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绝经与抑郁症_第1页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绝经与抑郁症_第2页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绝经与抑郁症_第3页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绝经与抑郁症_第4页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绝经与抑郁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科普疾病知识文库: 绝经与抑郁症绝经与抑郁症 人类的疾病有很多,为便于大家了解掌握, 本文收集整理了疾病 绝经与抑郁症的相关资料 以供大家参阅。 由于部分内容人类 尚未掌握或其他原因暂缺,敬请谅解。 绝经与抑郁症绝经与抑郁症 简介:简介:抑郁是一种情绪障碍,不少妇女在绝经前数年就已经出现轻微的 情绪障碍。多半周期性地出现在月经来潮前数天,而在月经来潮后自然 缓解,即“经前综合征”。这些患者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危险可能增 加。另外,潮热和夜汗所导致的睡眠中断可明显影响次日的情绪,导致 烦躁、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女性在绝经过渡期,面临生理、心理和 社会角色的巨大变化。生理上从育龄期向老年期过渡,卵巢功能由旺盛 走向衰退,性激素逐渐缺乏,可能出现绝经症状以及骨质疏松、高脂血 症、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一系列健康问题;心理上面临子女成家,家 庭结构变化,或由于生育能力丧失、体形改变而失去自信;在工作岗位 上,由于接近退休年龄,将由几十年来熟悉和繁忙的岗位回到赋闲的家 庭生活,社会角色发生改变,若缺乏适应新情况、开拓新环境的勇气, 可能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随着年龄增长,上述老年疾病也日益增 多,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不容忽视。绝经过渡期巨大的生理、心理和社 会角色变化带来的情绪问题,反过来又可能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绝经 引起的情绪问题已日益受到妇产科、精神科等领域的重视。进行合理的 治疗,将明显改善此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为美 好的晚年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部位:部位:全身 盆腔 科室:科室:妇科 妇产科 症状:症状:腹胀 绝经 盗汗 腹胀 绝经 盗汗 腹痛 便秘 恶心与 呕吐 食欲异常 疲劳 心悸 思维缓慢 相关疾病:相关疾病:老年期抑郁症 围绝经期综合征 绝经 功能性下丘脑性闭 经 更年期综合征 病因:病因:绝经与抑郁症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绝经与抑郁症 (一)发病原因 Avis(1994)对2565名4555岁的妇女进行了5年的随访,发现围绝经 期长于27周的妇女,患抑郁症的危险增加。Gartrell(2000)对253名围绝经 期和绝经后的妇女进行了情绪与孕产次数、口服避孕药、月经状况之间 关系的调查,发现40%的妇女在绝经时经历了抑郁,其中仅8%接受了抗 抑郁治疗,而46%接受了HRT治疗,提示多数妇女把更年期的情绪问题 归结为绝经所致。Borissova(1998)调查了322名绝经后妇女,并以295名 非绝经的妇女作对照,结果提示绝经后妇女的抑郁和性生活障碍问题突 出,20%抑郁,50%焦虑,13%自我评价非常低;这些症状与经济收入、 婚姻是否稳定、是否绝经和是否采取HRT密切相关。Bosworth(1999)对 581名4554岁的妇女进行了调查,28.9%的妇女有抑郁症状,该症状与 缺乏运动、收入低、服用口服避孕药、绝经症状(睡眠障碍、情绪波动、 记忆力下降等)有关,与月经状况无关。Fry(1999)对29名绝经前行预防性 卵巢切除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提示与正常妇女相比,其躯体症状和情 绪问题明显突出,对癌症的忧虑并未减少。 (二)发病机制 1.生物学原因 已证实,抑郁症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变化基础。主要 是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含 量减少;同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轴内分泌调节功能的失调有 关。 2.社会心理学假设 临床研究证实不良生活事件,如离婚、丧偶、下 岗、患病均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病情加重并促进复发。长期的生活逆 境,如慢性疾病、家庭不和、生活拮据、个性消极被动和缺乏社会支持 也可诱发抑郁症。 症状病史:症状病史:绝经与抑郁症症状_绝经与抑郁症有什么症状 抑郁是一种心境状态。抑郁心境常持续2周存在,并以早上最重为 特征,白天逐渐减轻,到晚上最轻。抑郁症是以持续、显著的心境低 落。缺乏愉快感和动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1.典型表现 抑郁表现在情绪、行为和躯体三个方面。情绪症状为显 著的抑郁心境;丧失兴趣和愉快感;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无价值感或内疚感; 感到前途暗淡;出现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行为症状为进食障碍、注 意力难以集中。躯体症状为睡眠障碍;疲乏;精力下降;性欲减退等。 2.躯体症状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较多地表现出躯体症状(表1),可涉 及全身各系统,如胃肠道症状(上腹胀满、恶心、便秘)、心血管症状(心 慌、胸闷、早搏、心动过缓、心前区不适)、皮肤症状(脱发、皮肤瘙痒) 以及运动迟缓等。症状多变,严重程度不一,常导致病人反复就诊,接 受多项检查,而阴性的结果又驱使病人再次就诊和进一步检查。如此反 复,极大地增加了家庭、社会和医疗负担。 ? 3.精神症状 抑郁症的病人可能出现幻觉或妄想。 4.非典型症状 (1)食欲增加或体重明显增加。 (2)睡眠增加(至少增加2小时余)。 (3)四肢沉重或铅样感觉,有时持续数小时之久。 (4)个性对人际交往中被拒绝特别敏感,以致使社交功能受损。一般 来说,非典型症状常见于抑郁发病年龄较早者,并以女性更多见。 5.心境恶劣 是指症状较轻但持续长达数年之久。患者心境抑郁,缺 乏兴趣、精力下降、社交退缩、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感到没有能力、 自卑、内疚、易激惹、愤怒、绝望和无助等。心境恶劣的人群发病率为 3%5%。64岁以下的任何年龄段,女性心境恶劣发病率均高于男性。 1.诊断标准 ICD-10和DSM-将抑郁症作为一个单列综合征。诊断 标准ICD-10的诊断标准为: (1)抑郁症: 基本症状:A.几乎整天心境抑郁,几乎天天如此;B.对日常活动缺 乏兴趣或愉快感;C.精力减退,易疲劳。 附加症状:A.缺乏自信性或自尊;B.不合情理的自责;C.反复出现自 杀或想死的念头;D.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E.精神运动性改变,激 越或迟滞;F.睡眠障碍;G.食欲改变;H.性欲明显减退。 而且抑郁发作至少持续2周,不伴躁狂症状,并除外精神活性物质 的诱因。抑郁症是一个连续谱,严重程度有所不同,轻度抑郁症的诊断 标准是基本症状至少2条,附加症状至少3条;中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基 本症状至少2条,附加症状至少4条;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基本症状3 条均符合,附加症状5条甚至更多。 如果器质性因素导致了抑郁的发生,例如感染性疾病、使用药物或 甲状腺功能减退,就不能诊断为抑郁症。因此,有抑郁发作的患者需作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器质性因素。 (2)内源性抑郁症:ICD-10将抑郁症伴有的躯体症状统称为“躯体综 合征”,而DSM-将其定义为“内源性抑郁症”或“生物学性抑郁”等。其 诊断标准是符合抑郁症的标准且有躯体症状,核心表现是明显的身体活 动或慢或易激惹,持久地没有愉快感,他人很难使患者高兴起来。 (3)心境恶劣:表现为:食欲减退或亢进;失眠或睡眠过多;精 力低下或疲劳;自我评价低;注意力下降或犹豫不决;绝望感。每天 大部分时间均有抑郁情绪,且至少持续2年(青少年至少持续1年)。DSM- 还要求:抑郁症状至少持续2年,在这2年里,如果有正常心境间歇 期,则间歇期不长于几星期;无轻躁狂发作;两年内抑郁的严重程度 或病程,达不到或很少能达到“复发性轻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方可诊 断为心境恶劣。 2.对抑郁症的识别 临床工作中,非精神科医生仅能识别出很少比例 的心理疾病患者。一项对美国华盛顿州526例内科门诊患者的调查发 现,内科医师对抑郁症的漏诊率为57%。WHO多中心合作研究资料显 示,15个不同国家或地区内科医师对抑郁症的平均识别率为55.6%,我 国上海的调查发现,内科医师对心理和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仅为21%,远 远低于国外水平。 (1)未被识别的原因:在综合医院或基层医疗保健门诊中,绝大多数 的抑郁症患者主诉是躯体某部位的不适或某一系统的症状,医师很容易 就事论事推测患者患了某种躯体疾病,给予相应的检查或治疗。再者, 由于日常门诊工作任务繁重,故对每例患者询问和检查时间非常有限, 以致很少有时间去主动询问患者的情绪及心理问题。另外,由于抑郁症 和躯体疾病常常互为因果、互为表里,临床医生在诊断疾病常常重视躯 体不适,尽量按单一疾病解释患者的表现并予以处理,这样就非常容易 忽视抑郁症的存在和治疗。非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也极少应用精神 障碍的检查和评价方法来了解病人的情绪问题,加上经验不足以致未能 识别出抑郁症。 (2)抑郁症的识别方法:抑郁症的临床诊断关键在于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经历、工作和家庭生活情况,仔细观察患者 的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临床工作中,可从下列几方面进行症状询问;同时,注意观察患者 的言谈举止和面部表情,用心觉察患者内心的情感活动。 A.你比平时早醒2h,甚至更长时间吗? B.2周来,你的情绪(精神状态)如何? C.你感觉自己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D.你有过不想活的念头吗? 抑郁症的客观评定量表: A.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是一个20项问题的测评(表2)。该量表通 过20项问题的询问将抑郁症的主要临床症状给予量化评分,间接反映患 者的情绪状态,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有抑郁症状。注意抑郁症状应是至 少持续2周的情绪低落,而不要将正常人35天的情绪波动归结为抑郁 症状。评分的等级是14分,是指在过去2周内没有或很少时间(1分)、 少部分时间(35天,2分)、相当多时间(610天,3分)、绝大部分或全 部时间(1114天,4分)出现了问题涉及的症状。考虑到问卷评定的主观 性以及患者会不假思索地随意回答,部分问题以反向提问的方式,即直 接问兴趣、感受和想法,而不是抑郁的症状。一般来说,总分大于40分 以上者应考虑有抑郁症状存在;分数越高,提示抑郁症状越严重。不过, SDS的评分仅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最终诊断仍依赖于医师的临床检 查。 B.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为1960 年。Hamilton编制,是经典和被公认的抑郁评定量表。这一量表,目前 有17项、21项和24项等3种版本。HAMD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 分法,0指无症状,1为轻度,2为中度,3为重度,4为极重度,少数项 目采用02分的3级评分法,0指无,1指轻至中度,2指重度。表3为24 项版本。 总分是十分重要的资料,能较好地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并可用于评 估病情的演变。总分越高,病情越重,若超过35分为严重抑郁,2035 分为轻或中度抑郁,若低于8分则无抑郁症状。HAMDL7项划界分为24 分、17、7分。 ? 诊断:诊断:绝经与抑郁症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绝经与抑郁症 1.过度悲伤 ICD-10建议对于那些丧失亲人后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 仍有较强烈的、异常过度悲伤情绪者,诊断为“适应障碍”的一个亚型。 DSM-则建议将丧失亲人后2个月仍持续存在典型抑郁症状者,予 以“重症抑郁症”诊断。 2.焦虑 相当部分抑郁症患者同时表现焦虑症状,有时难与焦虑障碍 区分。通常,抑郁症患者和焦虑障碍患者都可以出现各种自主神经功能 方面的症状,如心悸、失眠、担忧等,但焦虑障碍患者可能交感神经系 统亢进的表现更多,而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多有自我评价过低或消极的观 念(表4)。 ? 有时,临床上确实很难鉴别抑郁或是焦虑。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 解患者的原发症状和核心症状,将有帮助。如果确实很难区分时,原则 上优先考虑诊断为抑郁症(图1)。 3.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 抑郁患者在无抑郁时不会有精神病 性症状。 4.双相情感障碍 包括抑郁和躁狂发作。 5.痴呆 如果患者年龄大于65岁,临床出现抑郁症状,需与痴呆相鉴 别。 并发症:并发症:绝经与抑郁症并发症_绝经与抑郁症有哪些并发症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治疗:治疗:绝经与抑郁症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绝经与抑郁症 (一)治疗 1.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的治疗 HRT可以改善由于血管舒缩症状所引起 的轻度情绪问题,但有中、重度抑郁症状的更年期妇女,单独HRT是不 够的。如果情绪问题与血管舒缩症状无关,或HRT治疗后情绪问题仍然 没有改善,或抑郁症状严重,则需要抗抑郁治疗。Ahshuler(2001)在女性 抑郁症治疗指南中指出,抗抑郁治疗是严重抑郁症的一线方法,同时采 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 Soares(1997)对50名4055岁符合DSM-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围绝经 期妇女进行了随机双盲的研究,探讨HRT与安慰剂对更年期抑郁症的疗 效。研究结果提示,100g/d经皮肤吸收的17-雌二醇治疗12周,抑郁症 状缓解68%,而对照组缓解2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Regestein(1999)的 研究表明,加入甲睾酮(甲基睾丸素)的HRT可以明显改善双侧卵巢切除 术后、有轻度更年期症状妇女的情绪问题。Maartens(1998)的研究表明, 单独的HRT不能够缓解有重度抑郁症状的更年期妇女的情绪问题。 Schneider(1997)对老年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了随机、双盲的对照研究,发 现HRT与SSRI合用治疗6周,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改善40.1%,HRT加安慰 剂组评分改善17%;单纯的SSRI组汉密尔顿评分改善与安慰剂组无差异; 提示HRT可增加SSRI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 2.抑郁症的治疗 主要包括生理治疗和(或)心理治疗两个方面。生理 治疗包括精神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 (1)药物治疗:适应证是:严重或复发的抑郁;有躯体症状(内源 性抑郁)或精神病症状的抑郁;有自杀观念;既往药物治疗有效;有情 感障碍家族史;心理治疗无效。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没有上述指征,临 床医生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患者处于抑郁状态,也可以推荐药物治疗。 对多数患者而言,抗抑郁药是改善抑郁心境的首选治疗(表5)。 SSRIs类抗抑郁药应用于临床,开创了安全治疗抑郁症的新时代, 与三环类(TCA)相比不良反应少,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几率低,对三环 类药物治疗无效的抑郁障碍亦有效,急性过量服药对生命几乎没有威 胁,而且多数病人无须加药。氟西汀是SSRIs中的一种,是中枢神经系 统突触前5-HT释放后回收的强效抑制剂,与其他SSRIs药物相比,半衰 期最长,达46天,食物不影响其吸收,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出。 由于抑郁症与5-HT能和NE能系统有关,所以又有新型的抗抑郁药 面市,它通过5-HT能和NE能神经递质的双重作用,以“受体特异性”作用 为基础,提高耐受性。米氮平(瑞美隆)是NE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 (NaS-SA)的一种。它通过阻断中枢2-肾上腺素自受体和2-肾上腺素异 受体而增强NE能和5-HT能系统的神经传导。米氮平(瑞美隆)能加速5-HT 能神经元胞体的放电,促进5-HT的释放,兴奋5-HT1受体,阻断5-HT2和 5-HT3受体,基于特异性作用于受体的机理,故没有抗胆碱能、抗肾上 腺素能及典型的SSRIs的副作用,并能改善睡眠和抗焦虑。米氮平(瑞美 隆)应在睡前一次口服,有效剂量在1545mg,病情完全缓解后仍然需 要维持治疗46个月。 了解患者是否伴有躯体症状、精神病症状、非典型症状或季节性, 有助于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应该特别提醒患者及其家属,服药12周 后才会产生明显的疗效,最佳疗效要到服药后48星期才能体现出来。 由于初始服药2周药物尚未显效,患者心境仍然低落,但活动性却有提 高,有自杀念头的患者更容易将自杀计划付诸于行动,因此危险性较 高,应该加强监护。 抑郁症急性期需药物治疗612周,待症状缓解后巩固治疗49个 月,然后维持治疗1年或更长时间。否则,抑郁症很容易复发。尽管药 物治疗能够缓解抑郁症状,但几乎不能够预防复发。对有两次以上明显 重症抑郁发作的患者,应鼓励服药数年,以预防复发。值得特别注意的 是,通常抗抑郁治疗依从性不好,一些患者在症状好转后常常自行减量 甚至停药。 (2)心理治疗:适应证是:既往心理治疗有效;患者愿意接受, 而且抑郁症状不严重,也无精神病性症状。经过培训的专业心理医师是 进行心理治疗的最佳选择。 (二)预后 一般来说老年期抑郁症发病期比青壮年要长,间歇期较短,有的呈 迁延病程,多数患者疗效不满意,预后较差。有关本病的预后,Post曾 提出“三分之一”原则,即在老年抑郁中1/3会有改善,1/3不变,1/3越来 越差(Post F,1987)。Cole(1990)的研究表明,有25%的老年抑郁病人经 治疗会完全康复并保持这种状态,60%的病人会复发,近20%的病人会 持续处于病态之中。 Andre(1991)等认为,老年重性抑郁的特点是误诊和复发。住院的重 症抑郁一半会恢复正常,在此后的1年之内1/32/3的病人将复发(Andre Allen,1991)。Ayd(1983)称,31岁至50岁的病人抑郁未经治疗的自然病 程是918个月,而50岁以后增加至35年。有社会支持系统也是病人 预后良好的指征之一。 预防:预防:绝经与抑郁症预防_绝经与抑郁症怎么调理 当在年龄进入老年期的同时,人体出现了许多组织结构与功能的改 变。据研究,65岁以上的老年人若与30岁健康个体对比,前者的脑重量 为后者的56%,脑血流量为80%,最大工作速率为70%。此外,在心、 肾、呼吸与代谢功能上也有着明显的下降(Schultz,1973)。可见,随着 年事老迈,人的精神功能自然趋于缓慢和欠灵活机敏。当然并非全都如 此,有不少老人的精神功能仍保持相当良好。高龄老人的生活方式渐趋 单调,愈益孤寂者多。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脏病等不少躯体疾病也越 来越增多。在躯体衰老多病和家庭地位下降,以及经济不富裕等诸多因 素的作用下,高龄者发生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精神异常者,在人类寿命普 遍延长的当今世界中有相对增多之势。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结果 表明不良情绪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婚姻状况,经 济来源,年龄与家庭结构等因素。因此,重视老年期的心理卫生,防止 老年时期精神疾病的发生,对减少和环节本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指出部分年老离退休后,家庭就成为老年人活动的中心, 随之而来的单调生活、“空巢”现象、丧偶、家庭人际关系以及老年人的 家庭角色变化等都是老人面临的心理卫生问题,这些问题处理得好,适 应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