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1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2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3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4页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小节。 2、抓住重点词句,结合有关黄山松的资料,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松形神情“奇”。 教学过程: 一、词语导入: 1、听写 2、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这一奇景,真是名副其实啊!看,松林耸立,怪石罗列,令人叫绝;山谷中云雾迷蒙,像海不是海,像烟不是烟;温泉清澈洁净,可饮可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为黄山四绝。 可是“人们却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以下黄山奇松的美。 3、黄山奇松不计其数,课文中主要向我们介绍了那几棵黄山奇松? 生: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4、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下面请各位同学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三棵松树奇,奇在什么地方?并写出你的感受。 5、指名读,说感受,读出感受,对比度感受,有谁找的也是迎客松的举手,指名读,说感受,在读出感受。 6、这么奇特的黄山松是怎么长成的,我觉得文中有一个词最能概括黄山奇松的成长经历。 饱经风霜 7、想想看,黄山奇松的生长环境怎么样? 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8、引导:大家不妨展开想象力,想象一下,迎客松都会经历些什么,见证些什么? 生:自由说,相机点评 9、八百年的历史,八百年的风刀雪剑,这就是饱经风霜。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一棵_迎客松。(板书:“神”) 是的,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是的,迎客松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把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难怪,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10、仅仅是迎客松饱经风霜吗?陪客松、送客松也是如此, 孩子们,看:迎客松饱经风霜,却始终 陪客松饱经风霜,却始终 送客松饱经风霜,却始终 11、迎客松的奇特秀美名副其实,还有剩余两棵松树谁来说说它们的奇特之处。 陪客松 指名读,说感受,读出感受,对比度感受,有谁找的也是陪客松的举手,指名读,说感受,在读出感受。 送客松 指名读,说感受,读出感受,对比度感受,有谁找的也是送客松的举手,指名读,说感受,在读出感受。 12、大家交流了这么多,那归根结底主要是它们的什么奇?(姿态)(板书:形) 13、多么富有神韵的山,造就了如此奇特的松,假如你就在黄山,你一定会流连其间,陶醉其中。谁愿意第一个陶醉其中? 指名读,两个 齐读 14、孩子们,假如你当时就在黄山,我想你也一定愿意成为这三大名松中的一棵松,是吗?那我们先请三位同学代表我们展示黄山松的热情友好与文明,你就是迎客松,你就是陪客松、你就是送客松,请把带符号的地方换成“我”,开始吧!(指名3人分读) 15、此时此刻面对游人,黄山奇松会说些什么? 我们迎客松舒展双臂,对所有的宾客热情地说: 我们陪客松陪伴着宾客,向游人介绍着: 我们送客松在宾客即将下山之际,伸出长长的手臂说: 16、孩子们,此时此刻,你觉得黄山的松还只是松吗?对,它就是人,就像我们的朋友,在这里上百年、近千年地坚守着黄山,迎送着宾客,给我们以热情,让我们以温暖。 17、多么有情有意的黄山松哪!(板书:情) 18、总结:黄山的松,形态如此奇特,精神令人敬仰、情谊让人铭记,如此奇特的松,在泰山能看到吗?在华山能看到吗?在峨眉山能看到吗?只有黄山,这样的松,黄山独有,这样的情,黄山独有,这样的独有,怎能不令人称奇,这样的奇松,真是不得不让人情有独钟。(板书:情有独钟)想着这样的松,带着这样的情,让我们最后再读一次课题吧!下课。 黄 山 奇 松 形 神 情 千姿百态 饱经风霜 情有独钟 “黄山奇松”制作谈 内容摘要: 我镇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实施,为教师掌握这门教育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里我们在制作黄山奇松课件(第一课时)有一些观点和感想,想提出同大家交流。 一、课件制作: 1、拟订教案 2、课件流程 3、素材收集 4、课件制作 5、调试、使用 二、教案设计:20黄山奇松 关键词:课件制作、设计、教学 名称:石湫中心小学 作者一:魏金花 性别:女 教龄:5年 作者职称:小学一级 现任课年级:一年级 作者二:薛国锋 性别:男 教龄:9年 作者职称:小学一级 现任课年级:四年级 _:7270019邮政编码:211222 课件“黄山奇松”制作谈 随着形式发展的需要,CAI教学课件的制作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一门教育技术。我镇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实施,为教师掌握这门教育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里我们在制作黄山奇松课件(第一课时)有一些观点和感想,想提出同大家交流。 课件制作流程: 通过实际课件的制作,我们认为一个CAI课件制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拟订教案、设计课件流程、素材收集、课件制作、调试,使用,这样5个环节。应该说每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的,都有必须注意的细节: 1、拟订教案 教案是上课的前提,同时也是制作课件的脚本和蓝本。教案设计时有两点必须明确;首先:明确教学目的。这样在课件制作时才不会被课件的各种功能而“迷惑”,真正是课件服务于教学需要。其次:明确教学模式:利用课件的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系统传授知识的模式、在活动中学习的模式、综合型模式。在教案设计时结合教学需要,兼顾将要选择的教学模式,这样拟订的教案就能指导教学课件的制作,能够很好的避免课件设计随机性。 2、设计课件流程 有了上述工作,可以开始课件的第一步设计课件流程。所谓课件流程就是我要做的课件将从哪里开始;使用中让学生了解什么、掌握什么,课件出现的形式;课件的结构;整个教学中课件的顺序性等问题。我们设计黄山奇松课件的流程结构是: 素材是课件的内容,多媒体的一大特点素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黄山奇松课件的制作中,我们使用的素材1)、我的黄山游照片(利用扫描仪扫入电脑);2)、网上黄山图片下载 3)、片段音乐4)、 现成动画小图标。 4、课件制作 经过以上工作后,我们开始着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程序为Authorware 6版本。 制作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除了操作“技术”之外,还有一点建议提出以供参考: 1)、着眼全局,先整体后局部;参照课件流程规划进行课件制作,先拉出整体框架。使用组图标,注明这里用来做什么。我们拉2)、课件制作中采用分段调试,使用“标志旗”,这样可以很快找出有缺陷的课件设计,及时进行修改。 3)、还要指出的是课件制作的部分细节:课件是否有统一的风格、它的颜色基调、图形配伍、文图布局、以及字体运用等细小方面。 5、调试、使用 课件制作成功后还要注意文件的发布,Authorware 6程序中的一键发布(文件菜单下发布/发布)使用此键不必在进行手动打包。此外仍须进行试用,以及时发现不足,进行必要修正。 二、教案设计 20黄山奇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2、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黄山奇松及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指导,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引导启发、注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形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自我评价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设计: 一、 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 2、 旅游呢? 老师在去年暑假去过黄山,那儿的风景真是秀美迷人,是旅游的绝佳景点,今天我也把照片带来了,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板书:黄山) 【媒体出示:照片】 看到照片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自由说) 同学们,“五一”假期就要到了,你们有没有计划外出 谁能说说你对黄山的了解?(课前学生收集资料) 3、 4、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激趣,轻松导入课题,课前学生收集资料,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2、 1、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学习生字新词。【媒体出示:生字】(认读、领读、齐读) 再读课文。(要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完后谈谈你知那你们想不想了解黄山的奇松呢?(板书:奇松) 三、 再读课文,感知三松。 道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黄山四绝、风景优美、松树姿态奇特?(老师重点抓住“松”来讲)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不限制学生的思维,真正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 2、 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你在那里看到了吗?(学生说)(适机) (教师随即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媒体出示有关这三棵松的文字内容】 四、精读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