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文化视域中音乐教育研究论文 研究茶文化视域下的音乐教育,就是研究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结合问题,茶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茶文化的教育价值逐渐受到关注。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的结合,能够使音乐教学更加丰富,也可以使音乐教学更具感染力。音乐是人类共同语言,以音乐课堂为平台,继承中国茶文化,无疑是 _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茶文化又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涵。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以茶文化视角,研究音乐教育,是发展和传承中国茶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式。 茶是中国的国饮,在中国传承了4700多年,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茶 _能够追溯到神农时期,当时茶作为一种药材被发掘,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就是中国关于“茶”的最早记录,茶是具有解毒功效的,后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又发现茶的保健、减肥、美容等功效,首先,茶叶逐渐在中国皇室、文人墨客中普及,一时间被视为奢侈品,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直到唐代,茶文化才开始逐渐盛行,唐朝的陆羽,被誉为茶圣,他是第一个以茶事为主编写专著的人,陆羽的著作茶经至今仍是享誉世界的茶学典籍, _车轮不断向前翻滚,茶文化也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完善,宋代的茶文化已经普及到了一般民众中,自此中国茶文化系统已经初步奠定。在唐宋两代,茶文化 _文人以及教育领域的影响非常大,中国有大量的古代诗词,是歌咏茶文化的,同样的,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音乐与茶文化之间的渊源颇深。比如唐代白居易的宿杜曲花下中,同时提到了茶柜与琵琶,可见,古代人民就已经习惯于一边饮茶,一边欣赏音乐。又如:吴文英的望江南茶中,同时对茶与乐器笙进行了描写。从大量的茶事、茶词中能够发现,音乐和茶从来都是不分彼此的,以至于中国人一提到茶,很自然就会联想到音乐,尤其是中国文人,而联想到的音乐大多是中国古典音乐。正所谓“茶宜净室,宜古曲”,这就是中 _一种惯性思想,是渗透到人们思想意识中的。说到中国的音乐,起源则可以追溯到炎黄时期,中国有很多关于音乐的民间传说,从这些传说中我们也能够了解到先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乐器了,这些乐器都是劳动人民自己制作,供自己使用的,因此,中国传统音乐的造诣非常高,它不仅仅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而且也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一种积淀。据说,中国的古琴,最早就是伏羲氏制作,炎帝精通编曲,黄帝精通弹琴,上古时期的领袖皆爱音乐,何况古代人民。茶叶被发现,与中国古代音乐的发源恰恰是在同一个时期,茶经记载了中国人开始引用茶叶,就是在神农氏时期。也就是说音乐与茶的融合具有良好的历史根源和基础。初期,音乐与茶相互结合的时候,主要作为背景使用,人们在饮茶的时候,习惯辅以音乐,调剂情绪,提升人们的精神体验,从而更好的品味茶文化的内涵。在茶文化不断普及与发展的过程中,音乐与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近代出现了茶歌、茶舞,以及采茶戏等等,这些歌曲、舞蹈、戏曲,借助中国古典名曲,将劳动人民平时采茶、种茶等典型的劳作场景,艺术的再现出来,成为了脍炙人口,极具群众基础的茶类歌曲。比如,挑担茶叶上北京是现代流传比较广泛的茶歌之一,它完美的将茶文化与现代音乐结合在了一起,碰撞出了更加精彩的火花,为当代音乐与茶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不但如此,茶艺表演作为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不同茶品、不同环境都会巧妙的选择不同的音乐与其配合,通过引入的音乐,丰富茶艺表演内容,烘托茶艺表演环境。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音乐与茶文化的结合,具有非常深厚稳定的历史基础,同时音乐与茶文化之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以茶文化为基点,对当代音乐教育内容以及形式进行创新,是促进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了解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相通之处,是茶文化视域下,开展音乐教育的基础。 2.1在信息传达的方式上 音乐是记录声音的载体,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以及语言背景下的音乐元素融合起来,从而更多的人了解这些音乐文化,音乐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听众从跳动的音符、旋律中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创作的意图,从而达到一种情感的共鸣。比如,中国人在听贝多芬的命运的时候,虽然大部分人并不精通音律,可能也不懂得什么是高雅音乐,什么是通俗音乐,但是随着乐章的波澜起伏,我们似乎也可以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以及跌宕,这就是音乐的魔力,它是一种不必言说的语言。同样的,中国古代名曲梁祝也是如此,它所描绘的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段爱情悲剧,当它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发展的时候,世界人民同样可以感受到其中蕴藏的哀伤、无奈,能够激发人们的共鸣。茶文化在信息传达中与音乐很相似,它们都是给人以景深的享受,饮茶是一门艺术,从水、器具到烹煮的过程,都有讲究。中国茶道讲究色香味俱全,能够从不同的感官刺激人们的精神体验。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输出,茶文化也被带到了西方国家中,并且经历千百年的演变,很多西方国家已经建立属于自己的茶文化系统,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跳板,超越了语言、地域以及信仰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成为了世界范围内普遍接受的文化类型,这与音乐非常相似。受到地域以及文化的影响,人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和喜好也存在差异,不管是茶叶选择、还是茶具,都能够看出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己的风格,以英国为例,英国的茶文化最初受到中国的影响,英国商人通过从中国进口茶叶来满足国内茶叶的需求,并且最初英国进口的茶叶主要是绿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人发现英国的水质并不适合冲泡绿茶,反而是红茶比较适合他们的口味,目前红茶已经是英国人不可缺少的饮品,他们每天都要喝茶,尤其是非常看重下午茶,这就是属于英国的茶文化。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音乐和茶文化这都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并且都可以突破地域、民族以及信仰的制约,使人们达到心灵的共鸣,给人以精神的慰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音乐和茶文化也会受到民族民俗、人民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一面。 2.2韵律内在的共性 音乐与茶文化都是讲究韵律的。音乐演奏者通过各种技巧将声音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展现给人们,音乐表演中,声音的抑扬顿挫、轻柔缓急,都会牵动人们的思绪和感悟,人们通过流动的音符,享受精神的愉悦,获得内心的洗涤。茶文化也是如此,以茶艺为例,茶艺表演的内在韵律感非常重要,在整个表演中不管是表演者,还是品茗者都会感受到艺术的熏陶。音乐与茶艺在韵律上存在很多相似点,因此可以相互契合,茶艺表演者往往会通过对音乐韵律的学习,使自己的茶艺表演更加完美。2.3精神层面的共性茶文化与音乐都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人们通过听音乐,观看茶艺表演,身心得到放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能够得到释放,从而获得更高的精神体验。不同的人,在欣赏音乐和茶艺的时候,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同的,它们都能够给人以遐想的空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表演者,也会改变人们的精神体验。音乐与茶文化一样都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层面的享受。 3.1音乐欣赏 在茶文化视域下开展音乐教学,教师首先要掌握以上音乐与茶文化的相通点,然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茶歌欣赏能力。教师以中国古典名曲为主,注意曲子与茶联系,学习音乐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媒体配合播放相对应的茶艺表演。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中国采茶戏曲的普及和学习,可以适当弱化一些专业知识教学,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机会,通过音乐欣赏,真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感受到茶文化与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 3.2学唱民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歌是每个民族文化中一课璀璨的明珠,民歌不仅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风土民情,同时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民歌便于理解,易于传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茶农们将茶事融入了民歌中,从而创造出了茶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民歌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比如:古丈茶歌,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茶歌,描绘的是茶农采茶的过程,茶农们通过唱茶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歌曲, _茶文化与音乐之间的联系,以及其中的深刻内涵理解会更加深刻。 3.3音乐实践 音乐教学同样需要实践,音乐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在茶文化与音乐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音乐实践教学,建立学生与音乐创作者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实践中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实现音乐的二次创作。学生在实践中,审美能力、体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在茶文化视域下,音乐教学要关注两者的契合点,首先要普及茶文化的内涵思想,奠定了学生的茶文化基础之后,再开展音乐教学,这样学生 _传统文化、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会更近一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强化民族文化,是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迈出guo门,走向世界的必然之举。 1徐菁菁.文化视域中的中美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机械冷加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4并购法律服务合同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信号工-机车信号设备维修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4版代加工合同代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兽医防治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西-江西园林绿化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汽车驾驶与维修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地图绘制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管道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客房服务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图文店员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医院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 劳动仲裁员任职培训课件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限时强化练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学生法治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课件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
- 中医药法宣讲余课件
- 富士康科技集团劳保用品采购
- 多智能体系统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
- 艺术欣赏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