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2002 - 05 - 28 作者简介:刘大文(1943 - ) ,男,湖北钟祥人,烟台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心理教育学院教授;王 惠萍(1960 - ) ,女,山东栖霞人,心理学硕士,烟台师范学院心理教育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 内倾型和外倾型人格特征 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刘大文,王惠萍 (烟台师范学院心理教育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摘 要:本文首先探讨了荣格和艾森克关于性格类型的研究,明确了内倾型和外倾型人 格特征的行为反应方式;其次探讨了内倾型和外倾型的人格类型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其目的 是为加强教育和教学中的科学性、 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心理学的依据。 关键词:内倾型;外倾型;学习;人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5117(2002)04 - 0094 - 06 人格是研究个体心理差异的领域,它有着极其复杂的结构系统。不同的人格理论,从 不同的角度,对人格的结构进行了不同的描述。其中荣格的类型论、 艾森克的特质论都是 人格结构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而且,荣格的类型论和艾森克的特质论都是属于研究 内倾型和外倾型的人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Jerry M.Burger在他的 人格心理学 中说:“很少有人格变量像内倾和 外倾一样,受到研究者和理论家那么多而持久的关注。 ” 1(P204)目前 ,关于内倾和外倾的人 格特征研究已经受到了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关注,而且,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 于教育、 企业管理、 职业选择、 医疗等各方面。 本文将通过探讨内倾型和外倾型人格特征,关注它对学习的影响,使教育者能够明确 内倾型和外倾型在学习活动中的特点及其行为表现,为加强教育和教学中的针对性、 科学 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一、 关于内倾型和外倾型人格特征的研究 (一)荣格的类型论 瑞士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荣格(C. G.Jung ,1875 - 1961)依据 “心理倾向” 提出了内倾 型和外倾型的人格类型理论。1913年,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倾型 和外倾型的性格。后来,他又在1921年出版的 心理类型学 一书中充分阐明了这两种性 格类型。他在该书中论述了性格的态度类型和机能类型 11 态度类型 49 2002年12月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Dec. , 2002 第19卷第4期Yantai Normal UniversityJournal(Philosophy 力比多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外倾型(外向型)的 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 活跃、 开朗、 自信、 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容易 适应环境的变化。 2(P199)内倾型(内向型) 的人重视主观世界、 好沉思、 善内省、 常常沉浸在 自我欣赏的陶醉中,孤僻、 缺乏自信、 易害羞、 冷漠、 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倾型和 内倾型是性格的两大态度类型。 21 机能类型 荣格指出,个人的心理活动有感觉、 思维、 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告诉你存 在着某些东西;思维告诉你他是什么;情感告诉你他是否令人满意;而直觉告诉你他来自 何方和向何处去。在荣格看来,直觉就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理。 按照上述两种态度和四种机能的组合,荣格描述了性格的八种机能类型。 2(P206) (1)外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思维功能。他们的思想特点是以客观的资料为依据, 以外界信息激发自己的思维过程。科学家是外倾思维型,他们认识客观世界,解释自然现 象,发现自然规律,从而创立理论体系。荣格认为,达尔文和爱因斯坦这两位科学家在思 维外倾方面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外倾思维型的人,情感压抑,甚至表现为冷淡和傲慢等 人格特点。 (2)内倾思维型 这种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思维功能。他们除了对外界信息进行思考外,还对自 己的内在的精神世界进行思考,他们对思想观念本身感兴趣,收集外部世界的事实是为了 验证自己的思想。哲学家就属于这种类型。荣格指出,德国哲学家康德是一个标准内倾 思维型的人。内倾思维型的人,具有情感压抑、 冷漠,沉溺于玄想,固执、 刚愎和骄傲等人 格特点。 (3)外倾情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于情感功能。他们的情感符合客观的情景和一般价值。 荣格指出,外倾情感型的人在 “爱情选择” 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他们不太考虑对方的性格 特点,而考虑对方的身份、 年龄和家庭等方面。外倾情感型的人,思维压抑,情感外露,爱 好交际,寻求于外界和谐。 (4)内倾情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情感功能。他们的情感由内在的主观因素所激发。 内倾情感型的人,思维压抑,情感深藏在内心,沉默寡言。 (5)外倾感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感觉功能。他们头脑清醒,乐于积累外部世界的经 验,但对事物并不过分地追根究底。外倾感觉型的人喜好寻求享乐,追求刺激,他们的情 感一般是浅薄的,直觉是受到压抑的。 (6)内倾感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感觉功能。他们远离外部客观世界,常常沉浸在自己 的主观感觉世界之中。外倾感觉型的人,其知觉来自外部世界,是客观对象的直接反映; 59 而内倾感觉型的人,其知觉深受自己心理状态的影响,似乎是从自己的心灵深处产生出来 的。他们艺术性强,直觉受到压抑。 (7)外倾直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直觉功能。他们力图从客观世界中发现多种多样的 可能性,并不断地寻求新的可能性。他们对于各种尚孕育于萌芽状态但又有发展前途的 事物具有敏锐的感觉,并不断追求客观事物的新奇性。外倾直觉型的人,可以成为新事业 的发起人,但不能坚持到底。荣格认为,商人、 承包人、 经纪人等通常属于这种类型的人。 (8)内倾直觉型 这种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直觉功能。他们力图从精神现象中发现各种各样的 可能性,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善幻想,观念新颖,但有点稀奇古怪。荣格认为,艺术 家属于内倾直觉型。 由于荣格对性格类型的划分是根据他的力比多学说,而力比多是本能的力量,所以这 一理论忽视了人格的社会性,并且带有神秘色彩。另外,荣格提出的8种机能类型,并不 是从实际中归纳出来的,而是用数学的综合方法凭主观演绎出来的,各种类型之间的界限 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他对内倾型和外倾型的论述是符合实际的,这种理论已被广泛地应 用到了教育、 管理、 医学和职业选择等领域 。这种简单的划分带来了使用上的方便,因 此,现在有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内外倾是人格的主要特质(维度 ) , 心理学家编制了测量内外 倾的量表,而且在EPQ和MMPI等量表中也都包含着内外倾的分量表。 (二)艾森克的特质论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Eysenck ,1916 - )是提出现代人格特质理论的最著名的代表人 物。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 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艾森克的特质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1 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a1 外倾性, 它表现为内倾 外倾的差异;b1 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c1 精神质,它表现 为孤独、 冷酷、 敌视、 怪异等偏向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3(P432) 艾森克认为内外倾和情绪性是两个互相垂直的维度。他以内外倾为纬,情绪性为经, 发现了32种基本特征。详细内容见图1。 1(P181) 图1 艾森克两个主要人格纬度有关的特质 69 内外倾和情绪性这两个维度,不是艾森克臆想出来的,它已经得到了许多研究结果的证 实。近年来,卡特尔和吉尔福特等人的研究都强有力地支持这两个互相垂直的维度。艾 森克指出:现在有理由说,在实验研究中,人们几乎完全同意内外倾和情绪性在人格测量 描述系统中是处于醒目和稳定地位的两个因素。艾森克认为,内外倾之所以成为人格结 构中非常稳定的维度,是由于内外倾这一维度与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联系。 详细的内容见表1。 2(P238) 表1 内外倾与神经过程 性格类型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外倾的人慢、 弱、 短快、 强、 长 内倾的人快、 强、 长慢、 弱、 短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外倾的人兴奋过程强度弱,发生慢,持续时间短,因此难以形成条 件反射。而内倾的人兴奋过程强度大,发生快,持续时间长,因而容易形成条件反射。艾 森克认为,内倾型和外倾型的人格差异源于生物属性,即遗传。美国心理学家Jerry M. Burger在他的 人格心理学 一书中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个人成为内倾性或外倾性的 人,艾森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遗传在起作用。 ” 1(P205)时至今日 ,已有大量的研究结果 支持了艾森克的这一观点。 弗洛德鲁斯和海麦德等人调查了瑞典的12 898对成年双胞胎(这个数字代表了从 1926年到1958年在瑞典出生的所有在世的双胞胎 ) , 罗丝等人测查了芬兰的7 144对成年 双胞胎(这个数字是1985年以前在芬兰出生的所有在世的双胞胎 ) ,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 是同卵双胞胎还是异卵双胞胎,无论是在一起抚养的还是分开抚养的,其组内的相关系数 均提供了遗传影响人格变量(内外倾)的证据。 1(P205)从这些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 ,一个人 是内倾还是外倾,大体上是由他继承的基因所决定的。 2、 人格层次模型 艾森克采用类型学的观点来研究人格,提出了人格层次模型,详细内容如图 2。 2(P243) 图2 个性的层次模型 79 在图2中,艾森克把人的行为分为类型、 特质、 习惯性反映和特殊性反映四个水平。 外倾和内倾是上位概念,特质是下位概念,在特质之下又有习惯性反应和特殊性反应。这 四种水平的含义如下。 (1)特殊性反应水平 这是个体在一次实验中的反应或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个体的特 征,也可能不是个体的特征。 (2)习惯性反应水平 这是在同样环境中可以导致再次发生的特定反应,如重复实验就会产生同样的反应; 如果生活情景重新出现,有机会以相似的方式进行反应。见图2。 (3)特质水平 这是在观察一些不同的习惯反应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得出来的。 (4)类型水平 这是在观察一些不同特质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得出来的。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一 下午都在与朋友说笑,我们将把这看成是一个特定反应。假若这个人在一星期内有许多 个下午是与朋友共度的,我们就得到了第二水平 习惯化的反应。但是,这个人不只限 于在下午社交也不只限于与一个朋友交往。而且还花了大部分的周末和晚上来进行社 交,如果观察的时间足够长,那么就会发现,这个人表现出第三水平 好交际的特质。而 好交际这一特质是一个更大的人格维度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好交际的人也会倾向于冲 动、 主动、 活跃和兴奋。所有这些特质构成了艾森克所说的类型水平,即外倾型。 二、 内倾型和外倾型人格对学习的影响 内倾型和外倾型的人格理论被提出后,学者们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探讨了内倾者和 外倾者在感知、 记忆、 思维等方面的差异,认为内倾型和外倾型的人格特征对学习有六个 方面的影响。 4(P140 - 141) (一)回复现象 让被试者进行动作或完成知觉任务时,在没有休息,不间断作业的情况下,往往会出 现一种干扰,即作业效果降低的现象。也就是说,出现了一种类似疲劳的状态。经过短暂 的休息后,干扰就消失了。再度进行动作或完成知觉任务时,表现为效果的提高,这种现 象叫做回复。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外倾者比内倾者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回复效果。 (二)警惕现象 实验中,要求被试注意(听或者看)某些危险的信号。这种长时间的、 连续的、 单调的 视觉或听觉作业,刚开始时做得很好,或近乎好。但过一会后,作业效果就下降了,表现为 警惕的消失。这种现象是由于时间抑制而形成的。时间抑制是指由于作业本身的缘故引 起累积式的作业效果下降。这常常发生在集中的、 无间断的练习中。巴浦洛夫称之为内 抑制。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加工危险信号时,内倾者发现的信号多于外倾者。 (三)适应现象 当一个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就会出现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如定向反应。当快速地重复 呈现刺激时,反应就变得越来越弱,最后可能完全消失。实验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外倾者 89 的适应比内倾者更快而且更明显。 (四)言语能力测验 雷维尔在做了一项研究之后,推论内倾者在正常条件下,大脑皮层已经处于高度的兴 奋水平,如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兴奋水平,那么就会降低被试的工作效果。而外倾者在正 常条件下,大脑皮层兴奋水平相对较低,若提高他们的兴奋水平,就会提高被试的工作效 果。结果,在一项言语能力测验中,在放松的条件下(即不限制时间 ) , 内倾者的得分比外 倾者高;但是,给他们服用提高大脑皮层兴奋的药物(咖啡因)或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内倾 者的得分就急剧下降。而外倾者则不同,在放松的条件下,他们的得分比内倾者低,在时 间压力(限制时间)和兴奋性药物作用下,外倾者的得分就会明显提高。 (五)学习环境的影响 Brebner和Cooper在一项视觉学习任务中发现,外倾者会更迅速地按下按钮以便更换 幻灯片,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图片和指示厌烦得比较快。在Geen的研究中,让内倾 和外倾的被试者一边听耳机里的噪音,一边完成词语记忆任务,内倾型的被试者会把他们 的耳机音量关得比外倾型的小。让内倾型和外倾型的被试者听音量较大的噪音或轻柔的 噪音,结果表明,听音量大的噪音时,内倾型者成绩较差,而听轻柔的噪音时,外倾型者成 绩较差。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艾森克的推测,即在喧闹、 开放的地点学习的学生更可能是 性格外倾者,而在安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属制粉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收集身边的信息说课稿
- Unit 5 Topic 3 Section A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医药企业采购合同标准范本
- 企业合同风险控制清单示例
- 农业种植家庭合作经营协议
- 农户与农业合作社互惠共赢协议
- 品牌推广与广告宣传协议内容
-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合作办学合作协议
- 贵州省榕江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
- 22S803 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
- 绵阳东辰学校五升六预备年级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 GB/T 15856.2-2002十字槽沉头自钻自攻螺钉
- 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 学校防溺水“七不两会”教育(课堂)课件
- 《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论》第一章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 (完整版)电除颤操作评分标准
- 跌倒坠床不良事件鱼骨图分析
- 1.8.1项目实施成果规范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