%11.50%0.50152007年05月15日10.50%11%0.50142007年04月16日10%10.50%0.50132007年02月25日9.50%10%0.50122007年01月15日9%9.50%0.50112006年11月15日8.50%9%0.50102006年08月15日8%8.50%0.5092006年07月5日7.50%8%0.5082004年04月25日7%7.50%0.5072003年09月21日6%7%161999年11月21日8%6%-251998年03月21日13%8%-541988年09月12%13%1387年10%12%2285年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184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而近几年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又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赞同第一阶段:2006年 6月2007年 6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 8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4个百分点。这一阶段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抑制信贷过快增长为主要目标。在调整方式上,出于公平性考虑,对各类金融机构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同步、同幅上调。第二阶段:2007年 9月2008年 6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 11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6个百分点。首先是政策目标上,在原先抑制信贷过快增长、防范通货膨胀的基础上,还承担起解决部分汇率方面问题的责任。主要表现为部分全国性商业银行被要求以外汇缴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其次是在调整方式上,人民银行逐步放弃了公平性方面的顾虑,开始根据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调整政策。第三阶段:2008年 6月2011年12月。这一阶段人民银行根据各类金融机构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调整政策。如四大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从 17.5%下调至 15.5%,其他中小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从 17.5%下调至 13.5%,财务公司的款准备金率从 17.5%下调至 11%。于2010年1月起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0年底,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18.50%。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 我国一直以来把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主要的政策工具之一,进入2010年以来更是先后6次上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因为:第一,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及在再贴现市场的约束。第二,在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条件下,相对于加息这一调控措施而言,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我国中央银行回收流动性的最优决策。第三,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和资本充足制度都不成型或不完善的背景下,存款准备金制度则是约束银行贷款扩张的相对可行制度。1985年至1997年 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胀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998年至2003年 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确保经济发展,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03年至2008年 管理人民币汇率上升,稳定货币供应量,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9月2009年 应对次贷危机,刺激经济发展,降低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1月至2011年,为了抑制通胀,持续收紧流动性,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至今,央行结束紧缩的货币政策渐渐放松转向中性,从防通胀为主的政策取向转为稳增长为主,解决我国当前这种流动性严重紧张的问题,将有利于股市的上涨。三、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政策效果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趋缓。至2008年6月底,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5万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2010年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9%,增速比上年低11.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从高位回落,金融机构贷款投放节奏更加均衡,取得了预期的调控效果。2、货币供应量增幅平稳回落。2008年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上年同期低6.7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0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3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净回笼现金194亿元,同比多回笼2亿元。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所回落。2010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2.6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比上年低8.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6.7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比上年低11.2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比上年末高4.9个百分点。货币总量增长从上年高位总体回落趋稳。3、有效地控制了CPI过快上涨。从2007年5月份开始,猪肉等多种农副产品价格轮番上涨,推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屡创近年来新高。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滞后性,中国人民银行随之加快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频率,大幅度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2007年年初的9调高至2008年6月末的17.5。2008年我国价格形势经历了从快速上涨到急剧回落的过程。2008年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上涨7.9,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季度上涨8.0%,第二季度上涨7.8%。2008年下半年CPI从高位开始回落,第三季度上涨5.3%、第四季度上涨2.5%。2008年下半年CPI涨幅明显回落,取得了良好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政策效果1、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快速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09年年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0.0万亿元,同比增长31.7%,增速比上年高13.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9.6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亿元。从2009年全年来看,我国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增速较高,但增势趋稳,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节奏得到合理调控。2、货币供应量持续较快增长。2009年年末,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0万亿元,同比增长32.4%,增速比上年高23.3个百分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比上年高10.0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年低0.9个百分点。货币总量增长较快,货币流动性不断增强。虽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使得政府对整个宏观经济得以把控,但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一政策本身所具有的缺陷,导致在某些经济环境下这一政策的低效。1.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对通货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反作用货币供给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是否影响货币供给,主要取决于这种政策工具能否影响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总额相对于基础货币的倍数,主要决定于如下三个因素:一是通货对存款的比率,即通常所谓的“通货比率”;二是法定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即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三是超额准备金对存款的比率,即超额准备金比率。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多存有一定数量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法定准备金增加时,其有的超额准备金将相应地减少。存款准备金工具只是改变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并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同时由于法定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共同构成基础货币,准备金构成的改变并不导致基础货币的改变和货币乘数的显著减少。另外,存款准备金主要是以存款为基础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存款规模的相对减少会使存款准备金工具的调控效果下降。目前CPI保持在较高水位,推动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一方面是长期负的实际利率,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升,居民已经出现储蓄分流的现状。决策层频频表露出对抑制物价上涨的决心加之季节因素等致使影响货币乘数另一指标现金与存款比率也出现了小幅震荡,现金与存款比率的增加,对货币乘数的提高也起了一定的作用。2.大量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预期对货币政策的冲抵作用大量外汇储备造成人民币被动投放是造成中国的基础货币超发的主要因素,外汇占款是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源之一。外汇储备属于中央银行的资产项目,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它通过乘数效应能够对货币供给带来成倍的放大作用。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出现的大规模盈余导致外汇大规模流入中国境内,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投放基础货币。结售汇与海外人民币资产的增加将进一步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师职业技能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城乡低保政策培训资料
- 会计做账实操培训
- 城市交通规划合同管理软件咨询重点基础知识点
- 【培训课件】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策略体系
- 车位抵押借款合同协议
- 海螺合作协议书
- 进购物店合同补充协议
- 转让成果协议书范本
- 正式分家协议书
- 北京2025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招聘(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2021年妊娠期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湖南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电子电工
- 叉车产品数据表
-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设计报告
- 高填方、深挖路堑边坡和软基监测方案
- 机器人学导论(课堂PPT)
- Kappa量测能力测评及评价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3044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