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和声音  (浙教版)[最新]_第1页
耳和声音  (浙教版)[最新]_第2页
耳和声音  (浙教版)[最新]_第3页
耳和声音  (浙教版)[最新]_第4页
耳和声音  (浙教版)[最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耳包括:中耳包括:内耳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半规管、前庭、耳蜗,认识耳朵的结构,耳的结构和功能,外耳,中耳,内耳,耳廓,收集声音,外耳道,传导声波,鼓膜,随声音振动,听小骨,传导并放大振动,鼓室,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咽鼓管,耳蜗,内充满了液体,有听觉感受器,前庭,半规管,内有位觉感受器,听觉的形成,声波,耳,听神经,听觉中枢,鼓膜,听小骨,耳蜗,声波,振动的传递,神经冲动的传递,说一说:耳朵是怎样听到外界传来的声音的?,听觉器官的各种构造,如果受到损害,会出现什么情况?,1、耳廓,影响收集声波,2、鼓膜,影响把声波转换成振动信号,3、耳蜗,影响把振动信号变成神经信号,4、听神经,影响把神经信号传送到大脑,失聪 ,传导性耳聋: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 1、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或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3、潜水过深神经性耳聋:有关的听神经损伤引起药物影响等等,听觉的形成:,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的刺激,产生兴奋,由听神经(位听神经)将之传导到大脑皮层 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位觉的形成:,半规管内的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产生兴奋,由位神经(位听神经)将之传导到大脑皮层的位觉中枢产生位觉。,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 时间差,辨别声源的 方向和位置。,1、请同学们辨别敲桌子的声音存在的差异。,2、请同学们听不同的“哆“声。,3、请同学们辨别用钢琴和二胡奏同一首曲子。,音调,响 度,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的特性。,音调,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 (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响 度,决定于发声体本身的特性。,音色,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的单位:赫兹Hz),音调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振幅)和人距离声源远近有关,人的发声频率:65-1100HZ,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20-20000HZ,次声波:小于20赫 超声波:大于20000赫,例题选解,例1.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 B C. D,B,例题选解,例2. 针对下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D,例题选解,例3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在西瓜上弹几下,如果声音清脆,就知道是生瓜;如果声音较沉闷,就是熟瓜医生常用叩诊术来检查胸腹内器官是否正常(如图1一2所示),脏器不正常与正常的叩诊声音是不同的有趣的是300多年前,一个奥地利人用敲击酒桶的方法来判断桶中酒的多少(如图1一3所示)上述实例中都是根据声音的哪一个共同特征来判断的?( ) A.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A,例题选解,例5.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D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例6. 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如图所示)。小欣认为是他们的动作吓跑了鱼儿,大军却提出是他们发出的声音惊走了鱼儿。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他们作出判断。,例题选解,例7.如图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