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高一上期末复习.ppt_第1页
诗歌鉴赏 高一上期末复习.ppt_第2页
诗歌鉴赏 高一上期末复习.ppt_第3页
诗歌鉴赏 高一上期末复习.ppt_第4页
诗歌鉴赏 高一上期末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预备课字音字形,宁缺毋滥w汗流浃背ji翘楚qio灰烬jn熨帖yti召开zho解甲归田ji押解ji相濡以沫r玫瑰花gu积累:太阳穴xu奄奄一息yn睚眦必报z(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梵语fn刽子手gu(脍炙人口kui市侩kui秦桧hu樊哙kui大杂烩hu)瘐死y,诗歌鉴赏,链接考纲,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核心!,1.“尘暗旧貂裘”一句中的“暗”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4分)1.请对首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2分)2.诗歌的最后一句“新月似新霜”以景作结,结合全诗简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1.这两首诗就体裁而言,前者为_,后者为_。都用了_手法。(3分)2.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这两首诗借咏竹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炼字题,形象题,句子理解,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诗歌体材,表现手法,情感,诗歌鉴赏,形象语言表现手法(思想),分析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语基P489,(1)人物形象。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鉴赏指导人物形象,【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身份(2)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3)形象的意义。情感,身份:戍边将士、隐者、游子、思妇、闺中妇女、爱国者、英雄、闲者、农夫、老翁、歌女;诗人的自我形象,性格特征:见语基P489,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典型例题人物形象,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问: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的内容进行分析。(4分),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曾经意气风发,壮志凌云,而今鬓发已白,报国无门,却仍时时牵挂边关的爱国词人形象。(身份)“当年万里觅封侯”写出了年轻时候的英姿勃发,而“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等句则表现了渴望建功立业却报国无门的惆怅和愤慨。(要结合原句进行分析)(4分)(性格具体分析),题型一:通过诗句判断景物这首诗写的是哪一种景物?题型二:挖掘诗句背后的诗人形象作者怎么样借某物展示自我形象?,鉴赏指导景物形象,分析形象的一般答题步骤,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的特征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温馨提示:4分需答1、2、32分可只答1、2,分析诗词中的景物,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或体会其哲理内涵。通常可从形象的形、色、动、静、虚实等角度分析理解。,鉴赏指导景物形象,典型例题意象,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小园(清)黎简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问:诗歌的最后一句“新月似新霜”以景作结,结合全诗简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1.通读全诗,找出意象2.总结意象特征,理解诗意,小园美景,幽竹:淡泊寒花:清高明月新霜:高洁,诗人淡泊、高洁的品质,为小园美景所陶醉,典型例题意象,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小园(清)黎简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问:诗歌的最后一句“新月似新霜”以景作结,结合全诗简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1.通读全诗,找出意象2.总结意象特征,理解诗意,参考答案:照应“小园宜小立”一句;既写新月如霜的清雅之景,又暗寓诗人为小园所陶醉的情怀;新月新霜,高雅圣洁,体现了诗人孤清高洁的情怀。(写出“情景交融”也可给1分。)(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两点给3分。),典型例题意象,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唐)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题李次云窗竹白居易(唐)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注解】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笋壳。含箨,包有笋壳。帙(zh),包书的布套。书帙,书套。翦(jin),同剪。问: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这两首诗借咏竹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托物言志,参考答案:(2)同:都表达了对竹的喜爱。(1分)杜诗写竹子的生长过程,竹阴的凉爽怡人,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清香,白诗写竹子在百花凋零后依然青翠(或别有风味),可见他们对竹子的喜爱。(能联系诗句内容即得1分)异:杜诗最后直抒胸臆,希望不要剪伐竹子,让竹子自由生长,还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的愿望。(答“尊重天性,顺应自然”或“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亦可。)(1分)白诗最后写雪中百花凋零,竹子却依然青绿,表达了对竹子傲雪凌霜的品格的赞美。(1分),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提问变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典型例题意境,【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日清翻译诗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日清诗歌词语积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雄浑壮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幽清明净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孤寂冷清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和谐静谧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开阔苍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高远辽阔,试一试:你能用几个词概括景物的特点吗?,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典型例题意境,意境题答题步骤:描述画面概括特点思想情感,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在平时日清诗歌鉴赏中积累意境(氛围)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高远深邃清幽明净明丽清新安谧美好闲适恬淡淡雅幽远清冷幽静恬静优美瑰丽雄壮萧瑟冷清幽僻冷寂凄寒萧条孤寂冷清思想感情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忧国忧民之情等等。,鉴赏指导诗歌语言,考查形式,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篇),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词),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句),诗眼,炼字,领字,答题模式,步骤一:解释该词在诗句中的含义,或分析其修辞技巧。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活用、修辞及其他表达技巧。)步骤三:总结表达效果。(点出该字渲染了怎样的气氛,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1、解答要点:,炼字:指诗人刻意选择的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字,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2、答题步骤:,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云破月来花弄影,炼字,十五夜望月王建,“落”,“下落、降落”。(步骤一)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步骤二)这样就化静为动,给人以动的形象,写出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而“在”字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步骤三),中庭地白湿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全唐诗录此诗,最后一句“落”字换作“在”字,请你品评一下“落”与“在”的不同。,示例,炼字,典型例题炼字,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问:1.“尘暗旧貂裘”一句中的“暗”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参考答案:“暗”本是形容词,形容颜色昏暗(步骤一),这里用作动词,写出了既写出了貂裘戎装尘封已久,颜色黯淡,又写出了岁月流逝,人事消磨(步骤二),表现了诗人内心饱含的惆怅郁闷之情(步骤三)。(2分),炼字题答题步骤:字的意思描述场景表达效果,典型例题关键词句,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问:“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聚散匆匆”内容上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1分)。结构上,聚散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聚,散,词眼,典型例题关键词句,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问:诗人为什么心“乱”?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1)身在病中(2)思念故乡(3)感慨时世(4)飘泊天涯(5)秋景凄凉,鉴赏指导诗歌语言,考查形式,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篇),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词),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句),诗眼,炼字,领字,见语基P493,典型例题表现手法,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问: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4分),哪几句话表现情感?,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典型例题表现手法,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问: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4分),哪几句话表现情感?,上片“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1分),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1分)。,典型例题表现手法,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小园(清)黎简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问:1.请对首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2分)动静结合。傍晚时分,微风乍起,池中树影摇晃,婆娑荡漾。水的静,影的动,相映成趣。运用拟人手法,写“山光”因好奇园中美景而探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