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及各参量变化规律_第1页
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及各参量变化规律_第2页
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及各参量变化规律_第3页
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及各参量变化规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 9月 Sept .2008 第 29卷 ? 第 5期 Vo. l 29? No . 5 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及各参量变化规律 王 ? 军, 蔡忆昔, 庄凤芝, 王 ? 静 (江苏大学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摘要: 通过建立介质阻挡放电试验系统, 采用 Q- V L issajous图形法研究了激励电压 V、 激励频率 f 对介质阻挡放电电学参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提高 V, f 可有效提高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功率 P、 电荷传输量 Q; 当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结构参数确定后, V, f 对等效总电容 C 的影响不大, 电介质 层等效电容 Cd随 V, f的增大而增大, 放电气隙等效电容 Cg随 V, f 的增大而略有下降; 气隙有效电 场强度 Eg随 V的升高而增大, f对 Eg的影响不大; 该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平均电子能量较高, 可 用于臭氧发生器等设备.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Q- V Lissajous图形法; 激励电压; 激励频率 中图分类号: TM835 ; TM215? ?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1- 7775( 2008) 05- 0398- 04 DBD powermeasurement and change of itsmain discharge parameters WANG Jun, CAI Yi-xi, ZHUANG Feng-zhi, WANG Jing ( Schoo l ofAutomotive and Traffic 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China) Abstract : The effects of applied voltage V and frequency f on the main parameters of discharge were studied byQ - V Lissajous figures in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 DBD) experi ment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i mproving V and f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DBD powerP and charge transfer valueQ. When DBD device structure parameters are fixed ,the effectsofV andf on the total equivalent capacitanceC are smal.l W ithV andf increasing dielectric equivalent capacitanceCdincreases ,and equivalent capacitance of the discharge gapCgslightly decreases .The effective electric field of the discharge gap Egincreases w ithV increasing ,and the effects off on Egis sm al.l The average electron energy of the DBD device is high and can be used to the equipment such asO3generator . Keywords :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 Q - V Lissajous figure ;applied voltage ;applied frequency 收稿日期: 2007- 12- 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0776041);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 06KJA47004) 作者简介: 王? 军 ( 1980?), 男, 内蒙古和林人, 博士研究生 ( wj163w jtom. com), 主要从事发动机工作过程及排放控制的研究. 蔡忆昔 ( 1957?), 男, 江苏昆山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qc001 ujs . edu . cn), 主要从事发动机工作过程及排放控制的研究. ?介质阻挡放电 (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又称无声放电, 是一种至少有一个电极被绝缘 电介质层所覆盖的非平衡态气体放电. 将频率为几 万到几十万赫兹的交流电加到两电极之间, 当电压 超过 Paschen击穿电压时, 放电空间的气体会被击 穿而形成介质阻挡放电 1. 介质阻挡放电可在大气 压下或高于大气压下产生大体积、 高能量密度的低 温等离子体, 且操控简单, 其在臭氧合成、 工业废气 处理、 空气净化、 表面处理、 材料改性等领域均获得 了广泛的应用. 表征 DBD集体效应的电学参量有: 放电气隙等 效电容 Cg、 电介质层等效电容 Cd、 放电功率 P、 放电 电荷量 Q、 放电气隙等效电场强度 Eg等. 由于介质 阻挡放电的电流、 电压间的相位失调, 这些参量的测 第 5期? 王 ? 军等: 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及各参量变化规律 399? ? 量是比较困难的. 目前测量介质阻挡放电功率的方 法主要有 2: 功率表法、 瞬时功率法、 电荷 - 电压 (Q - V L issajous) 图形法. 目前认为 Q - V L issajous图 形法测量 DBD放电功率效果较好 3- 6, 但未见对 DBD放电参量进行系统的分析, 文中利用该方法对 DBD各放电参量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 1? Q - V Lissajous放电功率测量方法 1. 1? 介质阻挡放电试验系统 试验采用单介质阻挡放电形式, 试验系统示意 图和试验装置布置图分别如图 1a ,b所示. 采用厚 度为 1 mm 的石英玻璃作为放电介质, 直径为 50 mm的圆形铜片作为放电电极, 放电间隙为 2 mm. 放电电压波形通过电容 C1和 C2构成的电容分压器 来测量, 分压比 k = 152 . 放电空间传输的电荷通过 在放电回路上串联一个 0 . 1 ?F 的电容 CM间接获 得. 变压变频低温等离子体电源可在 0 25 kV (可 调 )、 8 20 k H z (可调 ) 范围内工作, 通过泰克示波 器 TDS3034B进行 Q- V L issajous放电功率测量. 试 验时, 将示波器 CH1通道与 CM两端连接, 将示波器 CH2通道与电容分压器中较大电容两端连接. ( a) ( b) 图 1? DBD试验系统示意图和布置图 F ig . 1?Sketchmap and photograph ofDBD experi ment system 1. 2? Q - V Lissajous放电功率测量方法 DBD放电的典型 Q - V Lissajous图形如图 2a 所示, 对应的 CH1和 CH2通道波形如图 2b所示. 从 图可以看出: 在一个放电周期内, A ?B, C ?D 为微 放电阶段, A, C 点为放电起始点, B, D 为放电终止 点; B?C, D?A 阶段为放电熄灭后, 电源向 DBD总 电容 C 充电. 图 2? DBD放电典型 Q - V Lissajous图形及其放电电压波形 F ig . 2? TypicalQ - V L issajous figure and discharge voltagewavefor m ofDBD 通过求取 Q- V L issajous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S 及其顶点电压坐标, 可以间接测定 DBD的多个放电 参量, 如放电功率 P、 放电熄灭阶段的总电容 C、 放 电阶段的介质等效电容 Cd和气隙等效电容 Cg、 周 期电荷传输量 Q、 气隙有效电场强度 Eg、 气隙折合 电场强度 E /n等. 计算公式如下 7, 8: P = ? T 0VIdt T = CM T? T 0V dVM dt dt = fCM ? VdVM= fCMkS C = (Ux3- Ux 2) (Uy3- Uy2)kCM Cd= (Ux4- Ux 3) (Uy4- Uy3)kCM Cg= C? Cd Cd- C Q = 2(Ux 3- Ux 4)CM Eg= V?d ld?g+ lg?d = V ld Cglg Cdld + lg = V lg Cg Cd + lg 2? 试验研究 2 . 1? 放电功率 DBD放电功率的变化与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 400? ? 第 29卷 密切相关, 变化关系如图 3所示. 图 3? 放电功率随激励电压的变化关系 Fig . 3? D ischarge po wer as a function of applied voltage 从图中可以看出: 同一频率下, 放电功率随外加 激励电压的提高而近似线性增大; 相同外加激励电压 时, 增加放电频率可提高放电功率. 当 DBD放电装置 结构参数确定时, 增加放电功率可有效增加放电间隙 的放电细丝数量, 从而有效增加高能电子的数量. 2. 2? 等效电容 试验中发现放电熄灭阶段的总电容 C、 电介质层 等效电容 Cd与放电气隙等效电容 Cg也会随着激励 电压和激励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如图 4a , b所示. 图 4? 等效电容随激励电压的变化关系 F ig . 4? Equivalent capacitance as a function of applied voltage 由图 4a可以看出, 当 DBD放电装置结构参数 确定时, 放电熄灭阶段的总电容 C 受 V, f 变化的影 响较小, 其值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变化, 试验测得其变 化范围为 26. 5 27 . 5 pF. 图 4b表明: Cd随 V, f 的 升高而增大, Cg随 V, f 增大而略有下降, 其值在 38 ? 3 pF范围内变动. 在试验中还发现: 随着 V, f 的 升高, 放电气隙的微放电由局部区域逐渐扩展为整 个放电空间, 放电逐渐趋于稳定. 2 . 3? 单周期电荷传输量 图 5为单周期电荷传输量 Q 随激励电压和激 励频率的变化关系曲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 频率不变 时, Q随 V的提高而近似线性增大; 增大 f 亦可提高 放电功率. 放电空间传输的电荷量增加主要是因为 V和 f 的增加导致放电功率的增大, 从而放电气隙 内形成的放电更加强烈, 放电空间会产生更多随机 分布的放电电流细丝, 宏观上即表现为整个放电空 间传输的电荷总量增加. 图 5? 单周期电荷传输量随激励电压的变化关系 Fig . 5?Charge transfer value per one cycle as a function of applied voltage 2 . 4? 气隙有效电场强度 气隙有效电场强度 Eg随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 的变化关系如图 6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Eg随 V 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 试验采用的 10 , 14 kHz两种 频率的 Eg- V图形几乎重合, 说明激励频率对 Eg的 影响很小. 另由气隙有效电场强度 Eg公式可知: 要 有效增大 DBD放电时的 Eg, 需采用较小的放电间 隙, 介电常数大且厚度较薄的介质. 图 6? 气隙有效电场强度随激励电压的变化关系 F ig . 6? Effective electric field of discharge gap as a function of applied voltage 2 . 5? 气隙折合电场强度 通常用折合电场强度 E /n来表征电子从电场 获取的平均能量值大小, 进而表征气体放电时的平 第 5期? 王 ? 军等: 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及各参量变化规律 401? ? 均电子能量. 标准大气状况下 E n = Eg ( 6 . 02 ? 10 23 ) /( 22 . 4 ? 1 000) = 3. 721Eg? 10 - 17 (V ? cm 2 ) = 3 . 721Eg(Td) ? ?可以看出: E /n与 Eg成线性关系, 可根据试验 获得的 Eg值间接估算出E /n的大小, 采用 14 kH z频 率时, 不同激励电压对应的气隙有效电场强度和气 隙折合电场强度值如表 1所示. 表 1? 激励电压、 气隙有效电场强度、 气隙折合电场强度对照表 Tab . 1? Comparison table of V, EgandE /n V /kV13. 6815. 2016 . 7218 . 2419. 7621. 2822 . 80 Eg/( kV / c m) 39. 9449. 3057 . 3463 . 2871. 5581. 1589 . 34 E /n /Td 148. 60183. 45213 . 38235 . 47266. 22301. 96332 . 44 ? 此折合电场强度对应的平均电子能量约为 5 9 eV, 常压下可很好地满足一般气体分子分解、 电离 所需的激励能量, 可以进行一般气体分子的低温等 离子体化学反应. 当前的臭氧发生器大部分都采用 介质阻挡放电作为其工作原理. 3? 结 ? 论 采用 Q- V Lissajous图形法可以较为真实的再 现介质阻挡放电的各个过程, 通过求取其面积及各点 相对电压坐标值, 揭示了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功率、 等效电容、 电荷传输量、 等效电场强度等参数随放电 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的变化关系, 得出如下结论: ( 1)提高放电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 可提高介 质阻挡放电的放电功率和周期电荷传输量, 放电空 间会产生更多的随机分布的放电电流细丝. ( 2) DBD结构参数确定后, 等效总电容只在微 小数值范围内变动, 介质层等效电容随激励电压和 激励频率的升高而增大, 放电气隙等效电容随激励 电压和激励频率的升高而略有减小. ( 3) DBD结构参数确定后, 增大激励电压可提 高放电电场强度, 激励频率对放电电场强度 Eg的影 响不大.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 徐学基, 诸定昌. 气体放电物理 M . 上海: 复旦大学 出版社, 1996. 2 ? 杨? 波, 王 ? 燕, 初庆东, 等. 测量介质阻挡放电功率 的一种新方法 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2 , 28( 1): 92- 96 . YANG Bo , WANG Yan ,CHU Q ing -dong ,et a.l Ne w method for power measurement in th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 J. 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2002, 28( 1): 92- 96. ( in Chinese) 3 ?Subrahmanyam Ch, Renken A, K iw- iM insker L . Novel catalytic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or for gas -phase abatement of isopropanol J. Plas ma 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2007 , 27( 1): 13- 22. 4 ? M ontie T C, Kelly - W intenberg K, Roth J R. An over - view of research using the one at mosphere unifor m glow discharge plasma (OAU GDP)for sterilization of sur - faces and materials J.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2000, 28 ( 1): 41- 55. 5 ?Zhang Zhitao , BaiX iyao , BaiM indong , et a. l An ozone generator ofm iniaturization and modularization with the narrow discharge gap J. PlasmaChemistry and Plasma Processing, 2003, 23(3):559- 568. 6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