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问题1 .请分析“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的话,必须承担刑事责任”。答案要点:(1)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二)正当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只对侵权者造成严重损害的,承担刑事责任。(3)对于加害、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者伤亡的,不承担防卫过失,也不承担刑事责任。2、法律明确规定犯罪行为的,依法定罪处决的法律中未明确记载犯罪行为的,不得被定罪。试析这项法律的含义。3、处罚轻重应当适应罪犯负责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试析这项法律的含义。4、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任何人都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谈谈对这项法律的理解。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犯罪的,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适用本法。谈谈对这项法律的理解。六、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推翻霸权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依法处罚是犯罪,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是犯罪。分析这个法律的意义。7 .分析“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合理性。8 .分析紧急疏散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合理性。9分析“紧急避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合理性。10、分析“所有主要分子都是主犯”。答案要点:这种说法不正确。(一) 1) 刑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组织犯罪集团,指导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根据该规定,主犯包括以下类人员:一)组织犯; 即组织和指导犯罪集团的主要分子,或在犯罪集团中策划和指挥的犯罪分子。2 )集团的骨干,虽然他们不是组织犯,但在组织犯的指导下,特别努力实施犯罪行为,是组织犯的有力助手,具体的犯罪活动常常由他们指挥。3 )一般共同犯罪的主要执行者,其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按照刑法第97条的规定,第一人是犯罪集团中的第一人,第二人是集团犯罪中的第一人,犯罪集团中的第一人都是主犯。 但犯罪集团的主犯不一定是主要分子。 因为在犯罪集团中,除了主要分子是主犯之外,发挥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也是主犯,但不是主要分子。另外,在集体犯罪中,根据集体犯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主要分子是否构成主犯也是不确定的。11 .从刑罚的目的角度出发,对情节轻微不需要处罚的罪犯,可以免除刑事处罚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答案要点:(一)从惩罚目的角度出发,不对本方案的罪犯适用惩罚更容易实现犯罪预防,在此主要指特殊预防的目的。(2)刑罚预防犯罪的效果必须与刑法的处罚性相协调,情节犯罪者不适用处罚,节约处罚成本,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12、从刑法的性质和目的角度,加害者试着从重处罚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答案要点:(一)行为人主观的重大恶性要求,对肇事者给予严重处罚。(二)行为人的严重人身危险性要求肇事者严惩。(三)特殊预防的处罚目的对过劳要求严重处罚。13 .请分析“共同犯罪中,一部分共同犯罪者退出或者放弃犯罪的,使犯罪中止成立”。答案要点:(1)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二)共同犯罪中部分共犯退出或者放弃犯罪的,可以成立中止,除了必须具备中止犯罪的一般要件外,还必须具备“有效性”。 即有效阻止共同犯罪结果的发生,有效消除自己以前参与的行为对共同犯罪的作用。(三)一些共同犯罪者自动放弃犯罪,有效的,单独成立终止犯罪,其中的效力不及其他共同犯罪者。(四)共同犯罪的一些共犯中止了自己的行为,但其他共犯的行为结果发生的,不能单独成立中止犯罪,必须成立犯罪。 也就是说,共同犯罪者不仅要成立中止犯罪,中止自己的行为,还要有效地阻止其他共同犯罪者实施犯罪,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因为共同犯罪是“一部分行为,一切责任”的原则,所以只要停止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对整个犯罪负责,其中停止自己的行为可以作为量刑方案来考虑。(5)因此,共同犯罪中部分共犯退出或者放弃犯罪的,有效的话就可以中止犯罪,但是没有仅涉及中止者本人的有效性的话就不能单独中止犯罪,应该使犯罪成立。14 .请分析“醉酒犯罪必须承担刑事责任”这一规定的合理性。答案要点:(1)醉酒的情况下,行为者客观上因酒精中毒而认识和控制能力减弱或丧失,但是醉酒的状态发生在行为者的意志自由的情况下,不是外力,因此承担刑事责任是合理的。(2)免除或减轻醉酒的刑事责任,容易给罪犯以逃避刑事责任的借口。(3)无论逻辑还是实践,该法律规定都具有明显的合理性。15、“聋、哑、瞎子不是不负责任的人。 他们免除了处罚。 分析合理性。答案要点:(一)该法律规定合理;(2)聋哑人或盲人不是不负责任的人。 他们有严重的生理缺陷,但没有失去认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能免除责任。(3)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他们的生理缺陷限制了他们对接受社会教育的条件和是非的判别力,并规定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减轻、减轻或免除。16 .请分析“犯罪的对象是犯罪的对象”。答案要点:(1)这种说法不正确。(2)犯罪对象是受我国刑法保护、为犯罪行为而被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对象是直接作用于社会行为的或者人。 两个概念有明显的区别。(3)犯罪对象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可以决定犯罪的性质,但犯罪对象不一定具有这种法律属性。(四)任何犯罪都应侵犯一定的犯罪对象,但犯罪对象不一定受害。17、怀孕妇女犯罪,不适用死刑答案要点:(1)这种说法不正确。(2)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适用对象有严格的限制,犯罪时未满18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女性不适用死刑。(3)“审判时怀孕的女性”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时被告人是怀孕的女性,包括审判前被拘留时怀孕的女性。 怀孕的女性在拘留期间和审判期间,为了判处死刑不得进行人工流产而已经人工流产的人,在审判中被视为怀孕的女性,不适用死刑。(4)但如行为人在妊娠中实施犯罪行为,暂时未被发现,胎儿出生或流产后被拘留受审的不是“审判中怀孕的妇女”,犯罪行为极其严重的话,可以适用死刑,也可以适用死刑。从犯罪刑事适应原则的角度,试着分析预备犯可以免除既决犯处罚的合理性。答案要点:(一)预备犯侵犯对象是危险的,可能会造成客观危害,而不是实际危害。 未造成严重危害结果:主观上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意图,非故意,恶性轻。(2)对预备犯免除处罚,符合适应犯罪的原则,加害犯罪的危害性明显严重于预备犯,对预备犯免除处罚体现了适应刑法犯罪的原则。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河砂运输仓储管理及配送合同
- 2025房地产代理销售协议书:特色小镇文旅地产代理服务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环保地板砖供货与市场推广合同
- 2025版跑步赛事官方赛事宣传册与海报设计合同
- 2025版房地产担保规定及会计处理办法合同
- 二零二五年金融机构财务顾问聘用协议书
- 2025版化肥行业环保达标改造合同范本
- 2025版企业员工离职交接与保密协议合同范本下载
- 二零二五年珠宝首饰代理销售合作协议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环保电压力锅代理销售合同
- 冶金矿山采矿设计规范
- 巷道掘进与顶板管理培训课件
- 配送车辆违章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方案1-绿化养护费用计算清单
- 2025年牙医资格证技能试题及答案
- 苦草植物施工方案
- 《SMC压力开关》课件介绍
- DG-TG08-12-2024 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
- 2025新高考数学核心母题400道(教师版)
- 建筑施工材料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